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镇

田黄镇 田黄镇乡镇概况 田黄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田黄镇沿革 田黄镇代码及城乡分类 田黄镇发展优势 田黄镇畜牧业发展 田黄镇新农村建设 田黄镇农业发展 田黄镇优化发展环境 田黄镇名胜古迹 田黄镇人口数据 田黄镇下辖村


田黄镇位于邹城市东北部,为亚圣孟子故里,是至圣孔子的诞生地和著名的革命老区。西距城区27.5公里,地处邹城、泗水、曲阜3市县交界处。东邻城前镇,南连张庄镇,西接大束镇与曲阜市尼山乡,北与泗水县圣水峪乡接壤。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尧王公路纵贯南北,崇尚公路横穿东西。该镇自古即为里、社、区、乡、镇建制,县东北境重镇,因地势险要为历代官府所重视。据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修《邹县续志·建置志》,同治二年(1863年),平定文贤教起义后,奏准将管河县丞改为分防,移设该镇辛庄,并饬界河营千总一并移驻,在此创建县丞署。电话区号0537,邮政编码273506。辖51个行政村,4.5万人,面积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万亩。田黄镇位于 邹城市东北部,为亚圣 孟子故里,是至圣孔子的诞生地和著名的革命老区。距县城30公里,辖51个行政村,4.5万人,面积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万...

详情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田黄镇介绍

田黄镇位于邹城市东北部,为亚圣孟子故里,是至圣孔子的诞生地和著名的革命老区。西距城区27.5公里,地处邹城、泗水、曲阜3市县交界处。东邻城前镇,南连张庄镇,西接大束镇与曲阜市尼山乡,北与泗水县圣水峪乡接壤。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尧王公路纵贯南北,崇尚公路横穿东西。该镇自古即为里、社、区、乡、镇建制,县东北境重镇,因地势险要为历代官府所重视。据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修《邹县续志·建置志》,同治二年(1863年),平定文贤教起义后,奏准将管河县丞改为分防,移设该镇辛庄,并饬界河营千总一并移驻,在此创建县丞署。电话区号0537,邮政编码273506。辖51个行政村,4.5万人,面积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万亩。

田黄镇位于 邹城市东北部,为亚圣 孟子故里,是至圣孔子的诞生地和著名的革命老区。距县城30公里,辖51个行政村,4.5万人,面积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万亩。地形属低山丘陵,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盛产花生、红薯、花椒、小香瓜、苹果、板栗等。石灰石、花岗石和地下矿泉水等矿产资源丰富。

该镇旅游资源亮点纷呈。其中十八盘森林公园风景秀丽,主峰大顶子海拔534米,整个山体巍峨壮观,重峦叠翠,石松盘错,秀不可言,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含氧量丰富,素有邹东“天然氧吧”之美喻。公园内景观众多,有元宝石、观景台、槐花谷、饮马槽等自然景观20多处。十八盘森林公园南面是风景秀丽,景色怡人的八里碑水库和十八趟大峡谷。此外还有颜母祠、白莲教遗址和孔子的诞生地、扳倒井等名胜古迹,是远近闻名的旅游避暑圣地。

该镇基础设施完善。崇尚线贯穿东西,尧王线线贯穿南北,交通便利;水、电、通讯等设施完善,投资置业和生产生活环境良好;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形成了花生、花椒、 笨鸡蛋、小香瓜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在邹东久负盛名,许多农产品远销省内外。

致力于把田黄镇建设成生态旅游第一镇。综合实力更加强劲。到2012年,社会总产值达到10亿元,年均递增15%;地方可用财力达到200万元,年均递增80%以上。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社会发展更显和谐。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加强环境和资源开发,大力发展循环型经济。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五五”普法,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更为殷实。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跃上新的台阶。政府建设更得民心。政府作风建设、执行能力不断增强,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

