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山镇

蒲山镇 蒲山镇概况 蒲山镇沿革 蒲山镇行政区划 蒲山镇人口民族 蒲山镇自然环境 蒲山镇基础建设 蒲山镇经济发展 蒲山镇社会事业 蒲山镇历史文化


蒲山镇原名槐树湾公社,办公地点在今槐树湾街,1986年6月迁至蒲山脚下的姚亮村井洼,改名为蒲山乡。1997年改名为蒲山镇,沿用至今。位于南阳市北15公里,是卧龙区十五个乡镇办之一,南接七里园乡,西连谢庄乡,北和石桥镇接壤。境内有蒲山,独山,丰山,紫山四座孤山。 独山、丰山为风景名胜区,丰山有霜钟、古柏等文化遗址。境内东南部黄山村内有黄山新时器时代文化遗址。全镇总面积124.7平方千米(2017年),有耕地10.3万亩,总人口104202人(2017年)。辖32个行政村。蒲山镇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乡镇企业及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全镇综合经济实力位于卧龙区15个乡镇办第一位。蒲山镇位于卧龙区北部,距市中心16千米。西靠谢庄乡,东与宛城区新店乡隔白河相望,南与七里园乡相接,北以泗水河与石桥镇为界。面积124.7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104202人(2017...

详情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介绍

蒲山镇原名槐树湾公社,办公地点在今槐树湾街,1986年6月迁至蒲山脚下的姚亮村井洼,改名为蒲山乡。1997年改名为蒲山镇,沿用至今。位于南阳市北15公里,是卧龙区十五个乡镇办之一,南接七里园乡,西连谢庄乡,北和石桥镇接壤。

境内有蒲山,独山,丰山,紫山四座孤山。 独山、丰山为风景名胜区,丰山有霜钟、古柏等文化遗址。境内东南部黄山村内有黄山新时器时代文化遗址。全镇总面积124.7平方千米(2017年),有耕地10.3万亩,总人口104202人(2017年)。辖32个行政村。蒲山镇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乡镇企业及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全镇综合经济实力位于卧龙区15个乡镇办第一位。

蒲山镇位于卧龙区北部,距市中心16千米。西靠谢庄乡,东与宛城区新店乡隔白河相望,南与七里园乡相接,北以泗水河与石桥镇为界。面积124.7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104202人(2017年)。辖蒲山二村社区,槐树湾、张营、黄山、大庄、马营、李彩庄、黄渠河、姚亮、蒲山一、周湾、马寨、宋营、田营、汪寨、刁沟、李湾、帅庄、靳岗、倪家洼、师杨庄、赵官庄、高庄、清泉、小赵庄、周后王、丁庄、火星庙30个行政村,193个自然村,264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姚亮村蒲山街。
  地地处浅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紫山山麓,东部为白河冲积平原。焦(作)枝(城)铁路、豫02公路纵贯东部,南阳地方铁路横穿南部。镇东南黄山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
  [代码]411303104:~001蒲山二村社区 ~200槐树湾村 ~201张营村 ~202黄山村 ~203大庄村 ~204马营村 ~205李彩庄村 ~206黄渠河村 ~207姚亮村 ~208蒲山一村 ~210周湾村 ~211马寨村 ~212宋营村 ~213田营村 ~214汪寨村 ~215刁沟村 ~216李湾村 ~217帅庄村 ~218靳岗村 ~219倪家洼村 ~(220陈家岗村 ~221陈家庄村 划归龙王沟风景区办事处)~222师杨庄村 ~223赵官庄村 ~224高庄村 ~225清泉村(回民村) ~226小赵庄村 ~227周后王村 ~228丁庄村 ~229火星庙村

1968年建槐树湾公社,办公地点在今槐树湾街。1986年6月迁至蒲山脚下的姚亮村井洼,改名为蒲山乡。1997年改名为蒲山镇。1997年,面积139平方千米,人口8.4万,辖丁庄、周后王、赵庄、清泉、杨庄、赵官庄、倪家洼、周湾、蒲山一村、蒲山二村、姚亮、李彩庄、马营、大庄、黄山、张营、陈家岗、陈家庄、小靳岗、帅庄、刁沟、小汪寨、马寨、槐树湾、高庄、黄渠河、李湾、宋营、田营、火星庙30个行政村。(187个自然村,294个村民组)

