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杆吕后村
定杆吕后村 定杆吕后村定杆吕村历史 定杆吕后村关于明初移民溯源 定杆吕后村定吕村行政归属 定杆吕后村社会主义新农村下的定杆吕村 定杆吕后村定杆吕地理位置
洪武二年,吕氏自三合县侯掌街入枣强籍,又迁此,因以旋定杆(纺车部件)为业,故名 定杆吕村,简称定吕,吕家(吕丕达存谱),另有周,黄,张姓。曾名:定吕,吕家 美丽乡村 (14张)位于 滨州市府西南17.4公里, 里则镇住地南偏东8公里,南1.5公里至黄河;洪武二年,吕氏自三合县侯掌街入枣强籍,又迁此,因以旋定杆(纺车部件)为业;故名 定杆吕村,简称定吕,吕家(吕丕达存谱),另有周,黄,张姓;吕家光,吕鸿文,民国间滨县城南名儒;吕万堂家有明代枣树一颗,现尚结果,清代时,有响马仇吉胜,武艺超群,传说“岔子吴、王家庵、定杆吕家拔个尖,不叫仇家挡一挡(指仇吉胜),一直打到南天边。”;民国间有红枪会,大刀会,兰法团;村民植杏,梨,香椿十之八九,名列清代《滨州乡土志》,1985年毁林; 详情
洪武二年,吕氏自三合县侯掌街入枣强籍,又迁此,因以旋定杆(纺车部件)为业,故名 定杆吕村,简称定吕,吕家(吕丕达存谱),另有周,黄,张姓。
曾名:定吕,吕家 美丽乡村 (14张)
位于 滨州市府西南17.4公里, 里则镇住地南偏东8公里,南1.5公里至黄河;
洪武二年,吕氏自三合县侯掌街入枣强籍,又迁此,因以旋定杆(纺车部件)为业;
故名 定杆吕村,简称定吕,吕家(吕丕达存谱),另有周,黄,张姓;
吕家光,吕鸿文,民国间滨县城南名儒;
吕万堂家有明代枣树一颗,现尚结果,清代时,有响马仇吉胜,武艺超群,传说“岔子吴、王家庵、定杆吕家拔个尖,不叫仇家挡一挡(指仇吉胜),一直打到南天边。”;民国间有红枪会,大刀会,兰法团;
村民植杏,梨,香椿十之八九,名列清代《滨州乡土志》,1985年毁林;
民国间有东路梆子戏班,元宵节有龙灯,高跷等娱乐,自光绪十一年(1885年)村中起集(逢五排十),1977年改为四,九,主营当地土特产品,棉布等。
明属顺义乡;清属里则乡,西南路17保,隶属开河镇;1919年--1930年属滨四区定吕乡,240户,960人,耕地2000亩,税银108两;
1944年属里则区定吕乡;1947年---1952年属滨四区定吕乡,240户,970人,从1961年村分两政;
定杆吕前:现有687人,耕地721亩,小学1处,教师五人,学生86人;联中1处,教师7人,学生203人,1947年建党,1952年成立党支部。
定杆吕后:现有669人,耕地799亩,果园15亩,小学1处,教师6人,学生116人,1947年建党,1957年成立党支部。
吕万堂家的明代枣树,自清朝四百余岁,定吕是当地一个大村,由吕前、吕后两个行政村组成,现属于滨州市经济开发区里则街道办事处,南临黄河(距黄河一公里多),西距惠民县境约两公里。
滨州市居民,多为明初从枣强、洪洞迁入,次由豫、浙来者;元、明交战,抓丁补勇、暴敛军需,互屠彼民,人口死亡、外逃几绝(注:那时滨州的丁口共三万左右);有诗云:滨州风景异,四望少人烟,野佃全无舍,荒城半是田,民贫偏苦雨,地卤更艰鲜,何必论饥馑,丰年亦可怜。1368年朱元章称帝,言:“天下初定,百姓财力困乏,好比小鸟不可拔羽,新树不可摇根”;遂移民垦荒屯田,官给耕牛、禾种,免税三年或永不起科,以安民生息;移民事宜,在洪洞县大槐树下设站分拔,赴迁者回首望乡,唯槐树冠上之鸟巢可见,再展转枣强入滨邑,此即各家谱乘记述大槐树下老鹳窝或枣强迁出之由来。
明 洪武、 永乐间的移民,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有组织有计划的国策,它对于巩固明朝政权,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振兴中原,开发边疆,民族融洽,交流文化等都有重要的意义。明朝在洪洞县大槐树处设局驻员,作为移民的“点行处”,亦曰“启行处”,是历史事实,一正史有载,野乘有记,谱谍有述,民间有传说.
