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

县衙 县衙内乡县衙 县衙浮梁县衙 县衙叶县县衙 县衙黟县县衙 县衙宁海县衙 县衙即墨县衙 县衙临晋县衙 县衙临淄县衙 县衙慈城县衙 县衙缙云县衙 县衙密县县衙


县衙指县府衙门,县首先是指"县治"、"县衙",如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遂缚诣县"。这里就是说把人绑了送到县衙里去。我们现在的口语里通常说"县里派来的"、"县里来的通知"等等,无疑都是指县一级的行政单位,是从"县衙"派生出来的。县其次是指"县城",即县治所在的城镇。我们通常说"到到县里去",就是到县城里去。县最后才是指"县域",即一县级行政区内之所有范围,这是我们现在通常所用的意思。内乡县衙,国家4A级文化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 南阳市内乡县城东大街。据《内乡县志》记载,县衙始建于 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历经明、清多次维修和扩建,逐渐形成一组规模宏大的官衙式建筑群。[1]内乡县衙座北面南,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中轴线上排列着主体建筑大门、大堂、二堂、迎宾厅、三堂,两侧建有庭院和东西账房等,共6组 四合院,85间房屋,均为清代建筑,被专家誉为“神州...

详情

县衙地名网_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城关镇县衙资料简介
  县衙是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城关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1132510000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11325。县衙与民主路、教育路、西城、北城、商城、东风村、书院村、清真寺村、黉学村、南园村、北园村相邻。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城关镇县衙介绍

县衙指县府衙门,县首先是指"县治"、"县衙",如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遂缚诣县"。这里就是说把人绑了送到县衙里去。我们现在的口语里通常说"县里派来的"、"县里来的通知"等等,无疑都是指县一级的行政单位,是从"县衙"派生出来的。县其次是指"县城",即县治所在的城镇。我们通常说"到到县里去",就是到县城里去。县最后才是指"县域",即一县级行政区内之所有范围,这是我们现在通常所用的意思。

内乡县衙,国家4A级文化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 南阳市内乡县城东大街。据《内乡县志》记载,县衙始建于 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历经明、清多次维修和扩建,逐渐形成一组规模宏大的官衙式建筑群。[1]

内乡县衙座北面南,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中轴线上排列着主体建筑大门、大堂、二堂、迎宾厅、三堂,两侧建有庭院和东西账房等,共6组 四合院,85间房屋,均为清代建筑,被专家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内乡县衙是中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封建时代县衙 。

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 中国文物报》评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十佳博物馆”,2006年荣膺 国家AAAA级景区,2014年内乡县衙再度入选河南省文明风景旅游区。内乡县衙与 北京故宫等一起被誉为是 中国四大古代官衙国际旅游专线,享有“北有故宫,南有县衙”、“一座古县衙,半部官文化”的美称。

习近平总书记曾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此对联就出自于内乡县衙。

内乡县衙坐北朝南,存房屋98间,建筑面积2704平方米,有大门3间,大堂面阔5间。木制构件上全部有花鸟彩绘,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柱上嵌木联一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大堂中间悬挂“内乡县正堂”金字大匾,匾额下为知县审案暖阁,阁正面立一海水朝屏风,上挂“ 明镜高悬”金字匾额。 三尺法桌放在暖阁内木制的高台上,桌上置文房四宝和令箭筒,桌后放一把太师椅,其左为令箭架,右有黑 折扇。暖阁前左右铺两块青石,左为原告席,右为被告席。

大堂两侧有议事厅,大堂后侧有平房两间,为衙皂房。过衙皂房即至重光门,门上悬挂“天理国法人情”金字匾额。回廊式的走廊,围绕两侧配房,过重光门,两侧有重檐双回廊配房,正面为琴房,面阔5间。堂后院落两侧有 配房,前后檐下皆有回廊,正面为迎宾厅。出迎宾厅又一进院落,正面为三堂,左右为回廊式配房。

三堂两侧有东西花厅院,为眷属宅院。三堂后为后花园,已毁。衙内院落开阔幽静,气氛肃穆。院中现有一元代 桂花树,树高9米,枝叶繁茂,另有一株 南天竹,四季常青。这座县衙是我国保存最好的古代衙署。

内乡县建筑群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它在整体布局上严格按照清代地方官署规制,表现了“坐北朝南、左文右武、 前朝后寝、狱房居南”的传统礼制思想。同时, 内乡县衙受主持营建者、浙江绍兴籍正五品县令章炳焘的影响,整个建筑群融长江南北风格于一体,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深邃森严,变幻无穷。

内乡县衙是中国封建社会县级政权衙门的实物标本和历史见证,是一座十分珍贵的文史资料库。“北有故宫、南有县衙”,“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加上已经开旂16个实物展厅和衙门文艺表演,更加系统地揭示了衙门文化的丰富内涵。1994年以来,党和国家许多领导人视察 内乡县衙,大批的科学家和外国友人经常到内乡县衙参观考察,2000年10月,内乡县衙被列入 中国四大古代官衙国际旅游专线。

