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村

清泉村 清泉村人口民族 清泉村经济发展 清泉村人民生活 清泉村村名由来 清泉村组织建设 清泉村荣誉 清泉村大事记 清泉村社会事业 清泉村著名人物


清泉村位于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 红河镇东南部, 距镇政府2.5公里,东与浴马沟村相接,北与红河隔望,西与南家庄接壤,南与李家官庄村和台东官庄村相连。全村地处半丘陵半平原地带, 地势南高北低。东西最大距离2公里,南北最大距离3公里。 全村占地面积317.6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14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地瓜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桑蚕、黄烟及各类蔬菜。2000年, 全村共有523户,总人口为2023人,人口呈现负增长。姓氏全部姓吴,均为汉族。建国初期,全村国民生产总值10万元,1978年48.8万元,2000年1626.8万元。第一、 二、 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6∶2∶2。2000年全村完成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26万元,人均 收入3800元。第一产业 建国初期, 粮食平均亩产42.5公斤,总产量4.5万公斤。1 清泉村...

详情

清泉村地名网_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红河镇清泉村资料简介
  清泉村是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红河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70725110238,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0725。清泉村与红河村、理稼庄子村、屯里村、张家下坡村、小下坡村、高泉村、水泊村、浴马沟村、埠南头村、南家庄村、苏家庄村、肖家庄村、小菜园村、小庄皋村、邢家官庄村、东郭家庄村、北江家庄村、胡家官庄村、元吉村、大菜园村、东于家庄村、庵泉村、赵家庄村、东李家庄村、东皋营村、店子村、张家楼村、孟家庄村、马家庄子新村、南营子村、郭家埠村、吕家河子村、王家埠新村、台东官庄村、仕子庄村、涝洼村、后李家庄村、龙泉河村、林泉村、将军堂村、小阿陀村、成官村、庄皋村、户全村、周家河村、清河村、龙泉村、平原村、冯家庄村、肖家河村、官庄新村、朱汉村、双沟村、双庙村、古疃村、兴旺村、大宅科村、湖田村、蔡家河村、皂户村、芦沟村相邻。 还有127个地名与清泉村同名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红河镇清泉村介绍

清泉村位于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 红河镇东南部, 距镇政府2.5公里,东与浴马沟村相接,北与红河隔望,西与南家庄接壤,南与李家官庄村和台东官庄村相连。全村地处半丘陵半平原地带, 地势南高北低。东西最大距离2公里,南北最大距离3公里。 全村占地面积317.6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14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地瓜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桑蚕、黄烟及各类蔬菜。

2000年, 全村共有523户,总人口为2023人,人口呈现负增长。姓氏全部姓吴,均为汉族。

建国初期,全村国民生产总值10万元,1978年48.8万元,2000年1626.8万元。第一、 二、 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6∶2∶2。2000年全村完成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26万元,人均 收入3800元。

第一产业 建国初期, 粮食平均亩产42.5公斤,总产量4.5万公斤。1 清泉村 954年,吴光远和吴自昌分别创办起了常年互助组; 1955年秋全村先后办起4个初级合作社,1956年夺得了粮食、黄烟、花生的特大丰收;是年秋,组织成立兴华社和建华社两个高级合作社。

1969~1976年, 全村村民在党支部书记吴子臣的带领下,共修大寨田800亩,改造良田400亩, 打机井19眼,修建两级扬水站2处。栽植白扬树3万多株,苹果树1500株,梨树500株。期间,村里先后购置柴油机、汽油机、电机、脱粒机、播种机等机械。1975年,粮食亩产480.5公斤,比1965年翻了五番,实现了四个“百万”,即向国家贡献一百万斤、集体储备一百万斤、留种子饲料一百万斤、村民口粮一百万斤。

1982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1983年,粮田2300亩, 平均亩产534.5公斤,总产123.05万公斤。黄烟400亩,亩产265.5公斤,总产11万公斤,收入164.6万元。棉花600亩,亩产皮棉58.5公斤,总产3.48万公斤,收入16万元。

