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张乡

底张乡 底张乡乡镇简介 底张乡行政辖区 底张乡辖区代码 底张乡历史沿革 底张乡人口数据 底张乡产业结构 底张乡基础建设 底张乡新农村建设 底张乡社会事业 底张乡经济发展 底张乡特色产业 底张乡基础设施


底张乡位于洛宁县城西南19公里处,北依洛河与长水乡隔河相望,耕地3.4万亩。底张乡山、涧、川皆备,整体地貌为“七山二涧一分川”。是河南省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是李翔梧、温旭阳等革命先烈的故乡。底张乡位于 洛宁县城西南19公里处,北依 洛河与 长水乡隔河相望,南依 熊耳山与 栾川县接壤,西与 兴华乡相连,东接 西山底乡。该乡辖29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该乡行政区域面积121平方千米。2007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20160万元,比上年增长72.4.8%;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1.45亿元,比上年增长92.4%;乡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3.22万元,比上年增长78.76%;农民人均纯收入3642元,比上年增加763元。2007年度,获县委、县政府授予的“绩效考核先进单位”、“新农村建设特别贡献奖”、“财税贡献奖”、“争先创优奖”等多个奖项。下辖底张...

详情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底张乡所有乡中心区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底张乡介绍

底张乡位于洛宁县城西南19公里处,北依洛河与长水乡隔河相望,耕地3.4万亩。底张乡山、涧、川皆备,整体地貌为“七山二涧一分川”。是河南省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是李翔梧、温旭阳等革命先烈的故乡。

底张乡位于 洛宁县城西南19公里处,北依 洛河与 长水乡隔河相望,南依 熊耳山与 栾川县接壤,西与 兴华乡相连,东接 西山底乡。该乡辖29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该乡行政区域面积121平方千米。

2007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20160万元, 比上年增长72.4.8%;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1.45亿元,比上年增长92.4%;乡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3.22万元,比上年增长78.76%;农民人均纯收入3642元,比上年增加763元。2007年度,获县委、县政府授予的“绩效考核先进单位”、“新农村建设特别贡献奖”、“财税贡献奖”、“争先创优奖”等多个奖项。

下辖底张村、西磨头、东磨头、古村、庙沟、礼村、刘营、寨根、曲阳、侯峪、苏村、黄村、柴窑、草庙岭、通天沟、南村、北安沟、南安沟、大阳、北张洼、下高、中高、上高、盐池、马营、小店、中沟、石井头、西岭29个行政村。

410328213:~200底张村 ~201西么头村 ~202古村 ~203庙沟村 ~204礼村 ~205刘营村 ~206东么头村 ~207西寨根村 ~208 曲阳村 ~209侯峪村 ~210苏村 ~211黄村 ~212柴窑村 ~213草庙岭村 ~214通天沟村 ~215东南村 ~216北安沟村 ~217南安沟村 ~218大阳村 ~219北张洼村 ~220下高村 ~221中高村 ~222上高村 ~223盐池村 ~224马营村 ~225小店村 ~226中沟村 ~227石井头村 ~228西岭村

1958年属兴华公社,1971年析设底张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136.8平方千米,人口2.1万,辖底张、东磨头、西磨头、古村、庙沟、礼村、刘营、小店、石井头、中沟、北张凹、北安沟、南安沟、大阳、下高村、中高村、上高村、盐池、马营山、西寨根、东南村、同田沟、草庙岭、柴窑、黄村、苏村、曲阳、侯峪28个行政村。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0707
10870
9837
家庭户户数 5248
家庭户总人口(总) 20701
家庭户男 10864
家庭户女 9837
0-14岁(总) 5907
0-14岁男 3030
0-14岁女 2877
15-64岁(总) 13627
15-64岁男 7282
15-64岁女 6345
65岁及以上(总) 1173
65岁及以上男 558
65岁及以上女 61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0084

总人口16934人(2017)。

底张乡山、涧、川皆备,整体地貌为 “七山二涧一分川”。是河南省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是李翔梧、温旭阳等革命先烈的故乡。境内自然资源充足,特别是金、银、铜、铁、铅等储量丰富,尤以铁、金矿为主,且品位较高,据技术部门探测铁矿资源储量达368万吨。

同时境内林木资源丰富,木材蓄积量达2000万立方米。2000年以来,底张乡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采取政策引导,增加科技含量等措施,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带领老区人民走出了一条以烟叶生产为主导,工矿业发展为支撑,林果业、畜牧业、劳务经济等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路子。

