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寨回族乡

蔡寨回族乡 蔡寨回族乡行政区划 蔡寨回族乡农业生产 蔡寨回族乡乡镇企业


1954年11月,蔡寨回族自治区建立,包括蔡寨、肖洼两个乡,辖陈庄、蔡寨、刘庄、老师庄、闫庄、桂庄、潘庄、肖洼、武庄、徐庄10个自然村。1956年,蔡寨回族自治区撤销,建立蔡寨回族中心乡,辖冯张庄、二舍铺、管庄3个小乡。1957年3月,蔡寨回族中心乡撤销全并乡镇。1986年11月25日,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蔡寨回族乡复设。现辖蔡寨、肖洼、崔庄、寺后郭、冯张庄、冯老庄6个行政村,21外自然村,有96个村民小组,4370户村民,总人口17022人(2017年),回民4120人,主要集中在东部肖洼、崔庄、蔡寨三村,占全乡总人口的41%。全乡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通电、通路、通讯、通水,面积小,人口少,居住集中是该乡的主要特点。蔡寨回族乡辖蔡寨、冯老庄、冯张庄、寺后郭、崔庄、肖洼等6个行政村,区划代码如下:蔡寨回族乡成立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方面...

详情

蔡寨回族乡地名网_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蔡寨回族乡资料简介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蔡寨回族乡介绍

1954年11月,蔡寨回族自治区建立,包括蔡寨、肖洼两个乡,辖陈庄、蔡寨、刘庄、老师庄、闫庄、桂庄、潘庄、肖洼、武庄、徐庄10个自然村。1956年,蔡寨回族自治区撤销,建立蔡寨回族中心乡,辖冯张庄、二舍铺、管庄3个小乡。1957年3月,蔡寨回族中心乡撤销全并乡镇。1986年11月25日,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蔡寨回族乡复设。现辖蔡寨、肖洼、崔庄、寺后郭、冯张庄、冯老庄6个行政村,21外自然村,有96个村民小组,4370户村民,总人口17022人(2017年),回民4120人,主要集中在东部肖洼、崔庄、蔡寨三村,占全乡总人口的41%。全乡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通电、通路、通讯、通水,面积小,人口少,居住集中是该乡的主要特点。

蔡寨回族乡辖蔡寨、冯老庄、冯张庄、寺后郭、崔庄、肖洼等6个行政村,区划代码如下:

蔡寨回族乡成立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发展。全乡已形成五大支柱产业:良种繁育、瓜菜生产、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食用菌栽培,其中良种繁育和牛羊饲养、屠宰已在全县独具特色。全乡已建成四大生产基地,即:西瓜、蔬菜、牛羊屠宰、面粉加工已形成规模,特别是面粉加工业成为全县最大的面粉生产基地。随着农业结构调整进程的加快,麦瓜菜、麦烟薯、麦瓜豆等间作套种面积不断扩大,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得到推广,绿色生态农业、无公害瓜菜等快速发展,为发挥回族群众传统优势,按照规模化生产、企业化加工、市场化销售的要求,全乡建成牛羊交易市场3个,定点牛羊收购站5个,日成交额达10多万元。现有清真冷冻厂2座,冷冻储藏保鲜能力达150吨,为农民提供牛羊屠宰、分割加工、储藏、销售系列化服务。全乡常年从事牛羊饲养、屠宰、加工的农户就有500多家,新建大型养牛场2个,养羊场3个,全乡黄牛存栏量突破5000头,山羊存栏量超过50000只。

以面粉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建成了淀粉厂、食品厂、饲料厂等中小型企业60多家,今从事面粉加工的企业就达16家,年加工小麦3500万公斤,年产值可达2500万元,解决了当地及周边的粮食转化增值问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另外,该乡还有电碳厂、塑料厂、拼版厂等乡村企业20多家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概况】

地理位置 该乡位于东经113°92″-113°99″,北纬33°25″-33°28″。地处西平遂平两县交界处,在县城南端16公里处,北与二郎乡相邻,东与焦庄乡接壤,南面、西部与遂平县和兴乡、沈寨乡相连。乡政府驻蔡寨村。地势南高北低,东西长,南北短,东宽西窄。全乡总面积18.54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面积2.2万亩,其中岗地8100亩;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1℃。年降雨量830毫米,适宜农作物生长。

历史沿革 1954年11月,蔡寨回族自治区建立,包括蔡寨、肖洼两个乡,辖陈庄、蔡寨、刘庄、老师庄、闫庄、桂庄、潘庄、肖洼、武庄、徐庄10个自然村。1956年,蔡寨回族自治区撤销,建立蔡寨回族中心乡,辖冯张庄、二舍铺、管庄3个小乡。1957年3月,蔡寨回族中心乡撤销全并乡镇。1986年11月25日,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蔡寨回族乡复设。现辖蔡寨、肖洼、崔庄、寺后郭、冯张庄、冯老庄6个行政村,21外自然村,有96个村民小组,4370户村民,总人口1.7万人,其中回民4120人,主要集中在东部肖洼、崔庄、蔡寨三村,占全乡总人口的41%。全乡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通电、通路、通讯、通水,面积小,人口少,居住集中是该乡的主要特点。

