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村

河水村 河水村建制沿革 河水村行政区划 河水村地理环境 河水村自然资源 河水村经济概况 河水村民俗民风 河水村传统艺术 河水村移民前的河水村


河水村地处开封市 祥符区万隆乡西约2公里,北邻高庄村,南邻余元村,西与张坟村毗邻,东边距离乡政府机关驻地万隆村、 万隆乡中学、万隆街市等2.3公里,交通完善、便利。该村于1999年5月前后由河南省 三门峡市 渑池县 南村乡河水村搬迁至此地。河水村(原渑池县南村乡河水村)建村年数已无从考正,但至少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山上的黛眉圣母所养的一只天鹅南飞北往,经常在此落脚休息,因此叫鹅水村,后来村民觉得“鹅”音“饿”,村子里有山有水有各种资源,村民们吃喝享乐,却叫“饿”,寓意不好,遂改为“河水村”。因村子位置偏僻,历史上历经多次改朝换代,风雨千百年,都相安无事。村里大户人家为张姓,从明清以来,一直是地主土豪,所建庭院在村子中间,青砖熏瓦、白墙石阶,正门进入院内有隔墙阻挡,古称“桓门”,大院内由正房(北房)、东西厢房和南房组成一个院落,正房旁还有东西耳房...

详情

河水村地名网_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万隆乡河水村资料简介
  河水村是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万隆乡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212210216,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10212。河水村与万隆村、谢庄村、中岗村、余元村、大高庙村、华阳寺村、田庄村、金伯杨村、青岗村、李连村、杨楼村、苏贾庄村、南午天村、小高庙村、荆科村、周甫村、大李庄村、代庄村、四合村、南刘村、大孟昶村、北刘村、大辛庄村、乔砦村、朱砦村、南杨村、三赵村相邻。 还有7个地名与河水村同名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万隆乡河水村介绍

河水村地处开封市 祥符区万隆乡西约2公里,北邻高庄村,南邻余元村,西与张坟村毗邻,东边距离乡政府机关驻地万隆村、 万隆乡中学、万隆街市等2.3公里,交通完善、便利。该村于1999年5月前后由河南省 三门峡市 渑池县 南村乡河水村搬迁至此地。

河水村(原渑池县南村乡河水村)建村年数已无从考正,但至少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山上的黛眉圣母所养的一只天鹅南飞北往,经常在此落脚休息,因此叫鹅水村,后来村民觉得“鹅”音“饿”,村子里有山有水有各种资源,村民们吃喝享乐,却叫“饿”,寓意不好,遂改为“河水村”。

因村子位置偏僻,历史上历经多次改朝换代,风雨千百年,都相安无事。村里大户人家为张姓,从明清以来,一直是地主土豪,所建庭院在村子中间,青砖熏瓦、白墙石阶,正门进入院内有隔墙阻挡,古称“桓门”,大院内由正房(北房)、东西厢房和南房组成一个院落,正房旁还有东西耳房,有抄手游廊将三面面的房子联接。因为家业较大,村里里长、保长大事议事必须先经过地主张家商议通过。

金朝时期,属利津县管制(今南村乡),1937年前后属利津镇、黛眉乡交界,归利津镇管辖。清代属北五里,设里胥(古代村长称谓)。抗日战争期间,有一股日军从黄河北岸的山西省渡过黄河,一路烧杀抢掠,全村村民携家眷进入深山避难,幸免于日军的刀枪之下。

解放后,利津镇改为南村公社,土地改革时期,河水村成立河水大队,各自然村成立生产互助小组,河水大队下辖6个互助组,基本形成今天的河水村行政结构。新的土地制度实施后,村里大户人家土地、财产被没收,分给无地少地的村民。后来的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村民们都是这段历史的撰写者,他们跟随时代脚步进行着历史性的变革,翻身当家做主,享受党的政策带来的变化,逐步解开村民们保守、陈旧迂腐的封建观念。

