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镇

老城镇 老城镇乡镇概况 老城镇行政区划 老城镇历史 老城镇气候 老城镇经济 老城镇荣誉 老城镇移民迁安 老城镇老县城


河南省 淅川县老城镇位于县城西南23千米处,丹江口水库北岸上游。北与 金河镇搭界,东与 马蹬、 上集接壤,西与 大石桥乡相邻,南与 盛湾镇、 滔河乡隔丹江河相望。全镇土面积98.03平方千米(2017年) ,现辖21个行政村,23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079人(2017年)。老城镇地处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是 淅川县移民大镇。南水北调老城镇外迁人口1.6万,大部分搬迁到河南省新乡市、河南省开封市、河南省南阳市、大部分人员是为建丹江口水库的第三次、第四次搬迁。“故土难离”但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南水北调”一盘棋,恋恋不舍离开了故土。“南水北调”的老城镇:搬迁涉及的村有:武家洲村、险峰村、官福山村、岵山铺村、杨山村、狮子岗村下湾村、裴岭村、叶沟村、安洼村、小街村、陈岭村、石家沟村、新建队村、穆山村、石门村、七里村。搬迁之前全镇共有25个村。搬迁后剩下21个村,其中岵山...

详情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老城镇所有乡中心区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老城镇介绍

河南省 淅川县老城镇位于县城西南23千米处,丹江口水库北岸上游。北与 金河镇搭界,东与 马蹬、 上集接壤,西与 大石桥乡相邻,南与 盛湾镇、 滔河乡隔丹江河相望。全镇土面积98.03平方千米(2017年) ,现辖21个行政村,23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079人(2017年)。老城镇地处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是 淅川县移民大镇。南水北调老城镇外迁人口1.6万,大部分搬迁到河南省新乡市、河南省开封市、河南省南阳市、大部分人员是为建丹江口水库的第三次、第四次搬迁。“故土难离”但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南水北调”一盘棋,恋恋不舍离开了故土。

“南水北调”的老城镇:搬迁涉及的村有:武家洲村、险峰村、官福山村、岵山铺村、杨山村、狮子岗村下湾村、裴岭村、叶沟村、安洼村、小街村、陈岭村、石家沟村、新建队村、穆山村、石门村、七里村。搬迁之前全镇共有25个村。搬迁后剩下21个村,其中岵山铺村、狮子岗村、新建队村、安洼村四个行政村永远从老城镇这块版图上消失了。

老城镇是淅川县老县城所在地,位于河南省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结合部,地处国家重点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 丹江口水库北岸上游,距县城23公里,X011线横穿全境。全镇共辖25个行政村,28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079人(2017年),国土面积98.03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耕地面积2.4万亩,库区消落地面积6万亩,宜林荒山荒坡面积8万余亩,是淅川县移民大镇。
  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全镇涉及丹江口库一期移民21个行政村,其中全迁村4个,分别为狮子岗、岵山铺、安洼、新建村,总移民人口达1.6万人,主要移民安置区为河南省新乡市 原阳、 延津、 获嘉、 封丘4县和郑州中牟县,移民搬迁后,现辖21个行政村,23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079人(2017年)。

辖21个村委会:秧田村、险峰村、杨山村、下湾村、王岭村、石沟村、武家洲村、小街村、裴岭村、陈岭村、叶沟村、王沟村、泉沟村、马沟村、种子坪村、黑龙泉村、官富山村、穆山村、石门村、秧地沟村、七里村。

老城镇山青水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才辈出。舜帝时为尧子丹朱封地,丹朱陵即在今天老城镇石门村,春秋时是楚文化主要发祥地,楚国大夫屈原登岵山凭吊写下千古不朽诗篇《国殇》,明代史部尚书彭凌霄即为老城镇安洼村人,春秋时的“丹阳大战”、南北朝时的马圈大战、宋末的宋金之战和明清两代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刘邓大军李先念率部突围、抢渡丹江、挺进西北以及淅川县城解放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在此留下了刀光剑影之遗迹。

老城镇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属于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度,年平均降水量1000㎜左右,年均日照时数2046小时,无霜期228天。