田黄镇历史相当古老。传说南北朝时期建村时,因田、王两姓始居于此,故名田王村,后演变为田黄。而该村自古未有姓田者。其名称来历实为夏季麦收时节,站在十八盘山往西眺望,田野里一片金黄,故取村名为田黄。早在夏商时期,东夷族一支邾娄族即栖息于此,并于西周初年在尼山脚下建立了古邾国。相传尼山东南麓、该镇宋家山头村北为孔子诞生地。尼山在历史上曾长期隶属邹县。1960年尼山水库修成后,才将尼山及附近村庄划归曲阜。明朝时期,划全县为5乡39(33)社时,为第5乡田黄社。清朝初期划全县为33社,列以上中下各11社时,为中11社中的田黄社。清朝晚期划全县为4乡33社2屯社时,为东乡中的田黄社。清朝末年划全县为8区时,为昌平区(以昌平山名之)。据民国六年(1917年)修《邹县地理志》载:邹县“集镇之大者,东乡为田黄集。”1930年划全县为10区时,为第四昌平区。1935年进行乡村建设实验,设立乡农学校时,为第二学区,乡农学校设于田黄。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1月,邹县抗日民主政府移驻于该镇,1941年1月,中共鲁南区党委、鲁南一地委进驻该镇,以尼山为中心,进一步巩固发展了邹东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48年6月,邹县全境解放后,田黄区改称第七区,是年秋又改称田黄区。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1月,全县各区由地名称谓改为序号称谓仍为第七区。1955年11月,又改序号称谓为地名称谓为田黄区。1956年10月,邹县进行撤区并区扩乡时,设为田黄区,辖田黄、罗头、果庄、龙泉、张庄、辛庄5个乡。1958年3月进行撤区并乡时,设为田黄乡。1958年9月,成立田黄人民公社,辖厂里、辛庄、瓦曲、罗头、田黄、黄山、龙泉、鲁源、张马、尼山等10个管区、24个生产大队。1983年5月进行农村体制改革时,改设为田黄区,辖田黄、黄山、栖驾峪、辛庄、罗头等5个乡、51个村民委员会。1987年1月撤区建乡镇,改设为田黄乡。1994年1月组建田黄镇。现该镇辖田黄、罗头、辛庄、厂里、栖驾峪、黄山6个管区,辖田黄、宋家山头、石山汪、上鲍家庄、下鲍家庄、田家岭、凉水泉、等驾庄、老牛后、律庄、卧龙庄、河西、拐子河、小山头、大山头、林丰、栖驾峪、深沟、圈里、瓦曲、颜家庄、后峪、柴炭店、鹿山后、栗子园、北山、西北山、肖沟、大张庄、西罗头、纸坊、泉沟、北桃、枣园、白龙池、辛庄、上大古、西刘家沟、东刘家沟、西埠、东罗头、南桃、杨家峪、皇宫架、大峪口、下大古、厂里、朝阳寺、高桥、红山沟、大刘庄51个行政村。

370883113:~200 220纸坊村 ~201 220枣园村 ~202 220杨峪村 ~203 220颜家庄村 ~204 220辛庄村 ~205 220肖沟村 ~206 220小山头村 ~207 220下大古村 ~208 220下鲍家庄村 ~209 220西罗头村 ~210 220西刘家庄村 ~211 220西埠村 ~212 220西北山村 ~213 220卧龙庄村 ~214 220瓦曲村 ~215 220田家岭村 ~216 121田黄村 ~217 220宋家山头村 ~218 220石山汪村 ~219 220深沟村 ~220 220上大古村 ~221 220上鲍家庄村 ~222 220泉沟村 ~223 122圈里村 ~224 220栖驾峪村 ~225 220栗子园村 ~226 220南桃村 ~227 220律庄村 ~228 220鹿山后村 ~229 220林丰村 ~230 220凉水泉村 ~231 220老牛后村 ~232 220皇宫驾村 ~233 220后峪村 ~234 220洪山沟村 ~235 122河西村 ~236 220拐子河村 ~237 220高桥村 ~238 220东罗头村 ~239 220东刘家庄村 ~240 220等驾庄村 ~241 220大张庄村 ~242 220大峪口村 ~243 220大山头村 ~244 220大刘村 ~245 220朝阳寺村 ~246 220厂里村 ~247 220柴炭店村 ~248 220北桃村 ~249 220北山村 ~250 220白龙池村