烟叶面积由2002年的不足1000亩,发展到2007年的4500亩;招商引资由2003年350万元递增到2007年2000万元。劳务输出2006年输出人员已达7300余人次,劳务收入达3500余万元,比2003年劳务收入1400余万元增长了两倍;全乡各类养殖厂达20余个,其中千头养猪场1个,百头以上养猪场5个。以植桑养蚕为主的苏村植桑面积达200 亩,年产蚕茧20吨。全乡香菇种植户达190余户,年种植香菇280余万袋。2006年全乡财政收入达192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达10991万元。

2002年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加大镇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7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110间上下两层街道门面房建设及街道绿化、亮化、美化和专业市场建设;投资近400余万元,修建学校21所,使全乡2900余名在校师生的教学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投资850余万元,铺筑水泥路40余公里,使全乡28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油路;投资80余万元对乡机关进行了改建,改善了乡机关面貌。投资30余万元,对乡卫生院进行了再建设,配备了设备。同时开通闭路电视,闭路电视入户率达65%,群众的生产、生活及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底张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先后多次被授予市级、县级民营经济先进乡、招商引资工作先进乡、烟叶生产工作先进乡、财政税收先进乡、平安建设先进乡,2006年被中共洛阳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被省委、市委分别授予全省“五个好”基层党委、全市“五个好”基层党委。

2007年,投资90万元,扩建烟站综合楼(建筑面积990平方米);投资96万元,完成东南村1.8公里路面硬化和底张至庙沟“村村通”工程(5.5公里);投资87万元,开工建设桥梁3座(盐池村50米桥1座、20米桥1座,西岭村17米桥1座);涉及6个村的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完成投资800多万元,整理土地1.8平方公里,修筑混凝土路7.5公里;投资67万元,开工建设北张洼村烟水配套工程(受益面积43.33公顷);投资60余万元,开工建设上高村引水灌溉工程;建成人畜饮水工程3处。

古村村新农村建设经验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外地120个参观团到该村参观学习。礼村(重点整治村)累计投入资金55万余元,建成社区服务中心楼(2层7间),拆除破旧土房14间(300多平方米),硬化村内道路3100米,粉刷涂白墙壁2580平方米,绿化村内道路800米,整修排污渠道500米,建成户用沼气池100座。农户新建楼房18座。全乡建成农家超市19个(总建筑面积760平方米)、沼气池1161座,完成“一池三改”350座。各村建立卫生保洁制度,共安排卫生保洁人员97名,定期打扫卫生。县委、县政府授予该乡“新农村建设特别贡献奖”。

全乡20041口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除长期在外务工人员,参合率达到100%。计划生育统计符合率达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0以内。投资9万元,建成乡中学生食堂(5间,170平方米),改善了学生就餐条件。落实农村低保对象771人,发放低保金27.7万元;救助孤儿16名,发放救助金1.5万元。投资30万元扩建乡敬老院,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全乡五保老人每月每人80元补贴全部发放到位。

 底张乡境内自然资源充足,特别是金、银、铜、铁、 铅等储量丰富,尤以铁、金矿为主,且品位较高,据技术部门探测铁矿资源储量达368万吨,同时境内林木资源丰富,木材蓄积量达2000万立方米。底张乡依托 资源和区位优势,采取政策引导,增加科技含量等措施,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带领老区人民走出了一条以 烟叶生产为主导,工矿业发展为支撑,林果业、畜牧业、劳务经济等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路子。 底张乡烟叶面积由2002年的不足1000亩,发展到2007年的4500亩;招商引资由2003年350万元递增到2007年2000万元。劳务输出2006年输出人员已达7300余人次,劳务收入达3500余万元。比2003年劳务收入1400余万元增长了两倍;全乡各类养殖厂达20余个,其中千头养猪场1个,百头以上 养猪场5个。以植桑养蚕为主的苏村植桑面积达200 亩,年产蚕茧20吨。全乡香菇种植户达190余户,年种植香菇280余万袋。2006年全乡财政收入达192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达10991万元。

底张乡以烟叶、香菇、畜牧为支柱,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扩大种植面积,通过几年的努力,使我乡的烟叶生产由种烟小乡向中等乡迈进,实现“香菇生产第一乡”。2004年实现烟叶种植4000亩,种植香菇100万袋,预计财政收入达13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550元,2005年种植 烟田面积5000亩,香菇达150万袋,预计财政收入达15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660元。

底张乡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加强原有企业管理的同时,强化企业改革,狠抓内部改制,以大阳、礼村养鸡厂、砖厂、旋木厂为龙头,促进再建项目进度,今年新增刘营炉料再生厂、盐池选铜厂等快速建成投产,增加企业总量,拓宽企业发展规模,增加经济效益,强力推进乡域经济发展步伐。

