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子镇

台子镇 台子镇历史沿革 台子镇行政区划 台子镇政府职能 台子镇领导信息 台子镇机构设置 台子镇经济建设 台子镇社会事业 台子镇风味食品 台子镇旅游景观 台子镇投资环境 台子镇历史人物


台子镇位于 邹平市西北部,面积87.58平方公里,是一个坐落于黄河岸边有着浓厚历史积蕴的城镇,常住人口29734人(2017年) ,是古齐东县城所在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政通人和、民风淳朴。台子镇南距济青高速20公里,青岛港2小时路程,242省道、高标准黄河大堤穿境而过,形成贯穿南北、东西的交通大动脉,使台子镇处于济南、滨州、邹平一小时经济圈。近年来,台子镇依托特色农业产业基础、国家级黄河水利风景区建设和古齐东县城文化积淀,大力发展黄河水利旅游和休闲采摘旅游,全力建设黄河风情小镇,乡村旅游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是山东省旅游强乡镇、省级卫生镇、省级文明镇。金太宗天会元年(公元1123年),齐东镇初设,因位于古齐州(今济南)以东而得名,受辖于邹平县。元宪宗二年(公元1252年),改立齐东县,隶济南路。齐东古城北邻大清河,连武定府直通京津地区,南接章...

详情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台子镇所有镇中心区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台子镇介绍

台子镇位于 邹平市西北部,面积87.58平方公里,是一个坐落于黄河岸边有着浓厚历史积蕴的城镇,常住人口29734人(2017年) ,是古齐东县城所在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政通人和、民风淳朴。

台子镇南距济青高速20公里,青岛港2小时路程,242省道、高标准黄河大堤穿境而过,形成贯穿南北、东西的交通大动脉,使台子镇处于济南、滨州、邹平一小时经济圈。近年来,台子镇依托特色农业产业基础、国家级黄河水利风景区建设和古齐东县城文化积淀,大力发展黄河水利旅游和休闲采摘旅游,全力建设黄河风情小镇,乡村旅游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是山东省旅游强乡镇、省级卫生镇、省级文明镇。

金太宗天会元年(公元1123年),齐东镇初设,因位于古齐州(今济南)以东而得名,受辖于邹平县。元宪宗二年(公元1252年),改立齐东县,隶济南路。

齐东古城北邻大清河,连武定府直通京津地区,南接章丘, 东南到青州府,西南到济南府直至中原地区,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是重要的水陆运输码头,南商北客汇集于此,财兴物繁。明朝嘉靖、万历间曾有五位皇室成员先后被封为“齐东王”,齐东县域也曾一度被划为“飞地”,被称为“齐东国”。齐东县的繁盛可见一斑。

齐东古城旧址东西约2公里,南北约1.5公里,城内公署修缮完备,坛庙众多,牌坊、节表多达22处。城内外有奎楼耸秀、赵岩秋涨、魏城阴雨、东皋晓月等十大景观,可谓当时的旅游胜地。
  据说,朝廷把齐州一年的军饷一次拨付到位,在济南却无法承兑银票和所需的零钱。这时,有人提议到齐东县试一试,没想到,这一难题却圆满地解决了。自此,齐东县“小济南”的美誉便传扬开来。
  齐东县因大清河这条“黄金水道”而兴盛一时,却也因大水而遭遇劫难。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泛滥,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决口,黄河夺大清河河道入海。由于黄河水量巨大、流速极快,巨大的冲击力使齐东县的河岸坍塌严重,直接威胁着齐东古城的安全。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清政府在县城以西9公里处修筑了一条近2000米的南北大坝——梯子坝,以防止黄河河道南移,确保齐东古城的安全。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再次泛滥的黄河冲毁梯子坝300余米,河道南移,拥有600多年历史的齐东古城被淹没,仅存东南一隅。
   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迁城于九户镇。此后,齐东古城多历迁移。1950年,迁往魏桥镇麻姑堂村,隶属于惠民专区。1952年城址迁往魏桥镇驻地。1956年城址又迁往田镇,取代高青县。1958年9月,齐东县部分划归邹平县,部分划归博兴县,高青县恢复,齐东县彻底退出了历史版图。

