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头镇

神头镇 神头镇区域概况 神头镇名称来历 神头镇历史沿革 神头镇行政区划 神头镇自然地理 神头镇地质面貌 神头镇水质 神头镇经济发展 神头镇历史人物 神头镇历史文化 神头镇旅游资源


神头镇是山东省 德州市 陵城区下属镇,总面积114.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1万亩。全镇辖98个行政村,人口60910人(2017年)。镇政府驻地位于永馆路、神滋路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是古代名人 东方朔的故乡。神头镇总面积114.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1万亩。全镇辖98个行政村,人口60910人(2017年)。镇政府驻地位于永馆路、神滋路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是东方朔故乡。“神头”镇之称谓也有些来历。人们传说“神头、神头”,意即神仙之首也,这岂不又让人觉得不同凡响。据史书记载:“神头”镇过去又叫“厌次”古城。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扫平群雄,统一中原后,因唯恐他人取而代之,于是据当时星象家关于“东南有天子气”的预言,多次东游私访。一天,来到今陵城区神头一带,发现“远望,树深林茂,犹如雉堞笼烟;近观,鬲津河九曲盘旋,犹如玉带...

详情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神头镇介绍

神头镇是山东省 德州市 陵城区下属镇,总面积114.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1万亩。全镇辖98个行政村,人口60910人(2017年)。镇政府驻地位于永馆路、神滋路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是古代名人 东方朔的故乡。

神头镇总面积114.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1万亩。全镇辖98个行政村,人口60910人(2017年)。镇政府驻地位于永馆路、神滋路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是东方朔故乡。

“神头”镇之称谓也有些来历。人们传说“神头、神头”,意即神仙之首也,这岂不又让人觉得不同凡响。据史书记载:“神头”镇过去又叫“厌次”古城。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扫平群雄,统一中原后,因唯恐他人取而代之,于是据当时星象家关于“东南有天子气”的预言,多次东游私访。一天,来到今陵城区神头一带,发现“远望,树深林茂,犹如雉堞笼烟;近观,鬲津河九曲盘旋,犹如玉带缠腰;阳光之下,不时有阵阵青气与之冲天”。自语道:此地不就是要出天子的地方吗!因而当即将“神头”改为“厌次”古城, 意即天子已到这里,不再出天子,或者说已出了天子的地方。由此可见,陵城非同一般,有据可考。

神头镇历史悠久,名称屡经变易。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在神头置厌次区,属齐郡平原地。汉宣帝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废厌次区改为富平侯国,洽在神头。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废定安公国,再置厌次区。传说明朝一次大地震,仅残存一城头,故名“剩头”,后为“神头”。

建国初期,全区共设11个区,神头为第八区驻地。共辖109个村,1958年设神头人民公社,共辖61个行政村,1984年改称神头乡,1991年1月14日,经省政府批准撤销神头乡,设立神头镇。2000年6月原邓集乡与原神头镇合并为神头镇,所辖98个行政村。

神头镇下辖98个行政村:

南街村、北街村、东街村、西街村、槐里村、后石庄村、祖家屯村、东朱村、西朱村、肖文图村、南郭村、西高安然村、东高安然村、康家村、姜家村、祁屯村、张庄村、高家庄村、彭家寺村、刘庄村、徐家屯村、李家屯村、前屯村、后屯村、矫家屯村、刘向前村、赵马拉村、杜刘村、前店村、刘东龙村、田老庄户村、吴老庄户村、刘白老村、马老庄户村、东店村、西店村、马家集村、后李庄村、东石庄村、迟家村、乔庄子村、李家楼村、庞家村、唐李村、姚家庄村、王良家村、北纪村、窦家村、前盛家村、后盛家村、黄家村、小杨庄村、李五道村、史家村、张家村、西郭村、小李村、老李村、大李科村、小李科村、西王家村、邓集村、霍家村、南蔡村、前邓村、东大寨村、圈刘村、西大寨村、寨马张村、小孙庄村、后张店村、西辛庄村、化缘店村、李家塔村、前张店村、侯家庄村、徐店村、毛店村、南张村、月河村、褚家村、姚家村、南任村、东李家村、南房家村、孙禄还村、皂户杨村、于文林村、东蔡村、史观寺村、郑杜村、刁家村、任集村、牟陈村、东靳家村、打虎张村、东辛庄村、傅店村