镇驻地距 京福高速公路25公里、距日东高速13公里、距104国道28公里,高速铁路:即将开工建设的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沪铁路穿过城市东部,距田黄仅仅15公里,建成通车后3个小时即可到达北京、上海。距京沪线30公里。距济宁、济南机场分别为80公里和150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花生、地瓜是田黄镇的主要经济作物,花生年产量为2万吨,花生被农业部绿色食品认定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绿色花生基地面积达1.8万亩,周围乡镇花生生产量为7万吨,地瓜15万吨。是周围县市中最大的花生、地瓜市场,现有花生米加工企业6个,主要销往青岛、上海、俄罗斯等各大贸易口岸和国内各大中城市。但多数停留于分级筛选上,来田黄镇投资花生米、地瓜深加工业发展潜力巨大。

田黄镇的花椒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栽培,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拥有多个优良品种,农户具有丰富的栽植基础和种植经验,已经形成1万多亩的栽植规模。所产花椒与其他产区的花椒相比,色泽红艳、颗粒大而均匀、品质纯度高,“十八盘”牌花椒现在被农业部无公害认定中心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客商可对本地丰富的花椒资源进行深加工,开发花椒粉、花椒油、精品花椒系列产品。

板栗。田黄镇山岭坡地多,适宜种植板栗,所产板栗不仅个大、皮厚,而且含淀粉极高,鲜食、熟食均可,深受顾客的青睐。现已被农业部无公害认定中心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年产板栗2万多吨,大部分远销广东、浙江一带。

小香瓜具有“香气浓郁、甜而不腻、松脆可口”的特点,现已被农业部无公害认定中心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深得大众喜爱。上市季节每天有近25000公斤“小香瓜”外运,目前,镇党委、政府正着手建设“万亩小香瓜基地”,并积极组建小香瓜交易批发市场。

投资田黄镇绝不用担心出现煤荒、电荒、水荒,因为田黄距离邹城30公里,拥有巨大的煤、电、水等资源优势。煤炭:邹城是全国重点能源工业基地,境内藏煤面积357平方公里,年产原煤2500万吨,约占山东省的20%,田黄境内拥有70多座山头,山上含有丰富的花岗岩、石灰石、含铁辉长岩等矿石;电力:距离田黄很近的邹城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坑口电厂——华电国际邹县电厂和山东省重点煤炭电力联产企业——里能集团。电力企业年发电量达240亿千瓦时,约占山东省15%;水资源:紧邻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境内拥有库容1.03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1个,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水资源总量达5.35亿立方,还有“颜母祠”、十八趟地下深井、八里碑水库、“扳倒井”暨“孔圣泉”,相传颜母生下孔子后,饥渴难耐,途径该井,井自然倾斜,井水自溢而出,让孔母痛饮一番。扳倒井造型独特,井水清甜甘冽,每小时自然流量达10余个立方,干旱年份流量不减,经省 地矿局鉴定,含有伪篇硅酸、 锶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养育了孔朝历代子孙,周边村庄内百岁老人多见。

田黄镇是至圣孔子的诞生地,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故里,素有“绿色山谷、梦幻乡村,生态旅游第一镇”之美誉。田黄镇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境东部,邹城、曲阜、泗水三县(市)交界处,地处凤凰山山系,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风景秀丽,年平均气温13——14℃。距城区30公里,面积108平方公里,辖84个自然村,51个村民委员会。北邻五岳之尊泰山,南近 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微山湖,东靠沂蒙山脉和优良港口日照市,西接旅游名地水泊梁山。气候宜人,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是一处难得的投资乐园。

田黄镇东面是巍峨的十八盘山——省级森林公园和保护区。十八盘山属连青山系,景区地形大部分是低山丘陵,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水流潺潺,鸟语花香,风景旖旎,山下就是碧波荡漾的八里碑水库,水库的上游就是风景秀丽的十八趟,十八趟是十八盘山和鹿山的一道分界河,两岸陡峭,过去,十八趟是田黄通往尚河的一条必经之路,河流沿着山谷绵延曲折,从此通过,要趟十八次水才能走出山谷,因而此地取名十八趟。是以投资生态农业观光游、田园休闲度假游、 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有名的革命根据地,当年的邹县县委就坐落于此,是典型的红色旅游景区和生态旅游景区。

田黄镇充分发挥饲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和能人效应,加快粮食转换增值,提高作物秸秆利用率,带动饲料加工、运输等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该镇注重示范带动,成立了肉鸭养殖协会,与邹城正邦集团签订了长期养殖购销合同,搭起了农民致富桥。以专业户为切入点,发挥条件较好的栖峪村、肖沟村的带动作用,通过举办“肉鸭养殖技术培训班”,聘请有经验的养殖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培养肉鸭养殖示范户为典型带头人,辐射带动了田黄村、后峪村等10余家养殖户。该镇已先后帮助协调贷款10多万元,建成养鸭大棚近20个,肉鸭存栏量超过10万只,年创收100余万元。