进入县衙,首先映入眼帘是照壁,为青砖浮雕组成的一字型建筑群,正中有一个形似麒麟的怪兽,叫“犭贪 ”,主要是警戒官员不要贪赃枉法。照壁对面的 牌坊叫“ 宣化坊”,它面南书“ 菊潭古治”,面北书“宣化”二字,是知县每月的初一、十五 宣讲圣谕,教化百姓的地方。大门面阔三间,明间为百米 甬道的过道,东梢间的前半间置喊冤鼓一架,供百姓击鼓鸣冤之用;西梢间的前半间立有两通石碑,上面刻着“诬告加三等,越诉笞五十”,更增加了县衙的严肃性。进入大门,就能看到 寅宾馆、衙神庙、三班院、膳馆和国内仅存的清代监狱。过了仪门,是高大壮观的县衙大堂,大堂为单檐 硬山式建筑,建筑面积230平方米,堂前有宽阔的月台,堂内雕梁画栋,彩绘清晰美观。堂中有一暖阁,为知县公堂。暖阁两侧分置仗、刀、枪、剑、戟、刑具等,也为知县审理重大案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暖阁中间的 八卦图,精致优美,周围的三十六只白鹤栩栩如生,欲展翅飞翔,令游人留连忘返。两块跪石上留下的跪坑格外引人注目,它体现了封建时代的威严和等级。大堂前甬道的两侧,东为吏、户、 礼房,西为兵、刑、工房,是旧时衙门的职能办事机构。大堂东边为县丞衙,西边为 主簿衙。穿过屏门,即为二堂,是知县调解处理一般案件的地方。过二堂就是三堂,是知县日常办公的地方,如果办理的案件涉及机密,即在此审理。另外,在三堂的左右还有一个跨院,称为东西花厅院,是知县及其家眷饮食起居的所在。后面有后花园,是知县休憩娱乐和回避政事的地方。

县衙所有建筑物前的匾额、楹联以其语言精炼、内涵丰富而令人赞不绝口,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三堂前的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勿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许多党政领导看到这副对联都深有感触, 李铁映挥笔题写此联留存县衙, 朱镕基对这幅楹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 江泽民在视察河南时,得知此联,引起了特别注意,要求 中央办公厅核查此联来自 何时何地,出自何人之手。可见此联已成为警世名言。

内乡县衙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 衙门。为国内第一座衙门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北有故宫,南有县衙”、“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的美誉。

得到 朱镕基的高度赞扬,江泽民在视察河南南阳时得知这副对联也给予极高的评价。这些楹联对于我们研究封建社会的吏治情况,了解各级官吏的思想道德,丰富封建社会衙门文化研究内容,都具有较高的借鉴作用。

内乡县衙之所以能享誉全国,得益于她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其中较重要的是它丰富的陈列展览。在中轴线大堂、二堂、三堂及东西 花厅等主体建筑搞 复原陈列,再现古老县衙的真实面目和威严气势,以及 佐贰官、书吏师爷办理公务、审理案件和家眷生活起居的真实场面;在东西辅线建筑内围绕县衙内容搞辅助性陈列,主要用实物和文字版面展示和介绍有关衙门文化知识。县衙的单体陈列达到42个,展出面积达5400平方米,从不同角度演绎了县衙凝重深厚的文化底蕴。

她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从众多的楹联上得以展现。如大堂楹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二堂 屏门“天理、国法、人情”匾额等都是非常精彩的。其中最为世人喜爱和称赞的,是康熙十九年知县 高以永撰写的:“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楹联以朴素的语言揭示了 官与民、荣与辱、得与失的辨证关系,得到 朱镕基的高度赞扬。

内乡县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距今已经有700年的历史,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清光绪二十年,知县章炳涛主持营建,占地2万多平方米,有厅堂廨舍260余间,其建筑由中轴线及东西辅线组成。整个建筑群严格按照清代官衙监制和堪舆学说而建,体现了古代地方衙署座北面南、 左文右武、前衙后邸、监狱居南的传统礼制思想,建筑布局与《明史》、《 清会典》所记载的建筑规制完全相符,是封建社会县级衙门珍贵的历史标本。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曾多次指出要切实保护好这一难得一见的历史标本,十余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海外华人等国内外游客大批涌向内乡,使其名声大振。

“北京游 故宫,内乡览县衙”。内乡以其唯一而独特的优势,珍贵的历史价值,丰富的文化内涵,封建时代地方官衙完备的建筑规制和南北交融的建筑风格,含意深刻的匾联内容,高雅庄重的文艺表演,成为镶嵌在中州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她是历史的见证,是人间史鉴,是实物标本,是一座珍贵的文史资料库。县衙以其特有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自身的魅力和独特的风格,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被誉为“中华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