该镇下辖蒲山店、蒲山二村居委会、清泉(回民村)、槐树湾、张营、 黄山、 大庄、马营、李才、黄渠河、姚亮、周湾、马寨、宋营、丁庄、田营、汪寨、刁沟、李湾、帅庄、靳岗、倪家洼、师杨庄、高庄、赵官庄、小赵庄、周后王、火星庙共28个行政村。

该镇有187个自然村,294个村民组,104202人(2017年)。境内除汉族外,还有 回族、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清泉、张营、蒲山店3个行政村,少数民族人口约1200人。

该镇政府驻地姚亮村地处浅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紫山山麓,东部为白河冲积平原,土壤多为红粘土,河流有梅溪河、泗水河、黄渠河、温凉河、白河,均为季节性河流。蒲山盛产大理石,为豫西南最大的建材基地,境内有蒲山,独山,丰山,紫山四座孤山。境内东南部黄山村内有黄山新时器时代文化遗址。年平均降雨量900毫米,年平均气温17℃。

蒲山镇交通便利,焦枝铁路、豫02公路贯穿南北,龙祥路自南向北在西部丘陵区 卧龙区蒲山镇 (2张) ,依次穿过丁庄、火星庙、赵官庄、高庄、师杨庄、倪家洼、陈家岗7个行政村。2005年动工的靳小(靳岗乡至小寨乡)公路路过清泉村。蒲山镇的小城镇建设按照工矿服务型的思路,1995年聘请河南省村镇建设服务中心专家,完成近、远期规划编制工作,并稳步实施。2001年完成市场街硬化。为改善镇区脏、乱、差面貌,2002年至2005年蒲山镇对中心镇区及豫02公路蒲山段进行了8次综合整治,累计投入人力18000余人次,车辆1500台次,清理垃圾、规范大理石市场及沿街门市的经营行为,拆除违章建筑300余间,拆除石灰窑8座,搬迁石子机40台。截止2005年完成市场街改造,豫02公路翻新,新建镇中教学楼、宿舍楼,完成了镇政府办公楼及新楼续建工程和镇财政所综合楼、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合楼、文化中心综合楼,完成小商品市场、汽车配件市场、车辆服务中心、电信大楼、电业大楼建设、完成镇区农网改造,全面实现自来水。建成两纵三横五条街,建筑面积达4.4平方公里。镇区规划东起丰山,西至焦枝铁路,南起李彩村,北到田营村石雕市场,共6.5平方公里。蒲山电厂总投资14.3亿元,1996年筹建,1998年上半年运行发电。电厂建设同时,豫02线和电厂间3公里的电厂路已建成,2003年底电厂至赵官庄总投资45万元的电厂西路也贯通通车。

1990年前,蒲山是一个农业大乡,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矿山开发以小规模生产为主。进入90年代,在逐步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坚持以发展高效农业和绿色环保型农业的同时,围绕矿山开发,发展建材生产,2005年,全镇共有国有大中型水泥厂8家,钙粉加工、大理石加工、石灰、石子生产企业2000余家。2004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412万元,财政收入达76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5元。2004年,全镇综合经济实力位于卧龙区15个乡镇办第一位。

农业

农业生产主要是发展小麦、玉米、豆类、蔬菜、牧草、果树种植。1986年以来,小麦、玉米、豆类为主,先后推广了郑麦9023、豫麦18、内乡188等小麦品种,推广了鲁单981、中科4 号、农大108、豫玉26、豫玉32等玉米品种,推广了豫白22、早熟1号、豫豆19等绿豆品种,推广了国审冀668、国审豫21、新7-8、鄂抗5号、太B5号等棉花品种。2005年良种农作物面积达8万亩。1998-2004年,在西部丘陵区的赵官庄村以鲜桃种植为主,建设了占地2000亩的国家级节水灌溉项目,推广地面微喷技术,2002年冬至2003年冬,以柿子、黄柏种植为主在龙祥路沿线、紫山、独山北坡、白河滩涂实施了共计8600亩的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项目,植树总数超过130万株。2004年,采取大户承包的方式,培育黄山速生杨基地3000亩,以张营村、火星庙村、黄山村为主建成3000亩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为合理利用资源,在龙祥路沿线实施果草牧主体开发产业,种植牧草2600亩。配套饲养奶牛800头,肉牛育肥4500头,养羊14000只,养兔3000只,大牲畜年出栏8500头,年肉类产量在65万公斤,年鲜蛋产量达200万公斤。20世纪90年代以后,蒲山涌现出了蒲山种鸡场(2004年更名为豫宛禽业公司),姚亮良种猪场,杨庄鹿场等大型养殖企业。其中蒲山种鸡场的肉鸡、鲜蛋、鸡苗全国闻名。姚亮良种猪场成猪供应港、澳、台地区。杨庄鹿场以养殖梅花鹿为主,生产鹿血、鹿角等鹿产品,2005年又与美国托普公司达成共建协议,引资1200万美元扩建。由于养殖业的发展,涌现了高万国、姜克俊、曾照伟等养殖名人,在他们的带动下,至2004年,蒲山土生养殖品种已全部实现改良,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另外,2000年至2002年,蒲山镇投资800万元,修桥8座,蓄水池5个,打井20眼,高庄、赵官庄、丁庄、火星庙建成2000亩农林开发区,发展李、杏、甜柿为主的林果业。

