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

城关镇 城关镇历史沿革 城关镇招商引资 城关镇工业经济 城关镇新农村建设


城关镇位于县境中部,东与白鹤、送庄、朝阳三镇交界,西和小浪底镇相连,南同朝阳、常袋两镇毗邻,北跟 白鹤镇接壤。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4公里,总面积78.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0.34%,境内丘陵绵延,沟壑遍布。海拔最高402.2米,最低225米。全镇有6个城市社区、24个行政村,118个自然村,214个居民组,9078户,43010人,人口密度547人。城关镇位于县境中部,东与白鹤、送庄、朝阳三镇交界,西和小浪底镇相连,南同朝阳、常袋两镇毗邻,北跟白鹤镇接壤。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4公里,总面积78.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0.34%,境内丘陵绵延,沟壑遍布。海拔最高402.2米,最低225米。全镇有6个城市社区,24个行政村,118个自然村,214个居民组,9078户,43010人,人口密度547人。总土地面积117694亩,耕地67165亩,人均1.5...

详情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城关镇所有乡中心区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城关镇介绍

城关镇位于县境中部,东与白鹤、送庄、朝阳三镇交界,西和小浪底镇相连,南同朝阳、常袋两镇毗邻,北跟 白鹤镇接壤。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4公里,总面积78.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0.34%,境内丘陵绵延,沟壑遍布。海拔最高402.2米,最低225米。全镇有6个城市社区、24个行政村,118个自然村,214个居民组,9078户,43010人,人口密度547人。

城关镇位于县境中部,东与白鹤、送庄、朝阳三镇交界,西和小浪底镇相连,南同朝阳、常袋两镇毗邻,北跟白鹤镇接壤。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4公里,总面积78.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0.34%,境内丘陵绵延,沟壑遍布。海拔最高402.2米,最低225米。全镇有6个城市社区,24个行政村,118个自然村,214个居民组,9078户,43010人,人口密度547人。总土地面积117694亩,耕地67165亩,人均1.5亩。在总人口中,除蒙古族1人,回族1人、壮族7人外,其余均为汉族。镇政府驻长华村。清朝初年居民多姓陈,地势低凹,故名陈凹,又因东西长,南北窄,另名长凹。1931年更名长华(今习惯仍称长凹)。镇中有东西大街。1959年县政府迁驻后,向东扩展与孟庄相连,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国前属河清乡第十保,1948年解放后,属孟津县第二区。1951年区政府由白鹤的霞院迁至长华。1956年撤区成立了长华中心乡。1958年长华、胡坡两乡合并成立长华公社。1961年分为长华、胡坡两公社。1962年再次合并为长华公社。1969年分为长华、王良两个公社。1982年据省政府豫政(1982)14号《关于恢复各县城关镇建制的通知》精神,4月1日起长华公社改为城关镇。

1959年冬,全镇投工10.6万个修九泉水库。动用土石方127万立方米,半年建成。总库容量402万立方米。实际拦蓄水量118万立方米,灌溉面积600亩。1985年全镇有机电灌站36个,配套35个。机井72眼,配套63眼。各种渠道总长15万米,有效灌溉面积5650亩。各村因地制宜开挖水窖300个,蓄水量2.4万立方米。

1985年全镇拥有大中型农用拖拉机18台。小型手扶拖拉机160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32台,1925.5马力。农用水泵68台、喷灌机械23套、收割机2台、脱粒机371台。农产品加工机械528台,3669.5马力。作业机械282台。

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谷、谷子、红薯等。由于历年兴修水利,实行机耕,科学施肥,1980年粮食亩产量在严重旱涝风灾下,仍达506斤,总产2877万斤。1984年亩产量497斤,总产3820.4万斤,1985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0787亩,比1984年的76810亩减少7.84%。由于严重旱灾,年亩产量下降到351斤,总产下降到2478.5万斤,比1984年下降35.1%。