一是政策驱动。采取“以奖代扶”等措施,扶持发展养殖大户,鼓励规模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村,促进养殖业规模化发展。二是龙头带动。以 七彩山鸡养殖基地、千头肉牛羊养殖示范基地和万只肉鸭养殖示范小区为依托,推广“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规范田黄、辛庄两处交易市场。三是技术推动。完善养殖技术推广网络,加大养殖技术培训力度,举办各类养殖培训班3期,培训人员300多人,下发技术明白纸1000多份。同时成立专业技术服务队,明确责任,划片包干,定期调度,确保服务到村入户,并搞好防疫监控和检疫防范,推动全镇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该镇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启动了“农家书屋工程”,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引导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为农民群众提供了致富信息,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截至目前,已在栖峪、肖沟、田黄、罗头等26个村建设了“农家文化书屋”。全镇“农家书屋”的藏书已达1万册,种类包括种植、养殖、医药卫生、畜禽疾病防治、农机(具)维修技术等。截至目前,已有100余名群众,借助“农家书屋”掌握了大棚恒温养鸡、蔬菜网棚育种、有机 大蒜种植等多项先进技术;为规范“农家文化书屋”的管理,使之发挥最大作用,该镇图书馆的专业管理人员到“农家书屋”进行现场培训,举办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读书用书座谈会,调动了全镇农民读书用书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群众科技致富的能力。

一是发展新产业。发展“一池三改”户200多户,促进了生态农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投资1500多万元的品果醋项目落地;加大十八盘风景区和圣土山流域建设,以旅游产业带动二、三产业发展。二是营造新环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硬化道路100多公里,取缔了污染严重的小淀粉加工厂;高标准建设十八盘风景区牌坊;改造镇驻地大街,完成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三是培育新农民。组织种植大户、经济能人和村“两委”干部外出参观学习,聘请农技专家培训农民1000余人次。设立“种养项目示范户”、“科技推广示范户”、“技术服务示范户”等10个具体示范户,将“田秀才”与种养大户组成“致富联合体”,互相传授致富经验,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四是弘扬新乡风。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 评议会等群众移风易俗自治组织的作用,认真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引导群众讲文明、破陋习,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田黄镇党委政府析实情,重实效,主抓三大经济,助推农民增收。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引导群众在“路两旁,河两岸”发展精细瓜菜种植区2000多亩,在 山岭地带,大力发展花椒、 板栗、核桃等地堰林业,并建立健全了产品销售网络,订单销售产品,维护了群众的利益,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培育壮大养殖规模,建成肉鸭养殖小区2个、肉牛养殖基地5个、七彩山鸡养殖基地1处,带动养殖户15个,已初步形成发展规模,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发展劳动经济。这个镇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助农增收的重要渠道来抓,以镇劳动服务站和富农劳务输出有限公司为依托,以镇成人技校为载体,加大劳动力培训输出力度。创建田黄网站,组建外出劳动力信息资源库。并在青岛、天津、威海等用工单位较多的地方设立用工信息员,收集整理外地企业的用工信息,及时反馈到镇劳动服务站。目前,全镇已输出劳动力9800多人,2008年全镇劳务经济收入将达到6000多万。发展“农家乐”旅游经济。该镇围绕十八盘森林公园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引导周边群众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经济。目前,全镇已发展农家饭店27家,其中镇驻地有规模较大、可同时接待数十人的饭店10家;十八盘山和水库周围的饭店6家,接待能力都在40人以上,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饭店1家。“农家乐”开发已成为田黄镇旅游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

一、服务承诺制度

各单位、各部门要通过政务公开栏、便民服务手册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承诺本行业、本部门最新的相关政策法规和优惠政策,并一次性告知办理程序、办理时限、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切实履行本部门职责规定的义务。

