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朱山村
前朱山村 前朱山村沿革历史 前朱山村人文自然 前朱山村人物事件 前朱山村特产展台
前朱山村隶属钢城区里辛街道,位于里辛街道东4公里处,地处山区。西邻大庙村,南与黄家洼村、焦家庄村相接,东接杨家楼村,北靠双泉山。全村165户,均系汉族。据当代作家田茂泉介绍说,周代朱姓建村,因址在双泉山南麓,故名前朱山。还有一种说法,传说村后山半腰有一金猪洞,里面住着两头金猪,是两颗金宝珠变成的,所以名曰前珠山村,后人演绎成前朱山村。据双泉山观音庙里的碑文记载,在周朝末年,一朱姓人氏在此定居,历代单传,人烟不旺,也未形成村落。后来李姓、段姓、张姓、谭姓、郝姓、高姓相继迁此定居,人口逐渐多起来,朱氏就抢先占了金猪洞下的风水宝地建墓地,朱家随后人口旺盛,成了村中的大户。其后代有人官至扬州通判,所以人们更加相信金猪洞的传说,后人把金猪洞改为朱家洞。朱家林占地约10亩,林木茂密,古树参天,通判的一座坟墓最大,占地约半亩。棋山观村朱氏后代在清朝末年还葬于此地。在国民...
详情前朱山村隶属钢城区里辛街道,位于里辛街道东4公里处,地处山区。西邻大庙村,南与黄家洼村、焦家庄村相接,东接杨家楼村,北靠双泉山。全村165户,均系汉族。
据当代作家田茂泉介绍说,周代朱姓建村,因址在双泉山南麓,故名前朱山。还有一种说法,传说村后山半腰有一金猪洞,里面住着两头金猪,是两颗金宝珠变成的,所以名曰前珠山村,后人演绎成前朱山村。
据双泉山观音庙里的碑文记载,在周朝末年,一朱姓人氏在此定居,历代单传,人烟不旺,也未形成村落。后来李姓、段姓、张姓、谭姓、郝姓、高姓相继迁此定居,人口逐渐多起来,朱氏就抢先占了金猪洞下的风水宝地建墓地,朱家随后人口旺盛,成了村中的大户。其后代有人官至扬州通判,所以人们更加相信金猪洞的传说,后人把金猪洞改为朱家洞。朱家林占地约10亩,林木茂密,古树参天,通判的一座坟墓最大,占地约半亩。棋山观村朱氏后代在清朝末年还葬于此地。在国民党进攻时,树木被砍伐一光;在“文革”期间,挖坟造地,掘墓造田,碑已破坏,无从考究。现整个朱家林已成为果园。
据作家田茂泉考证,明朝末年秦姓由秦家洼迁来,不久赵姓迁聚;清朝中期刘姓由孝义搬来居住;民国年间石姓由大官庄迁至;解放初牛姓迁来(现牛姓已迁走)。建村之初的朱姓早已迁走,谭姓、郝姓、高姓后代不知所终,如今全村共七姓,其中秦、刘两姓人口最多。族姓之间从不分众寡、贫富、强弱,团结友善、和睦相处。
据《莱芜县志》载,前朱山村清末属棋山保;民国初年属第四区(颜庄区)棋山乡;1939年至1941年莱芜划为莱北、莱东和新甫三县,前朱山村属新甫县第四区棋山小金乡合为棋山乡;1958年3月并为王庄乡,同年10月成立郑王庄人区;1950年棋山区更名学玉乡后属学玉乡;1956年11月学玉乡、黄民公社;1959年2月郑王庄、颜庄两个公社合并为颜庄人民公社;1962年建立管理区属棋山管理区;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属颜庄办事处棋山乡;1985年小乡并大乡(里辛、王庄、棋山三乡合一)属里辛乡;后乡改镇,2012年11月撤镇改街道办事处。属里辛街道办事处管辖至今。
前朱山村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秦宝建、刘训良、李丰发、秦宝贵、秦光恒、赵兴信、秦光利、刘训仁、段登元等9位烈士为国捐躯,其中著名的棋山5烈士前朱山村就有秦光利、刘训仁两位。他们的英雄事迹,激励着后人奋斗不息。
春去秋来,历经沧桑,前朱山村人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安居乐业。1954年冬成立初级社;1956年冬,全村进入郑王庄高级农业合作社;1957年底划分联社,大庙村、小庙村、前朱山村、黄家洼村、焦家庄村等五村为一联社;1958年10月加入郑王庄人民公社,书记刘训发、大队长刘训木,全村吃大锅饭,吃食堂,大炼钢铁。1960年至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刘训发、赵兴富、刘训木、赵兴龙、李丰迁等立足本村实际,发展林业,绿化荒山。同时还利用石姓家族传统手艺——染布,办起了集体小作坊——染坊,先后由石云亭、秦光松、赵兴让、石法亭、刘训典、刘训木等人经营,赶集下乡,买卖异常红火。1965年至1977年8月,在刘训发、刘训木、段明利等村领导带领下,全村劳力齐上阵,先后修了4座小水库,扩大了水浇面积,粮食产量逐年提高,村民开始丰衣足食。