大草屋村
大草屋村 大草屋村特产 大草屋村地理位置 大草屋村水利建设 大草屋村革命烈士 大草屋村人口姓氏 大草屋村劳动力 大草屋村村政建设
大草屋村位于龙口市黄城东南20公里,在乡驻地东北4公里处。北邻七甲乡郭家沟村,南与小院夼毗邻,西同七甲乡东林家相连;东与小草屋村接壤。地势西高东低。村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公里。总面积1.5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为0.25平方公里,共有耕地1526亩,其中粮田800亩,人均耕地1.1亩。大姜 (3张) 小黄姜大草屋村的小黄姜,块大,品质好,是附近远近闻名的。在大草屋村,几乎家家都种有小黄姜。可以说,小黄姜,是大草屋村的特产。村名由来:明万历年间,王氏兄弟二人由本县毡王家迁此盖起一栋草房定居,取名草屋村,十几年后兄弟俩分居,弟迁到河下游安家,取名为“小草屋”,原草屋随之改为“大草屋”。4月3日,对龙口市七甲镇大草屋村村民来说是个大好日子,市水务局为该村建设的连心桥在这里隆重举行了开工仪式。市水务局和镇村有关领导参加...
详情大草屋村位于龙口市黄城东南20公里,在乡驻地东北4公里处。北邻七甲乡郭家沟村,南与小院夼毗邻,西同七甲乡东林家相连;东与小草屋村接壤。地势西高东低。村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公里。总面积1.5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为0.25平方公里,共有耕地1526亩,其中粮田800亩,人均耕地1.1亩。
大姜 (3张) 小黄姜
大草屋村的小黄姜,块大,品质好,是附近远近闻名的。在大草屋村,几乎家家都种有小黄姜。可以说,小黄姜,是大草屋村的特产。
村名由来:明万历年间,王氏兄弟二人由本县毡王家迁此盖起一栋草房定居,取名草屋村,十几年后兄弟俩分居,弟迁到河下游安家,取名为“小草屋”,原草屋随之改为“大草屋”。
4月3日,对龙口市七甲镇大草屋村村民来说是个大好日子,市水务局为该村建设的连心桥在这里隆重举行了开工仪式。市水务局和镇村有关领导参加了仪式。
在部门包村活动中,市水务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在充分摸清村情、民情的基础上,确定为帮扶对象七甲镇大草屋村办好四件实事,一是为该村建设一座长8米,宽4米,高2米的砼板式交通桥;二是对大草屋塘坝进行除险加固。三是为村里清淤河道300米;四是购置音响设备,活跃村里文化生活。为确保交通桥工程在汛前完工,他们及早动手,安排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规划设计,节日期间,他们又放弃休息,组织专业施工队伍和施工机械举行了开工仪式,力争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把桥建成,彻底改变这个村多年存在的“一河穿村过,一村变两村”的状况,为群众交通出行提供便利,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评价。
王恒进、王恒才、王兴海、王兴倡、王志太、王兴乾
据1988年户籍统计,共有居民300户,其中男585人, 女502人,皆汉族。男系3姓,即王、汪、郭。王292户,汪7户,郭1户。
共有劳动力440人,其中男250人,女190人,占总人口的40%。市、乡企业8人,个体劳务28人,从事农业生产399人,其他5人。198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
1938年建立党小组,组长王恒敬。1940年建立党支部。历任党支部书记是:王恒敬、王兴桂、汪永进、王兴功、王志基、汪永进、王志基、王兴会、王兴起、王兴功、王兴刚、王兴先、王在记。1940年建立新政权,历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是:王恒江、王在位、汪福贵、王在田、汪永进、王在田、王兴功、汪永进、王志基、王兴会、王兴永、王在训、王在国。党、团支部各3人组成,公共党员27名,占总人口的2.6%,共青团员10名,适龄民兵120人,合格基干民兵21名,编为一个排,设有正、副排长。
周边村庄
大草屋村
地址:烟台市龙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