浮梁古县衙旅游风景区位于 瓷都景德镇市郊区 8公里,地处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闽东南“ 金三角”,长江中游经济区和京九铁路经济带结合部中心地区,其区位优势相当明显。以景德镇作为圆心点,向周边辐射250公里,则包含了庐山、黄山、 武夷山、 九华山、 三清山、 龙虎山、 鄱阳湖、 千岛湖等“六山两湖”,构成了旅游热点荟萃区和“ 世界遗产”密集区。形成一个以瓷都景德镇为中心向外辐射的旅游黄金圈。

历史上, 瓷都景德镇一直隶属于 浮梁县管辖。而浮梁县旧县城(即: 浮梁古县衙景区)自唐代以来,一直是浮梁县治所在。是 浮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浮梁自古以来一直是“望县”,其 县署品级为五品,高出一般县署 2级(一般县为七品)。较高的政治地位是因为其重要的经济地位,原由便是当地灿烂的 陶瓷文化和茶文化。(中国古代的三大国际贸易为:瓷器、茶叶和丝绸。)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 琵琶行》中有诗句曾叹:“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根据《新唐书·食物志》记载:“浮梁每岁产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万贯”(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朝廷茶叶税的八分之三,为全国之首)。

唐代, 浮梁县(当时还没有景德镇,景德镇称为 昌南镇)的制瓷业工匠 霍仲初、陶玉所制的陶瓷精美绝仑,有假玉器之称,被时人称为“ 霍窑瓷”和“ 陶窑瓷”。据传说,中国的英文名( China)便是“ 昌南”(ChangNan)的音译。宋代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年~1007年),真宗皇帝因欣赏浮梁县昌南镇所产的瓷器,将其年号赐给了这里当地名,易昌南镇为景德镇,从此景德镇之名便誉满天下(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皇帝将其年号赐给一个地方当地名。历史上只有两座城市的名称是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另一座是浙江省的绍兴市,但比景德镇晚一百多年)。元代,朝廷在景德镇设置“ 浮梁瓷局”,专门 烧造宫廷用瓷,开创了景德镇“官窑瓷”的烧造历史。明代,沿袭元代建制在景德镇设置“御器厂”。清代,在景德镇设置“ 御窑瓷厂”,将景德镇的制瓷业推向了极致!

古县衙景区内保存有完好的清代五品县衙(这是全国唯一的五品县衙,也是江南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县衙)和宋代佛塔——红塔(始建于公元 961年,距今1043年,为江西省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塔,誉为“江西第一塔”);有气势宏伟的古县衙门楼、堪称世界一绝的历史文化长廊、正在申报世界纪录的千年瓷坛、体现喜庆浪漫的千禧良缘广场;凸显陶瓷文化的 魁星阁——陶瓷艺术珍品馆; 为了 倾力打造古县衙文化和官文化,融历史性、文化性、观赏性、参与性为一体,开发了独具特色的升堂审案表演和古代武士巡游等仪式。 使古县衙景区的游览内容不断推陈出新!

1、乘车路线:景德镇休闲广场乘坐16路支线可达古县衙景区

2.景区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在瓷都景德镇的北部。从九景高速出口沿景德镇至浮梁公路可达、从 景德镇罗家机场至 金岭大道到浮梁大道可达、从婺源到景德镇转至浮梁大道可达。距景德镇市区8公里。

《千年县衙——浮梁县署及衙门文化趣谈》

出 版 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1-1

定 价:¥26.00

版 次:1 页数:385 字数:320000

印刷时间:2006-1-1

开 本:大32开 纸张:胶版纸 印次:2

I S B N:9787210031857 包装:平装

内容简介 “衙”是各级官署的统称, 浮梁县署,虽现存规制、布局、建筑主要是清代的,但自唐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迁建至今,长达l100余年。本书介绍了浮梁县的官衙文化,并通过对它的有关内容的介绍,将视野拓宽到封建社会各级地办政区、 衙门、官制等方面知识的认识上,补充了大量史料,集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

秦灭六国,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此后2000多年中,全国绝大多数县级衙门多已毁坏或拆除,“浮梁县署”能够保存至今,显然是一个奇迹。本书通过对江南这唯一一座保存比较完整、全国也屈指可数的封建时代县级衙门和衙门文化的介绍,为人们提供一些历史借鉴,从中吸取健康的营养。

作者简介

吴逢辰,江西 浮梁人,1944年8月出生。曾任中共浮梁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兼对台办公室主任、浮梁县教育局局长和文化旅游 广播电视局局长、政协浮梁县第三届委员会委员。致力于地方史和 衙门文化研究,参与《浮梁县教育志》《高岭古瓷土矿遗址保护规划》《浮梁县旅游总体规划》的编纂。

