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村

阮村 阮村副业 阮村农业 阮村现状 阮村工业


阮村地处安吉县南部。村区面积3平方公里。西苕溪支流龙王溪自南向北穿村而过,乡道公路自龙王殿经村区至刘家塘与杭孝公路相接。因村处东西两山间的狭窄地带,住房皆以水碓、纸槽为核心建造,故形成一个大的自然村落。1949年属施善行政村。1961年单独建立阮林大队,1984年为上墅乡阮村。1992年有220户、972人,工农业总产值550万元,人均纯收入1200元。同时叫阮村的还有重庆市巫山县阮村和登封市石道乡阮村。阮村既有丰富的竹林资源,又有水资源可供建立水碓。清咸丰、同治年间,居民因战争和饥疫,大多亡散。清同治末年起,台州、安徽人络绎移入。其中有造纸工匠,他们建立水碓,利用当地竹林资源,以当地嫩竹为原料,设槽造纸。至清末民初,有造纸槽2处,10余棚户,主要生产黄边纸、长边纸。1932-1935年,萧山的顾、杨、陈3姓相继迁入,建槽造 纸。自此后,阮村人口以顾、杨、...

详情

阮村地名网_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石道乡阮村资料简介
  阮村是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石道乡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185204207,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10185。阮村与石道、石道村、西窑村、赵庄村、崔楼村、老庄沟村、陈村、上窝村、游王庄村、张沟村、苗庄村、郭沟村、郝沟村、范窑村、王楼村、李窑村、术村、许韩村、邵窑村、范庄村、闫坡村、后河村、冠子岭村、陈家门村、侯沟村相邻。 还有2个地名与阮村同名


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石道乡阮村介绍

阮村地处安吉县南部。村区面积3平方公里。西苕溪支流龙王溪自南向北穿村而过,乡道公路自龙王殿经村区至刘家塘与杭孝公路相接。因村处东西两山间的狭窄地带,住房皆以水碓、纸槽为核心建造,故形成一个大的自然村落。1949年属施善行政村。1961年单独建立阮林大队,1984年为上墅乡阮村。1992年有220户、972人,工农业总产值550万元,人均纯收入1200元。同时叫阮村的还有重庆市巫山县阮村和登封市石道乡阮村。

阮村既有丰富的竹林资源,又有水资源可供建立水碓。清咸丰、同治年间,居民因战争和饥疫,大多亡散。清同治末年起,台州、安徽人络绎移入。其中有造纸工匠,他们建立水碓,利用当地竹林资源,以当地嫩竹为原料,设槽造纸。至清末民初,有造纸槽2处,10余棚户,主

要生产黄边纸、长边纸。1932-1935年,萧山的顾、杨、陈3姓相继迁入,建槽造 纸。自此后,阮村人口以顾、杨、陈三大姓为主,90%为萧山 移民后裔,以萧山话为流行语。始有1家4槽,后增至12槽,生产海方、精方、原书等类纸张,年产10万件,由人工挑运至孝丰城,转销县内外,运至苏州、上海、杭州等城市。抗日战争开始后,阮村与相邻的龙王殿村成为抗战前沿地带的后方,造纸业曾一度兴旺,富阳、萧山的造纸工人来的更多。纸槽工人多至数百名。1938年,原籍萧山、出生于造纸工匠家庭、曾任共青团孝丰县委武运部长的楼平也,将阮村、龙王殿村的造纸工人组织起来,在龙王殿村成立孝丰造纸业工会,多次组织罢工,迫使纸槽老板增加工资。

阮村耕地仅63亩,然山林却多至5076亩,其中毛竹林3755亩。毛竹向为村民的重要经济来源。1949年前,毛竹砍伐后靠人力扛至溪边,扎成竹筏,俟丰水期撑运至梅溪,销往湖州、苏州、上海等地。1961年,公路通车,毛竹外运逐渐由公路车运取代,运销从此畅

通。1992年,林间立竹量72万支,砍伐量24万支。除原竹外,还产毛料和老枝等竹副产品。毛料年产7000件,老技扎成扫帚远销日本。竹林还产各种品种的竹笋。以春笋最多,年产达1000吨左右;以冬笋最佳,为筵席 佳肴。每到春笋、 冬笋上市季节,宁波、上海、杭州范围内的客户纷纷前来采购,也为安吉县内罐头食品厂的原料供应地之一。

