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庄镇

杨庄镇 杨庄镇乡镇简介 杨庄镇历史沿革 杨庄镇行政区划 杨庄镇农业经济 杨庄镇工业经济 杨庄镇个体私营经济 杨庄镇园区环境 杨庄镇镇内规划


杨庄镇Yangzhuang Town,隶属于山东省济南市 莱芜区,地处泰山东麓,济南市莱芜区西部平原,西与 泰安市接壤,汶河、汇河交汇于此。杨庄镇面积58.83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44244人(2017),耕地面积3588公顷。2018年9月,杨庄镇被入选为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杨庄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2002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57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3632元。先后被 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技推广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安全文明镇、计划生育系统先进集体、尊师重教先进单位、 人口普查先进单位、农村经营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杨庄镇地理位置镇因政府驻地杨庄村而得名。据杨氏墓碑记载,明 洪武年间 杨姓由河北省 枣强县迁此建村,以姓名...

详情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杨庄镇所有镇乡结合区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杨庄镇介绍

杨庄镇Yangzhuang Town,隶属于山东省济南市 莱芜区,地处泰山东麓,济南市莱芜区西部平原,西与 泰安市接壤,汶河、汇河交汇于此。

杨庄镇面积58.83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44244人(2017),耕地面积3588公顷。

2018年9月,杨庄镇被入选为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

杨庄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2002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57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3632元。先后被 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技推广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安全文明镇、计划生育系统先进集体、尊师重教先进单位、 人口普查先进单位、农村经营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杨庄镇地理位置

镇因政府驻地杨庄村而得名。据杨氏墓碑记载,明 洪武年间 杨姓由河北省 枣强县迁此建村,以姓名村杨家庄;1949年后简称杨庄。清末属南乡水南保、西乡张里保。民国初年属第九区(水北区)。1941年属莱芜(北)县张里区。1943年由水北区析出设立张里区。1945年10月复属水北区。1946年10月置杨庄区。1951年3月改称第十五区,同年5月并入第十四区。1953年恢复第十五区。1955年10月改称杨庄区。1958年3月改称杨庄乡。同年10月改称杨庄公社,辖杨庄、胡宅、张里、陈楼、营房管理区。1984年4月改称杨庄办事处,辖杨庄、张里、 陈楼、 胡宅乡,44个行政村,47个自然村。1985年10月改称杨庄镇,辖45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1997年,面积58.87平方千米,人口49420人,辖5个管理区,杨庄、大埠头、小埠头、燕家庄、东李家庄、西李家庄、陈徐、西宅科、张里街、朱屈街、冷家庄、西杨庄、陈东、陈西、陈北、高家店、前 郭庄、后郭庄、水西官庄、张家泉、巩家庄、刘家店、李家堂、镇武庙、谭家庄、侯家洼、罗家洼、司家岭、胡家宅、孟家官庄、太平官庄、 凤凰官庄、尹家庄、杨家官庄、马村、营房、蔺家庄、石家河、大桥沟、小桥沟、阎桥、雪岭、龙尾、上马家泉、下马家泉45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2002年,面积58.87平方千米,人口48808人,辖5个管理区,45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 。

杨庄村、 大埠头村、 小埠头村、 燕家庄村、 东李家庄村、 西李家庄村、 陈徐村、 西宅科村、 张里街村、 朱屈街村、 冷家庄村、 西杨庄村; 陈东村、 陈西村、 陈北村(三村合称陈家楼村); 高家店村、 前郭庄村、 后郭庄村、 水西官庄村、 张家泉村、 巩家庄村、 刘家店村、 李家堂村、 镇武庙村、 谭家庄村、 侯家洼村、 罗家洼村、 司家岭村、 胡家宅村、 孟家官庄村、 太平官庄村、 凤凰官庄村、 梅家官庄村、 尹家庄村、 马村(原名马家庄)、 营房村、 蔺家庄村(蔺家庄、王家庄)、 石家河村、 大桥沟村、 小桥沟村、 阎桥村(阎桥、小阎桥)、 雪岭村、 龙尾村、 上马家泉村(上马家泉、 马家庙)、 下马家泉村 。