目 录 序

前言

一、概况

(一)浮梁的历史沿革

(二)浮梁县概况

(三)清代浮梁县区划

二、浮梁县古治

三、 浮梁城池

四、千年城徽——红塔

五、浮梁的 城隍庙

六、浮梁县署

(一)县署的历史沿革

(二)县署布局和主要 建筑功能

(三)县署的维修

(四)县署的文物价值

七、浮梁县署匾联赏析

八、浮梁古代职官设置及职能

(一)古代县级衙门职官设置

(二)唐至清浮梁职官设置及职能

九、唐代至民国浮梁县 (州)行政长官名录

十、唐代至民国浮梁部分名宦、贤侯和乡贤介绍

(一)名宦祠

(二)贤侯祠

(三)乡贤祠

十一、浮梁县部分县令和赴浮官员诗文选辑

十二、 浮梁县署部分文物介绍

(一)《察院禁约》残碑

(二)墙砖与 下马石

(三)育婴碑刻

(四)金批碑记

(五)澄镜

(六)御制卧碑文

(七)《宿弊永禁》碑

(八)《痛革积弊饬行勒石永禁》碑

(九)《永禁派买食谷》碑

十三、古代浮梁的县学

十四、浮梁古治的上谕亭

十五、古代浮梁的驿站

十六、明清浮梁营讯

十七、古代浮梁驻外办事机构

十八、古代浮梁的景德镇

(一)历史沿革与市镇概况

(二)誉满全球的制瓷中心

(三)得天独厚的瓷业资源

(四)朝廷对景德镇的瓷业统治

(五)设于市镇的广济堂

十九、历史名人与浮梁

(一)柳宗元代写瓷器状

(二)白居易与浮梁茶

(三)苏东坡浮梁访友

(四)范仲淹筑莲荷塘

(五)王安石咏听松轩

(六)岳武穆题联旸府寺

(七) 颜真卿巡行浮梁

(八) 汤显祖写《浮梁新作讲堂赋》

(九)唐英督陶景德镇

二十、衙门文化知识

(一)地方政区

(二)清代地方衙门

(三)衙署、建筑、庙宇、石刻

(四)县官的名称、职权和公务活动

(五)职官制度

(六)地方官的行为规范

(七)衙门的公务与公文运行

(八)衙门与司法审判

(九)监狱及管理

(十)衙门与赋税、户口、治安

(十一)衙门与科举、教育

(十二)清官、贪官和衙门陋规

(十三)衙门与历法、节庆

参考文献

后记

叶县县衙位于河南省 叶县境内,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是目前我国现存的古代衙署中惟一的明代县衙建筑。 叶县明代县衙不但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而且还是一座五品县衙。根据我国古代的官制,知县一般为七品官衔,而叶县知县却为五品县令。按照明代体制,全国的属县分为上中下三等。叶县地域宽广,由汉代的叶县、昆阳、红阳、舞阳4县和 犨县的部分组成,每年上缴税赋10万石以上;加之根据畿、望、紧、赤的条件,叶县地处南北交通要道,处于紧(交通要道)位置,故县令多由同知衔的 五品官担任。因此,县衙的规格也比一般的要高。据省文物局专家论证,叶县县衙建筑群落布局合理、规模宏大,其建筑形式融南北之风格,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风格、流派特点及变化规律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叶县县衙修复工程于1997年12月8日正式开工,至1999年10月1日主体部分对外开放。2001年7月,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县衙东、西副线上的建筑进行全面修复。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修复工程已经结束。为完成县衙修复工程,县委、县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共拆除县衙周围112家住户的房间310间;拆除单位楼房建筑5幢;总拆迁面积近7000平方米;投入资金640万元。整个修复工作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较好地保留了明清风格。修复后的县衙由大堂、二堂、三堂及所属的东西 班房、六科房和东西厢房以及监狱、厨院、知县宅、西群房、虚受堂、思补斋、南北书屋、后花园、大仙祠等,共41个单元、153间房屋,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衙署。

叶县县衙自1999年国庆节前对外开放以来,共接待中外游客10万余人,省、部级以上领导30多位。 叶县明代县衙已经成为 叶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为增加县衙文化的内涵,提高观赏价值,叶县又把文物库房搬迁到新落成的文物展厅内,从1000多件库存文物中选出300多件精品进行展览,其中有70多件文物为全国仅存的稀世珍宝。

2006年05月25日,叶县县衙作为明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古县衙建筑名。位于黟县城县人民政府中院的中轴线上。始建于宋宣和年间,元、明、清均有毁兴,现保存的系清 光绪初年由知县 陈德明所重修。占地160平方米, 歇山式正方形建筑,屋顶边长与房高的比例几乎是1:1,坐北朝南:飞檐翘角,正面四根柱子立于鼓形柱石上,支承着 梁头挑和额仿。柱枝衔接间无 雀替,檐下无斗拱;正脊两端微微上翘,无 吻兽相衬, 垂脊也无角兽装饰。房低顶重,结构简朴。现为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海县衙 雍正十二年(1734),清政府在金州首建县制,1907年隶奉天省。历任知县( 正七品)姓名及任职时间如下:

成章瓒  道光十九年(1839)至道光二十年(1840)

袁振瀛 道光二十年(1840)至道光二十三年(1843)

坐落在 即墨城中山街东端路北立法街29号的市博物馆后院。自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迁城立衙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了。历经沧桑,城内的古建筑大都随岁月的流失而烟消云散,惟独县衙的一至三堂幸存下来,成为山东省唯一能看到的三堂 老县衙。