1978年改革开放后,河水大队取消,正式改为河水村,下属6个自然村:马崖沟、槐树岭、来沟、河水、洋湖、洋湖山。打破大锅饭制度,土地分田到户,实行个人承包责任制。

1999年,按照国家水利枢纽工程黄河小浪底库区建设进度,库区逐步开始蓄水,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南村乡河水村属小浪底库区范围,预计淹没河水村土地17000亩(其中耕地3569亩),涉及河水村6个村民小组村民400户1523口人。

1999年3月31日,为了响应国家建设号召,舍小家顾大家,河水村首批39户167人搬迁到英豪镇姜王庄村。

1999年4月,河水村第一批搬迁到开封县(今开封市祥符区万隆乡)安置点的村民迁出,临时安置在乡政府、乡中学、万隆村、余元村、张芬村等政府机关闲置房屋或附近村庄。

1999年5月31 日河水村最后132户431人搬迁到开封县万隆乡安置点,揭开万隆乡河水新村的建设序幕。

1999年6月,河水新村统一规划建设的新型农村住宅社区进行奠基。

1999年11月,房屋集体建好,村民陆续迁入入住。

1999年底,河水新村村委会成立。

2000年2月,河水新村小学投入使用,正式招收学生开课。

2005年河水新村村委会大楼建成。

2009年经批准组建村卫生所,展开农村合作医疗。

截止2014年底,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300余户,人口1233人。村党员18名,党支部干部3人,村委会干部5人。河水小学在校学生230人,教师共13人,村卫生所医生4名。村民人均年收入12000元,村经济排名全乡第9位,村小学教育实力全乡名列前茅。

村级行政区(五级行政区):河水村

村民小组(六级行政区):

第一组:马崖沟

第二组:槐树岭

第三组:来沟

第四组:河水

第五组:洋湖

第六组:洋湖山

河水村位于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万隆乡,距离祥符区中心约20公里,距离市中心约30公里,坐标北纬34.618279,东经114.412059。

村交通便利,村辖区内公路总里程10公里,县乡道全长3公里,桥梁、隧洞3座。公路四季畅通,距离万隆乡公交客车站2公里,距离开封市客运火车站30公里。距离大广高速最近出入口约15公里,距离郑民高速最近出入口约25公里。

区域属黄河冲积平原的组成部分,海拔高度在69米左右。地貌有风积冲积沙丘地、黄河冲积平地、黄河冲积低洼地三种类型。水资源丰富,潜水量大。黄河水质好,水源充足,引黄开发自流灌区已延伸至村边500米处。浅层地下水埋深平均10米,水层厚度15米左右,淡水面积占总面积的98.6%。 深层地下水丰富,水质好,为低氟,低硬度,低矿化水,是理想的生活和农业用水水源。

位于黄河以南,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分明,寒热变化显著,年平均气温为14℃。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628毫米,其中4月-10月平均温度在21℃以上,最冷为1月份,平均温度1℃;最热为8月份,平均温度31.5℃。

位于豫东平原地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所属村内土地均开发种植农作物、经济作物。属沙质土地,适宜种植花生、西瓜等农产品。

河水村搬迁到开封后,享受国家多项福利政策,政府有扶持多个农、牧业经济合作项目,并赶上温总理宣布减免种地税收(交公粮)政策,村经济发展迅速。

1999年底,村办两家企业成立, 约占地100亩的养猪厂投入使用, 约占地50亩的农用机械厂投产。2000年实现产值30万元。

2000年4月乡政府委托农技公司给予技术支持的100亩经济作物产业区开始试点,种植甘蔗、葡萄、大棚蔬菜等。

2003年开始,依托巨大的肉菜市场需求,和便利的交通,由村办养殖厂带动,村民开始大规模发展养殖业,养猪、养牛、养兔、养鸡。村民收入从刚搬迁过来时的零收入,到现在大幅增加,2012年统计,村养殖户达60多家,年出栏肉猪3000多头,牛120余头,鸡5000多只,兔2000只。截止2014年底,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村民逐渐实现了小康生活。

