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洼村
罗家洼村
罗家洼村隶属莱城区杨庄镇,位于莱城西10公里,距杨庄镇政府驻地2.5公里处,地处平原。南邻司家岭,北接朱屈街、前郭庄,东至胡家宅,西接侯家洼。全村现有耕地460亩,110户人家,370口人,村庄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村庄因地势低洼,罗姓居此,故名罗家洼。现罗家洼之罗姓已不知所终,村中以陈姓居多,另有司、李、王等姓。村人多以务农为主,和睦相处。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张里保·罗家洼”;1947年,曾一度成立胡凤乡,罗家洼属14区;1950年到入社前罗家洼划归15区;1956年,罗家洼村与邻村侯家洼共同成立初级社,后来,又成立了高级社;1958年成立杨庄人民公社称为侯家洼大队;1960年两村分治,成立了侯家洼和罗家洼两个大队。杨庄公社先后更名为办事处、镇,隶属关系未变。罗家洼村南村北各有一条大排水沟,分别开挖于1963年和1973年。特别是北...
详情罗家洼村隶属莱城区杨庄镇,位于莱城西10公里,距杨庄镇政府驻地2.5公里处,地处平原。南邻司家岭,北接朱屈街、前郭庄,东至胡家宅,西接侯家洼。全村现有耕地460亩,110户人家,370口人,村庄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
村庄因地势低洼,罗姓居此,故名罗家洼。现罗家洼之罗姓已不知所终,村中以陈姓居多,另有司、李、王等姓。村人多以务农为主,和睦相处。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张里保·罗家洼”;1947年,曾一度成立胡凤乡,罗家洼属14区;1950年到入社前罗家洼划归15区;1956年,罗家洼村与邻村侯家洼共同成立初级社,后来,又成立了高级社;1958年成立杨庄人民公社称为侯家洼大队;1960年两村分治,成立了侯家洼和罗家洼两个大队。杨庄公社先后更名为办事处、镇,隶属关系未变。
罗家洼村南村北各有一条大排水沟,分别开挖于1963年和1973年。特别是北排水沟的开挖畅通,使罗家洼村彻底告别了十年九涝的历史,大片涝洼地变成了米粮川。
罗家洼村有两条南北向沥青路。东路直贯南北,连接司家岭和朱屈街,宽畅平直,与南北水渠交汇分别建有两座钢筋混凝土桥,50吨车辆可通过;西路与村中央东西大街相连,与北水渠交汇处也有一座坚固的石桥,沿这条路进村就是正在建设中的罗家洼新村,现已有十几栋崭新、漂亮的农舍排列于路两侧。
现如今,罗家洼村家家通电话,户户有彩电、VCD,有摩托车、三轮车、拖拉机等机动车40多辆,人均年收入达5000多元,人民生活富足。
在 抗日战争和 解放战争中,罗家洼村许多进步青年积极参加革命斗争,拯救民族危亡。出现了陈金奎那样的革命烈士。此外,陈金举、陈仰平、陈建伍等同志积极响应 毛主席“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并在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1947年,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农历五月十一日吴化文部队以一个营的兵力深夜包围罗家洼村,天亮以后把全村人赶到村北乱坟岗上,周围架起机枪,挨个查找谁是民兵、村长和农救会会长,对于拒不透露实情的,每人趴在地上打10杠子,当时有十几人尝受过这种酷刑,司京桥、陈佃法、陈建富、陈金录等人挨打最重,大小便失禁,回不了家。最后带走了陈仰起(村长)、陈建水(民兵)和司京富(民兵)三人,村长陈仰起后被敌人活活打死,陈建水、司京富寻机逃脱,这就是罗家洼历史上有名的“五月惨案”。
罗家洼人民勤劳、善良,早年改造长埠岭,对于治理黄河、淮河,修泰莱一级公路和建公家庄、鹁鸽楼水库等工程,都曾做出很大的贡献。在今天,他们正以崭新的精神风貌,与时俱进,建设自己更美好的家园。
罗家洼一贯崇尚文明,重视教育。1944年鹿秀凤租民宅开办了第一所私塾学校,向学生传授“四书”、“五经”,这是该村学校教育的开始。现在村里的老年人仍然记得当年在私塾里上学的情形,足见其影响之深。解放后,侯桂芳、王乐恒、张如居、潘友亭、周长发等老先生受党和政府的指派相继续写了罗家洼教育的历史。1970年,刘军、陈建凤这两位师范毕业的年轻人来到罗家洼,和村民司茂功一道建校舍6间,招生十几人,开设复式班,成立了罗家洼小学,从此该村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校。近几十年来,罗家洼村先后有8名学子到国内大中专院校学习,现已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才智。
周边村庄
罗家洼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侯家洼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任家洼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魏家洼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吴家洼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秦家洼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许家洼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孟家洼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高家洼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