1983年, 竹林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1年,与邻村施善签订护林联防协议,建立由10人组成的专业护林联防组织,进行统一护林。1992年,村投资并与承包户签订合同,在50多亩荒山上种植杉树和毛竹,以扩大绿化覆盖 面积。

生活大多居于纸槽旁的简陋棚屋和水碓棚内。60年代,村民大多建起木结构平房瓦屋。1975年,由集体在村西建起了3幢共30间公有 住房,供住房困难户居住。80年代出现新的建房高潮,新房一律采用砖瓦钢筋混凝土结构,多为二层,少数三层,讲究内外装饰。至1992年,200多户已建新楼房,占总户数的90%。家家有电视机,村里建有卫星电视差转台,半数人家拥有电冰箱、洗衣机和录像机。

1957年建立村合作医疗站。1976年起,村民在村医疗站看病 的医药费全部由村集体负担,到县以上医院就医,初报销半数,后改为全报。1973年,对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给10元补助金。村民医疗费在向社会统筹过渡。1976年创办幼儿园,1992年投资6万元,改造村内输电线路,成为安吉县首批输合格村,这个村成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应该在全国加以推行。

在政府的帮助下,各槽户实行 联营,建立联销处和劳资协商会,以开拓销路和协调劳资关系。1952年有14槽,年产各类纸张60余万件。1956年组织手工造纸业合作社,开始走上集体生产的道路。1968年创立村办第一家机械造纸厂,以稻草、麦草为主要原料,生产坑边纸,日产量为2000多件。1974年又办起第二家。随着工艺的改进,两家机械造纸厂日产分别增至3000余件。1975年建成第三家,专门生产包装纸,日产达1吨余。随着现代机械造纸厂的逐步增多,传统手工造纸逐渐淘汰。1984年建起第四家机械造纸厂,专门生产不同规格的平板、皱纹卫生纸,年产2万吨。1992年,4家造纸厂合计年产坑边纸10万件、包装纸1000吨、皱纹卫生纸2万件,总产值达400万元。

80年代,搞活经济政策的鼓励下,、商、运输等方面的个体专业户不断涌现,现有个体运货汽车20多辆、机动农用车10多辆,个体经商80多人。1986年出现栽种食用菌的专业户,生产香菇、苹菇和灵芝,其中灵芝全部出口东南亚和日本。1989年,联户和个体户手工造纸业在中断多年后重新恢复,至今发展至7家,年产各类卫生纸7万余件,产值在70余万元左右。1990年,个体经营的机制纸厂出现,生产包装纸、餐巾纸、皱纹卫生纸。今增至4家,产值超过100万元。同年又出现个体经营的纺织厂,现共有织机43台。个体纺织厂的发展势头强劲,阮村正在由造纸村向以造纸兼纺织为特色的 山村方向发展。1977年建起一座水力发电站,装机容量80千瓦。1992年投资25万元,装机容量增至160千瓦。

革新

公共产品和社会化服务短缺曾是造成城乡鸿沟的重要因素。在绍兴农村,随着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的理念,农村新社区开始崭露头角。“2007年是我工作以来压力较大的一年,”兰亭镇党委书记王张泉说,“2007年人们在桃源和阮港两个行政村开始农村新社区的试点建设,然而最初工作并不顺利。”

桃阮农村新社区区域范围为桃源和阮港两个行政村,面积6.44平方公里,总人口4769人。两村有圆机、纺机和绣花机等300多户家庭工业户,2007年实现家庭工业产值8.3亿元,经济发展属于兰亭镇中等偏上水平。尽管镇政府的规划将大大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让 村民享受到城市化的 生活水平,然而对于改造对原生活秩序的打乱,不少村民还是颇有怨言,阻力甚大。

要让村民尽快体会到农村新社区建设带来的实惠。一场公路专项整治突击月活动在全镇展开,公路两侧的违章建筑和临时建筑全部被拆除,人行道整体改造,并加以绿化、亮化,沿路两侧房屋的立面进行景观设计,设施滞后、影响环境的阮港和桃源两个农贸市场也被拆除。与此同时,在桃源村拆除3000多平方米旧房的基础上,一期4幢40套农民公寓、占地40亩的家庭工业集聚点、新社区农贸市场,以及包括医疗卫生、文化娱乐、警务等设施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开工建设……为确保基础配套项目的顺利实施,镇财政专门安排1000万元资金。

周边政府机关

登封市石道乡石道村村民委员会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偃杨线石道文化活动中心
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偃杨线石道文化活动中心

周边村庄

阮村村 地址:郑州市登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