2014年底,村经济总量在全乡位列第9位。

河水村全村村民为汉族,生活劳作、节日庆贺、婚丧嫁娶、建房生子、贺喜祝寿等,都坚守着数千年的汉族民族习俗,劳作生活以农业为主,崇尚“男耕而食,妇织而衣”。

村内李姓为第一大姓,约占全村人口的40%,其次为张姓,约占18%人口。

对大自然的崇信,以及"万物有灵",数百年来始终影响着历代村民。一直认为世上存在着主宰人格和意识的神灵,所以村内信仰“神仙”。村内有 黛眉庙,1999年随村民一起从黄河南岸的 黛眉山脚下黛眉庙(原南村乡河水村属地)移驾到此地。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各路村民进庙烧香,每年重大农历节日,都会有庙会,烧香跪拜、进献贡品、戏曲表演。

曾经黛眉庙坐落在黛眉山(又名黛眉山)北麓的渑池县南村乡山底村,规模宏大,因为历史多次战争及文革,整个庙宇毁了大半。改革开放后,村民念起黛眉圣母曾经带来的好处,也为了有更好的精神寄托,经多个村子里族人的商量,决定重建黛眉庙,选在山脚下地势更低,生活相对富裕的河水村(原南村乡河水村)重建黛眉庙,直到1999年全村搬迁,黛眉圣母像被请到今开封万隆乡属地。(2006年前后,原渑池县南村乡山底村被破坏的黛眉庙由黛眉山另一地域新安县的政府主管部门在黛眉山顶重新修缮、扩建,现已建成国家3A级风景区)。

黛眉山主神黛眉圣母原名范小娥,在黛眉庙中塑有她的金身。传说黛眉圣母面麻,为商汤所不喜。商汤娶了其他妃子后,立即遭到冷落,遂从西亳出走,经荆紫山到达黛眉山上修行。圣母有很高的道德修养,当时为全国所尊崇,她的出走,引起了大臣们的忧虑,纷纷要求商汤寻找黛眉娘娘。商汤自黛眉娘娘离开后,后宫大乱,方认识到她的贤德。商汤派伊尹寻找黛眉娘娘,在黛眉山找到在此养蚕的黛眉娘娘。商汤命其回宫,黛眉娘娘不同意,并劝说商汤莫沉湎女色,要以天下为己任,打败夏桀,统一天下。商汤修德振兵,遂打败夏桀,被诸候尊为天子。黛眉娘娘则在黛眉山修行成仙,汤王为了感念黛眉娘娘的恩德,为其兴建圣母庙宇及行宫数处,塑全身像,并把她修行的这座山用她的名字命名。这段美丽的历史传说每年都吸引着海内外千万香客来此顶礼膜拜。

黛眉圣母庙不仅在黛眉山有,在其东部荆紫山也有,称黛眉行宫,又称红崖寺。据说,黛眉圣母经常奔走于黛眉山、荆紫山、南石山之间,故建行宫以驻足。在黄河北岸的山西省南部也有黛眉圣母庙。可见,对黛眉圣母的信仰在豫西、晋南有普遍性。黛眉圣母可保佑人们生育,每年均有不少山民到黛眉庙行香,以祈求早生贵子。民间流传着黛眉圣母可保佑人们四季平安,家业兴旺,于是山民们带着各种恭品到黛眉庙祈求平安。在山里人看来,黛眉圣母主管一切。如每当水旱灾害,山民们便到庙里求雨祈晴。有了善行,黛眉圣母会保佑;有了恶行,黛眉圣母会惩罚。实际上是人民用宗教感情维持了一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古朴民风,“黛眉山中无恶人”就是对此的真实写照。

千百年来,黛眉庙香火不断,在1999年搬迁之前,每年一度的黛眉庙会是黛眉山最隆重的节日。庙会在农历四月十五日至六月初六举办,历时51天,高潮是在六月初六。庙会期间,来自渑池县、新安县、垣曲县以及洛阳等地的群众来黛眉庙烧香、求神。当地群众传言说三月十五黛眉娘娘要回垣曲英言娘家,每逢这一天,村里人吹吹打打,送娘娘过黄河;到了四月十五,黛眉娘娘要回河南婆家了,人们又持旗放鞭,敲锣打鼓到黄河边迎接。六月六则是赶庙会的日子,四邻八乡的群众欢庆丰收,都来黛眉庙祭礼赶庙会。