神头镇地处山东省西北部 黄河冲积平原,地跨北纬37°13′—37°36′,东经116°27′—116°57′之间。地域宽阔,地势平坦,地面高度在海拔13—24米之间,坡降为1/7000—1/12500之间。

神头镇土壤分 潮土和 盐土两大类。潮土分布神头镇,潜水埋深一般在1—3米,土壤耕层质地较好,淋溶作用强,适宜于各种农作物生长。 盐碱土主要分布在陵西大洼和 宋家镇北部、 糜镇北部及 陵城镇、郑寨镇等地。按表层质地划分,分壤质土和沙质土两大类。

神头镇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天气干旱少雨多风沙;夏季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秋季天气晴爽,冷暖适中;冬季多西北风,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为12.5℃,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02天,稳定积温一般在4000—4250℃之间,全年光照时数为2679.9小时,年日照率为60%以上。

水土流失及工程地质现象为地貌变化的主要形式,分布黄土塬区的晚更新统晚期的风积黄土区。因风积黄土具有结构疏松、空隙度大、垂直节理发育、天然含水量低、易崩解、粘聚力小、抗剪、抗压强度低等特点。当遇水浸湿时体积迅速减小而发生形变(湿陷性)。一般相对湿隐系数在0.029~0.199(小于0.02者不具湿陷性)之间,内磨擦角在21°~22.5°(坡角大于30°者边坡稳定性变差)之间。

水土流失

由于晚更新统风积黄土的如上特点,形成地面不平衡运动。因此,泾、渭河道不断向北侵蚀迁移。据区科委1985年调查,渭河道的北移速度为2米/年,因而不断在奉正塬、鹿苑塬南侧形成陡崖。另外,塬北一些冲沟也形成陡崖或陡斜坡,这些部位在流水的不断侵蚀下或遇水(如暴雨、雨季等)后,常会出现滑坡、崩塌、泻流等现象,造成水土流失及时建筑物、农田的破坏。

工程地质现象

在黄土塬区,由于水渠漏水,农田灌溉及地表、地下水的渗透,促使黄土湿陷,经常出现陷穴、裂缝、黄土漏斗等现象,尤以水渠两旁及机井附近最为发育。据区科委1985年调查,一般呈现椭圆形塌陷,长轴半径15~20米,个别长轴半径100米,深度在60~80厘米,最深达1米。对建筑、兴修水利、农田灌溉等造成一定困难。

泾渭河漫滩和塬地地下水水质较好,适宜灌溉,不需淡化处理。川平地东部洼地水质较差,宜井、渠汇灌,抽咸补淡。潜水矿化度大小总趋势由西向东递增。沿渭河边缘地区,潜水水层渗透性好,水流交替作用强,矿化度一般较小。生活饮用水,据取样调查,全区属硬水地带。水源矿化度均显示较高(751—1529毫克/升)。1980—1984年,40个取水点两次化验结果中,属重碳酸盐类33个点,硫酸盐类6个点,氯化物类1个点。其中钠组29个(1型5个,2型24个),占72%;镁组10个(2型7个,3型3个),占25%;钙组1个(1型水)。有毒物质砷、硒六价铬等均在现行饮用水标准以下。氯化物在0.2—2毫克/升之间,含氯量偏高。含碘量平均0.012毫克/升,除沿河 马家湾乡个别地方和张卜乡农场含碘0.008毫克/升外,其它地方基本处于正常状态。氯化物、硫酸盐含量在全区普遍偏高,细菌总数和大肠菌指数普遍超标,然而 氮化物含量不高。各种水源耗氧量均在2毫克/升以下,一般在0.44—1.69毫克/升之间。地下水是清洁的,对某些单项超出指标者,常进行卫生处理和必要的防护。