此衙初建时的规模与结构,已不可知。元代至正年间知县董守中进行了重建,明清两代先后进行了10余次修葺和扩建,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县衙建筑群。

一堂,即正堂,或称“大堂”和“公堂”,是诉讼、审讯的场所。当年 康霖生曾在这里蹙眉思计智审顽妇, 黄培受“ 文字狱”之祸跪此对薄……正堂后面为二堂,曾名“印堂”、“ 鸣琴”和“致远”,是议事办公和会客的地方。可以想见,当年 许铤为开发即墨在这里剪手踱步, 黄宗昌为守城与“父母官”坐立不安……再后为三堂,是县令与眷属的内宅正寝。

正堂于1999年秋做了全面维修,在主体结构未动的情况下,更换了房顶、新制作了栅栏门及堂内匾额,重建了东西两配房。门口的立柱上镌刻着施政楹联:“堂外四时春和风甘雨,案头 三尺法烈日严霜”。维修后的正堂古朴典雅,雄浑庄重,在一片 古柏的映衬下,重现昔日风采,为古老的即墨城增添了一大景观,也为后人留下了一座有意义的历史建筑物。特别是这次在西配房原址内发现的“地库”,为它处县衙所不见,这一发现,给这座尘封着千年历史的古县衙撩开了一角神秘的面纱。

交通线路:从青岛至 即墨,乘市内3(或6)路公交车抵达博物馆站。

位于山西省临猗县城西北20公里的 临晋镇,为元代时 临晋县衙署所在地。 廨署创建于元大德间(1279~1307年)。明清两代及民国年间均有修葺,大堂的梁脊板上留有民国23年(1934年)10月最后一次重修题记。现存主体建筑大堂为元代原构,是山西省保留下来的三元代大堂建筑之一。

廨署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以中轴线布局分三层台阶式,依次为大堂、二堂、三堂,周围配以 廊房。

大堂面阔五间,进深六椽, 当心间很宽,明显大于次、稍间,稍间又略窄于次间。大堂用柱14根,柱网分布采用内槽当心间与次间“ 减柱造”,使堂内空间宽阔明亮。 梁架“为 彻上露明造”,六椽?直通前后檐用四柱。柱头斗?双昂五铺作,琴面假昂,柱头卷刹明显,柱础复盆式。堂前正面 檐柱大于各柱,当心间两根采用“抱柱造”。前檐 额枋用材硕大,以三根大圆木制作,直径达0?8厘米。增加了大堂的壮严气氛。

二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 硬山顶。 三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堂前带廊。两堂结构简洁,无斗?装饰,为清末民初时期建筑。

银亿库位于大堂与二堂中院之东侧,面宽三间,进深二椽,单檐硬山顶。书房位于三堂西侧,与三堂相接,面宽一间,二屋皆为民国时期建筑。

临晋县衙完整地保留了古代县衙营造格局,特别是大堂建筑用料独特,营造法式奇巧,完好地保留了元代的建筑艺术风格。

2001年6月25日,临晋县衙作为元至近代古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自大堂东山墙起向东15米,自大堂西山墙起向西15米,自大堂后檐下起向北100米(即现三堂后檐下向北15米),自大堂檐下起向南130米至大街。

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界限以外各延伸30米。

位于今 齐都镇东西大街,路北之县衙正中。南向,三间,石基砖墙,内用12根圆木柱支撑,重梁木椽,前出厦,出飞檐,硬山顶,前面为雕木隔扇。东西长11.1米,南北宽8.1米,高8.5米。

据民国九年《 临淄县志》载:“县衙原在城西北隅,元至元十五年(1279年)建。明洪武四年(1371年)知县 欧阳铭移建城中。正德六年(1511年)毁于流贼,知县马暹复修”。明朝末年,县衙毁于兵乱,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知县 于芳重新复修。原大堂两冀各建有曹吏房,堂前建有戒石亭。大堂 正南是县衙大门,门上有谯楼。东边建有土地祠,西边是监狱,大堂后有 “退 思亭”,再后为知县住宅。知县宅左边是 县丞宅,右边是主薄宅、 典吏宅等。

解放后旧县衙一直为临淄县治所在地。1974年县治移往 辛店后改建为 临淄色织布厂。

据史料记载, 慈城(旧称慈溪)县衙创建于唐开元26年(公元738年),为第一任知县房琯所建,《四明谈助》载:“(慈城县衙)从城山渡迁县今治……并始称‘ 慈溪’(原称‘勾章’)以汉孝子 董黯,因母嗜章溪水,筑室其旁,汲水供母故名。”

慈城县衙北起浮碧山麓,南起县前大街(今中华路),东至华家巷,西抵县西巷(今火神巷),占地4万多平方米。

据史料,县治最初是建在县治北面的浮碧山上,浮碧山以“形卑似鳖”所以又名“浮鳖山”。后由县令顾言在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迁到山下,“峙小山百雉亘其上,又峡而东,矗为浮碧,后县治宫顶,后徙麓。”(光绪《慈溪县志》)