二、首问负责制和工作岗位无缺位制度

各单位、各部门要做到工作日全日对外办公、工作人员无缺位、业务不间断。相关部门接待企业或投资客商的第一个工作人员为第一责任人,必须热情、快捷地为企业和客商解决有关问题,对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要负责做好介绍或引领到相关部门,绝不能搪塞应付。相关部门对承办事项不得以人员短期离岗等理由拖延办理。否则,一经查实,将给予单位和当事人予以公开通报,并视其情节追究责任。

三、“一站式”办公(服务)制度

企业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的审查和报批,需要办理的环评、征地、规划、工商、税务、林木采伐、劳保、卫生、国土、安监等各种行政审批事项,由镇指派专人负责提供为项目立项到开工全程跟踪代办服务,并做好项目的协调和督导。对程序简便、申报材料齐全、符合政策规定,可以当场办结的事项,一律由镇指派专人即收即办,不得循环审批。对程序、条件相对复杂,不能当场办理的,不属本镇权限范围的审批事项(包括项目前期的环境评价、土地勘测、林木砍伐报批等),由相关对口部门负责在15日内落实办理。对新招引项目、高新技术项目、重点项目前期的选址、环评、征地、规划等重要事项,由分管领导及时召集有关部门在一周内妥善协调解决,重大事项,报请书记、镇长审定。各相关对口部门不得以报批费用少、补偿标准低、事情难办或其它附加条件拖延办理。

四、“一费制”收费制度

各依法拥有收费资格的部门,对其它还未列入“一费制”收费的企业,应以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坚持“可收可不收的不收,可高可低的按低限收”的原则收取,所有依法保留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要在政务公开栏公告。对列入重点保护企业的各项法定规费(包括新办企业前期的报批费用及有偿服务性费用,税费除外),由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会同相关收费部门,根据每个企业不同行业、不同征收收费项目的情况,制定出每个企业应收费项目和适宜标准。镇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督导“一费制”企业按规定及时自觉进行交费。对于无证收费、不使用统一收费票据或擅自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的,企业和商户有权拒绝缴纳,并向优化办、物价等部门举报予以查处。

五、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和领导联系企业制度

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工业立镇、工业兴镇、工业强镇”的思想观念,全力营造发展经济的宽松环境。对初具规模、管理正规、产品对路、效益较好、有培养发展前途的企业,由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给予挂牌重点保护。对重点保护企业和重点项目,实行镇领导联系制度,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畅通问题发现渠道,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六、“企业25天宁静工作日”和检查审批制度

各职能部门要严格执行镇委、镇政府“企业25天宁静工作日”制度规定,每月1至25日不准任何单位到企业检查和收费,上级安排的专项检查,必须报经镇长批准;25日之外安排的检查,必须报经主管领导批准。在此期间需要到企业进行工作的,必须报经分管批准;对需要到企业履行承诺的正常器具检测或其他服务的,必须报经镇优化办批准。对未经报批的检查、收费,企业一律予以拒绝,并向镇优化办举报查处。

七、处罚企业报批制度

各职能部门要树立服务观念、发展观念,积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发展环境,任何部门不准违反规定,擅自查封、扣押企业帐目,责令企业停产停业、强拉企业生产器械和产品、原材料等,不准轻易对企业实施处罚。对轻微违规的企业,原则上以批评教育、督促整改、服务指导为主,确需对企业实施处罚措施的,必须经镇优化办审查后报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批准。否则,对未经报批而擅自对企业实施处罚的行为,将追究相关人员和部门领导的责任,予以严肃处理。

八、考核评价制度

建立优化发展环境考核评价机制。镇优化办要建立考评档案,将政策落实、工作绩效、服务质量、政务公开、勤政廉洁、工作作风等情况纳入政府年终综合目标一同考核。并从纪检、监察、优化办、工商、财政等部门聘请巡视督查员,由镇优化办牵头,每季度进行一次深入企业、市场和部门的经济发展环境情况的巡视、暗访、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纠正、处理。每半年开展一次企业、个体商户优化发展环境问卷调查评议,并将巡视督查和评议的结果通报全镇。同时,对各单位优化发展环境方面的好坏典型,及时通报表扬和查处曝光,并作为单位、部门和工作人员奖励惩处、提拨任用的重要依据。

九、责任追究制度

各级各部门要严格贯彻执行关于优化发展环境的规定,深入扎实地抓好每一项每一阶段的工作,真正使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促进“三镇”建设。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发展形象的行为,都将按照相关规定严格实施责任追究。