建国后,城关镇的林业发展较快,至1985年造林面积达到1150亩,零星植树14.1万株,育苗面积900亩。果园面积1421亩,其中苹果园1415亩,占99.5%,年产量1300市担。新栽桃树171亩,5180株。梨树900亩,3万余株,山楂树3万余株。

全镇家畜主要有牛、骡、马、猪、羊,家禽主要有鸡、鸭、鹅等。1985年有大牲畜6421头,其中牛占81.4%,5227头。当年出售、自宰的肉用牛187头,产牛肉20.4万斤;猪7847头,当年出售、自宰2997头。产猪肉65.4万斤;羊4919只,其中奶山羊4511只,产奶376.6万斤;鸡、鸭、鹅74972只,禽蛋产量达19.6万斤;兔4248只。

1979年后,发展了渔业生产。1985年养殖面积120亩,产鱼3000公斤。

建国前,城关镇仅有铁木业及其他手工业作坊,多为农闲时生产经营。建国后,镇办企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至1985年有水暖器材厂、针织厂、金钢石厂、塑料编织厂、汽车配件厂、钢胶线厂、钢窗厂、水电安装队、服装公司等。1985年工业净产值为:服装厂8.8万元、水暖器材厂7.6万元、塑料编织厂4.7万元,金钢石厂4.1万元。村办企业有农机厂、化工厂、灯泡厂、购销公司、建筑队等,年收入110万元。

长华镇的商业有一定基础。1959年县政府迁驻后,发展更快,成为全县的商业中心。1979年后,国营、集体、个人开办的商业门市部遍布街巷。百货、五金、土杂,食品各种货物俱全。镇供销社除在县城设有11个门市部外,在各行政村都设有综合门市部,年购销总额达到277.4万元。

镇政府驻地长华村,交通方便。1979年后除国营客运外,集体与个体的客运发展迅速。1985年全镇拥有汽车45部,拖拉机147台,硬化公路33条,长达52公里。新筑公路10公里。镇邮电所有总机1台,装机50门。

1985年全镇有10千伏输电线路44公里,400伏输电线路51.7公里,变压器80台,10130千伏安。全镇22个行政村,214个居民组全部通电。

城关镇在清朝时仅有私塾,多设在庙宇、宗祠、民宅内。有村塾、祠塾、家塾、义塾四种,计50余所。民国时期始有小学,仅有完小1所。建国后教育事业不断发展,1985年镇辖区内有县第一,第二两所高级中学;初中11所,42班,学生1614人;小学21所,学生4676人;幼儿班19个,儿童571人;农民业余教育小组216个,大多数农民都参加了学习。

寺河南、 李窑村一带是仰韶、 龙山文化遗址。寺河南有中阳寺,孟庄有望京楼。

长华、雷庄、朱庄村的业余剧团建国前有一定基础。建国初期演出节目大多为传统剧目。长华、孟庄、寨沟、李家窑的狮舞历史较长。长华、孟庄狮舞每逢春节、元宵节在县城架设老杆表演节目,亮旗荒的唢呐闻名全县。各村有文化室,村村通广播,全镇安有广播喇叭5800只。集体、个体电影队6个,经常活跃在农村。

镇辖区内建国前有私人中医诊所30个、西医诊所2个,从医人员48人,这些诊所多为半医半农,坐堂治病。建国后各村于1954年成立卫生室。1981年经县考试,全镇有47人达到了中专水平,领取了乡村医生证书。镇直属的城关卫生院,前身是1952年合股建立的中西医联合诊所。1985年该院有3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4人,病床30张。1955年卫生院增设妇科门诊,至1985年全镇有接生员140人,妇幼保健医生39人。1981年和1982年对全镇婴幼儿进行了健康检查,免费驱虫。

1974年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基本国策贯彻执行。1985年计划生育率达到了98.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7‰。

