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沙海村

前沙海村 前沙海村简介 前沙海村历史记事 前沙海村经济发展产业 前沙海村文教科技 前沙海村人民生活 前沙海村村庄建设 前沙海村集体福利 前沙海村组织建设 前沙海村人物简介 前沙海村地址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沙氏从 河北省冠县城南沙庄迁此建村,因地形低洼多水,故以姓氏和海(洼地)命名 沙海,又因村北有中沙海,故命名为前沙海。后相继迁入李、秦、张等姓氏。时该村隶属山东布政司济宁府成武县棠西村。1914年后,先属 济宁道,随后即改曹濮道定陶北方棠西村。1925年,属曹濮道定陶县陈桥镇。1929年,属山东省第二督察专员公署定陶县棠西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属冀鲁豫边区行署和五专员公署定陶县棠西村。建国初,属平原省菏泽专区公署定陶县陈集区张庄乡。1955年,属山东省菏泽专区定陶县第三区张庄乡前沙海村,有坚决、民生、胜利、广民、强胜、规划6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6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转为回民联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前沙海回民联生产合作社改名回民联队,属山东济宁专区成武县火箭人民公社。1962年,属山东省菏泽地区定陶县陈集人民公社...

详情

前沙海村地名网_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陈集镇前沙海村资料简介
  前沙海村是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陈集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7170310122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1703。前沙海村与保宁村、桶子河村、常店村、台楼村、朱集村、朱庄村、吴庄村、鲁店村、张胡同村、华堂村、曹楼村、曹庙村、何庄村、罗庄村、刘庄村、七一村、八一村、陈集村、崔庄村、八里庙村、张庄村、盐土村、焦庄村、马楼村、中沙海村相邻。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陈集镇前沙海村介绍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沙氏从 河北省冠县城南沙庄迁此建村,因地形低洼多水,故以姓氏和海(洼地)命名 沙海,又因村北有中沙海,故命名为前沙海。后相继迁入李、秦、张等姓氏。时该村隶属山东布政司济宁府成武县棠西村。

1914年后,先属 济宁道,随后即改曹濮道定陶北方棠西村。1925年,属曹濮道定陶县陈桥镇。1929年,属山东省第二督察专员公署定陶县棠西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属冀鲁豫边区行署和五专员公署定陶县棠西村。建国初,属平原省菏泽专区公署定陶县陈集区张庄乡。1955年,属山东省菏泽专区定陶县第三区张庄乡前沙海村,有坚决、民生、胜利、广民、强胜、规划6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6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转为回民联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前沙海回民联生产合作社改名回民联队,属山东济宁专区成武县火箭人民公社。1962年,属山东省菏泽地区定陶县陈集人民公社,回民联大队改称前沙海大队。1984年,前沙海大队改名为前沙海行政村,隶属山东省菏泽地区定陶县陈集镇。

前沙海村位于菏泽市东15公里, 定陶县城北20公里,东望济宁100公里,北望黄河60余公里。道路南北相通。定皇公路纵贯南北,村东紧邻镇畜产品加工贸易开发区,与327国道相接,交通便利。

全村辖区占地面积0.75平方公里, 人均居住面积达38平方米。现有耕地136.2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05公顷。适合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

2000年,全村共有570户,总人口244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5‰。现有沙、李、马、张、金、郭、赵、吕、王、栗、何等13个姓氏,沙、李、马、张姓最多,均为回民。

1949年, 全村经济总收入3.5万元,197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0万元,2000年,经济总收入1.3亿元, 人均纯收入3400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17∶75。2000年,全村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600万元。

该村是 菏泽市经济强村之一。1992年被中共菏泽地委、行署授予“奔小康先进单位” 称号,1997年被省司法厅授予“山东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1999年3月被中共菏泽地委、 行署命名为“小康村”,1999年6月被省政府、省文明委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1949年,成立前沙海 回民联党支部,第一任支部书记沙福善。

1956年,成立回民高级联社。

1962年,回民高级联社改为前沙海大队。

1969年1月,创建前沙海裘皮厂。

1978年,接通高压电,实现户户通电。

1984年,前沙海大队改为前沙海行政村。

1985年,前沙海行政村团支部被授予“省级青年之家”称号。

是年,李庆连与其子李兆启创办回民武校。

1986年,建立清真冷藏厂。

是年5月,村里铺上柏油路。

1987年,国家体委授予李庆连“全国模范体育家庭”称号。

1989年,中共菏泽地委授予村党支部“先进党支部”称号。

1992年,中共菏泽地委、行署授予前沙海村“奔小康先进单位”称号。

1993年,中共菏泽地委、行署授予前沙海村“发展乡镇企业明星村”称号。

是年4月,省委、省政府授予裘皮厂“先进乡镇企业”称号。

1994年,中共菏泽地委、行署授予前沙海村“个体私营经济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是年5月,农业部向村裘皮厂颁发“农业部全面质量管理达标证书”。

1995年3月,村投资180万元建造教学楼一座,系地区级规范化学校。

是年7月, 农业部、外经贸部联合授予裘皮厂“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乡镇企业”称号。