这座承载兴衰往事的古城已面目全非,但有关齐东古城的记忆还是被人们小心翼翼地保存了下来。解放初期,曾有当地村民从黄河河底的泥沙中挖出过铁狮子、砖石和圆木,这些都是齐东古城的遗迹。台子镇教场村、官道村、城关村等许多村庄都因古城而得名,做生意的居民也喜欢以“齐东”为名,齐东五金、齐东超市、齐东某路等,表达着人们对齐东古城的怀念。

与齐东古城的沉寂不同,曾被黄河水冲毁的梯子坝,仍是制约黄河的重要水利工程,是 黄河上最古老、最长的人工大坝。
  由台子镇沿河堤向西走约10公里,我们终于登上了这座现长1600米、宽20余米、高30余米的梯子坝。初冬时节,黄河的水流平缓了许多,大坝旁的白杨林仅剩下梢顶的几片黄叶,让这寒风中的大坝显得更为清冷。大坝上立有两块墨青色石碑,记载着梯子坝的历史。
  黄河自古便是一条多泥沙且决溢改道频繁的河流,从“禹王故道”到2012年的河道,4000多年间,有文字记载的较大改道迁徙达26次之多。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夺大清河道至利津县注入渤海,则是黄河6次大规模改道之一。
  要防洪灾,河堤的坚固与否非常关键。咸丰年间,齐东县人李尚书在京为官,人称“李天官”,他看到齐东百姓因黄河泛滥民不聊生,就根据家乡的地理位置设计出了河堤修建的图纸,并向皇帝申请修河筑堤,却没有引起皇帝的重视。李天官回到家后闷闷不乐,独自在花园散步时,看到许多蚂蚁沿着树干流下的甜汁排成了一个“人”字,于是计上心头。不久,皇帝在御花园宴请群臣,他提前来到御花园,用毛笔蘸上蜂蜜在地下写下五个大字“准奏筑河堤”。待到皇帝来到御花园看到此景时,心生好奇,不由念出了地上的字。李天官立刻跪地叩头说:“谢圣上隆恩。”君无戏言,皇帝也只好准奏。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清政府自然深知黄河决口的危害。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清政府决定修筑这条南垂直于黄河大堤,北直插黄河河心的南北大坝,使黄河水往北移,不要冲击南岸,以保齐东古城的安全。大坝犹如一条巨龙,由大堤延伸至河道,极像架于黄河之上的梯子,于是得名“梯子坝”。
  为了确保建坝工程顺利实施,清政府派李鸿章亲赴现场督工,不断用石块、柳束加固大坝。积贫积弱的晚清政府,不惜财力和民力,启动这一巨大工程,可见齐东古城在当时的重要性。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要在奔涌不息的黄河之中修建如此宏大的大坝谈何容易。而先辈们全凭手推、肩扛就完成了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程,着实令人赞叹。
  1946年,在渤海行署及齐东县政府领导下,“万人上堤”、“反蒋治黄”运动开展,大堤和大坝加高了一米。2007年,梯子坝又铺上了柏油,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随着黄河中上游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梯子坝的功能也在悄然发生改变。这里已被邹平县划入名胜景观旅游地区,每年接纳游客数万人次。

齐东古城被黄河淹没后,这里为何又更名为“台子”呢?
  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齐东古城遭遇没顶之灾后,衙署、庙宇移建九户镇,而居民商贾却难舍故地,多未迁移。后来,水势围困日益严重,行商与耕种都更为艰难,百姓四方离散。
  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夏,在知县宫耀月的劝说下,商贾王念林联合20余户集资买下了绳刘村东的14亩地,一半作为土场,一半筑作土台,并在土台上修建居所、店面、街道,设立集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做生意的人不断东延,一条架在长约1500米、宽约100米、高约20米人造土台上的商业街形成。于是这长方体形状的高台被人们称作“台子”,也被称为“台子街”。后来,以台子街为主体设立长福镇,后改为智字区、台子区、台子公社、台子乡,1995年改为台子镇。
  1976年,建在黄河大堤以北方台上的村庄迁到了黄河以南。