1971年前朱山村村民开山劈石垒梯田,平坟填沟造新地。1977年冬颜庄人民公社在前朱山村东、杨家楼村西和村南搞“农业学大寨”大会战,使小地变成了大田,荒岭变成了良田。1981年前朱山人实行了按劳力承包土地,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彻底改变了吃大锅饭的状况,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粮食产量迅速提高,彻底解决了村民的温饱问题。1986年全村用上了电,结束了煤油灯照明历史。同年,男女老少齐上阵,投资3万元,修建了黄家洼二级提水扬水站工程,扩大了水浇面积近200亩。1995年前朱山村民群策群力,自力更生,用上了自来水。1999年响应政府号召,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植桑养蚕,人均增收600多元。2000年冬在党支部书记刘加廷、村主任刘加玉带领下,多种渠道筹措资金25万余元,修建小二型水库一座,蓄水22万立方,用水有了保障。
重视文化教育是前朱山村的优良传统。早在明朝末年朱姓就有一人中了进士,后升至杨州知府通判。解放前,前朱山人办不起学堂,吃尽了不识字的苦头。解放后,与大庙村合办小学一处,前朱山村入学儿童每年都在30人左右。1968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前朱山村自办小学一处,从此前朱山村教育逐步发展起来。70年代末,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至1985年并入大庙联小由五个村联办小学,结束了黑屋子、土台子分散办学的历史,办学条件、教育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1994年全国范围的实施“两基”达标工程,与4个村携手,使大庙联小双基验收顺利达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迅速提高。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前朱山村考入大中专院校学生30人。第一个大专生是秦保法,现任钢城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第一个本科生是秦富吉,现任莱芜钢铁集团公司总医院副院长。
演唱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是前朱山村的艺术传统。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村剧团最活跃的时期,除在本村和邻村演出外,还应邀到莱芜、新泰、沂源的部分村庄演出,尤其是演出的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等得到了各地观众的交口称赞。1976年曾赴县城参加会演。近几年来以刘加美为团长的小剧团,经常活跃在里辛镇、钢城区,每年都自编自演节目,弘扬时代精神,宣传党的政策,受到了区政府、镇政府的表彰。
解放前,前朱山人缺医少药,人们的健康水平得不到保障。1943年瘟疫流行,死亡几十人。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培养了村医,于1952年办起村诊所,70年代实行了合作医疗。1985年里辛建乡后,建立了乡镇卫生院,在其辐射、管理指导下,村办卫生室医疗设施、医疗水平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前朱山人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卫生防疫、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等医务工作均得到很好的落实。
前朱山村人心灵手巧,能工巧匠辈出。石匠秦光春、刘训明在20世纪初期建房子、造寿坟,是一方能人。尤其是刻碑文、刻浮雕堪称一绝,附近村庄的碑文都是他们刻的。木匠刘训教、秦孝冉,铁匠刘训告、刘训师在周围一带也小有名气。