城关镇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完善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强化绩效考核工作机制,形成了“无人不招商,无时不招商,无事不招商,无处不招商”的工作氛围。2008年,全镇引进100万元以上项目17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7个。引进县外到位资金4.3亿元,引进市外到位资金2.58亿元,分别占目标任务的215%和258%。投资1800万元的大件精密铸钢、投资500万元的诚信汽修等七个项目均已建成运营。投资3200万元的豫甲汽配扩建项目、投资1.1亿元的永新特钢二期扩建项目、投资1.5亿元的亚威金地商贸房地产开发等10个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招商引资的扎实推进,为城关的发展增添了后劲。

在抓好招商引资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现有企业的指导和协调。党政班子成员深入各个企业,开展座谈调研,及时解决问题,着力扶持和培育财源骨干企业,新增了津达机械、承阳重工两家规模以上企业,使全镇规模以上企业达到了8家。2008年,完成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53亿元、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39亿元、实现利润1110万元、实现工商税收4713万元,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乡镇”。

一是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惠农政策。2008年,全镇落实粮食直补资金353万元,补贴面积5万余亩;落实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家电购置补贴80余万元。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完成扶贫搬迁46户,改造农村草房、土窑房和危土坯房17户。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镇参合农民达到3.8万人,参合率达到97%以上。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教科书费,为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全面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10件实事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件实事。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投资1130万元,完成了孟桐路改建工程;投资800万元,硬化通村通组通户道路28公里,全镇60%的生产组、25%的农户实现了道路畅通。投资260万元,改建了孙沟、牛步河、九泉、王庄、丁庄等8个社区服务中心。投资80万元,在孙沟、杨庄等村更换饮水管道12.3公里,新建蓄水池6座。投资24万元,在马步、城东等村铺设污水管道4公里。投资45万元,完成了雷庄、王庄、保障、寺河南等9个村的标准化卫生所建设。大力推广沼气技术,新建户用沼气1300座,300立方的大型沼气2座,建成村级沼气技术服务站14个。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巩固农业地位。城关镇以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畜牧养殖、推广特色种植、搞好劳务输出为主要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粮食生产上,大力推广优质小麦种植技术,发展优质小麦3.2万亩,占全镇麦播面积的65%以上,全镇粮食总产达到2.74万吨。在畜牧养殖上,抓好经纪人队伍建设,发挥养殖协会作用,科学防控,严格免疫,成效明显。2008年,全镇新上千只以上养鸡户100家、30头以上养猪户185家,全镇商品猪存栏达到4.4万头,牛存栏达到4450头,肉蛋鸡存栏达到15万只。在特色种植上,重点抓了烟叶、花椒、蔬菜、瓜果及小杂果种植,落实烟叶种植面积1000亩,实现农民收入180万元;大力推广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新上蔬菜大棚6个,稳定蔬菜面积1500亩,全镇蔬菜产量达到4000吨;大力发展果树种植,新增花椒、薄皮核桃等小杂果种植300余亩;落实瓜果面积2900亩,瓜果产量达到3700吨。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上,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2008年,全镇共培训农民工2800余人次,其中引导性培训2000余人次,技能性培训800余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500万元。

四是以“四清七集中”为重点,深入开展村容村貌、路容路貌集中整治,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公路沿线村的集中整治中,沿路各村共出动劳动力1.9万人次,车辆1560台次,清运垃圾杂物2.6万方,拆除违章建筑490处,新建垃圾池145个,花池260座,刷新立面墙体2.8万平方米,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同时,组建了保洁队伍,建立了长效保洁机制,有效巩固了集中整治成果。通过集中整治,新农村建设初步形成了由外向内,由局部到整体,由表面向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

周边政府机关

孟津区人民政府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桂花大道328号
营业时间:08:30-12:00;14:30-18:00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桂花大道328号

周边中学

洛阳市孟津第一高级中学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城关镇会盟大道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城关镇会盟大道

周边医疗

孟津县城关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 地址:洛阳市孟津区城关镇慧林西路
洛阳市孟津区城关镇慧林西路

周边小学

孟津县城关镇瀍阳中心小学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S314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S314

周边乡镇

城关镇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

城关镇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