原属齐东县,解放前曾是齐东县驻地。1958年并入 邹平县属魏桥区,1968年设台子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建镇。1997年,面积79.3平方千米,人口3.7万,辖台西、台东、刘先生、老鸦赵、魏家、长船、沙窝、长庄、北苏、田家、新杨家、邵家、张博、西升、东升、阎家、豆八、玉皇、胡楼、型六、方家、北高王、马家、牛张、西刁、东刁、北郑、曹务、张家庵、东庵、赵水、新邵、老邵、绳刘、教场、大齐家、城关、小桥、院新、盛家、常家、大张、张石辛、南董、北董、孟胡、宋四牌、北魏桥、宋坊、高桥、沙里、红宋、店东、店西、大卢、小卢、双庙、刘家、大赵、贾寨、小赵、李套、官道、高家铺、卢辛、刘湾、姜陈、姚家、官道李、康家、型寨、郑家72个行政村。

[邮编]256213 [2006年代码]371626114(72村):~200长庄村 ~201高桥村 ~202新杨家村 ~203田家村 ~204孟胡村 ~205大齐村 ~206赵水村 ~207张石辛村 ~208东庵村 ~209旧城村 ~210教场村 ~211城关村 ~212张家庵村 ~213老邵村 ~214北董村 ~215新邵村 ~216盛家村 ~217绳刘村 ~218宋坊村 ~219台东村 ~220南董村 ~221北魏桥村 ~222大张村 ~223小桥村 ~224院新村 ~225宋四排村 ~226台西村 ~227常家村 ~228店西村 ~229刘湾村 ~230双庙村 ~231官道李村 ~232卢辛村 ~233姜陈村 ~234红宋村 ~235官道村 ~236大卢村 ~237大赵村 ~238康家村 ~239小卢村 ~240贾寨村 ~241小赵村 ~242型寨村 ~243刘家村 ~244店东村 ~245沙里村 ~246李金村 ~247高家铺村 ~248姚家村 ~249豆八村 ~250北魏家村 ~251沙窝村 ~252西升村 ~253长船村 ~254东升村 ~255北苏村 ~256刘先生村 ~257老鸦赵村 ~258阎家台村 ~259牛张村 ~260张博村 ~261北高王村 ~262邵家村 ~263马家村 ~264型六村 ~265玉皇村 ~266方家村 ~267曹务村 ~268北郑村 ~269胡楼村 ~270东刁村 ~271西刁村

台子镇政府正科级行政单位,主要职责:制定全镇社会和经济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负责做好上传下达、组织、协调、督导全镇中心工作;负责农村基层工作的调查研究,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负责做好征兵、民兵训练,开展国防教育、双拥工作。负责做好青年工作;负责做好妇女工作;负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汛与排涝;负责植树造林,林网管护,林业技术推广;负责农机监理,农村大型农机具配备,农机手培训;负责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病害防治,优质良种推广,培训农村技术人员;负责动物检疫及畜禽病防治;负责养老保险金的收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及其培训,劳动保障及劳务输出; 负责镇机关财务管理;农村财务监管。 负责农村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育龄妇女的卫生保健,独生子女证的发放,宣传计划生育政策; 负责民事调解,开展农村普法教育;负责全镇工农业等各项统计;负责全镇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和管理;负责镇村规划和建设工作。

姓 名 秦向水 职 务 党委书记

分 工主持党委全面工作。

姓 名 李俊岭 职 务 镇长

分 工 主持政府全面工作。

(1)党政办公室
  主要负责镇党委政府的综合协调工作。认真做好组织、宣传、纪检、文秘、档案、新闻报道、老干、团委、妇联、考核、督察、机关后勤等日常工作,上呈下达及时准确。负责人大、政协日常工作。
  (2)经济发展办公室
  主要负责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劳动和保障、财政、经管、审计等工作的组织领导及行政管理。协调工商、税务、金融、供电、供销、粮食等单位的工作。负责农业总体规划,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负责村镇建设土地管理、农业技术服务、农业机械服务、水利站、林业站、畜牧兽医站等单位的工作。负责工会工作。
  (3)文化教育办公室
  主要负责科普、科技推广、人才交流、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文体卫生方面的工作,协调教育、卫生院等单位的工作。
  (4)社会事务办公室
  主要负责司法行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政、信访、人武、敬老院等方面工作,协调派出所工作。负责本镇人口发展规划及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工作。