田黄镇有较为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西有尼山“扳倒井”“颜母祠”,东有“白莲教”遗址,中间有十八盘国有林场——自然生态林4000余亩。南有圣土山下的“专项子遗址”和乌龙山上的“朱洪武登临处”。

位于邹城市田黄镇 栖驾峪村北约l公里处,1965年2月发现。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00米,面积2万平方米,为西周遗址兼有东周和汉代的遗存。遗址表面散布少量陶片,四周为 断崖,暴露出的文化层厚度2米左右,土质灰褐色。文化内涵以西周为主。在遗址内古墓葬中出土文物铜器有盘、簋、匠、鼎、鬲、穿带壶等25件;玉器有块,圭、小玉牌等;陶器有豆盘;石器有斧、凿等。铜器中有5件带铭文,其中“鲁宰驷父鬲”、“伯驷父盘”为西周铜器精品,据考为西周晚期鲁国贵族伯驷父为女儿陪奁之物。1985年,寺顶子遗址被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八盘山属连青山系。海拔534米,东西跨度为6公里,南北宽约3.5公里,山体呈东西走向,东南方向与 凤凰山、南面与 鹿山,西北与曲阜尼山遥相应。该山由大顶子(最高峰534米),团子山、卧牛顶等20多个山头组成,沟壑山谷有雷霹洞、磨石沟、布鸽缝、剪子股沟、张宝窑、狼娄子、石门里等20多个。整个山体巍峨壮观、高秀俊美、峰峦叠嶂。十八盘山森林覆盖率达98%,主要树种为刺槐、松树、间有少量的苦栋、板栗、核桃、苹果、山楂等。整个山林,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各种林木共约65万棵,并与山下周围林木连成一片,蔚为壮观。山上空气清新,含氧量丰富,素有“邹东天然氧吧”之美喻,现已申报为为济宁市级森林公园,是旅游、度假、休闲、垂钓和狩猎的好去处。其包含主要景观有:

①竹子园:从山下的柴炭店出发,攀上约1公里的蜿蜒陡峭的小道,穿过茂密的树丛,豁然开朗,陡现面前的是一块100余亩见方的宽阔地,阡陌纵横、鸡犬相闻、桃红柳绿、果瓜飘香,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简直置身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这就是竹子园。竹子园还有段美丽的传说:相传明清时期,山下村里出了一名大官,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深得百姓爱戴。但由于他耿正的性格得罪了某些权贵,受到坏人的污陷排挤。他愤然挥袖,解甲归田,独自到山上开荒种田,过上清闲隐居、与世隔绝的生活。为表气节,他在山间栽植了一片竹子,郁郁葱葱,青翠欲滴,以示自己的高风亮节、不与官场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故得名”竹子园”。置身其中,让人顿生敬意。现在竹子园是林场三个护林区之一,安装有防火监控系统和太阳能发电装置。②大顶子:是十八盘的最高峰,与竹子园毗邻,其间并无正道,只有一条弯曲小道,透过密密的松林,斗折蛇行,迂回曲折,直到大顶子。大顶子上建有20米高的铁塔一座,安装林场防火防盗电视监控镜头,可对方园5公里的林区实施全方位监控。建有二层瞭望台一处,长年住有护林员。登上大顶子上的嘹望台,顿感心胸开阔,心旷神怡。极目远眺,远处的凤凰山,十八趟,鹿山,尾山,苍茫绵延,尽收眼底。山下的村庄,库塘,公路一览无余,让人顿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近处山上是满眼的树林,结实厚重,密密匝匝,仿佛是坚强的士兵,又象是坚不可催的钢铁长城。