1996年5月,全村通程控电话。

1997年,省司法厅授予前沙海村委会“山东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

是年,省妇联授予张秀环“敬老好子女”称号。

是年,农业部授予裘皮厂“大型二档乡镇企业”。

是年3月,兴建小康新村。

是年4月,全村户户通自来水。

1998年3月,裘皮厂被授予“全国乡镇企业系统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合格证书”。

是年3月,支部书记马思爱当选为全国九届人大代表。

是年,沙道增被授予“山东省优秀厂长”称号。

是年,沙德进被省政府、省民政厅授予“省优秀村民委员会主任”称号。

是年12月,村档案管理工作被省档案局评为“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目标管理省三级”。

是年,在菏泽搞房地产开发,成立穆盛公司。

1999年3月,前沙海村被中共菏泽地委、行署命名为“小康村”。

是年5月,省民委、省体委授予前沙海村“省民族体育模范集体”称号。

是年6月,省政府、省文明委授予前沙海村“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第一产业

建国初期,生产力水平较低,粮食亩产仅50公斤左右。1955年,村里先后成立6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开挖了大口水井,建造了人推水车,水利条件得到改善,粮食产量逐渐增加。1978年,大队筹集资金, 打机井50眼,同时购进了部分新式农机具,粮食亩产提高到400公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粗放经营不断向集约经营迈进,种植业结构亦得到合理调整,同时对全村土地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治理。80年代中期,进一步改造水利设施,打造深水井,修建防渗渠,井、机、电实现了三配套,旱能浇,涝能排,农业生产初步实现了机械化。1990年,粮食亩产平均达到800公斤。至2000年,全村共有 拖拉机260辆, 播种机18台,联合收割机10台,弥雾机15台, 各种农用机械总动力4500马力, 粮食亩产达到1000公斤,为1978年的2.5倍。

第二产业

全村共有裘皮厂、 清真冷藏厂、工艺美术厂3个村办企业,均系外向型企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村党支部抓住发展机遇,又相继创办了清真冷藏厂、工艺美术厂,村办企业规模不断扩大。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村党支部又把眼光由村内的狭小地域睹向了外地。1998年,投资1000万元在菏泽建综合营业穆盛大楼一座。2000年,投资2000万元,建农业科技市场一处。至2000年底,前沙海村办企业固定资产达4600万元。

第三产业

建国前,村内仅有一家私人皮行。建国初,办起了第一个农会组办的公私兼营的皮毛商行。之后,村里又陆续办起了香油坊、馍坊、代销点,但收入较微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村里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实现富民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措施,促使私营经济快速发展。1997年底,全村私营业户发展到近百家,年创产值4000多万元。全村形成了以村办皮厂为依托,家家户户干个体的良好局面。

该村的私营和个体企业各具特色,为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能够生存和发展,创办了各式各样的个体私营经济形式。东南亚经济危机后,裘皮市场受到影响,各企业迅速转行,电气焊、小型冷藏厂、预制厂、维修部、面粉厂、浴池、饮食、液化气、加油站、百货商店等几十个行业相继建立。2000年,全村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到312户。

1935年,村内只有几个富家子弟就读于私塾学校。建国后,村里创办起第一处小学校, 校址设在村民住宅,学生分为2个班,50余人。1970年,小学移址到马先生西院,学生分为5个班级,200余人。1981年,投资13万元将校址迁到陈皇公路东侧,校舍、校具全部更新。1989年,村小学被定陶县人民政府授予“小学教育先进单位” 称号,校长获得“菏泽地区优秀教师”称号。1995年,行政村投资200万元建起一座高标准的四层教学楼,建筑面积2750平方米,并购置了微机,教学设备配套齐全。1999年被评为“地区级规范化学校”。2000年,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村里文化生活丰富,先后兴建了卫星电视差转台、文化大院、民族武校、图书室。全村获得高级技术职称的18人,中级技术职称的32人,初级技术职称的110人。

建国前,多数村民依靠做些小生意养家糊口,生活十分拮据。建国后,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978年,人均粮食200公斤,人均纯收入300余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村民利用当地优势,发展个体经济,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0年,人均纯收入3400元, 人均储蓄10000元。汽车、摩托车、电冰箱、彩电、程控电话、空调等进入寻常百姓家。