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亿元,增长7.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17亿元。实现二三产业产值11.14亿元,工业产值8.1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到9家,实现产值6.6亿元。税收质量不断提高,全镇完成利税1.7亿元。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1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952万元,分别增长27.6%和19.7%。

投资6700余万元,完成恒力机械重型数控加工中心、顺友科技生产线改造等重点技改项目,传统产业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面对环保高压态势,讲政治、顾大局,坚决贯彻国家去产能、降煤耗、错峰生产等各项要求,全面淘汰燃煤锅炉,依法取缔“小散乱污”企业2家,关停散煤经营户11家,帮助10余家小微企业办理环评手续,建材、铸造等行业严格执行错峰生产,全力整治环保突出问题12项。

提前谋划、主动作为,规划建设投资5000余万元的镇集中供暖中心,引进邹平锦泓热力有限公司,克服工程塌方渗水、南水北调主干渠和引黄干渠跨越技术等多项难题,抢抓工期,昼夜施工,仅用57天圆满完成集中供暖中心一期工程,蒸汽清洁能源,稳定地输送至各工业企业。按50万吨工业用汽量计算,与天然气价格相比,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4000余万元,减少标准煤使用10余万吨,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整顿小微企业31家,整合工业园区资源,盘活闲置土地48亩,圣卓金属等多家中小企业进驻园区。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开展“大快严”各类专项整治,18家企业完成“双体系”建设,安监云录入企业38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成立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出台土地流转方案和奖补政策,积极稳妥流转土地5万余亩,促进村集体年均增收200余万元,市委组织部对我镇沙里村“做活土地文章,推进村集体增收”典型经验进行了推广。突出特色农业招商,扎实推进沿黄生态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引入滨州国草公司,整体盘活佰斯特园区,建成5300余亩的巨菌草种植园,发展“粮改饲”示范项目。引入山东元瑞公司,建设小麦、玉米高标准种植基地,积极打造集约化种植示范园区。伯乐黛溪庄园积极打造园中园,建成集高档苗木种植、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区。十公里水果长廊全面进入盛果期,冰葡萄、水蜜桃等特色农产品知名度越来越高,无花果茶、果酒等系列产品取得资格认证,开始网上销售,尚志无花果被认定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2017年10月,全国无花果系列优良品种示范推广技术培训班在我镇召开。积极推广“烟薯25”地瓜新品种,发展丹参、花生等林下经济,探索错季销售等发展新模式,高效农业呈现出多样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可喜局面。建设为民服务中心,搭建起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系列化服务综合平台。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新增滨州市家庭农场示范场、县级示范家庭农场各1家,县乡村之星3人、山东省技术能手1人、齐鲁乡村之星1人。