③万山朝尼:在十八盘山的大顶子山上,可以看到“万山朝尼”奇观,即尼山周围方圆几十里的众多山头都朝向尼山,好象尼山是它们的中心,朝拜孔子。

④围子和围子里:山的西部,建有战乱时期人们为躲避战争而修成的石墙,作为防御工事,称作围子。总长约3000米,呈闭合状。据说当时是由周边十八个村的老百姓共同协作盘成,由此,该山也被叫作“十八盘”了。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也让我们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现在在围子的下面,林场建造了护林区,围子里有瓦房六间,饲养着牛、羊鸡等牲畜。2001年林场在围子里前方投资20万元,建拦河坝一座,可蓄水3000立方米,坝高8米,东西长65米,溢水洞三个,上面架桥,两侧为彩色铁栏杆,整座大坝气势恢宏,造型美观,成为高山峡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塘坝中养了藕,放了鱼,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⑤ 盘山公路:从山下的大山头村开始,投资40万余元修建直通围子里的盘山路,盘山路盘旋而上,高路入云,长达2公里。有些路段是在山崖峭壁间开出来的,施工难度大,土石动用多,可称之为“愚公移山工程”,路面已硬化,车辆可畅通山顶。远看该路,如一条彩带环绕于山体树林山间,似大山的美丽项链。从盘山路向下看,田黄美景一览无遗,并可远眺尼山水库。

⑥林海松涛:山上有各种树木65万余棵,以刺槐松树为主,整个山的肌肤被山林覆盖。行进山林中,有种原始森林的味道,静谧幽深,莫不可测。林中偶尔的大鸟的惊鸣和跳出的野兔,总让人感到颤抖,神秘莫测,草木皆兵。山风吹来,整座大山呜咽轰鸣,此起彼伏,仿佛置身于惊涛骇浪的汪洋大海。

飞瀑

⑦ 飞瀑:夏季大雨过后,山涧、峡谷里,到处是潺潺的细流和飞下的瀑布,行云流水,洒脱自如。流水或叮咚作响,或放纵轰鸣,奏出动听的和弦,仿佛是山的精灵在吟唱。特别是竹子园下的瀑布和围子里大塘坝上的瀑布更是无拘无束,潇洒奔放。 ⑧日出雾松:在十八盘山东顶,早晨可以欣赏到日出的景色:淡红色的太阳跃出地平线,喷薄而出。每遇大雾,整个大山被雾笼罩,烟雾缭绕,如处仙境。松枝松叶上挂满乳白色的雾滴,好象是美丽的圣诞礼物,又象是穿了婚纱的新娘。

⑨名石:

a.元宝石:整块巨石面积有几个平方,横卧于山坡形状酷似元宝,由此得名。

b.饮马槽:巨石裸岩部分面积约有亩余,是一块巨大的黑老虎石头,上有一槽状水沆,深约米余,不论是雨季还是干旱数月,始终保持一潭清水,既不外溢,也不干涸,传说古代有位将军行军到此,驻山数日,在此饮马,故得名“饮马槽”。

⑩槐花谷:十八盘山东部南北延伸的一个峡谷,学名大黑峪沟,面积约有500亩,这是刺槐种植最密集的地方,约3万株。到了刺槐盛花期,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白色海洋,槐花香四溢,景色秀美壮观,被当地群众形象地称为“香雪海”、“槐花谷”。

距田黄镇驻地4公里处,东西走向,由北部十八盘山和南部鹿山形成的狭长山谷,西部开端处八里碑水库,水库北岸有宽畅的柏油马路纵穿峡谷而过,沿水库向上游走去便是曲折十八弯的“十八趟”。“十八趟”中间是幽深的峡谷,时有小水库点缀其间,两侧是重叠的峰峦,丛生的灌木,高耸的松柏。峡谷内存水处由野生虾蟹,常有当地居民到其中捞虾捕蟹。置于其中,顿感大自然的神工,是旅游、渡假、休闲、垂钓和狩猎的好去处。传说以前从田黄到尚河没有道路可走,人们只能从一条狭长的山谷里涉水而行。由于山多谷弯,水流迂回曲折,需要脱鞋趟水十八次才能到达,天长日久,人们便说要想从田黄去尚河,必须经过“十八趟”。在抗战时期,有民谚“瓦曲、后峪、颜家庄,大炮一响十八趟”,抗日将士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也正说明了“十八趟”的山多谷弯,树高林密,水流迂回曲折。

位于十八盘山下,十八趟峡谷西部开端处,容积为400万立方米,微波荡漾,一碧万顷。南有鹿山,北有十八盘、素有“两山夹一水”的美誉。水库水美鱼肥,舟行碧波上,人在水中游,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水库中自然矗立一座面积3000平方米的小岛,取名“聚仙岛”,岛上种植了数十棵 杨树,夕阳辉映,美不胜收。人们可以在此游乐、垂钓,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颜母祠与扳倒井位于宋山头村。颜母祠建于明朝弘治六年(1493年),座落于宋家山头村东,是孔子的子孙祭祀颜母的地方。现有古建筑厅堂三间,四周有围墙。