杨庄镇是 莱芜区农业大镇,全年粮食总产达1.9万吨。近年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充分发挥科技、流通、储藏加工三大龙头的作用,加快了农业生产化进程,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良性循环格局。全镇生姜面积达1.2万亩,大蒜面积2.5亩,其他经济作物面积1.3万亩。蔬菜总产量达9.8万吨。以朱屈街为主的无公害生姜大棚170个,面积达到200亩,且实现了自产、自运、自销,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为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镇党委政府大搞农业综合开发,先后投资600万元,建桥铺路、打进修渠,实现了村村通油路的目标,同时投资306万元,大力推广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万亩。全镇共有农业机械2455台套,总动力2.2万千瓦,农用运输车600多辆,小麦收割机45辆。有16个村实现微机自控灌溉。黄淮海开发面积达3万亩,极大的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杨庄镇地处泰莱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种植业发达,是莱芜区“三辣生产基地”。全镇姜蒜种植面积达37000多亩。依托资源优势,全镇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战略,建有万亩生姜、大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现有怛温库21座,库容6万吨,成规模加工厂22家,有9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年加工生姜制品6万吨,大蒜制品5万吨,80%销往日本、韩国、加拿大及东南亚国家。

杨庄镇畜牧业极为发达,2002年全镇生猪存栏2万头,蛋鸡30多万只, 肉鸡年饲养量25万只,小尾寒羊、波尔山羊1.5万只, 长毛兔、 肉兔6万只, 肉牛、奶牛700头,是莱城区十大养猪基地、养鸡基地之一。

杨庄镇工业生产后劲足,发展快。2002年完成企业总产值1.95亿元,企业增加值3870万元,利税1000万元,完成出口交货值2600万元。

2001年,杨庄镇规划建成以 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占地3800亩的经济园区。现已全部实现了“四通一平”,入园企业50多家,年创产值5000万元。

2002年杨庄镇共完成企业总产值1.95亿元,利税950万元。安王锅炉厂、风机厂为省级定点企业,东方汽缸厂、兴华机械厂、阀门长等骨干企业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效益不断提高。

全镇现有工业企业127处,年创工业产值16460万元,实现利税524万元,成为全镇经济的重要支柱。莱芜市风机厂、莱芜市兴华机械厂、莱芜年阀门厂、莱芜市东方摩托车汽缸厂、莱芜安王锅炉制造有限公司是杨庄镇骨干企业,其中限额以上企业8家。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全面实施工业带动战略,靠龙头企业拉动经济增长、培植、扶持优势企业不断壮大,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推动镇村企业上台阶、快发展。一是抓改革增活力。党委、政府始终把转变企业生产经济机制作为企业发展的突破口,借鉴外地经验,通过拍卖、转让、破产等改革方式,将集体企业转为民营,直接触及 企业产权,改制率达到100%,真正使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经营者持大股,使 企业经营机制更趋合理,调动了经营者生产者的积极性。二是抓投入扩规模。拓宽 筹资渠道,广纳 民间资本,扩规模,增总量。按照抓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关键产品的原则,根据产品市场定位,突出重点,强力扶持,保证骨干企业发展后劲。2002年全镇共铺开新上、技扩改项目16项,总投资3413万元,为企业扩规模、增效益、上台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抓管理增效益。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企业内部深入开展学邯钢、海尔企业管理法,倒逼成本,大幅度压缩 两项资金占用,企业管理达到严、细、实的要求,为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适应WTO规则奠定了基础。四是抓科技开发新产品。党委、政府从建设现代化企业,增强世贸组织形势下企业竞争力的需要出发,制定了《关于引进技术人才脱颖而出,企业先后与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大学、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共引进培训科技人才近千人,开发新产品100多种,风机厂新开发的矿用风机、汽缸厂开发汽缸等产品,市场竞争力强,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现全镇已有莱芜市风机厂、莱芜市阀门厂、莱芜市东方发展汽缸厂、莱芜市 东井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获得 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同时莱芜市东井公司还获得ISO4000环保体系认证,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