化解教育系统债务1040万元,为22名幼儿教师办理了养老保险,消除教育发展的后顾之忧,教育教学成绩提升明显。

2018年中考,参加考试学生232人,分配重点高中指标77名,达到录取线103人。

700分以上的学生共计22人,最高分758分,位列全县前列。

高中录取总人数167人,升学率72%。

投资400余万元完善城镇功能,第二净水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台子集贸市场、城镇公厕先后投入使用,公交车站完成项目规划、土地征用和院墙建设,镇区供热管网正在铺设,中心小学、敬老院、中心社区等企事业单位和小区已实现集中供暖。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投资110余万元改善镇区环境,拓宽提升台莱路、黄河三路等主干路人行道和镇区绿化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场1处,增设精神文明公益广告400余个、宣传栏16个,集中整治占道经营等“十乱”现象,城镇面貌更加靓丽,群众文明素质不断提升。持续开展以整治湾塘、清理空闲地及综合利用等“六大”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清理闲置房屋344间、乱搭乱建123处,整治空闲地1400余亩、湾塘180处,新建排水沟20公里、文化广场22处、各类主题文化墙2600平方米,粉刷墙面30余万平方米。利用空闲地发展边角经济,推广核桃、黄河蜜梨等经济林果,积极打造村级特色产业。投资270余万元,聘请专业公司完成10个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重点打造刘先生、老鸦赵等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积极打造示范片区。狠抓违法违规用地整治,痛下决心、集中攻坚,整改土地执法检查和例行督查图斑23个,消除土地违法状态108.98亩,全社会依法依规用地意识明显增强。累计完成农村旱厕改造6069户,通过了省级全覆盖认定。投资68万元,新购置扫地车1辆、吸粪车4辆、垃圾桶600个,交于保洁公司统一运营,市场化解决了旱厕改造后续问题,持续加强城乡环卫监督管理,被表彰为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十佳”乡镇。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沿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加强与市县规划部门对接,成功推动沿黄风光旅游带纳入全县规划,整合沿黄水利景点和农业园区,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积极融入全市黄河风情省级旅游度假区。依托黄河生产堤改造工程,投资500余万元开工建设7公里沿河观光路,对接县河务局开工建设黄河文化主题园,成功打造了胡楼闸文化广场、官道控导防汛工程教育基地、梯子坝坝头文化广场等水利文化旅游景点。开发观光赏花、休闲采摘、婚纱摄影、黄河野炊等旅游项目,加强对台子火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积极探索旅游与农业、文化相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开展海棠花节、无花果采摘季等黄河旅游文化节系列宣传推介,组织摄影大赛、征文比赛等特色活动,吸引游客3万余人次,拍摄“齐东故地·诗画台子”专题宣传片,新增“山东省好客人家星级农家乐”2家,成功创建为山东省旅游强乡镇。

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药品质量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积极争创县级食品安全示范镇街,加强药店、学校食堂等重点领域集中整顿,扎实推进食品经营餐点备案,食品药品监管水平不断提升。大力实施村级公路网化工程,投资1651万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8.5公里,改造截渗沟、七支干桥涵3座。投资2万余元新改建节制闸、放水闸各1处,黄河生产堤西段土建工程顺利完工,2.7万米沟渠正在清淤疏浚。投资800余万元改造12个村低压线路,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稳定的电力保障。加强动物防疫,年内无疫病疫情发生。全面落实河长制,扎实开展清河行动,河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对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新增贫困户2户,实施肉牛养殖、光伏发电2项财政专项扶贫开发项目,累计为贫困户分红13.9万元,保持了贫困人口“动态清零”。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及时发放各类惠农资金补贴,全面发放居民社会保障卡,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不断提高。投资130余万元完成高清天网“三度”提升工程,投资60余万元建设镇综治中心、72个村综治中心和智慧党建信息平台,扎实开展排查安全隐患防范四类风险和“破积案、除隐患”专项行动,全力化解各类突出问题,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安保维稳任务,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积极打造“台子好人”道德品牌,开展“四德好人”评选、志愿服务、广场舞大赛、戏曲巡演等品牌文化活动,在全县广场舞大赛中荣获“二等奖”,高雅楠带领店东、店西农民锣鼓队登上央视大舞台,并获得《星光大道》周冠军,群众文体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三学三比三提高,争做优秀基层干部”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支部书记大讲堂、“干事创业、梦想飞扬”征文比赛、对标学习等贯穿全年的30余项特色活动,持续改善干部作风和干事创业能力。坚持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规范行政权力和责任清单,124项公开服务事项网上公示。建立党政一体法律顾问等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社会监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履行职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41件。狠抓村级管理,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和为民服务代理制度。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对72个村进行全面审计,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和不作为行为。同时,统计、档案、民宗、老龄、妇女儿童、残联、人防、民兵预备役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发展,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

1、台子火烧。外皮酥,里瓤成层,层层清晰,吃起来皮香酥,瓤鲜嫩,不外加任何菜肴相配也会吃得满口香,其主要材料是用上等的芝麻加工成的麻汁,在配料和火候上是很讲究的。