据传,春秋时期,孔子父亲叔梁纥与民女颜征在结合,后颜氏身怀六甲,而叔梁纥离家出走。按当时风俗,闺女不能在娘家生孩子。颜氏尼山下一个山洞里生下孔子,取名曰丘。母子二人就住在山洞内。第二年夏天,颜氏怀抱孔子回娘家,途中酷热难忍,行至山边只好坐在树荫下歇息。此刻颜氏口渴难耐,发现一口井,在急切中跪在井沿上祈祷:“若井口歪斜一下,水自然从井中流出,使我母子得以解热去渴”。话音未落,井口缓缓倾斜,水自井中向东流出。颜氏携子痛饮,顿觉身心清爽。颜氏母子离去后,此事便传扬开来,人们名此井为“扳倒井”,孔子后代将此井命为“圣井”。

位于辛庄村南部,传说是明朝鲁王郡马邵氏的祖茔。村南有明朝邵郡马林及上马石,村中流传有邵郡马的传说。

明中期,辛庄村住有贫苦农民邵忠,因无法维持生活,将13岁的儿子邵福送至白龙池村大户人家为牧童。一天,兖州府鲁王东至枣园村东白石崖时,见白龙池村南部山坡有白气直冲云霄。鲁王翻身下马,到山坡查看,见有牧童躺在山坡上睡觉,遂将牧童唤醒。鲁王举目观瞧,见少年天廷饱满,地格方圆,一身正气。鲁王观罢,问牧童姓字名谁,你家住哪里?邵福一一答来。鲁王见邵福口齿伶俐,又懂礼貌,顿生喜爱之心,便命人取出银钱付予邵福去东家辞户,到王府读书。邵福天资聪颖,一教便会。转眼三年,不但文有大进,而且一表人材,举止不凡。王爷见此甚是欢喜,便将郡主许配邵福为妻。邵郡主完婚后,一生诸事顺心。后鲁王在兖州为郡主建了一座“节孝坊”。至今辛庄村郡马林、上马石尚存。

位于厂里村南,当地传有凤凰山的传说。凤凰山是邹东最高峰。一年春暖花开的时节,有对凤凰栖于西部最高峰,引来百鸟朝凤。群鸟在凤凰率领下,降落泉边,共饮甘泉。后人为此山取名“凤凰山”。泉边建一村庄名曰“凤凰山庄”(即今厂里村)。后凰山西北向阳处修起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取名为“栖凤朝阳寺”。

是白莲教起义的发源地。“白莲教”又名“文贤教”。是清末年间邹东宋继鹏领导的反清灭洋的组织。时加入文贤教的人扶贫济危,杀贪官,除恶霸。附近乡民纷纷入教。因教军人马众多,又经常与清军、团练作战,为避免发生误会,凡出发的教军由白龙池到枣园村东部白石崖下时,皆用白土抹眉。后白石崖取名为“白石眉”,天长日久,演变为“白石门”,有多处遗址。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9595
20133
19462
家庭户户数 11961
家庭户总人口(总) 39486
家庭户男 20053
家庭户女 19433
0-14岁(总) 9588
0-14岁男 4986
0-14岁女 4602
15-64岁(总) 26740
15-64岁男 13696
15-64岁女 13044
65岁及以上(总) 3267
65岁及以上男 1451
65岁及以上女 181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9049

纸坊村 枣园村 杨峪村 颜庄村
辛庄村 肖沟村 小山头村 下大古村
下鲍村 西罗头村 西刘村 西埠村
西北山村 卧龙庄村 瓦曲村 田岭村
田黄村 宋山头村 石山汪村 深沟村
上大古村 上鲍村 泉沟村 圈里村
栖驾峪村 票子园村 南桃村 律庄村
鹿山后村 林丰村 凉水泉村 老牛后村
皇宫架村 后峪村 洪山沟村 河西村
拐子河村 高桥村 东罗头村 东刘村
等架庄村 大张庄村 大峪口村 大山头村
大刘村 朝阳寺村 厂里村 柴炭店村
北桃村 北山村 白龙池村  
周边乡镇

田黄镇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

周边村庄

栖驾峪村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田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