神头镇属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农业镇。1994年,该镇党委政府结合本地传统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把养鸡业确定为该镇的一项主导产业,引导农民走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路子。经过多年的发展,全镇建成迟家、南街、邓集等养鸡小区7处,形成了纪家、后圣、西店等38个养鸡专业村,一大批存栏量超万只的养鸡专业户为该镇养鸡业的发展起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搞好养鸡业的同时,该镇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蛋鸡深加工及相关产业,一大批农民通过鸡蛋贩运、蛋糕加工、活鸡宰杀等途径走上了富裕路。神头镇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养鸡专业镇。并且被农业部命名为“绿色产品生产基地”,饲养的小型肉食鸡被德州扒鸡公司指定为专用鸡。

民营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继续突出农副产品加工这个重点,本着“抓大不放小,大小一齐上”的原则,进一步扩充企业群体规模,膨胀民营经济总量。1--6月份,全镇新增私营企业12家、个体工商户90家,注册资金1.38亿元,实现民营经济总投入1.8亿元,该镇已形成塑料加工、棉花加工、造纸三大民营经济群体。

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原本姓张,平原羌次(今陵城区神头镇)人。西汉辞赋家。 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汉书·东方朔传》)。武帝好奢侈,起上林苑,东方朔直言进谏,认为这是“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汉书·东方朔传》)。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得重用,于是写《答客难》《非有先生论》,以陈志向和发抒自己的不满。东方朔原有集两卷,久佚;明人张溥编有《东方太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东方朔一生著述甚丰,写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封泰山》《责和氏壁》《试子诗》等,后人汇为《东方太中集》。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他为“滑稽之雄”,晋人夏侯湛写有《东方朔画赞》,对东方朔的高风亮节以及他的睿智诙谐,备加称颂,唐代大书法家 颜真卿将此文书写刻碑。此碑至今仍保存在陵城区。

武帝即位初年,征召天下贤良方正和有文学才能的人。各地士人、儒生纷纷上书应聘。东方朔也给汉武帝上书,上书用了三千片竹简,两个人才扛得起,武帝读了二个月才读完。在自我推荐书中,他说:“我东方朔少年时就失去了父母,依靠兄嫂的扶养长大成人。我十三岁才读书,勤学刻苦,三个冬天读的文史书籍已够用了。十五岁学击剑,十六岁学《诗》《书》,读了二十二万字。十九岁学孙吴兵法和战阵的摆布,懂得各种兵器的用法,以及作战时士兵进退的钲鼓。这方面的书也读了二十二万字,总共四十四万字。我钦佩子路的豪言。如今我已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双目炯炯有神,像明亮的珠子,牙齿洁白整齐得像编排的贝壳,勇敢像孟责,敏捷像庆忌,廉俭像鲍叔,信义像尾生。我就是这样的人,够得上做天子的大臣吧!臣朔冒了死罪,再拜向上奏告。”武帝读了东方朔自许自夸的推荐书,赞赏他的气概,命令他待诏在公车署中,俸禄不多,也得不到武帝的召见。 过了一段时间,见到一个侏儒,恐吓他道:“你的死期要到了!”那侏儒问他为何,他说:“像你这样矮小的人,活在世上无益,你力不能耕作,也不能做官治理百姓,更不要说拿兵器到前方去作战。像你这样的人,无益于国家,只是活在世上糟蹋粮食,所以如今皇上一律要杀掉你们。”侏儒听后大哭起来。东方朔对他说:“你暂时不要哭,皇上就要来了,他来了你去叩头谢罪。”一会儿,武帝乘辇经过,侏儒号泣叩首。武帝问:“为何哭!”侏儒说:“东方朔说皇上对我们这些矮小的人都要杀掉!”武帝问东方朔为什么要如此说。东方朔回答道:“臣朔活着要说,死了也要说这些话。那矮子身长只有三尺多,一袋米的俸禄,钱二百四十。我身高九尺多(1.94米),却也只拿到一袋米的俸禄,钱二百四十。那矮子饱得要死,我饿得发慌。陛下广求人才,您认为我讲的话对的,是个人才,就重用我;不是人才,也就罢退我,不要让我在这里浪费粮食。”皇上听了哈哈大笑,任命他为待诏金马门,这样见到皇帝的机会就多了些。