黛眉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及众多的历史遗迹,将会吸引更多的人观光旅游,昔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历史遗迹黛眉庙将会被世人所了解。

豫剧,旧称“ 河南梆子”, 起源于宋朝古都 汴京(现河南开封地区),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国内影响力仅次于 京剧,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豫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在 中国戏曲学院开设豫剧本科班,标志着豫剧正式成为一门大学教育学科专业。

豫剧影响广泛,全国有20个省都有管辖在编豫剧团,由政府各级文化部门直接管理在编的豫剧表演团体就有220多个,豫剧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在近年受邀至美、德、奥、意、英等国公演,以豫剧艺术站上国际舞台。1994年,河南电视台开播的《 梨园春》栏目将豫剧以擂台赛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得到广泛好评。20年来,《梨园春》栏目组在中国大陆、台湾以及国外各地演出,使豫剧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随着村民们生活安定富裕,空闲日子越来越多,唱戏成为了村民们打发时间的好办法,与其打牌、打麻将等耗神费钱的娱乐方式,唱戏作为优良民俗传统被我们村保持并发扬。也是我们河水村精神文明建设、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亮点和成就所在。多少年的听、唱,几代人的豫剧情结积累,促成村里唱戏人员的壮大、队伍的积累。

河水村豫剧班成立于2003年,由村民自发组建,所有人员皆是种地为生的农民,没有戏剧专业背景,没有戏曲知识,没有高人的指点,都是凭着对豫剧的喜爱,被剧中故事的吸引、感染,坚持着自己的兴趣爱好,组建而成。由村委拨款购买服装、道具、设备,从电视、录像找剧本找音像,农闲时排练、演练。多年来,秉承务实、创新精神,吸收众长,编排了几十部豫剧节目,每年农历新年在村文化广场表演,一直深受村民喜爱,引来许多邻村村民前来观看、交流,为豫剧地方传承发展做出了积极重要贡献。

盘鼓在中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发源在黄河两岸,用于军队中的迎送仪式,后来在民间逐渐用于迎神、送神、求雨等风俗仪式及节日庆典活动。经过一千多年的沉淀,这种民间艺术散落在乡村民间,遍地开花。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盘鼓表演气势宏大、震撼人心,鼓点激越,复杂多变;表演热烈、粗犷、豪放,无论是在音乐性上还是在舞蹈性上都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盘鼓深受城乡人民群众的喜爱、久盛不衰。

河水盘鼓队成立于2009年,规模30余人,成立前为腰鼓队,当时时任腰鼓队队长的儿子王海峰娶亲,为了隆重庆祝这一喜庆好事,经过多次商量,数位村民先行垫付资金,订做盘鼓,小鼓改大鼓,自学自练,组成了盘鼓队。现分为两个班,多为中年妇女,农闲时在家排练,乡里村里每逢婚丧嫁娶大小活动,都会邀请盘鼓队前来助兴。

河水村盘鼓队,因村民是从豫西三门峡搬迁到豫东开封,盘鼓表演略不同于开封盘鼓,虽率性、磅礴,但不及开封盘鼓粗狂豪放,多以轻快、灵动为主,鼓、舞相生,融为一体。

在渑池县城往北40公里,南村乡往东10公里,小浪底水库大坝上游50公里处,岱嵋山脚下,奔腾的黄河在此右拐冲向石头山崖,再被石山挡回90度,咆哮着向东流去。河的南岸,石山靠西侧,就是曾经的南村乡河水村,一个曾经有着1400多年历史,400多户人家生活聚集的村落。