慈城县衙前面是壁照。壁照为中国传统建筑特有,据说壁照是古人为冲煞而设,《水龙经》云:“直来直去损人丁。”无壁照气流直来直去,有了壁照气流则要绕着而行,因而气流减慢,气则不散。

过了壁照才是县衙门楼,门楼上悬有“慈谿县”匾额。进县衙大门,东轴是县丞署,县丞主管文书档案、仓库粮马、征税等,县丞署也是县丞商议、处理重大县丞事由的地方。

慈城县丞署始建于 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后屡毁屡建。清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慈溪知县邓恩锡修葺后,在县丞署正厅悬匾额:“不负斋”,意为不背恩忘德。正厅两侧有东、西耳房,东耳房是县丞办公、读书的地方,西耳房是丞署属员办公的地方。

县衙中轴有仪门。仪门平时关闭,只有在知县上任,恭迎嘉宾或重大庆典活动时才打开,知县平时出入都走东边的“人门”,西边则是“绝门”,是提审犯人、解押死囚赴刑出入的门,平时是关闭的。在仪门的西边是土地祠,土地能生五谷,是人类的“衣食父母”,里面供奉着掌管这方水土的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而东边则供奉着掌管财源的财神 比干、 范蠡和赵公元帅三位财神,财神保佑这方水土财运与富贵。

过仪门后是亲民堂也就是大堂。通往大堂的这条道叫“甬道”,甬道上,有一石亭,为“圣谕戒石坊”,是帝王戒训地方官员的建筑,石亭上刻有“公生明”和“廉生威”的戒语,意为只有公正无私才能明察决断,只有清白廉洁才能使人敬服,这是明朝嘉庆年间河北无极知县郭久礼为官经验的总结,被后人称为“官箴”,是很多官员引以自戒的座右铭。大堂的东面是粮科、户房、钱科等,西边是吏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等,是县衙的职能部门。

县衙大堂巍峨森严,是昔日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迎送上级官吏,接受圣旨的地方。大堂上方有“明镜高悬”、“执法如山”、“克己奉公”三块匾额,大堂正中屏风上绘有“山水朝阳图”,山正、水清、日明,意喻清正廉明。

大堂后是宅门。宅门是大堂和二堂之间的隔离建筑物,东边是军器局,西边是架阁库。宅门两旁设有门子房,专供看门人员值班及住宿,以防闲人进入,还有兵器局等部门。

过宅门是川堂,侧有酂侯祠。酂侯祠供奉的是汉代沛县人萧何,萧何因帮汉高祖刘邦定天下有功,官至丞相,又因制定平刑狱原则,论功第一,封为酂侯,因他是胥吏出身,故受历代胥吏崇拜,在衙门里设祠纪念他,称他为“衙神”。

川堂后为二堂。二堂是县令审理民事案件的场所,现保留了唐朝慈城古县衙一段砖砌的甬道,并在周围设了护栏。刻有“通十四年”的铭文砖,证明这甬道砖是在唐朝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烧制的,同时也证明了慈城县衙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最后为清清堂。清清堂原先叫清清阁,1262年,县令金昌年把清清阁改为了清清堂,清清堂是为纪念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慈溪知县张颖而建。张颖为官期间,以清廉著称,百姓亲切地称他为“张清清”,他的清廉事迹传到朝廷,宋太宗下诏奖赏,令地方立庙祭祀,在县衙设此堂是希望官员能像他一样为官清廉。

慈城县衙原还有西轴建筑群,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尚未恢复的西轴为典史署建筑群,典史掌管缉捕、巡逻、监狱和训练甲兵之事宜。典史署建筑群有正厅、后堂、监狱等建筑组成。

重建后的慈城县衙,在东、中轴之间增设了清风园和景观廊。清风园创建于2004年,通过文字、图片、雕塑、实物模型、多媒体等多种形式,揭露了伯嚭、朱勔、严嵩等历代贪官污吏的贪婪及最后下场,颂扬了黄霸、包拯、海瑞等人的清官廉吏形象,弘扬了中国传统廉政文化,激浊扬清,鞭挞腐恶,弘扬正气,是国内第一个“反腐倡廉”为主题的文化公园。景观廊顾名思义是供参观者小憩、欣赏景色的地方。

慈城县衙建筑,布局严谨,层次分明,廊道相接,浑然一体,既相对独立又互为贯通,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色及建筑风貌。

慈城县衙除了清清堂前的石阶、平台,重建时发掘的唐代古县衙甬道是历史遗存外,其余建筑因外敌入侵和自然灾害损坏已毁。现慈城县衙建筑是2002年按清光绪《慈溪县志》中的“县署图”重建。