神头镇有着悠久的历史的灿烂的文化。人杰地灵,是汉太中大夫东方朔的故里,亦是西汉 昭帝时富平侯 张安世的封地。原有朔祠、朔母庙,古厌次城遗址,现存朔墓及雄伟壮观的汉墓群等众多文物遗址和动人的传说,素有“智圣”美称的东方朔和连绵起伏的汉墓群标示着神头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久远沧桑的历史。

东方朔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艺术家,被世人推称为“智圣”,与“文圣”孔子、“武圣”孙子齐名。作为政治家,他以雄辩奇才、博物多能、知多见广与官场奸小作斗争,一生都在“清君侧,扶帝王”;作为文学家,以其周密的逻辑、犀利的文风、精辟的论述得到后世文人的称颂。唐朝诗仙 李白在《玉壶岭》中诵到:“世人不识东方朔,金门大隐是谪仙”,书圣王羲之和大书法家颜真卿等后代文人画家都曾为其画先赞树碑立传;作为艺术家,以其滑稽、幽默和超人的智商,被后人推崇为中国笑话、相声、谜语、卜卦和中国俗文学的鼻祖。作为滑稽之雄的东方朔比西方滑稽大师卓别林要早两千年。东方朔以他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超凡入圣的智慧,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巨大财富,也是神头镇人民的骄傲和巨大财富。连绵起伏的汉墓群俗称“七十二疑冢”,分布在神头镇东西长约5华里,南北宽约3华里的区域内,现存古墓38座,大者直径约60米,高9米,小者直径14米,高5米,古冢起伏,气势恢宏,据史学家赵春万考证,该墓群是西汉昭帝时富平侯张安世家族墓群。

神头镇,位距山东德州陵城区中心10公里处。镇西至今有一个连绵数里的汉代古墓群,俗传“七十二冢子”,隆如小山,经千年风雨侵蚀而不消减,颇为奇异。

与之相呼应的奇、特古文化遗迹、传说还有不少。譬如:以“庙”命名的村镇不少,即:郭家庙(有九塔二寺国家大庙之说)、药王五庙、前后财庙、娄家庙、陆家庙等等。“庙”者,中国旧时供祖宗神位之处所也。另外还有颜真卿、唐城墙、平原郡墓、棂星门、廉颇饮马井等。

神头汉墓群

陵城区城东有个神头镇,是秦代的厌次故城。相传秦始皇称帝以后,巡幸天下,“东抚东土”,在此东望,讨厌那里的岚气雾霭,住了下来,“厌次”就因“秦帝遥看作厌游”而得名。

神头古镇,风景秀丽。在环绕神头的鬲津河两岸,散布着数十个雄伟高大的古冢,蜿蜒起伏,绵亘数里,俗称七十二疑冢(今存三十八个)。这些古冢有的状如馒头,有的略似山崮。或互相偎依,或兀然独立。古冢上,杂树丛生,倒映在清澈的鬲津河中,别有一番情致。更有奇者,清晨傍晚,每每有如锦似带的迷雾缠绕其间,好象蕴藏着无尽的奥秘。因此,《陵城区志》把它列为本区两景,名曰:“疑冢叠翠”“神头晓气”。