蒲山镇月季花卉产业

蒲山镇月季花卉产业于2012年规划培育,位于S333公路、北绕城高速公路、南水北调干渠两侧,涉及10个行政村,总面积2.5万亩,全年销售额约3.3亿元,已经初步形成万亩月季花卉产业基地,是蒲山镇东部滨河观光产业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七届全国农运会通道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为蒲山镇从建材工业向生态观光产业转移,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有益实践。产业以南阳月季博览园、森美月季合作社、蒲江源花卉种植合作社为龙头,按照大户承包、连片开发、产业化运作原则,通过镇、村、组协调,在保障农户基本权益基础上,实现土地适度流转,拥有月季种植户200多家,其中种植大户29家,辐射宋营、刁沟、汪寨、马寨、周湾、大庄、姚亮、黄山、马营、张营等10多个村。落实统一防疫、统一购肥、统一价格等制度,现有适生和适销花卉品种300个、景观树种14个,花卉优质率100%,容器花卉成活率100%。在落实产业布局的同时,镇村争取项目,进行了区间路整修硬化、边沟清理、输电线路架设和深水井开挖、输水管道铺设等工程,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花卉产业带动观光旅游业快速发展,基地日接待游客5000余人。基地有花卉苗木土专家400余名,带动2000余名农村劳动力就业,从事花田苗木嫁接、移栽、管护、跟踪服务和农家乐饭店务工,人均每月收入2000余元。

蒲山艾业集团

集项目研发、生产、管理、营销于一体,注册资金5000万元,现有员工50名,其中硕士3名。集团致力于整合资源,统一标准,将建立培训中心、开设艾灸连锁店,建立艾产品商业中心、艾产品配送物流中心,打造完善的艾草产业链条。目前已建成标准化体验馆一处,品牌商标已完成初审,专属定制产品已设计完成并开始批量生产,对外招商各项工作正在进行。占地40亩的研发培训中心、占地30亩的物流中心、占地80亩的专业市场、占地120亩的会展中心、占地80亩的检验及包装中心均已完成选址。

乡镇企业

1986-2005年,为开发建材基地,先后200多家乡镇企业,主要有空后水泥厂、蒲山矿山公司、恒达水泥厂,鸭灌水泥厂、伏牛山水泥股份公司、南阳市水泥厂、新野水泥厂、华锋水泥厂、滨河水泥厂以及南阳市磷肥厂、明东化工厂、电石厂、恒升空气分离厂、面粉厂、南阳冷库和2家大型水泥制管厂及矿山机械厂等,镇区有石灰窑40座,石子机60台,轻重钙粉生产企业56家。个体门店由1986年的603户增加到2005年的2100户,从业人员由1785人增加到8500人,吸引外地资金4000万元,新上企业4个。乡镇企业入库税金1998年600万元,1999年609万元、2000年610万元、2001年644万元、2002年696万元、2003年735万元、2004年809万元。

项目建设

蒲山电厂建成后,特别是2004年以后,电厂路沿线至槐树湾村和蒲山矿区连成一片,成了蒲山经济新的隆起带,项目建设红红火火。在蒲山电厂东西两侧,先后引资兴建了三普建材、鑫港石化蒲山油库。在槐树湾村引进浙江资金兴建了槐树湾钢厂。在火星庙村兴建惠丰棉纺厂。围绕建材加工,在李才村引资兴建了盛宛建材公司和金鑫建材厂。盘活轧花厂原有资产,引资兴办恒源棉纺厂。同时,蒲山种鸡场引进台湾资金,利用技术优势,在宋营村泗水河北岸,征地3.3万平方米,兴建豫宛禽业公司。据不完全统计,蒲山镇20世纪90年代至2004年底,累计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5个,500万元至1000万元项目5个,100万元-500万元项目4个,100万元以下项目10个。

