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牧镇
马牧镇 马牧 马牧乡 马牧镇建制沿革 马牧镇行政区划 马牧镇自然资源 马牧镇经济发展 马牧镇社会管理 马牧镇发展成果 马牧镇历史名人 马牧镇名胜古迹
马牧镇,位于豫东平原,地处永城 夏邑交界处的永城市西部,历史悠久,是明末 丁魁楚、 丁启睿、近代孙殿英等历史名人故里,有丁老家古迹群、孙殿英故居祠堂等文物景点。 郑永南线公路纵贯东西,交通便利。有歧河、东沙河流经此地,土质为两从合土,水利条件较好,资源丰富,气候宜人,适合农业和畜牧养殖业生产。2001年,工农业总产值2.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57亿元;财政收入2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56元。2012年撤乡建镇,从此进入全面改革发展的新时期。1975年建马牧公社1984年改乡2012年马牧撤乡设镇。面积62.68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38176人(2017年),辖马牧、卜南、卜北、侯洼、董楼、丁辛庄、程阁、孙五子楼、两口、付小楼、丁三楼、堂林、丁大楼、丁路口、霍土楼、屈楼、郑店、郑寨、西...
详情马牧镇,位于豫东平原,地处永城 夏邑交界处的永城市西部,历史悠久,是明末 丁魁楚、 丁启睿、近代孙殿英等历史名人故里,有丁老家古迹群、孙殿英故居祠堂等文物景点。 郑永南线公路纵贯东西,交通便利。有歧河、东沙河流经此地,土质为两从合土,水利条件较好,资源丰富,气候宜人,适合农业和畜牧养殖业生产。
2001年,工农业总产值2.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57亿元;财政收入2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56元。
2012年撤乡建镇,从此进入全面改革发展的新时期。
1975年建马牧公社
1984年改乡
2012年马牧撤乡设镇。
面积62.68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38176人(2017年),辖马牧、卜南、卜北、侯洼、董楼、丁辛庄、程阁、孙五子楼、两口、付小楼、丁三楼、堂林、丁大楼、丁路口、霍土楼、屈楼、郑店、郑寨、西董楼、东霍、西霍、郑双庙、宋王庄、岐麦、丁老家、丁寨、桑李庄、丁大庄村、任贾庄29个行政村,109个自然村,233个村民小组。
该镇总耕地面积为5.3万亩,是一个农业强乡。主要粮食作物有优质小麦、大豆、玉米等,绿豆、红小豆等小杂粮也有大面积种植。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葱、辣椒、棉花、西瓜、甜瓜、留兰香等,并已形成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管理,年种植大葱、西瓜5000亩,甜瓜、留兰香3000亩以上,优质棉3万亩以上。特别是马牧大葱以棵大味美销往江苏、安徽等地,辣椒曾远销南方各省、区及东南亚各国。
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达到1.57亿元;乡级财政收入2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56元,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增强,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乡党委政府以“三新”活动为契机,改变招商思路,充分发挥优势,内引外联,坚持“围绕轻纺,拉长链条,带动相关”的招商思路,采用离岗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全员招商等方式,扎实推进全民创业,在全乡上下开展“真心、诚心、细心、耐心”服务,让亲商、安商、便商、富商成为全乡人民的自觉行为。每个项目签约后,都指定专人负责,严格兑现承诺,为客商提供全程、全方位服务,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2008年共签约项目12个,落地项目9个,协议资金2.2亿元,到位资金8000余万元,形成固定资产6600万元。
2008年以来,永城市马牧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工业上项目,农业抓致富,全民齐创业,建设新马牧”这一工作思路,着重抓“两手”,一是抓稳定,一是抓发展,使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稳定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必须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马牧乡党委政府通过实行“一村一干一警包村联校”制度,进一步落实了稳定工作责任制,乡党委政府与各行政村和乡直各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制,严格奖惩制度,坚持每月5日村级集中排查调处日,乡每月15日集中接待来访日,党政班子成员带头值班,明确村支部书记和单位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同时全乡30个行政村明确了82名调解信息员,123名义务调解员,坚持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真正做到了矛盾有人抓,纠纷有人管。还组织开展了“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致富能手”、“平安家庭”等的评选活动,并在全乡干部大会上隆重表彰,乡电视差转台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促进了乡风文明和社会的和谐。