建国前和建国初期,街道不整,胡同狭小弯曲,交通极为不便。村民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低矮破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行政村对村庄建设进行了合理规划,拓宽修建南北大街2条1200米,东西街1条400米,并修建了地下排水管道,安装了路灯,种植了绿化带,街道全部实现了硬化、美化和绿化。村民住宅亦逐步改建为砖混结构,低矮的平房瓦屋逐步被两层楼房代替。1997年3月,村投资1亿元,于村东创建小康村,建造了统一标准、统一式样的双层楼房住宅。同时,兴建了村小学教学楼、裘皮厂综合生产楼、办公楼、村民委员会办公楼,全村实现了四通(电通、水通、路通、话通) 。1999年3月,前沙海村被中共菏泽地委、行署命名为“小康村”。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每年从企业中抽出资金2万元奖励教师; 幼儿免费入园,儿童学习娱乐设施齐全;办起了敬老院,配有电视、棋类等适合老年人娱乐活动的文体设施。投资10万元建了一座容纳40万公斤的粮库,村民交公粮不出村,并推行了粮食代储制。1980年以来,村民的“三提五统”全部减免。 鼓励村民拆旧房建楼房,规划红线外每户补助1万元。对在村办企业有突出贡献的实行养老返本保险,对原退休村干部实行最低生活保障金制度。成立治安巡逻队,保障人人安居乐业。建有专门的体育场和体育活动室,配备了体育器材,供村民农闲时,习武健身。村卫生室设有高压消毒锅、诊断床等设施,有专职医生为村民诊治日常疾病。1997年,投资65万元,安装了自来水设施,村民全部用上了自来水。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49年成立第一届村党支部, 沙付善任支部书记,全村共有6名党员。1953年,李桂山接任党支部书记后,先后由沙联臣、沙进明、沙联欣、沙德柱担任党支部书记。 1997年4月,农村基层组织改革,班子调整,由马思爱任支部书记。至2000年,全村共有13个党小组,71名党员。多年来,村党支部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率先成为菏泽市经济强村,多次受到各级领导的表彰, 先后被县、市评为“安全文明村”“先进党支部”。1999年3月,被中共菏泽地委、行署命名为“小康村”,是年6月被省文明委授予“省级文明村庄”称号。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 1949年建立回民联委员会,马思朝任会长。1958年建立高级农业合作社,沙联欣任社长。1958年改为回民联队,沙联欣任大队长。1962年改为前沙海大队, 沙联欣、李庆芳先后任大队长。1980年改为村民委员会,沙广三任主任。1982、1993年村委主任分别由沙德柱、马思爱担任。1997年4月,农村基层组织改革,村民委员会重新调整, 设委员7人,沙德进任主任,沙道增任副主任,民兵连长、治保主任、调解主任马远超,妇女主任马美英,计生专职主任、会计李兆祥,沙德信任团支部书记。多年来,村民委员会在村党支部和镇政府领导下,精诚团结,通力合作,取得了显著成绩。1985年,村团支部被授予“省级青年之家”称号,1992年,前沙海村被中共菏泽地委、行署授予“奔小康先进单位”,1997年被授予地区级“先进妇代会” “个体私营工作先进单位” “发展乡镇企业明星村”,同年,被省司法厅授予“山东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 称号。 1998年沙德进同志被省政府、省司法厅授予“省优秀村民委员会主任”称号。

沙锡瑞(1892~1967) 信仰伊斯兰教,自幼攻读圣经,在河南新乡、鄄城、金张等地任清真寺教长50余年。1947年羊山战役,在清真寺大殿天沟里掩护范昭坤、魏德新等7名共产党干部脱险。 在鄄城任教长期间,与著名民族英雄马本斋交往密切。在金乡任教长期间多次当选为县人大代表,任政协主席多年,曾出席省人民代表大会。

李庆连 1920年生。自幼跟母亲杨氏练武,逐渐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一整套梅花拳路,成为远近闻名的民间武师。1985年与其子李兆启创办民族武校,1987年,被授予“全国模范体育家庭”称号,同时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工作者”“全国千名优秀武术辅导员”。在全国第二届农民运动会和全国武术研讨会上,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先后获得国家级金牌奖章12枚、银牌15枚、铜牌8枚,被列入《中国武术名人大辞典》。

马敬文 1927年生。16岁参加马本斋回民支队,练成了百米之外枪响灯灭的神枪手。在阳谷战役中,英勇杀敌,击毙大汉奸“二金顶”,受到首长的嘉奖,被提升为加强排排长。1945年,在封丘战役中,任突击队队长,带领20名突击队员冒着敌人的炮火,打开了封丘城,在庆功会上受到了首长的表彰。在淮海战役中光荣负伤,被评为二等甲级残废。现在家中安度晚年。

沙联欣 1927年生,中共党员。曾任儿童团团长,1953年任信用社会计,1961年至1993年担任党支部书记。1969年创办了裘皮厂,1978年接通高压电,实现了户户通电,1978年兴修水利打机井50眼,1986年建立清真冷藏厂,为前沙海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被当选为定陶县第四届至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村党支部被中共菏泽地委先后授予“先进党支部”“奔小康先进单位”“发展乡镇企业明星村”等称号。本人被评为菏泽地区模范共产党员。

马思爱 1951年2月生, 1969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专文化,经济师,镇党委副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多年来,和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通力合作,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带领村民走强村富民的路子,发展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使前沙海村率先进入了菏泽市经济强村行列,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先后被评为地区级“拔尖人才”“省优秀农民企业家”。1994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1998年3月当选为全国第九届人大代表。

地址: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

周边景区,

前沙海清真寺 地址: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陈集镇前沙海村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陈集镇前沙海村

周边小学

前沙海小学 地址:定陶区陈荷路
定陶区陈荷路

周边村庄

前沙海村 地址: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

中沙海村 地址: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