缙云古县衙建筑规模宏大,自唐以来虽屡毁屡建,但一千三百多年来,其布局保持基本不变。据清光绪《缙云县志》记载,坐北朝南的县衙严格遵循左文右武,前朝后寝的封建礼制布局。大门前有照墙,中轴线上依次有大门、仪门、戒石坊、正堂、宅门、二堂、内楼等六进厅堂和五个院落。出县衙大门内东侧边门,有东区块建筑群,自南到北建有土地祠、东仓、幕厅(五间)、书斋(书房三间,厢房三间)。县衙大门内的西建筑群,首为监狱(虎头门一间,狱神祠一间,吏宿所一间,东号三间,西号四间,东南号二间,西南号一间,西北号一间),监狱后东西厢为仓房、西仓,中为捕厅,捕厅后为内宅。另外还有库房、厨房等等。整个县衙建筑群主从有序,错落有致,结构合理,是一个有机的建筑群体。

县衙是一县封建等级、传统礼制的维护机构,也是一地政治、经济、文化统治的中枢。特别是其中中轴线的厅堂等各类建筑,在县衙中更具核心地位,而且文化内涵非常深厚。

照墙

古代的官署衙门、大宅府第,其大门前往往都建有照墙。缙云县衙的八字门正前方,也建有一座庄重肃穆一字型照墙,这是风水意识的产物。因中国传统风水讲究导气,认为气不能直冲厅堂,否则不吉。为此,便是在房屋大门前砌一堵高墙,既起阻隔空间、屏蔽正堂作用,又保持气的畅通,起到了导气的功效。

在照墙两侧,还建有东西相互对称的两座亭式建筑,这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倡立的“旌善亭”和“申明亭”。所谓“申明”,即郑重宣明、反复开导和辩解申诉等含义,实质在于申明教化,惩莠显恶。故“申明亭”内悬挂木制黑漆的牌匾,称“板榜”,由衙门定期公布本地坏人坏事以及如何惩处的决定。周有栅栏阻隔,使观者可望而不可入,以防坏人擦去丑名。上了“黑榜”的人,必须接受乡里的管制教育和左邻右舍的监督。若改恶从善,三年无再犯,方可由乡里申报、衙门验实,在其名下注“改行”;六年无犯,始除其名。如三年内无再犯,且有善事可称者,则可将功赎罪,除去恶名。与“申明亭”公布坏人坏事的功能相对应的“旌善亭”,亭内悬挂红漆板榜,专门用来表扬本地“如孝弟、救急难、助婚丧、解纷息讼、化盗为良、赈饥施药、修桥路、施棺木葬无主之骸、拾遗金而不取”(清张伯行《正谊堂文集》)等好人好事。以期教育百姓趋善避恶,净化人心,和谐社会。

大门

缙云县衙的大门,其左右沿门侧呈斜线分列两道30度角的墙体,形成一个“八”字,是谓“衙门八字朝南开”。与县衙以坐北朝南体现尊贵相同,衙门前的八字墙也是无比“尊严”之物。首先,凡有需要让百姓知道的皇上“圣谕”,大多挂或贴在八字墙上,使之成为“最高指示”的信息发布中心。而恭接“圣谕”可是个笙箫鼓乐、吹吹打打的场面。同时,为了帮助老百姓深刻领会与贯彻落实“圣谕”,衙门还经常派县学的师生搭台、张灯,在衙门前举办“圣谕”的宣讲活动。“圣谕”之外,八字墙上还经常张贴传达朝廷和上级官府谕示和本县长官发布的告示或禁令等各色各样的告示,使之具有发布政令、新闻的重要作用。可见,古代的衙门口不是人们想象中那般森列肃穆,而是时时有热闹可瞧。

仪门

进入八字衙门,迎面耸立着衙署第二重门“礼仪之门”——仪门,它是一座强化礼制的建筑物。仪门青墙灰瓦,乌梁朱门,上有狮首门环和黄铜大钉,显得非常威严庄重。仪门平时都是紧紧关闭,只有在宣读诏旨、知县上任,恭迎上宾,或者有重大庆典活动时,才可以大开仪门,以示隆重。仪门两侧有东西角门,东为上首,称“人门”或“喜门”,专供知县人等平常出入。西角门则称“鬼门”或“绝门”,通常也是关闭不开,只有在提审人犯,押解死囚赴刑才打开。

大堂

飞檐翘角、高耸威严的三楹大堂,亦称“公堂”或“正堂”,明代额“亲民堂”匾,是县衙建筑群中最为宏伟、也最具象征意义的建筑。县官大老爷升堂,听讼、审讯、断案的场面,都摆在这个大堂之上。大堂又有俗称“讼堂”,清著名文学家袁枚在乾隆四十七年(1782)路经缙云时,见“县官讼堂养猪,为之一笑”,事见《随园诗话补遗》。180年后的1962年,郭沫若读到这则记载后,甚为感慨。并在他《读〈随园诗话〉札记》中写道:“《讼堂养猪》是一大好诗料,此缙云县官是一大好清官。”袁枚在缙云“讼堂”附近看见过猪,兴许属实。但说是县官把猪养在“讼堂”之上,疑为讽话。因其一是县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吃饭的人多了,衙内下人利用厨房的剩饭剩菜,养一两头猪,又因圈养不严,跑了出来,也属可能之事。其二是袁枚带有30多人,前到县衙目的是想县官接待他们游览仙都的,而这个知县却以“溪水涨”为由相拒。袁枚一路游来,哪里不是官府买单,热热闹闹,迎来送往?唯独这个缙云知县不买他的帐。袁枚能不以“猪”做点文章,讽讥一下这位知县吗?而郭沫若以“猪之为用甚大”,认定这个养猪知县就是“大好清官”,不免也有失偏颇。当然,这是题外之话,毋庸赘述。