一村一品创增收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马牧乡党委政府立足实际,从增加农民收入着手,抓重点,突难点,以点带面,分类推进。首先选出基础较好的村作试点,通过改造“空心村”,开展新村规划和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修建道路,建设文化大院,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其次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引导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实施“两绿(大葱、留兰香)”、“两白(棉花、白菜)”工程,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链条,已形成西董楼、付小楼等特色农业种植小区10个,带动并辐射邻村。第三依照“宜牛则牛,宜羊则羊,宜猪则猪,宜禽则禽”的原则,突出抓好规模饲养。乡政府在全乡范围内有选择地培植饲养示范户,把西董楼村的养猪专业户李宗河、丁老家村的养羊专业户丁胜军、郑寨村的养鸡专业户郑玉江等作为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并召集各村致富能手到乡政府参加科技培训,让养殖大户现身“传经”,使一大批饲养专业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乡已发展养猪小区3个,养羊小区3个,养鸡小区5个。饲养小区的养殖户年均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规模大的达5万元以上,饲养小区真正成了农民的“致富园”。农民从特色种植和养殖中偿到了甜头,人均收入显著增加。
更新观念创大业
马牧乡在全乡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思想、生活、工作作风建设,把干部深入农户、村组了解民意化解矛盾的情况纳入干部年度考核内容,每月进行一次集中汇报,当场点评,明确责任,同时半年和年终都要进行述职。此项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广大乡干部为农民服务的观念和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乡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孙殿英(1889年—1947年),乳名 金贵,字魁元,河南省 永城市 马牧乡 孙庄村人。行伍出身,1928年投靠国民党,任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因在河北马兰峪盗掘清东陵而闻名。1947年被解放军生擒,后病逝于战犯收留所。
孙殿英盗掘慈禧墓之后称:“满清杀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报仇革命。孙中山有同盟会、国民党,革了满清的命;冯焕章(冯玉祥)用枪杆子去逼宫,把末代皇帝溥仪及其皇族赶出了皇宫。我孙殿英枪杆子没得几条,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说什么盗墓不盗墓,我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大汉同胞!” 并说:我发掘满清东陵,有3个好处。第一,满清入关之时,大兴文狱,网杀士人,象吕留良,戴名世这样的人,都被开棺戮尸,我虽不才,亦知道佛经有言,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二,满清统治三百年了,搜刮的财帛不知多少,我发陵,是为通天下财货,收运转之利,丰藏国库。”
可见孙在盗掘慈禧墓时有一部分民族主义的影子,清朝灭亡之后满汉之间的关系要考虑到历史因素,孙也难以置身其外。
冯玉祥说:“殿英老弟,你的革命精神我很佩服!咱们是好朋友,好同志!在反对清廷这一点,我干的是活的(指驱逐溥仪),你干的是死的(指盗陵)。”
丁魁楚,字中翘,号光三。河南永城市马牧乡丁老家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举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郎中、大名道副使,保定巡抚, 户部侍郎, 蓟辽总督、 兵部右侍郎、 都察院 右佥都御史,河北巡抚,总督河南 湖广,加任 兵部尚书衔,总督两广, 东阁大学士,封平粤伯。
丁启睿,字性如,号圣临, 丁魁楚的侄子。万历四十七年(1618年)中举人,四十八年中进士。历任南京 兵部主事、兵部郎中、太原知府、山东按察使右参政,山西副使、巡抚,右布政使, 右佥都御史,兵部右侍郎(督陕西三边军务),兵部尚书(兼总督湖广、河南、四川及长江南北诸军、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加 太子太保。
丁老家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明清时期有方圆四十里相府之称,是明末时期“一门两尚书” 丁魁楚和 丁启睿的府邸。
丁氏祖墓(明朝),古柏树群园林(明朝),丁氏祠堂遗址(明朝),丁氏祠堂(清末民初)。
奇松:马牧乡丁老家村东丁氏祖墓生长一株明代栽植的松柏树,人称“奇松”,何谓奇,因它的叶子有松叶、柏叶两种。距今有400余年的树龄,树干挺拔,高约15米,胸径1米许,枝繁叶茂,四季常青。
孙殿英故居祠堂,位于永城市马牧镇王庄村孙庄,建于民国时期,祠堂现存三间。2011年被永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年久失修,该建筑保存状况较差,部分墙体开裂,屋架木梁、立柱受雨水侵蚀糟朽严重,台基、木门、窗棂及砖瓦损毁缺失,周边环境杂乱,亟需维修。
孙殿英故居祠堂是历史的客观见证,对其保护具有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2016年,为保护文化遗产,永城市文物旅游局协调筹备马牧镇孙殿英故居祠堂修缮工作,永城乡贤、孙氏后人孙华先生慷慨捐资予以维修。
周边
永城市马牧镇西董楼村胚役宿退逑军人服务站
地址: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X045
永城市马牧镇丁三楼村坩役茶退闯军人服务站
地址: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X045
周边派出所
永城市马牧派出所
地址:商丘市永城市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办公时间08:00-12:00,14:30-17:30
周边政府机构
永城市马牧镇马庄村粳郑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
永城市马牧镇诣村霍楼灬蜘土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
永城市马牧镇诊剔麦糗歧村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
周边诊所
马牧乡卫生院
地址: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马牧镇马牧卫生院
周边乡镇
马牧镇
地址: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