改革开放以来,手艺成了村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手段。仅500口人的村庄,从事建筑业的就有80余人,木工30余人,电工油漆工10余人。他们常年在莱芜钢铁厂和莱城从事房屋建筑、室内装修等业务,经济收入很是可观,平均每人每年收入7000元以上。生活条件变好了,前朱山人草房换瓦房,有些率先致富的个体经商户,盖上了前后出厦的华丽住宅。50%以上的户看上了大彩电。如今村里有轿车3辆,大汽车8辆,摩托车50余辆,移动电话30多部,成了名副其实的电话村。
前朱山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是村民致富的带头人,深得村民的信赖,多次荣获市、区、镇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他们正团结带领500村民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描绘前朱山村的锦绣蓝图。
前朱山村北面是一青石山——双泉山,山前山后各有一眼泉水,水流不大,但常年不竭,故名双泉山。双泉山位于里辛东北5.5公里,东傍城子山,北接红山,呈东西偏北走向,主峰海拔442.5米,盘踞面积1.5平方公里,该山古木秀株,枝叶参天,槐树茂密,虬枝拥翠,置身此地,山风拂面,槐花飘香,沁人心脾。在山的东半部建有一座小观音庙(村民称观音堂),殿房三间,庙门朝西。庙西50米处有一泉水,又名观音泉子,泉边人工砌一米见方小池,池水清澈。“文化大革命”中观音庙被拆毁,遗址尚在。
在双泉山西端,早年为防匪患,建有高3米、宽1米、长约近2华里的山寨。20世纪20年代,军阀割据,土匪横行,民不聊生。在双泉山、红山一带,土匪头子刘黑七所率土匪经常入境杀人放火,抢掠财物。为防匪患,大村筑围,高山修寨,双泉山山寨就是这时由前朱山村、大庙村、小庙村等出工出钱修建的。山寨建筑在双泉山山顶端,分南北两寨,南寨主要有前朱山村、大庙村的人和少部分黄家洼村的人居住,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40米,面积约2.8万平方米。寨墙全部用石头砌成,外高3米,底宽1.5米,顶宽1米,西南两面山势陡峭,易守难攻。寨内按村划片,户户盖简易小石屋居住。推选大庙村王姓祖人为寨主,青壮年男性寨民日夜轮流值班防守。自建起山寨,靠着有利地形,少数土匪也难以靠近,寨民还算过了两年安稳日子。1927年4月22日(农历3月21日)土匪头子刘黑七、李长纲率领5000余名匪徒,占据了里辛东部棋山一带20余个村庄,由于缺少武器,寡不敌众,山寨很快被攻破,村民伤亡惨重,如今山寨变成了树林,小石屋的痕迹尚存。
金猪洞的传说
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双泉山的半山腰有一个山洞,洞很深,里面住着两头猪,白天在洞里休息,晚上夜深人静时出来寻找食物。一般是从山洞出来往南走1公里到姜蒡洼吃姜蒡,再往东南走1公里到糠山子、米山子吃糠吃米,然后往东北走1公里到饮猪盆去喝水,最后返回洞里休息。
有一年,一位南方风水先生云游此地,经过细致观察,发现这两头猪是一对金宝珠变的,于是就想把宝物占为己有。为了得到宝珠,他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口舌,让人们把姜蒡洼改为“黄家洼”(取“黄”的“不利”之意),把糠山子改为“支锅山”(意为架锅屠猪),把米山子改为“梃杆岭”(意为杀猪),把饮猪盆改为“欺猪盆”(意为宰猪)。这样一来,这对金猪不敢出门了,变回了金光闪闪的宝珠。南方人把金宝珠取走,剩下两头石猪留在了洞内,据说有人进洞亲眼看到过石猪的模样。现进洞口不到2米,已被大石块封住,人不能进,无从考究。因此,山前村庄曾取名前珠山村,山后村庄取名后珠山村。
一、烈士英名录
秦宝建 1922年7月出生,1939年7月参加革命,1940年在沂源战斗中牺牲。
刘训良 1920年5月出生,1939年7月参加革命,1941年在莱芜清泥沟战斗中牺牲,时任山东纵队四支队某连指导员。
李丰发 1914年12月出生,1939年8月参加革命,1941莱芜柳桥峪战斗中牺牲,时任莱芜县县大队班长。
秦保贵 1922年9月出生,1939年5月参加革命,1942年莱芜吉山战斗中牺牲。
秦光恒 1920年4月出生,1942年7月参加革命,1946年博山战斗中牺牲,时任鲁中军区警备旅某排排长。
赵兴信 1914年10月出生,1945年2月参加革命,1947年2月在新泰战斗中牺牲。
