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村

星光村


星光村 隶属 武汉市 蔡甸区 奓山街道,面积2平方公里,邻近318国道和奓山集镇,耕地面积765亩,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55户,总人口1039人。从2003年起,该村积极探索 新农村建设,逐步摸索出一条整村搬迁--盘活土地--发展产业--农民持续增收的新农村建设之路。目前,全村完成农民新村建设第一、第二期工程,建成别墅式住房4万平方米,搬迁农户189户,占全村总数的74.1%,初步实现了经济发展工业化、村庄建设城镇化、农民生活居民化的建设目标。集约用地,努力壮大集体经济星光村在实施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始终以"盘活土地,发展产业"为根本目的,集中和节约每一寸土地,将腾出的土地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农民在住进别墅式新房之前,每一农户的宅基地加前后院等,平均占地1亩多,而别墅式新房每户仅占2-3分地,土地占有率大大下降,目前,该...

详情

星光村地名网_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奓山街道星光村资料简介
  星光村是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奓山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42011400220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114。星光村与奓山社区、奓山新社区、星光社区、大东社区、大东村、小东村、红焰村、联谊村、联盟村、丘林村、老世陈村、螺丝岗村、三红村、檀树村、中原村、长新村、霞光村、前峰村、双丰村、奓山村、丛林村、新安堡村、留环村、袁岭村、群雁村、丁九村、一致村、凡里村、罗家村、陈家村、祝家村、新生村、三家店村、三羊村、民生村、兴力村、新集村、友爱村、群建村、金牛村相邻。 还有111个地名与星光村同名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奓山街道星光村介绍

星光村 隶属 武汉市 蔡甸区 奓山街道,面积2平方公里,邻近318国道和奓山集镇,耕地面积765亩,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55户,总人口1039人。

从2003年起,该村积极探索 新农村建设,逐步摸索出一条整村搬迁--盘活土地--发展产业--农民持续增收的新农村建设之路。目前,全村完成农民新村建设第一、第二期工程,建成别墅式住房4万平方米,搬迁农户189户,占全村总数的74.1%,初步实现了经济发展工业化、村庄建设城镇化、农民生活居民化的建设目标。

集约用地,努力壮大集体经济

星光村在实施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始终以"盘活土地,发展产业"为根本目的,集中和节约每一寸土地,将腾出的土地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农民在住进别墅式新房之前,每一农户的宅基地加前后院等,平均占地1亩多,而别墅式新房每户仅占2-3分地,土地占有率大大下降,目前,该村仅从189户搬入新村的农户中腾出土地218亩。对于腾出的土地,该村先后投入200万元,已完成一期180亩土地的"三通一平",建设标准化厂房2000平方米,兴建"星光工业园",引进武汉祥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等投资规模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村"两委会"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先后建起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500亩,大、中温棚300余亩,发展草莓、藜蒿、梨枣等特色农业480亩,较好地实现了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的转变。2005年,全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0136万元,上缴税收322万元,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68元。

整村迁建,努力让农民过上城里人生活

星光村在实施新农村建设中,始终把便民利民富民作为根本出发点,切实在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上下功夫。为彻底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在房型设计时,他们坚持专家、村"两委会"和村民代表"三堂会审",突出整洁、美观、实用;在拆建标准上,采取按砖木房220元/平方米对拆迁户进行补偿、免费提供新宅基地、全额减免基础设施配套费的方法,并根据农民获得补偿的实际水平,推出了两种标准的别墅式住房供农户选建,切实做到"建房不举债";在建房施工时,采取"五统一分"(统一房屋样式、统一正负零、统一楼层、统一门面装饰、统一建材购进和分户建设)原则组织施工,突出整齐划一;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方面,村集体累计投资300余万元,按城镇社区的标准,建起了"三室二场"(医务室、警务室、图书室、多功能活动场和绿化广场),完成了水、电、电视、电话、宽带管线入地,绿化率达到30%。

在引导农民的新生活上,村"两委会"与迁入新村的农户签订了不养家禽家畜、不养狗、不种菜、不损坏公共设施、不在房前屋后堆放杂物的"五不"承诺协议书。新村的硬化路面、绿化景点、封闭式垃圾桶取代了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的"五乱"现象,农民生活质量大为提高。乔迁之喜的村民高礼云说:"是村里拆迁腾地、建设农民新村,才让我们过上了像城里人一样的新生活。"同时,星光村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村工业园的企业长年为村民提供600余个打工岗位,部分农民实现了就地就业。4组农户唐业宽家庭人口8人,儿子、儿媳4人在工业园企业务工年收入4.96万元,夫妻两人经营土地3亩年纯收入1.5万元,2005年他们全家人均纯收入达到8075元,日子过得红火宽裕。

