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房镇

仓房镇 仓房镇名称来历 仓房镇政区沿革 仓房镇地理环境 仓房镇区划人口 仓房镇自然资源 仓房镇经济状况 仓房镇社会发展 仓房镇风景名胜


仓房镇地处 秦岭终南山东麓,豫西南与鄂西北的结合部, 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西岸半岛,距 淅川县城西南端75公里,西接湖北 丹江口市 石鼓镇,北接 盛湾镇。集山区、库区、偏远区为一体。地形呈西北高、东南低。国土面积155.68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2.6万亩,10735人(2017年),12个行政村,3250户,122个村民小组,全年人均纯收入4800元。仓房因西汉未年王莽撵刘秀屯兵聚粮而得名。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8%。因汉武帝刘秀曾在此驻军,并筑仓房储粮而得名。明代分属淅川县雷山、 顺阳和内乡县堡南、 石桥4保。 清代改保为里。1909年改属淅川县东二区(李官桥)第五段, 下辖19保。1938年改保为闾。1942年析小部建党子口联保, 属内乡县南三区(灵关殿), 余为淅川县第八区(李官桥)。<...

详情

仓房镇地名网_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仓房镇资料简介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仓房镇介绍

仓房镇地处 秦岭终南山东麓,豫西南与鄂西北的结合部, 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西岸半岛,距 淅川县城西南端75公里,西接湖北 丹江口市 石鼓镇,北接 盛湾镇。集山区、库区、偏远区为一体。地形呈西北高、东南低。国土面积155.68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2.6万亩,10735人(2017年),12个行政村,3250户,122个村民小组,全年人均纯收入4800元。仓房因西汉未年王莽撵刘秀屯兵聚粮而得名。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8%。

因汉武帝刘秀曾在此驻军,并筑仓房储粮而得名。

明代分属淅川县雷山、 顺阳和内乡县堡南、 石桥4保。 清代改保为里。

1909年改属淅川县东二区(李官桥)第五段, 下辖19保。

1938年改保为闾。

1942年析小部建党子口联保, 属内乡县南三区(灵关殿), 余为淅川县第八区(李官桥)。

1948年改属淅川县第七区(李官桥)。

1950年下设党子口、田湾 、仓房、 张营、 磨沟、 雷山、 清泉、 下寺8乡。 翌年雷山、 党子口、 田湾属十一区(李官桥), 余属十区(埠口)。

1955年张营、 仓房2乡为七区(埠口), 雷山、 党子口2乡为八区(李官桥)。 翌年为下寺中心乡, 辖仓房、 党子口2乡。

1957年下寺、 仓房2乡属八区(埠口), 党子口乡届九区(李官桥)。翌年为下寺大乡, 下辖下寺、 仓房、 党子口3个小乡。 8月废乡, 建下寺人民公社。

1961年为埠口区, 辖下寺、 仓房2个人民公社。 1969年撤区, 为仓房人民公社。

1983年12月改乡。 1985年7月增置沿江、 党子口村委会。

1999年9月撤乡换镇,辖13个行政村。

2011年底辖12个行政村,其中沿江村整搬整迁至新乡市辉县常村镇。

位于北纬32°55′′,东经111°53′。地处淅川县东南部,该镇东南滨 丹江口水库,西接湖北省丹江口市石鼓镇,北临淅川县盛湾镇 。镇人民政府驻地人民路,距淅川县城75公里。地处丹江口水库西岸,西北高东南低,岸边港汊大小数十个, 水岸线长46公里。 水域面积占2%, 丘陵面积23%, 山地面积75%,地形为山坡,丘陵带。主要山脉为秦岭余脉,自湖北省郧县东部迤逦入境, 境内北部有十步山、 西部有羊洞山等。 其中十步山为最高,海拔902米,西北为山地,东南为丘陵。

仓房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气候区,四季特征为春季(3月-5月)回暖快,偏东南风多,气温升降剧烈,4月阴雨天气较多,5月常有大风出现,夏季(6月-8月),降雨集中、旱涝不均,初夏多干旱,中、后夏降雨较多。秋季(9月-11月)凉爽,多连阴雨,晚秋降温迅速,降雨骤减。冬季(12月-2月)西北风多,干冷,由于西北方有秦岭、伏牛山的天然屏障和境内西北诸山峰形成的两道防线,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北方的冷气团南侵,年平均气温15.8°C,高于同纬度的东部地区2°C左右,无霜期约为228天。

仓房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丹江为一级支流,磨沟河、仓房河、马沟河、水壶河、清泉河等为二级支流,全镇共有大小河流十几条,流域面积在153平方千米,山区形河流,河槽深,洪枯流量变幅大,部分河段夏秋季节洪水徒增徒落,冬春季节枯竭甚至断流。河流均不封冻。