以种植、畜牧养殖业为主,盛产小麦、玉米、红薯、水稻、绿豆、大豆等十余种粮食作物,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400公顷左右,粮食总产量18000吨左右,经济作物以芝麻、油菜、花生、烟叶为主,油料种植面积3000公顷左右,总产量7500吨左右,烟叶种植130公顷,总产量400吨左右,小辣椒种植面积157公顷,总产量900吨左右,全镇黄牛饲养量2.5万头,生猪1.8万头,羊1.2万只,家禽30余万只。林果业以仁用杏、花椒、油桃、薄壳核桃为主,经济林果面积1.8万亩,其中仁用杏林果基地1.2万亩,核桃、花椒、柿子林果基地0.5万亩,油桃基地0.1万亩。农业年产值达1.4亿元左右。

工业生产以机械制造、彩印包装、食品加工、地毯加工为主,全镇共有工业企业3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3家,分别为淅川县益源肉制品有限公司、淅川县宝林彩印有限公司、昭原机电公司,规模以上企业年营业收入达1.8亿元以上,个体工业加工达550余户,全镇工业年产值达6亿元左右。

三产主要以贸易零售业、餐饮、服务业为主,全镇三产共有企业20余家,三产个体户300余家,三产增加值0.5亿元左右。 老城风光 (4张)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地方财政预算收入6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

镇党委、政府先后荣获了省移民工作先进单位、省以法治省先进单位、市移民工作二等功、市反邪教工作先进单位、市信访工作先进乡镇、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人口普查先进乡镇、县移民工作先进单位、县农建工程一等奖、县公路养护一等奖、县劳保工作一等奖、县蓄牧工作先进单位、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县维稳工作先进单位、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等20余项大奖。

2009年8月21日试点狮子岗村迁至新乡市原阳县原武镇541户145人,打响了全省试点移民第一仗。
  
  2009年8月25日试点狮子岗村迁至新乡市原阳县原武镇,420户105人,完成了全村250户、961人外迁任务。
  
  2010年7月1日,安洼村迁往新乡市获嘉县史庄镇97户、417人,老城镇第一批移民正式启动。
  
  2010年7月3日,险峰村迁往新乡市封丘县陈桥镇217户、894人。
  
  2010年7月7日,小街村迁往新乡市延津县城关镇104户、435人。
  
  2010年8月10日,岵山村,迁往新乡市延津县胙城乡161户、685人,
  
  2010年8月12日岵山村,迁往新乡市延津县胙城乡123户、558人。
  
  2010年8月15日,下湾村,迁往新乡市原阳县福宁集镇141户、607人.
  
  2010年8月18日,下湾村,迁往新乡市原阳县福宁集镇120户、531人。
  
  2010年8月21日,新建村迁往新乡市原阳县福宁集镇170户、693人,老城镇第一批移民正式结束。
  
  2011年5月11日,叶沟村,外迁至新乡市延津县良种场25户96人,老城镇第二批移民正式启动。
  
  2011年6月7日,秧田村、王沟村,迁至新乡市获嘉县位庄乡苏章营安置点59户259人。
  
  2011年6月11日,石沟村、王岭村,迁至新乡市获嘉县董庄安置点73户305人。
  
  2011年6月13日,石门村迁至新乡市原阳县路寨乡林场安置点169户758人。
  
  2011年6月17日,武洲村迁至新乡市获嘉县太山乡农场安置点191户820人。
  
  2011年6月20日,杨山村迁至新乡市延津县胙城乡新兴农场五分场151户619人。
  
  2011年6月23日,官富山村迁至新乡市延津县胙城乡新兴农场二分场安置点274户1084人。
  
  2011年6月27日,七里村迁至淅川县厚坡镇杨窝村161户671人。
  
  2011年8月8日陈岭村迁往新乡市封丘县陈桥镇县林场272户1222人;
  
  2011年8月11日,穆山村外迁至郑州市中牟县雁鸣湖镇小朱安置点157户687人。
  
  2011年,8月12日,陈岭村迁往新乡市封丘县陈桥镇县林场外迁移民222户824人。
  
  2011年,8月15日裴岭村迁往新乡市原阳县太平镇水牛赵村188户790人,标志着老城镇二批移民的圆满结束。

淅川老城 建于明代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置县时,丹江绕城西、城南向东流去,老城呈正方形,围以土城,后又陆续改建为砖城,在1939年3月,国民党以焦土抗战为由下令折除城墙,1949年淅川解放后又复筑城墙。城区规模,以大十字为中心,分东西南北四条主街道。东西街为商业贸易区,县城西频丹江,上溯达陕西龙驹寨,下游达老河口、襄阳、武汉、上海。现被丹江水库淹没。  

周边政府机关

薛镇村委会 地址:南阳市淅川县

周边乡镇

老城镇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