提高 素质 ,努力改善社会风气

星光村在实施新农村建设中,始终把引导农民提高思想、文化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大力推动乡风文明。村图书阅览室订有10余种报刊和近千册涉农图书,村民空闲的时间到图书阅览室争相学习党的政策、致富信息和先进的农业技术。村里积极培育新农民,让广大农民具有一技之长,近年来先后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20余期,参加培训的村民近1200余人次。农民掌握嫁接苗、无公害生产、配土施肥等农业"三新"技术达到了100%,而且在企业打工的农民还开展技术创新项目10余个。过去,村民之间相互比的是"米袋子",现今比的是"钱袋子",而且比谁更有文化、更懂技术、更会经营致富。

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居住环境大为改善后的农民,也渐渐接受和崇尚起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风。平时村民自发组织卡拉OK、篮球、腰鼓等文体活动十分活跃,重大节日有文艺演出或体育比赛。广大村民还积极参加村里开展的"十星级文明农户"、"五好家庭"创建活动,参创率达到90%,"十星"农户发展到187户,"五好家庭"占全村农户的80%。目前,全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邻里关系和谐,打牌赌博、封建迷信、游手好闲、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现象大为减少,全村连续多年无计划外生育、无刑事案件、党员干部无违纪违规行为。

村务公开,努力做到民主管理

星光村在实施新农村建设中,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龙头",以村民自治为目标,以村务公开为抓手,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了村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一是做好公开、沟通、反馈"三个结合"。2005年,星光村围绕"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办专题公开栏2期,印发公开信280余封、简明问答300多本、宣传提纲500多份,建立了村民明白档案,设立了意见箱和"回音壁"。

二是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会、村务听证会、村民议事会和民主协商会的作用。迁村腾地、发展工业农业产业园、新村建设等事项都由"农户最后说了算",新村建设规划设计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反复修改达6次。

三是完善干部评议、财务清理、项目建设质量监控三项制度。2005年度由党员、村民代表参加的评议大会,对村"两委会"工作开展评议,满意率达95%,基本满意占5%,全体村干部测评结果均为称职;由村民主理财小组对家园建设项目资金进行定期清理,清理情况及时在村务公开栏向村民公示;选出7名村民作为家园建设的质量监督员,对家园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并推行票决制,没有通过票决的建设项目,不予验收,确保了家园建设的工程质量。

星光村:向武汉开发区靠拢

蔡甸区奓山街办星光村新上任的村支部书记左少平,被20多个村民堵在了家门口。这些原计划第三批集中搬迁的村民等不急了,来敦促左少平加快进度。

左少平上个月接任村支书。此前,他是区第十二建筑公司的总经理,在外闯荡多年有了积蓄,他觉得该回报家乡了。此时,村里老支书张友明因身体原因退出,村民选择了左少平。

张友明带领大伙干了30多年,特别是2003年以来,为村里打了个好基础:对5个村办企业改制,引进苏泊尔集团、蒙牛塑料包装等12家企业,盘活闲置资产1000多万元,连续5年创利税超过百万元,村集体收入500余万元。通过拆迁腾地,105户住进别墅楼,腾地150亩。家家户户实现改水改厕,能上网、能看有线电视,农民人均纯收入六七千元。

在村民看来,新农村建设之所以有声有色,得益于紧邻武汉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此外,318国道、沪蓉高速穿村而过,交通优势明显。

星光村离武汉开发区不到5公里,这是左少平最看好的优势。新农村要长久发展,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最有效的办法是对接开发区发展工业。但全村7个村民小组,765亩耕地,能腾出的地方已经不多。他与村两委一班人反复商量决定,停建别墅,改建筒子楼。这样,土地可种出更多的工厂。

下一步,左少平计划组织大家去官桥八组等先进村学习考察,这样更加坚定了村民的信心。等到雨季结束,第三批村民将住进筒子楼。

周边园区

81经济开发区 地址:武汉市蔡甸区大奓路星光村工业园东侧约30米
武汉市蔡甸区大奓路星光村工业园东侧约30米

周边乡镇

奓山街道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

周边村庄

星光村 地址:武汉市蔡甸区
武汉市蔡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