自1992年11月吴经三担任村支部书记以来,先后投资45万元,投工20万个,动用土石方56万立方米, 整方改土治理南岭1500多亩,建起扬水站4座,铺地下管道7000多米,打机井20多眼,全村95%以上的土地实现了水浇化。植树30多万株。同时发展桑园500亩。村集体投资26万元,建起高标准小蚕共育室65间,蚕茧年总收入达100万元。发展大棚瓜菜和大田瓜菜1500亩,亩均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肉鸭、肉鸡养殖户发展到60户, 年总收入达60万元。 2000年全村经济作物总收入355万元,牧业收入721万元。第二产业 工业: 该村工业始于1962年,是年建起砖窑厂,年产砖100万块,收入3500元。1985年以来,陆续办起榨油厂、农机维修厂、木器厂、粉条厂、面粉厂、水泥预制件厂、 纸制品厂、花生加工厂、地毯厂等工业企业,年产值100万元,利税30万元。至2000年底,全村工业从业人员250人,实现工业总产值320万元,创利税41万元。

第三产业 建国初期, 从事第三产业人员20多人。1978年从业人员达50多人。200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00多人,实现总产值230万元,创利税62万元。

建国前, 大多数村民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年人均粮食仅100公斤。 建国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人均粮食200公斤, 人均纯收入100元。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家家户户以吃细粮、肉、蛋为主。2000年,人均纯收入3800元。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210辆, 各种摩托车250辆,程控电话410部,影碟机100台,彩色电视机530台,并全部实现闭路化。村庄建设 建国前, 村民住房多以土石木结构为主,人均居住面积3平方米。建国后,逐渐以砖、水泥、石、木结构代替。90年代前后,全部用钢筋、水泥预制件等建房。1993年,投资10万元,对村内3条大街安装路灯24盏,安排2名专职环卫人员负责街道卫生。 1999年,投资30万元,在村西河西岸中心大路北建起建筑面积375平方米高标准的村委会办公室。2001年7月,建成“新风街”。108户住上了舒适、新颖、高质量的房屋,户均住房面积达104平方米。

集体福利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逐步提高。村民免费使用自来水。五保户等孤寡老人全部住进了村集体养老院,安度晚年。

因村内泉水清澈,不枯不竭,故名清泉。元代已有此村。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始祖吴达由河北省 枣强县迁此定居。该村 明朝(1368~1644年)属 安丘县仁顺乡清泉里, 清朝(1616~1911年)属安丘县六乡红河社,民国(1912~1948年)属安丘县第五区红河乡, 1948年5月属昌乐县清泉区清泉乡,1958年属平原人民公社,1981年属红河人民公社,1984年5月属红河镇。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1950年6月, 成立党小组,成员有台东村的吴功俭、吴昌华,李家官庄村的王立合,清泉村的吴昌记。由吴昌记任组长。党小组成立后,组织发动群众开展了各项工作。 1957年,建立党支部,党员8人。吴昌记任建华社书记、吴登荣任兴华社书记;1959年,吴建成任清西队(建华社)书记,吴连宗任清东队(兴华社)书记; 1960年, 吴连宗任支部书记;1961年至1980年10月,吴子臣任支部书记;1980年10月至1989年12月, 吴昌荣任书记;1990年至1992年,吴学功任书记, 吴经三任书记。多年来,该村党支部不断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是全县红旗单位。2000年12月,该村党员活动室被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先进党员活动室”称号。2000年,全村共有党员52名。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 1949年春,建立村政权和村农会,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举吴奎升任村长。1967年3月,成立清泉大队革命委员会,吴子臣任主任。1984年11月设立村民委员会,设委员4人,吴学功任主任,下设4个村民小组。2000年清泉村民委员会由6人组成, 主任吴乐广,副主任吴继信,治保主任吴细信、吴乐怀,委员吴新春、吴维先、刘夕贞。

该村是全县经济强村之一。 1983年5月,被中共 清泉村 (2张) 潍坊地委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称号, 自1997年以来, 连年荣获“昌乐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1998~2000年连续3年被潍坊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安全村” 。1999年,被中共潍坊市委授予“实施民心工程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00年被中共潍坊市委、潍坊市人民政府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1998年至1999年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被山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省计生协会评为“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先进村”。