【经济发展】

该乡以农业、畜牧业、劳务输出、工商业为主导产业,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639元,全乡生产总值达到2.6亿元,财政收入354万元。

农业 全乡人均耕地1.3亩,80%为水浇地,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粮食产量连续9年增产,2011年农业总产值达7303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粮食总产量达2.32万吨,创历史新高,经济作物主要有烟叶、油菜、瓜菜。2011年种植烟叶500亩,瓜菜1200亩。畜牧业以养牛、养羊、养猪、养鸡鸭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达9000多头,肉牛饲养量420头,山羊饲养量达4.5万只,家禽饲养量为12万只,全乡畜牧养殖业总产值达4900万元。

工业 以招商引资为载体,抓好工业项目建设,2011年引进项目3个,总投资600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00万元,目前以面粉加工、食品加工、塑料制品、建筑材料为主导产业,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达到8490万元,占全乡国内生产总值的34%,全乡有工业企业26家,从业人员2100多人。新建成的裕隆清真食品厂年产雪米饼3600吨,年产值可达6000万元,新引进的东西合作项目塑钢门厂、塑胶制品厂也已建成并投入生产。

商贸流通 为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加快农村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发展,乡政府制定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全乡共有商业网点482人,从业人员675人,建农村超市16家,大小餐馆32家,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25亿元,建成大型农贸市场2个,年成交额9865万元。

劳务输出 该乡引导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引导在外打工人员返乡创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全乡在省内外务工人员达5500多人,在本地企业就业人员达1200多人,年劳务收入达7500万元。

【社会事业】

目前,全乡有民族路、团结路2条县乡道路,通往县城公交车2路,日发客动汽车18班次;有邮政电信所各1处,全乡固定电话用户有2860户,移动电话用户7500多户,互联网用户1400多户,农业生产条件逐年改善,共修建岗区塘堰坝8处,打百米深井14眼,机井600多眼,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处,整修村村通道路20公里,大、中、小型农业机械共计4800多台,基本实现农业耕、种、收机械化。1996年建成供电所,年供电量达700万度。

教育 2011年全乡有初中1所,小学6所,幼儿园1所,初中教学班12个,在校生480名,教职工42名;小学有教学班42班,在校学生1450名,教职工6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建民族幼儿园1所,入园儿童360名,全乡建成教学楼7所,全部消灭了危房,初中升学率达95%以上。

科技 经常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利用培训班,发放科普资料、到外地参观学习等形式,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工作。对农村现有技术人才进行普查登记,全乡有农技人员24人,其他科技人才42人,科技水平明显提高。

医疗卫生 2005年建成乡卫生院,现有卫生人员21名,其中职业医师6名,护士12人,有村级卫生室18个,从医人员26人,6个行政村全部实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参保率连续3年在95%以上。

社会保障 全乡建敬老院2个,有36名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全乡低保户有722户,散养五保户110人,按政策规定按时足额发放低保金,对国家优抚对象122人,年发放抚恤金78万元,2011年实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有72户贫困户领取危房补助资金42多万元,喜迁新居;实行了农村养老保险,全乡农民参保率达90%以上。

【民族文化】

蔡寨,相传蔡邑筑寨居此,故名蔡寨,系汉代名镇,明朝已成为回族聚居点,商贾云集,闻名遐迩,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流传至今的经字画,即阿拉伯书法艺术,就是把阿拉伯文字写成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是回民穆斯林用阿拉伯文书写伊斯兰教经典警句的一种传统书法艺术,有中堂、条幅、对联等。《经堂歌》是回族穆斯林中流传的民间宗教歌谣,以通俗的汉语诗歌形式吟诵伊斯兰教教义、教律、教规、规劝人们信奉真主,端正品德,洁净清廉,行善止恶等常见的有《伊玛民歌》、《六大信仰歌》、《劝孝八百歌》,民间传说有《阿丹与好娃》、《回回的来历》、《香气的传说》、《耍公婆抹黑脸》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曾留下回汉群众打土豪分粮食和团结抗日的故事,轰动全县的“吃大户”运动就发生于此,在著名的金岗寺战役、祝王寨战役中,蔡寨人民作出了突出贡献。这里也是明代大将、云南总督冯诚后裔的发源地,现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即陈平坟。近年来,该乡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发展,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乡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成立了电影放映队和民间文艺演出团体4个,实施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入户率达85%以上。另外,蔡寨的手抓羊肉,罐饺子等都是远近闻名的食品小吃。

周边政府机关

中共蔡寨回族乡委员会 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崔庄C82蔡寨回族乡政府

濉溪县韩村镇韩村村村委会 地址:驻马店市西平县发展路

周边乡镇

蔡寨回族乡 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