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顶村
方顶村 方顶村明清建筑 方顶村旅游规划
方顶行政村位于上街区西南隅,与 巩义市草店村接壤,西临 汜河,南接杨家沟,东与冯沟村为邻,北连观沟和魏岗,占地约4平方公里,辖方顶、程湾、底河三个自然村,共八个村民组419户人家、1675口人。村内耕地面积1740亩,年人均纯收入5800元。方顶村于2014年4月被评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上街区峡窝镇方顶村位于上街区南部,总面积48.85平方公里,3.8万人,隶属于上街区峡窝镇,位于五云山山脚下,是上街区唯一一个新型农村社区。村里的明清建筑群是目前郑州市内发现的面积最大、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处明清建筑群,代表了中原独特的乡土建筑文化,真实反映了中原地区明清以来的街道布局、建筑风格、历史风貌,具有丰富的历史、社会和艺术价值。在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方顶村群众工作队的帮助下,来自北京的文物保护专家已经开始对方顶村明清古建筑进行前期勘查,并将全面启动对明清...
详情方顶行政村位于上街区西南隅,与 巩义市草店村接壤,西临 汜河,南接杨家沟,东与冯沟村为邻,北连观沟和魏岗,占地约4平方公里,辖方顶、程湾、底河三个自然村,共八个村民组419户人家、1675口人。村内耕地面积1740亩,年人均纯收入5800元。方顶村于2014年4月被评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
上街区峡窝镇方顶村位于上街区南部,总面积48.85平方公里,3.8万人,隶属于上街区峡窝镇,位于五云山山脚下,是上街区唯一一个新型农村社区。村里的明清建筑群是目前郑州市内发现的面积最大、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处明清建筑群,代表了中原独特的乡土建筑文化,真实反映了中原地区明清以来的街道布局、建筑风格、历史风貌,具有丰富的历史、社会和艺术价值。
在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方顶村群众工作队的帮助下,来自北京的文物保护专家已经开始对方顶村明清古建筑进行前期勘查,并将全面启动对明清古建筑的规划保护工作。在方顶村看到,整个村里干净整洁,各个路口都设置了生活垃圾收集桶,道路上也看不到积存垃圾等随意丢弃,并且不时还有市民来到方顶村参观明清古建筑。据了解,从3月份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方顶村群众工作队进驻方顶村以来,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和单位,通过医疗卫生、旅游开发、农业基础建设等方面对方顶村进行帮扶,改善方顶村村容村貌和群众生活水平。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驻方顶村群众工作队队长张辉说,根据驻村工作队对方顶村实际情况进行查看,人均收入较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农业基础条件差都制约了该村发展。
在市、区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方顶村也正在积极种植经济作物、开展特色养殖及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来帮助提高农民收入。北京的文物保护专家也来勘查了方顶村的1万多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筑,有关的文物保护工作也将全面的启动。”张辉说,下一步准备进行明清建筑规划保护和旅游开发工作。
日前由郑州市旅游局组织专家开展了全市特色旅游村评选活动,在全市范围内遴选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特色明显、有较大开发潜力、较好外部交通条件及周边区域环境、整洁的村容村貌、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接待能力的特色行政村作为全市首批特色旅游村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发展,全市共有包括上街区观沟村、方顶村、巩义市米河镇明月村等在内的13个行政村入选。
上街区方顶村、观沟村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便利的地理交通条件、扎实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比较优势进入评审组视线。方顶村明清建筑群项目已纳入《郑州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村内现存清末翰林院编修赵东阶故居、13道古寨门、碑楼、关帝庙、戏台等遗址和火神会、绑灯山等传统民俗。
在方顶村的建设规划中,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群众工作队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本着保护文物和建设有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原则,充分发掘方顶村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对如何保护、规划、开发、利用方顶村古村落、古建筑资源进行探索研究。“目前,《方顶村乡土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初稿已经形成,新型农村社区总体规划也正在制定。”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群众工作队工作人员说,同时,该村已与投资开发公司达成框架协议,计划合作开发方顶村建设改造项目。下一步,上街区将加大项目招商力度,尽快确定投资主体,通过实施村民安置和旧村拆迁工作,力争使方顶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郑州市上街区方顶村 (6张)
对于方顶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白红战要求, 峡窝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把保增长、调结构放在重要位置,以网格化为载体,促进全年工作圆满完成;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以拆促建,绿化建设要及时跟进;在方顶村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一定要科学规划,保护好、开发利用好方顶村的古村落和古建筑,并结合周边区域的规划进行整体开发,把方顶村建成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及旅游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
周边道路
方顶大桥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
周边村庄
苗庄村
地址:郑州市荥阳市金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