1931年,创办学堂,共23名学生,吴石渠任教师。

1938年,吴启效、吴功成等人参加马保三领导的八路军。

1948~1954年,吴化锡、吴建忠、吴启孝、吴思新等先后在淮海战役、朝鲜上甘岭战役牺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1953年,成立常年互助组和农忙季节互助组,走互助合作道路。

1955年,设立完全小学。

1957年3月,建立党支部,吴昌记任建华社书记,吴登荣任兴华社书记。

1969年12月,创办合作医疗,吴义三、吴温秀担任赤脚医生。

1970年1月,吴子臣、 吴爱英参加省学习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是年11月,全村通电。

1975年2月,进行第一次村庄规划。

1976年3月,《人民日报》报道清泉村创办合作医疗的做法和经验,1980年3月,《农村大众》二版头条报道清泉村改包工定额为联产计酬的经验。

1994年4月, 整方改土治理南岭100公顷,建起4座扬水站,彻底解决了南岭土地的水浇问题。

1998年,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焦点访谈”栏目曾就党风廉政建设到村里进行采访报道。

是年,山东电视台报道清泉村实施民主理财做法。

2000年春,投资10万元,建起全镇第一家村级养老院。

是年4月, 山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与基层基础工作”调研小组调研村级计生工作。中国社科院民心工程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考察团视察村务公开栏,并召开了座谈会。

2001年4月,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农业部等4部委专题调研清泉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是年7月,党支部书记吴经三被中东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文教科技建国前,该村设学堂1处,学生30多人。建国后,投资4万元,将神祠堂改建为清泉小学,5个班,先后培养学生300多人,1969年春,小学实行五年制,附设初中班。1981年校址迁到村南,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新盖教室30间,办公室、宿舍、 食堂、仓库等12间,购置桌、凳150套。1954年,成立业余茂腔剧团,多名海外侨胞参加县区汇演。自1993年以来,村集体先后投资30万元,对学校进行了扩建改造,为248名在校小学生统一订做了两套校服,并为在红河镇中学上学的学生购买了学生专用车, 每天早晚送接学生。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先后有97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其中大本30多名,大专28名。1997年,安装了闭路电视天线。

2000年,投资18万元,办起文化大院,组成了32人的庄户剧团。

吴子臣:(1929~1994)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山东省人大代表。历任区信用社代办员、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公社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等职务。1961~1980年任清泉村党支部书记。支部书记期间,因政绩突出,1975年10月至1976年10月兼任平原人民公社党委副书记, 1976年10月至1977年1月担任公社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1969~1976年, 他亲自带领全村广大群众整修大寨田800亩,打机井19眼,修建两级扬水站2处,控制水浇地面积2000多亩。移河搬沙、移林填湾、挪庄填湾改造良田400多亩。1970年以后,多次出席省、市农业先进集体代表会。村党支部连续10年被评为县、社先进党支部。

吴经三:1947年1月生, 1978年参加工作,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小学文化,昌乐县人大代表。1978年任生产队副队长、组长,1983年进两委班子,历任村委会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1992年11月,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团结带领村两委干部, 先后发展高效创税作物3500亩,养鸭、养鸡大棚100个,个体、私营经济业户36户。 同时,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修建扬水站4座,铺设了地下管道7000多米,打机井20眼,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和闭路电视天线,购买了学生专用车,创办了养老院和庄户剧团。2000年,集体固定资产达1000多万元。1997年,被中共潍坊市委、 潍坊市人民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称号。2001年5月,被潍坊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 称号。是年7月,被中共山东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吴爱英: 女,1951年12月生,现任国家司法部长,原籍该村。

周边综合医院

昌乐县人民医院红河分院 地址:潍坊市昌乐县红河镇昌盛街
潍坊市昌乐县红河镇昌盛街

周边乡镇

红河镇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

周边村庄

清泉村 地址:潍坊市昌乐县

庵泉村 地址:潍坊市昌乐县

水泊村 地址:潍坊市昌乐县

大庄皋村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