2004年全镇有中小学校33所,其中民办中学1所,民办小学2所,共276班,教师660人,在校学生10000余人,小学、中学入学率均达到100%。1986年-2004年,先后筹资1450万元,建成了30个行政村小学教学楼。1995年筹资130万元,建筑面积达2100平方米的镇一中教学楼1座。投资11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56亩,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的镇二中教学楼一座。期间,建成文化站1个,高标准文化大院15个,文明学校5个。镇中心卫生院设病床50张,有医务人员82人,有村级卫生室34个,全镇防疫率达90%。2004年镇有兽医站1个,兽医8人,兼职防疫员4人。1986-2004年,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控制在2.9‰以下,计划生育率连年保持在94.8%以上。镇成人学校每年培训实用技术人员4600人次,培养农村各项专门技术人才660人,农业科技方面推广豫麦18、豫麦34、丹玉十三玉米等优良品种和奶牛、皮尔蒙特肉牛养殖品种。1986-2004年,蒲山镇先后被授予“省先进乡镇文化站”、“省级重点镇”、“省级先进党校”、“科技示范乡镇”、“市级文明集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蒲山镇,古名蒲山寨或蒲山店,俗名蒲山街。东依蒲山,宛洛古道穿村而过。明属 南阳卫蒲山屯,清同治元年(1862年)筑寨,并有集市。蒲山店向以雕刻著称于世,大约在秦汉以前,这里的人民就以石雕为业。

据清代《南阳县志》载:“蒲山在县北四十里,无草木,多美石,晶莹似玉”。蒲山盛产青、白两种石头,皆系石灰岩石,耐风化,有韧性,易雕刻。民谚说:“蒲山人,不做活,(指农业)雕的雕,磨的磨”。可见早年这里的手工业就相当发达。

南阳现存最早而且最有名的石刻,当属汉汝南太守宗资墓前的“天禄”、“辟邪”,(现存市汉画馆)它雕工细腻,神情生动,古朴典雅,栩栩如生,宋代欧阳修的《集古录》,沈括的《梦溪笔谈》皆有详载。除此以外,南阳汉墓出土的大量画像石刻,如“车骑出行、后羿射日、午乐百戏、象人斗牛”等,内容之丰富,雕工之精巧,可为全国之冠。大部分画像石不仅石料采自蒲山,而且工艺也来自于蒲山,每一块画像石都凝聚着蒲山工匠们的智慧结晶。

唐宋之后, 南阳战乱频仍,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石刻业也随之凋敝。清代之后,自顺康以迄雍乾,社会稍安,人渐复业,加之清廷复古尊孔,官宦富豪大力提倡为“节女”、“烈妇”立牌坊、树碑碣,歌功颂德之风盛行一时。因此蒲山的石雕工艺又蓬勃发展起来,而且工艺日趋精湛。当时的著名艺人“罗二神手”,所主持的社旗镇山陕会馆石雕建筑,历时二十三年,可谓数百年石刻之大成。其中大殿前的九龙口盘石及两边的“十八学士登瀛洲”、“渔樵耕读”石雕,和“玄铿楼”四周的山水、人物、鸟兽、花卉等,件件雕工细腻,玲珑剔透,巧夺天工。这时的石雕工艺已到鼎盛时期。

石雕大致可分为石刻与雕塑两类,石刻指碑刻、浮雕、画像,多用于碑碣、墓志与画像石等;雕塑用于人物、动物及生活用具等。清代晚期又发展到雕琢石镯、石隧、手箍、烟咀等装饰品和生活品,并且远销云、贵及东南亚各国,有久负盛名的蒲山玉之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蒲山石雕更展现了新的生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有些年事已高的老艺人都培养了自己的徒弟,把精湛的技术一代一代传下去。几年来,他们为一些著名旅游区雕刻献艺,受到了高度评价。南阳武侯祠、医圣祠、桐柏水濂寺、襄阳隆中庙以及李时珍故里修复工程,他们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周边

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勇雄小瞄梨园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

周边乡镇

蒲山镇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