河水村依山而建,背靠大山,面朝黄河,散落在半山腰的山坳中,村子沿黄河边公路逆行往上(向西)2公里是洋湖村,从村子的左边上山山顶是洋湖山村,村子右边沿着盘山公路上山是依次经过来沟、马崖沟、槐树岭等村民小组,均属于河水村行政管辖,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3500余亩。

房屋结构多为石头砌成,也有砖瓦、土坯构造,一层居多,有石墙或土墙围成的院子,有牲畜圈棚,有瓜棚豆架,鸡犬相闻、鸭鹅成群、满院绿阴。稍大户人家还有四合院式的上堂堂屋、东西厢房、门楼,大块青砖铺地,青石台阶。少数人家还有窑洞、地窖,以及向下挖出来的房子。整体来说属上世纪80、90年代汉族农村建筑风貌。

村民们千百年来辛勤劳作,布衣蔬食,与人为善,绝甘分少,保持着良好传统的民风,村民们依山开荒,沿河建坝,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丰富的山水资源中,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每天早晨,都是伴随着涛涛黄河声醒来,闻着缕缕浓烟起床,村民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孩童们开始了一天的玩耍,懂事的孩子开始主动帮父母承担家务,下地拔草,或上山放牛。

村里有条小溪,从村后的大山脚下一个石缝中涌出,沿村子中间的山沟缓缓流向2公里外的黄河。村民们饮水都在这条河的上游取水,中游可以村妇们洗衣洗菜,下游分流灌溉农田、养殖鸭鹅,或流入黄河。天气热的时候,村民都会在这条河里游泳,不论老少,只分男女。几块大石头围成简单的池子,供人们游泳、消暑,也有几个天然的水坑水湾可以洗澡、沐浴。特别是午后这段时光,洗浴后还会在河边的树荫下,劳累的人会在石头、石板上美美地睡一觉,年轻人们聊聊天谈谈情话,妇女们做些针线活儿,孩童们开始利用此机会做游戏、学习打牌,不怕晒的爱动的会在河里抓鱼、逮 螃蟹。天冷的时候,很少能下水游玩,小鱼虾会多些,所以周末约上几个好伙伴一起在水池里钓鱼,别有一番情趣,一般都是钓到回家喂鸡鸭,很少有拿来吃的,因为小因为少。如果伙伴们齐心,能一起钓一起抓,收获的都交出来,组织一次泥巴烧鱼,这样的野味会很不错的,从家里偷拿点盐抹在洗剥干净的鱼身上,用树叶子包起来,外面再涂一层泥巴,扔进火堆中,不要半小时就可以美餐了。小溪中下游两边能利用的土地都被平整为菜地,每家开辟一小块,大的3分地,小的也就10几平方米,随着季节不同,种植各种适宜的瓜果菜豆,供自家食用。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蕴藏大量矿产资源,漫山遍野动植物资源,附属丘陵众多的黛眉山,是村民就地取材、赚取营生、繁衍生息的主要食物、经济作物来源。山上采摘野菜、野果,有野生 韭菜、小根蒜、 芥菜、 水芹菜、椿菜、花椒、麦苗菜、薄荷,山核桃、野葡萄、山楂、柿子、 石榴、山杏、山梨、灯笼泡、桑椹、漫山遍野的酸枣等等,抓捕野味,有 野兔、 野猪、蛇、蝎子、鹰、猫头鹰等山虫飞鸟,采集中药,开荒种植果树,等等,村民按需采猎,从不贪图,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生态循环,使村民们世代享用。

山脚下黄河水冲积形成的数平方公里沙滩,经过数代人的开垦翻种,形成了千亩良田,是村民们粮食作物主要来源。经过水渠灌溉,施肥除草,基本无需化肥无需除虫药剂,作物依然生长旺盛,颗粒饱满,收货时硕果累累。每到收获季节,全家老小上地采收,看到麦浪翻滚、瓦谷丰登,眼前一切丰收在望,村民们喜上眉梢,再苦再累也化作无尽的动力,全身投入到收获的劳作中。没有太多的机械化作业,都是简单的收割刨挖工具、人力、使用牛驴牲畜,日复一日的劳作,方能换来一年的丰收。种植作物以小麦、花生、玉米为主,土豆、马铃薯、稻谷、高粱、油菜、黄豆等少量种植,除了自己食用,多余的会卖掉,作为家庭生产生活收入之一。