秦光利 1921年8月出生,1945年2月参加革命,1947年8月在莱芜前来山村被敌人杀害,当时系颜庄区区中队战士。
刘训仁 1924年1月,1945年2月参加工作,1947年8月在莱芜前朱山村被敌人杀害,时系颜庄区区中队战士。
段登元 1910年2月出生。1945年8月参加革命,1949年4月在渡江战役中牺牲,时系二十五军七十四师战士。
二、历任村支书
1940年-1942年 秦孝增
1946年-1947年 刘训发
1948年-1951年 李丰随
1952年1-1952年12月 赵兴富
1953年-1955年 李丰随
1956年-1978年 刘训发
1979年-1980年 段明利
1981年-1982年 刘训发
1983年-1992年 秦增吉
1993年-1996年 刘祥生
1997年- 刘加廷
三、历任村主任
1939年-1940年 秦孝田
1941年-1942年 刘成孔
1946年-1947年 赵兴富
1948年-1951年 刘训发
1952年1-1952年12月 李丰随
1953年-1954年 刘训木
1955年1-1957年12月 李丰随
1956年1月-1957年12月刘训才
1962年1月-1962年12月赵兴富
1963年-1965年 刘训木
1966年-1970年 赵兴礼
1971年-1978年 段明利
1979年-1080年 刘训法
1982年-1990年12月 段明利
1991年-1992年 刘祥生
1993年-1995年 秦孝堂
1996年1月-1996年12月刘加亭
1997年- 刘加玉
四、副县级及其以上干部
赵荣华 曾任青海石油钻井队某队党委书记,已故
秦富吉 任莱芜钢铁集团医院副院长副处级
刘加宾 潍坊车务段党委书记,正处级
五、副高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秦宝文 中学高级教师
六、棋山五烈士
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六、七月间,莱芜、沂源两县边界的棋山、郑王庄、黄庄一带的重要村镇被敌人占领。为了打击敌人保护群众,区委派武装干事李学玉带领秦光利、刘训仁、吴式乔、邵怀启、刘训诗等十几名武工队员就地坚持斗争,以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狠狠地打击了敌人,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敌人对此恨之入骨。
早饭后,李学玉带领五名武工队员在里辛的西马泉村西李家林地休息,突然被国民党部队包围。李学玉见敌人从四面八方压过来,形势非常紧张,当即率邵怀启、秦光利准备战斗,以便吸引敌人,掩护刘训仁、吴式乔、刘训诗疏散转移。此时敌人以密集的火力射击,李学玉及邵怀启不幸中弹牺牲,秦光利也负了重伤。吴式乔、刘训仁、刘训诗三人见漫山遍野都是敌人,转移已不可能,为了保存实力,便决定藏起枪支弹药,伪装成老百姓。他们刚刚藏好武器,敌人就冲到了面前,四人一块被俘。
敌人为了炫耀胜利,恐吓群众,将李学玉、邵怀启烈士的头颅砍下来,强令西马泉村村民李志成担到圈里村,又分别挂在刘训仁、刘训诗的脖颈上带回黄庄村。翌日,敌人将秦光利等4人带到前朱山村,把棋山附近村庄的群众也都赶来,在村南的打谷场上安下铡刀,布下刑场,威逼秦光利等人说出谁是共产党员,谁是武工队员。秦光利毫无惧色,大义凛然地说:“我是共产党员,要杀要砍随你们的便!”刘训仁、吴式乔当时都身穿缴获的国民党军装,敌人也知道我武工队员经常穿国民党军装活动,所以他们两人义无反顾地说:“我是武工队员!”当问到刘训诗的时候,秦光利等3人和群众都说他是打铁的,敌人信以为真,释放了刘训诗,将秦光利、刘训仁、吴式乔残忍地杀害了。为了纪念李学玉等棋山五烈士,1950年棋山乡曾被命名为“学玉乡”。
朱山柿饼
前朱山村很早以前就有晾柿饼的传统工艺。即将柿子用一种特殊的剥皮工具剥去皮,晒到一定程度,经过人工揉捏,加工成圆饼状,并且中间凸出成丘岭状,然后集中一块堆放盖严。过20天左右时间,柿饼上长一层白霜,即可上市。朱山柿饼含糖量高,营养丰富,香甜可口,别具风味,是人们馈赠亲友之佳品。
莱芜市钢城区前朱山村
周边生活服务
里辛街道前朱山村匠茌役退军人服务站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
周边村庄
前朱山村
地址:济南市钢城区
后朱山村
地址:济南市钢城区
杓山前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