关于这些古冢的来由,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三国曹操的七十二疑冢,有人说这是古厌次城的城墙,倾圮未尽所成……据陵城区志记载,在神头村西的一个硕大平凸的古冢,乃是我国汉代著名文学家东方朔先生的陵墓。尽管这些陵墓早就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来受到党和政府重视。但是这些陵墓地下到底蕴藏着什么奥秘,却一直是迷雾层层未有弄清。历代诗人留下歌咏厌次和古冢的诗句,给弥漫在古墓群上的疑云迷雾布上了一层诗情画意:“厌次城今圮,空余晓气真,仙居悬碧落,幻境绝红尘……”;“青翠如岚隔岸生,有人相对寄遥情;一抔土自成千古,莫倩山樵说姓名……”;“炊烟散处接斜曛,水色山光两不分;高阁凌空凭远眺,吟诗呼吸可通云……”

1979年夏,考古工作者决心揭开古冢的秘密。对坐落在张高庄的15号墓和4号墓进行了发掘,并对2号墓进行了清理。考古工作者挖开15号墓中室,里边只有一些浮土掩蔽的碎陶片,他们又深挖了墓前室和中室的左侧室,也没有多少发现。他们挖开墓后室,在这里发现古尸已经尸枯骸散,但却挖出了三十多件精美珍贵的汉陶制品,有完整无损的八莲灯,典雅古朴的博山炉和铜质弩机,还有多枚汉五铢钱。其余陶罐、陶井、陶灶、陶仓等,都有力地证实了这些墓葬是汉朝的。尤其在主墓室发现了两件汉白玉石雕,一件为姿态生动的 石猪,一个是雕工精细的石蝉,为同类 汉墓中所少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

这次开掘,初步判明38个疑冢都是汉墓,并且得出了“墓墓有尸,冢冢有物”的结论,推翻了认为疑冢不过是废城墙的说法。

疑冢耸翠,逶迤多姿。碧蓝的鬲津河从中流过,势如游龙穿峡,别具一种风情。笼罩在千年古墓上的疑云迷雾已经初步揭开。这38个疑冢确是鲁北平原上的一大景观。

东方朔画赞碑

东方朔画赞碑俗称 颜子碑,为唐代平原郡太守 颜真卿书,字体端庄雄健,气势开张,为书法艺术珍品。该碑原存陵城区区政府院内。1983年5月重新复制新碑,旧碑存陵城区文化馆内。碑高2.6米,宽1.03米,厚0.22米,造型高大宽硕,四面刻。正面和两侧正文为晋夏侯湛撰《汉大中大夫东方朔先生画赞》正文,背面为唐颜真卿撰《东方先生画赞碑阴记》。碑阴碑阳各15行,两侧各3行,每行30字,大字楷书。碑文内容是对东方朔的高度赞誉,简称《东方朔画赞碑》。

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号应方,祖籍山东 琅琊(今山东 临沂)。东方朔画赞碑是颜真卿于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所书。唐天宝十二年(753年),因受权奸杨国忠排挤,颜真卿被贬出任平原郡(今陵城区)太守。次年,范阳、卢龙、阿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反意已显,派人去平原郡游说。颜真卿一面募兵储粮备战,一面泛舟饮酒假作懈怠,以麻痹使者。与使者同游时,见东方朔碑已残缺漫漶,便亲书赞文,重刻石碑。后安禄山举兵反叛,唯平原郡得以坚守。

颜真卿书此碑时正值盛年(45岁),笔法刚健雄浑,遒劲严正,为颜碑中的珍品。苏武云:“颜鲁公平生写碑,唯东方朔画赞为清雄,字间栉比而不失清远。”后见逸少本,乃知鲁公自临此。虽大小相悬而意良是,非自得于书,易为之言也。”(《仇池笔记》卷下)此碑已初具后来颜书的规模,在研究颜书的发展上有重要意义。原石多经剜刻,面目全非。传世有宋拓佳本。千百年来,世人争相拓摹,推崇备至。1977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保护 文物单位。

周边行政单位

陵城区神头镇纪家社区社会大救助代办点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纪家庄村

周边政府机关

陵城区神头镇西辛社区村民委员会 地址:德州市陵城区

周边景区,

神头墓群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神头墓群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神头墓群

周边乡镇

神头镇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

周边村庄

前屯村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

赵马拉村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