谷壳、秸杆转化饲料产业

谷壳、秸杆转化饲料产业是利用生物工程高新技术,对谷壳、秸杆等农业废弃物进行处理后转化的 饲料。该饲料是通过一种生产成本低、操作简便的多功能微生物菌群作用于谷壳秸秆而制得的。该项目所生产的饲料,与过去的氨化饲料、碱化饲料和微贮饲料有明显的区别, 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很好。不仅能使农作物秸杆合理使用,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因焚烧秸杆而造成的污染,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300万元,实现利税630万元。

仁用杏系列产品深加工产业

洛宁县底张乡位于豫西山区,属于暖温带湿润半干旱的季风性气候, 土壤地偏软,土层较厚,日照时间长,非常适应果品生长。仁用杏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用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结构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食品工业使用天然资源做为深加工原料已成必然趋势。该项目是对食用杏进行深加工,生产食用杏制品、果汁、果脯、杏仁等产品。销售收入2000万元,利税500万元。投资利润率20%。

底张乡杨木深加工产业

底张乡现有杨木丰产林49万,周边乡、村 杨木种植面积近几年来逐步扩大,同时,杨木深加工产品属初级产品,市场履盖面大,可出口创汇。小径木削片制方机系由切削刀盘组成的主机、自动对中机构、进出料装置和控制系统等组成,对中机构可按照原木的外型自动确定原木加工定位中心,实现原木自动进给,并保证削制出加工精度合格的木方与工艺品片。同时,还可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加工各种压缩板、磁针合板、加厚胶合板等板材。年产值1.8亿元,利税1900万元。

底张乡矿产资源开发产业

冯家洼铁矿位于洛宁县底张乡境内,总面积19.52平方公里,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已委托河南地球物理工程勘察院对该区域实施了详细勘探,并对其中分布在寺院沟的13处异常进行电、磁法密探共完成磁测点12170个,检查站458个,激电测探点158个,检查点5个,地质观测点35处,估算了铁矿资源量为368万吨,另外,还调查了铜、铅、锌及金、银等其它多 金属矿点6处,且有一定储量,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该项目是对矿产进行开采、加工,生产铁精粉、金精粉等各种金属精粉,提高产品附加值。年总产值6270万元,安排社会劳动力300余人。

洛宁县底张乡菌类种植业

底张乡菌类种植业位于南安沟村,依托本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食用菌资源,培育出天然品质的香菇、羊肚菌等菌类佳品。

洛宁县底张乡小白特产干货铺

洛宁县小白特产干货铺位于底张乡底张村,在洛宁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培训和支持下,于2018年在淘宝平台注册成功。目前经营的有:香菇、羊肚菌、蜂蜜、柿饼、粉条、苹果、金珠沙梨等农副产品。

底张乡地处伏牛山脉北麓自身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山上自然野生的珍贵药材和食用农特产更是多不胜数,乡镇的农民主要以农作物、林、果、牧等种植业为主。由于缺乏相应的销售渠道,很多时候都是等着小贩来回收。在互联网+覆盖全球的当下,借助电商平台的优势,将更多家乡的农副食用品,销往全国各地。

底张乡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乡28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油路,同时开通闭路电视,闭路电视入户率达65%,群众的生产、生活及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底张乡交通便利,环境优越,经济总量正在不断增长,各个行业、各个产业都在迅猛发展,并处在增长关键时期。

古村村位于底张乡西北部,距县城l9公里,全村辖4个居民组、273户、1073口人, 耕地面积1032亩。现有4个党小组,党员26名。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村支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农村支部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以加强支部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以新农村建设推动全村经济发展,形成了以争创一类支部为目标的村容村貌整治高潮。全村共硬化村内道路4200米,新建沼气池1 00个,垃圾池2个,建成了面积33 0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全村1 00多户建设了卫生厕所,修建了沼气池,90%7通了有线电视,80%户通了电话,村容村貌和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

2002年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加大镇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7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110间上下两层街道门面房建设及街道绿化、亮化、美化和专业 市场建设;投资近400余万元,修建学校21所,使全乡2900余名在校师生的教 学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投资850余万元,铺筑水泥路40余公里,使全乡28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油路;投资80余万元对乡机关进行了改建,改善了乡机关面貌。底张乡投资30余万元,对乡 卫生院进行了再建设,配备了设备。同时开通闭路电视,闭路电视入户率达65%,群众的生产、生活及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周边政府机关

底张乡人民政府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底张村磨兴路底张乡政府

周边乡镇

底张乡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

周边村庄

底张村 地址:洛阳市洛宁县

上高村 地址:洛阳市洛宁县

刘营村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