杨庄镇个体私营经济呈现蓬勃发展势头,截止2002年底,全镇拥有个体私营工商户1484家,从业人员3577名,年经营额4750万元,纳税44万元 ,全镇私营企业92家,职工总数2424人,实现销售收入10550万元,纳税152万元。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全镇经济的半壁江山。

近年来,杨庄镇党委、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全民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的指示,深入扎实的开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年”活动,不断培植壮大民营经济这一新经济增长点。一是加强领导,强化服务。镇成立了由民营办、经贸办、建委、土管、财政、工商、公安、税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全镇民营经济发展,在水电、场地、资金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二是制定政策,推动发展。镇政府先后制定实施了《关于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个体私营经济奖励办法》等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发展民营经济的积极性。三是叫响口号,激励发展,在全镇叫响“民营大户光荣,纳税大户是功臣”的口号。党委、政府每年召开一次民营经济总结表彰会,对先进单位、纳税大户进行隆重表彰奖励,使其政治上光荣,经济上实惠。并印发宣传材料,对民营大户的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营造发展民营经济的舆论氛围。四是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年初将民营经济发展目标逐项量化分解,落实到各管区、村、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坚持月调度、半年考核、年终总评原则,检查考核情况与评优树优挂钩、与干部使用挂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合力。上述措施的实施,使全镇民营经济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涌现了亓法生、屈传斌、朱恒友、 张文元等一大批农副产品加工储藏大户。现全镇拥有农副产品出口加工企业51家,建恒温库24座,储藏能力68500吨,加工、出口能力82000吨,投资总额达到13000万元,年经营额2.5亿元。

杨庄镇把园区环境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本着“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先后投资400多万元,规划方田65个,建成万亩生姜、大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打牢创汇农业基础。投资近千万元,新建双龙路、鑫源及供水、排水、变电、通讯设施,进一步提高了园区“四通一平”质量。园区管委会严格实行“一个头对外,一个漏斗对内”的封闭管理模式和“一个站式”服务,建立投资企业包干责任制,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创造优良投资环境。

杨庄农副产品加工园以鲁中腌渍菜批发大市场为中心,南起泰莱铁路,北至江河,东到朱屈街,西至陈西村,辐射带动张里街、高家店、小埠头、西宅科、东李等7个村,总占地3.6平方公里,一期规划发展780亩,是一个集农副产品生产、储藏加工、流通于一体的专业化集约园区。现有农副产品冷藏、加工企业35家,总库容6万吨,年加工能力10多万吨。其中,有莱芜鲁进食品有限公司、 莱芜汶源食品有限公司、莱芜万兴果菜食品有限公司、 莱芜远洋果菜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

2003年3月建成启动的“鲁中腌渍菜批发大市场”总占地面积56600多平方米,一期工程建有腌渍能力5000吨的标准化腌渍池88个,年销售各类农副产品3万多吨。

园区内企业现已形成固定资产4000多万元,民营企业年销售收入达11000万元,实现利税600多万元,成为杨庄镇培育经济增长点,推动全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

遵循“重视生态保护,发挥平地优势,体现地域特色”原则,1998年聘请山东省第一测绘院规划设计室专门制定了杨庄镇十年总体规划。规划确定杨庄镇以镇驻地、中心村、基层村为等级层次的三级结构。到2010年,将杨庄镇建设成具有高质量生态环境,高标准生活环境的现代化小城镇,具体目标是:人口2万人,人均建设用地108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6平方米,人均生活用水量180升/日,人均生活用电量800千瓦/年,电话普及率40%以上,绿地率35%以上, 大气环境质量、小环境质量、噪声 环境质量均达到环保部门规定标准。自98年以来, 小城镇建设共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吸纳人口1.3万,并完成了全镇“四横、四纵、一环”的道路规划建设。镇驻地现建有办公楼,逐步形成功能明确、商贸发达、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园林型中心城镇。各村 旧村改造、村庄规划步伐加快,实现村村通柏油路目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

周边政府机关

杨庄镇人民政府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文化路3号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 09:00-17:00

周边乡镇

杨庄镇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