2、台子下水肉。风味独特,醇香鲜美,肉烂而不散、软而不松、香而不腻。

3、小磨香油。台子镇沙里村素有“小磨香油”专业村之称,有几十年的小磨香油生产历史。其味正、香醇、口感好而闻名,“一家开磨,全村飘香”。


  黄河大堤被誉为“水上长城”,是千百年来治黄用黄的伟大见证,是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2008年7月,黄河大堤进行标准化路面硬化,成为重要的沿黄交通大动脉,大堤两侧香草满地、玉树临风、牛羊成群,一派田园风光,也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梯子坝始建于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为保护齐东县城而建,始建时坝基2000米以上,高宽与大堤相似,直插河心,因形如架于黄河之上的梯子,故名“梯子坝”。1892年,黄河大洪水,梯子坝前端坝头全被冲跨,坝基塌毁约400米,河道主溜直冲齐东县城,导致拥有600多年历史的齐东县城永沉黄河底。1893年,在被冲塌的坝基前端重新修建了两段坝,通过不断建设加固,现坝长1640米。经过近年来大规模的建设,昔日沿黄两岸风沙漫漫、尘土飞扬的梯子坝,如今变成了绿树参天、垂柳婆娑的绿色长廊,坝头的顶端被开发成黄河文化主题园,已成为黄河下游一处集防洪、游览为一体的花园式景观。梯子坝建成一百多年来,对于控制下游水势、保护黄河两岸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台子-大年陈黄河浮桥,1998年初开始修建,11月16日通车;于2007年投资520万元重建,11月5日正式通车,成为滨州市重要的黄河交通线,也成为人们观赏黄河美景的旅游点。

台子胡楼引黄闸作为邹平县引黄渠首,是为解决黄河引水困难而建设的一项工程,是向县城引黄河水的通道,为全县工农业用水发挥了重大效益。于1986年正式建成,引黄设计能力达35m³/s, 2014年9月开工建设胡楼闸引水配套工程,新建泵站四组,设计流量16 m³/s,实现泵站与闸交替使用,缓解因黄河调水调沙水位下降、致使拦沙闸引水困难而造成的用水紧张矛盾。引黄工程工程建成使用30年间,已累计引水数十亿立方。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胡楼引黄灌区已成为黄河岸边一处新的水利风景点,闸南淤背区建设了绿化广场,闸东建设了胡楼文化广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为彰显黄河文化魅力,保护和弘扬黄河历史文化,依托梯子坝险工、官道控导、胡楼广场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核心景区,规划建设“邹平黄河文化主题公园”。主要分为梯子坝险工“历史人文展示区”、官道控导“工程防汛文化展示区”和胡楼广场“法制廉政文化展示区”三大部分。运用室内放映、沙盘、实物、图片和室外雕塑、石刻、书法、壁画、牌匾等多种形式、多种角度进行展示,增加核心景区的文化旅游氛围。

自1986年建胡楼引黄主干渠后,于店东大洼建成第一道沉砂池,到2018年8月为止已经滚动了四次。第四道沉砂池建于2001年,占地面积2600余亩。2010年进行扩容,形成7600余亩,集观光、垂钓、候鸟观赏为一体的旅游景点。


  山东伯乐黛溪庄园是邹平县与山东省水务发展集团对接合作的重点农业项目,项目总占地2000余亩。2018年4月台子镇举办了第二届海棠花节,吸引了滨州、济南、淄博、潍坊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伯乐黛溪庄园已成为集高档苗木种植与沿黄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区。


  依托黄河大堤除险加固工程,2015年,台子镇抓住黄河大堤100米范围内淤背1200亩土地的有利时机,发动部分村民承包淤背区,种植经济林果。2018年长廊的水果全面进入盛果期,为广大游客提供高品质、多样性的水果,使十公里水果长廊旅游项目不断增多。

无花果种植是台子镇最早的特色农业项目,全镇无花果种植面积已达1000余亩,黄河、尚志两大园区均成功创建为省级精品采摘园。无花果因种植、生产过程无需任何农药和添加剂,集抗癌、食疗、保健为一体,迎合了现代中高端消费者的口味,具有“21世纪人类健康守护神”之称,无花果基地成为前来台子观光采摘的必选之地。在发展采摘、观光旅游的同时,已形成鲜果、冻果、果苗、果酒、果茶、果干整条产业链。

台子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五种意识”,优化投资环境。树立“环境是招商引资生命线”的理念,将招商引资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树立算大帐、算长远帐,外商赚钱我发展,实现“双赢”理念;树立抢抓机遇大干快上的理念,形成全民招商、齐抓共管的局面;树立内引外联上项目、挖掘膨胀扩规模的理念,走量的扩张、质的提高的路子;树立信誉至上理念,打造诚信台子。对招商引资来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搞好优质服务,实行“服务一条龙,管理一站式”优化招商引资软环境。启动招商引资领导干部带动,中层干部行动,村级干部促动,形成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