截至2011年末,仓房镇辖胡坡、杨湾、党子口、磊山、王井、磨沟、清泉、仓房、周庄、侯家坡、刘裴、马沟,共12个行政村,下设126个村民小组。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0千米,南北最大距离31千米,国土总面积155.68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1人。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108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50人,城乡化率13.4%,流动人口2310人。总人口中,男性5678人,占52.3%,女性5122人,占47.7%;14岁以下1026,占9.5%;15-16岁587人,占5.4%; 65岁以上2093人,占19.4%;主要以汉族为主。2011年人口出生率6%。,人口死亡率7.01%。,人口自然增长率0.5%。

截至2017年,该镇常住人口10735人。

仓房镇矿产资源石膏储量最为突出。有萤石、白云石、大理石、石英石等其中石膏的分布面积达50平方公里,储量在3.6亿立方米以上,石膏是水泥加工不可缺少的混凝剂,年开采10万多吨,产值达100万元,产品销往湖北、南阳、西峡等省市。

仓房镇是河南省鱼类较多的生产区之一。从2003年起,淅川县实行春季禁渔制度。在4月1日至6月30日,停止一切捕捞生产活动,所有渔船、渔具一律撤出捕捞水域,让鱼类充分“修养生息”。水库出产的淡水鱼即“丹江鱼”口感鲜嫩、柔软、味香,主要种类有青鱼,草鱼,鲢鱼,鲫鱼,鲤鱼等20多种。2003年,河南省农业厅认定丹江鲢鱼、鳙鱼、银鱼、草鱼、鲤鱼等品种为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2006年“丹水鱼”品牌获得“河南省名牌农产品”荣誉称号。经有关专家化验,丹江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高于其它鱼类1.2倍,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经常食用对降血脂、强记忆、增智力效果显著。

仓房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低温、冰雹等灾害,水灾多发生在每年的7-8月份,大旱灾较少,最为严重的水灾发生在1975年8月5日-8日,连降四昼夜暴雨,全镇35%以上的房屋倒塌,农作物被淹,损失惨重,无法估算。

种植业:仓房镇耕地面积16万亩,人均1.5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豆类、红薯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7398吨,人均685千克,其中小麦4056吨,玉米2137吨,豆类978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芝麻、棉花、花生、小辣椒等。

畜牧业:以猪、牛、羊为主,2011年牛饲养量8700头,年末存栏5500头。生猪饲养量9700头,年末存栏4300头。山绵羊存栏1.4万只,年末存栏0.5万头.家禽4.3万羽,上市家禽2.5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639吨,禽蛋272吨,畜牧业总收入154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35%。

林业 :截止2011年,累计造林10.2万亩,其中防护林5.3万亩,经济林3.8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植树75万株,林木覆盖率78%。

渔业:主要是以捕捞、库汊养鱼为主。2011年,产鱼30万公斤,经过加工包装的丹江牌五香风干鱼和冷鲜鱼,远销北京、天津等地,产值达100多万元。

2011年,仓房镇拥有大型农业机械52台,农民人均纯收入4620元。

2011年,仓房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3亿元,比上年增加17﹑8%,城乡集市贸易额0.8亿元,比上年增加12.1%。

截至2011年末,仓房镇有幼儿园11所,在园幼儿320人,专职教师15人,小学11所,在校生870人,专职教师6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10人,责任教师3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升初中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截至2011年末,仓房镇有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12个。全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0/2万,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6﹑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 10368 人,参保率96%,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0岁,其中男性78岁,女性82岁,孕妇死亡率 0/2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0‰,0‰。

截至2011年末,仓房镇有体育场地13处,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逐年增加。

仓房镇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名镇,这里山水如画、古迹繁多,人文荟粹。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现地之一,自汉、唐以来即名重当世。 有 香严寺、 旋台寺等名刹; 泉有珍珠、 豹头、白布朝阳等; 洞有双石、 水帘、 大峪、 天井等; 并有旋台绝顶、 白崖莹索、丹湖渔舟、 无缝白塔、 白崖山、 莲花峰、 四宝山、 兰草坡等胜迹、 景观, 历来受到文人名士赞扬咏。大胡坡古生动物化石点熠熠生辉。下寺龙山春秋楚墓群,已发掘公元前552年下葬的楚令尹子庚墓,出土文物7000余件, 其中编钟、列鼎、甬钟、石排萧为稀世之国宝。 墓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周边

淅川县仓房镇周庄村退斋人囗军役服务站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

周边政府机构

淅川县仓房镇腌村房退疯串役仓军人服务站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

淅川县仓房镇马沟村囟退役歌军人服务站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

周边医疗

仓房镇卫生院 地址:南阳市淅川县仓房镇035县道
南阳市淅川县仓房镇035县道

周边乡镇

仓房镇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

周边村庄

仓房 地址:南阳市淅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