大堂与仪门之间甬道上,原建有“戒石亭”(后称“箴石亭”),乾隆廿九年(1764~1767)就任缙云知县的令狐亦岱将亭改建为“戒石坊”。“戒石坊”没有普通牌坊那样高,横梁南向镌“公生明”额,北向坊柱则镌“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联,这是皇帝告诫地方官员不可贪污腐败、虐政害民的“座右铭”。坐在大堂上审问案件的县太爷,只要稍一抬眼,就可以看到这幅圣谕,其中用意,可谓良苦。

大堂与仪门之间的东西两抚,相向建有各为七间的厢房两座,东为吏、户、礼房,西为兵、刑、工房,合称“六房”。“六房”是县衙门与中央“六部”、“六科”相对应的具体办事机构,各房由知县统筹管理,各司其职。仪门与六房廊道相通,并与大堂相接,混然一体。

宅门

大堂与二堂之间,有“宅门”相隔。宅门前东西两厢,相向建有“班房”,是看门的“门子”日夜轮流值班和住宿之所。宅门是通入内宅的咽喉之地,门子地位低贱,却是知县亲信,负有传达和保卫之责。谁想见知县求情、办事,必须求助门子通禀。否则,在这里就要吃闭门羹,这就是所谓“走门子”的渊源。

二堂

宅门内是二堂。知县每天除上午升大堂理事外,多在此处理日常公务,个别召见下级,小范围研究事务。此外,民事案件审理一般不需要大堂那种森严气氛,故多数民事案件在二堂审理。一些不宜公开审理的刑事案件,也会放在这里秘密审理。

内楼

内楼即内宅。穿过二堂,便是知县日常生活起居的内宅。缙云县衙内宅,也屡有兴毁。乾隆廿九年建楼三楹,悬“一劳永逸”匾。左右耳房二间,东西廊屋各两间。后不知何时,改成楼房五楹,东西厢房各三间。

县衙位于郑州西南40公里的新密市,建于隋朝(公元616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六个朝代,距今1400年的历史。2006年6月新密古县衙被省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国内现存历史最长、规模庞大、保存完整、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县级衙署,有“中华第一衙”之称。

县衙坐北朝南,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10米,由照壁、大门、仪门、戒石坊、月台、大堂、二堂、三堂、大仙楼、后花园等由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形成九层五进院落,另有东西花厅、八班九房与县衙监狱,共占地4万多平方米。县衙大堂前建有的卷棚,在古代只有州署级别的衙门才有。县衙最高的建筑为大仙楼,其建筑风格在全国衙署里实属罕见。衙署内的监狱,历代沿用,一直到2003年,有专家称,新密县衙监狱使用年限可谓世界之最,堪称奇迹。

密县县衙特色之一是大堂前的“舆图”,民国十八年由密县县长谷振翔修建。舆图用砖瓦砌东西两半球,“陆以黄土,水以碧草,山以石缀,模型粗具”,把密县旧时的地理风貌以沙盘的形式呈现出来,有诗曰:“游遍陕甘到豫州,时艰无补何须愁。阶前营得舆图在,大地烟云一望收。” 谷振翔是一名有作为的清官,克服困难,政绩不俗。

大堂之后是二堂,建筑结构与大堂基本相同,主要审理不便公开的重大案件和民事案件,门口有一副楹联,上联“法行无亲,令行无故”,下联“赏疑为重,罚疑为轻”,令人感慨。

县衙另一特色是“莲池文化”,位于县衙仪门前甬道东西两侧各有一莲池,南北长18米,东西宽6.5米,深3米。甬道下有三孔石券桥洞使东西两莲池连通。莲池内植藕养鱼,清雅非常。古人为官注重“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最后二字“廉耻”与“莲池”谐音,寓意清水衙门,廉洁清政,出污泥而不染。“莲池”通常为高等级官衙所用,县衙建莲池是密县县衙最特殊的建筑,也是全国唯一保留下来的县衙莲池。

周边行政单位

淮北市公路管理局直属分局钟楼作业点 地址:南阳市内乡县县衙路梨苑山庄东北侧约170米
南阳市内乡县县衙路梨苑山庄东北侧约170米

周边

内乡县衙广场 地址:南阳市内乡县南大街10号附近
南阳市内乡县南大街10号附近

周边出入口

内乡县衙博物馆-南门 地址:南阳市内乡县县衙东路88号内乡县衙

周边门

内乡县城关镇人民政府-东南门 地址:南阳市内乡县县衙路140号附近

内乡县妇幼保健院-南门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县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