齐东县人(今台子镇长庄村),生卒年不详。元至顺元年(1330年)中左榜状元,授翰林国史院修撰。累官至枢密院判。自幼跟随舅舅在青城长大。清乾隆年间(1763年),青城人在青城十字街为其修魁星楼。齐东人得知后亦在齐东县城十字街为其修魁星楼。相传二楼一模一样,砖木结构,三重檐、塔式,内供魁星。因黄河水患,齐东旧城淹没,魁星楼荡然无存。

(1569~1630)字仲鳞。齐东县长福镇崇文乡(今高青县黑里寨镇境内)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历任大理寺评事、户部山西司主事、河南省参政、河南省按察使、都察院右副都御使等职。当地百姓深感张梦鲸之德,在西门豹祠一侧立张梦鲸祠,并将张梦鲸与西门豹并称为“两神君”。

(1778~1824)齐河进士郝允哲之次女。24岁嫁齐东县大张村(今台子镇大张村)张醒堂,为继配,生一子。待前丈夫妻遗二女如己出。后丈夫、儿子猝然去世,伺候婆母在堂。著有《秋岩诗集》三卷。《碧梧轩吟稿》为闺中所作,《蕴香阁诗钞》为出嫁后所作。《恤维吟》则为夫亡子夭后所作。其诗前期清丽典雅,后期哀婉缠绵。

(1908年—1942年)原籍山东齐东县李金庄,五始祖赵学搬家热河朝阳县南八道村。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赵尚志在东北地区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之后,赵尚志领导创建中共巴彦抗日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36军独立师)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后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与李兆麟等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后牺牲。

(1897--1985)邹平县台子镇张博村人。先后在中法大学、北京朝阳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曾任国民革命军第3军9师政治部主任、、全国抗敌救亡总会组织部长、国民党中央设计局设计委员兼教育文化组负责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宣传部秘书等职。主要作品有《中国语文选注》 《心理学提纲》 《文学概论》《社会学概论》《辩证法纲要》《汉语修辞学》《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等。

邹平县台子镇高王村人。先后在大众日报社、广东航运厅工作,系红嫂救护的伤病员原型。1941年11月“留田突围”之后。大部分敌人被罗荣桓政委牵着鼻子离开了中心根据地。一天下午,在依汶北大山坚持游击活动大众日报的毕铁华、王雁南等同志,回到了依汶村,察看大众日报社埋藏的印刷材料和其它物资。不料,这天夜里,铜井根据地的敌人突然包围了依汶村。铁华竭尽全力对付前面的敌人,不料被身后的敌人揽腰抱住。他被捕后,敌人对他严刑拷打,进行逼问。敌人怎么拷问,铁华拒不回答。敌人狗急跳墙,吼叫着命令把铁华的衣服全脱光,用点燃的香在他身上一点一点的烧。铁华怒骂翻译官是狗汉奸、民族败类。翻译官更加恼羞成怒,命令部下点起一堆木些,用烧红了的刺刀烙他的身体。从夜里一直折腾到第二天上午,铁华身上百分之八十的皮肉被烙糊了,可是敌人没有从铁华嘴中得到一点东西。

原名张实林,1918年生于邹平县台子镇张石辛村。1936年毕业于山东省立第一初级中学。1957年在济南参加党的外围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并由该组织介绍参加革命。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参加了八路军。自1938年10月参军以后,先后任129师先遣队警卫连文化干事,连政治指导员、营党分支书记,冀南军区直属队特派员;日本投降后,调任晋冀、鲁、豫大军区二纵五旅保卫科长,二军十二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解放后,先后任政委(师级),志愿军工程兵指挥部主任(军级单位)、工程兵学校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张涛同志一生南征北战,功绩卓著。先后参加百团大战、解放邢台、平汉战役、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抗美援朝等战争及军教工作,为部队培养了大量人材,为人民军队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周边中学

邹平市台子中学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绳刘齐东五路台子镇初级中学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绳刘齐东五路台子镇初级中学

周边乡镇

台子镇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