明朝大移民垦荒及军屯、民屯、商屯之制,历三帝五十年。仅朱元璋一帝,移民凡五,第一次在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移民四千户;第二次在洪武四年六月移民三万五千八百户;第三次在洪武五年徙民十四万;第四次洪武二十一年八月;第五次为洪武二十二年四月。对移民的安置也各不同,洪武三年定制,对荒芜田地召乡民无田者垦辟,户给十五亩,另二亩蔬菜地,有余力者不限顷亩,免三年税租或永不起科。九年发移民棉衣,十三年还军为民,二十一年移民户给钞二十锭以备农具;二十五年给山西民兵十万钞各三十锭,令置牛、种子、农具。永乐五年户给路费一百,口粮五斗,于宽闲之处占籍为民。
滨地之民何以云“山西洪洞县 大槐树迁来”,言有所本,其时 洪洞县局势安定,人口大增,土地狭窄,自属移民之地。实际上在移民中属洪洞县籍的仅是一部分,因为一个县的人口总是有限的。当时山西平阳府辖六州二十九县(包括洪洞县),太原府辖六州二十二县,泽州辖四县,潞州辖六县,辽州辖二县,沁州辖二县,汾州辖三县,都有民外移。因移民“设局驻员”于洪洞县广胜寺大槐树下,是人们对此记忆较深之故。又因由此东去之移民,先从洪洞县沿赴北京大路至河北枣强再另行分拔,从此北去者实北平和散居河北各州县;南去者人籍山东。所以滨州许多氏谱又云自枣强来,实非皆枣强籍人.亦有入籍枣强又辗转另地者,进入山东的外省移民一般都相对集中地分布在某一地区,如洪洞移民主要分布在东昌府、兖州府西部,枣强移民主要分布在 济南府、 青州府北部,云南移民主要分布在 莱州府、 登州府南部,四川移民主要分布在莱州府掖县。
日伪时期为第四区,称区公所,定吕,圈王、茅王、圈尹、圈孙、纸坊、阮家阁、张家集,林家、齐家、兰家、崔家、司家13村归张集乡管辖;1945年解放,仍民国区划。 老村图册 (4张)
1947年第四区公所,下设三游、陈家、王庵、里则、籍家,吴家.朱家、定吕,开河,张集,高集,苏集12个乡公所。定吕乡辖定吕、许庙、张清吉、边家、红庙、齐李、李家集7个村;
1949年3月,正式组建区、村政权,滨县第四区公所改为滨县第四区人民政府。下设陈家、里则、籍家、吴家、朱家、定吕、开河、张集、高集、苏李,三游11个乡政府,80个村政府。
1953年实行土改,第四区人民政府下设9个乡,即:陈家、王庵、里则、吴家、定吕、张集,高集、彭集、苏集,定吕管区管理25自然村,定杆吕、南司家、崔家、赵家口、苟士孙、兰家、阮家阁、南齐家、南张集、茅子王、南林家、圈里孙、新阮家、老阮家、圈里尹、东‘圈王、西纸坊、小阮家、新建张、小开河、西圈王、大开河、邢家、张清吉、李家集。
2009年,滨州经济开发区,主抓全国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区”的历史机遇,高标准推进社区建设,里则街道办事处成立, 里则社区,彭集社区,夏家社区,西海社区,高集社区,红庙社区,定吕社区,张集社区,8个社区,定杆吕后村属于定吕社区管辖。
在滨州市委、里则街道、村各级党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定杆吕村,近几年村容村貌,村民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村里实现了燃煤改造,燃气入户,柏油马路村村通,自来水,电话、有线电视,互联网光纤入户,旱厕所改造,垃圾分类回收,太阳能节能路灯改造;
2,村集体宅基地合理规划,实施村内道改造,环境绿化,农村现代化住宅拔地而起,村民基本实现了小康社会的幸福生活;
3,村民以养牛,养鸡,养鱼,莲藕种植,绿色有机蔬菜,馒头房,建筑队,现代化农机装备,石油产品运输服务,绿色农产品种植为副业的多家小企业;
4,村内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村内建有定吕村民委员会,村民活动广场,村民业余生活丰富:锣鼓队,秧歌队,健身广场舞,图书室,定吕卫生室,农村商业银行网点,供销社;
5, 滨州经济开发区定吕小学,滨州经济开发区小学附属 幼儿园落户定杆吕村。
定杆吕村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