每年9、10月份(农历8、9月份)黄河进入汛期,河水大涨,两岸会有少量农田淹没,村民非但不担心淹没的农田,随之而来河鱼河鲜让村民们喜不自禁。每年要吃到正宗的河鲜,9、10月份的初秋收获季节就是最佳时机。有经验的村民会在黄河水大涨时观看形势,起伏的水波,翻滚的浪花,浑浊的水质,冲击下来的杂物,等等,都是判断是否出鱼的条件,因为雨后的洪水汇集流入黄河,改变了水质,缺氧的鱼儿都浮出了水面。一旦看到有鱼出现,或跳起或冒泡,村民就大喊着往村里跑,穿过大片农田,奔向村子,通知各家户去捕鱼捞鱼。大人们抄起家伙什,拿着渔网、挑着袋子,小孩们拿着篮子、水桶,奔到河边,等待露头的鱼儿。缺氧的鱼儿很容易捕捞,看准下网、甚至下手抓鱼也是常有的事。

捞起的鱼儿有 鲶鱼、 鲤鱼、 草鱼、 泥鳅、 鲫鱼、 河蟹,其中以特有的黄河鲤鱼居多,鲶鱼也不少,泥鳅、螃蟹则需要去岸边泥潭、沙滩里挖,这是小孩们最喜欢最显本领的抓鱼方式。不一会儿,每家的水桶里、袋子里、或篮子里鱼儿成堆,个个活蹦乱跳、鲜嫩水灵,大人小孩们看到这么多的收获都喜笑颜开,邻里们也相互称赞。因为汛期、水况不同,渔汛少则1小时多则持续一天。捕捞工作结束后,在河边小溪里,去鳞开肚,清洗一番拿回家,家里的主妇们则烧火开锅,或油炸,或清蒸,或炖煮,或红烧,或腌腊,又是一顿美餐出炉,等待辛苦一天的村民们品味,也等的小孩子们口水直流。如果有多余的鱼吃不完,或送邻里,或养在自家水缸里,甚至放养在靠近家院的那段溪水里,用石头围个池子养起来,日后慢慢享用。

在这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环境秀美、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成就了村民简朴而不张扬,富裕而不贪图的习性。远离现代文明的喧嚣,散落的村子像一个个孤岛,深藏在黄河峡谷的大山深处,蜿蜒川流的黄河水滋养着两岸人民,孕育着人类文明。

小浪底水库建设始于1994年,1999年开始蓄水发电,2001年底工程全部竣工。1999年河水村村民全部搬迁,因部分村民和临近村庄有难以割舍情分,和对这片土地的眷恋,有500多人分迁于就近的渑池县英豪镇姜王庄村。近1000位村民则搬迁到了300公里外的开封市万隆乡,因为这里地域广袤、土地肥沃、交通发达,世代以种地为生的村民没有别的手艺,要想有个好生计,种地是最本分、保守的活法。曾经的河水村就这样一分为二,原来的高山绿水、青砖碧瓦、土阶茅屋,都已经淹没在黄河水之下,仅露出几个山头,山上的羊肠小道和坟头墓碑,向路过的世人们诉说着这里曾经有过的历史。

现在,搬迁到两地的河水村民们,早已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继续着他们的奋斗史!

在当地良好的社会环境、国家政策的扶植下,加上村民们踏实肯干的作风,短短十余年后的今天,已经让村民们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活改善很大,年轻的村民们接受新思想,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在经济浪潮中挖沙淘金。精神文明逐步提升,抛却陋习,传承优良民俗,村民们乐天知命,安享天伦。

周边政府机关

万隆村村民委员会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万隆乡万隆村

周边政府机构

万隆乡河水村役忏退萦诗军人服务站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

周边乡镇

万隆乡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

周边村庄

万隆村 地址:开封市祥符区

五道河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