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溪镇

三溪镇 三溪镇历史沿革 三溪镇经济发展 三溪镇地理气候 三溪镇历史文化 三溪镇政区概况 三溪镇经济概况 三溪镇社会发展 三溪镇基础设施 三溪镇资源优势 三溪镇村镇建设 三溪镇经济发展 三溪镇教育事业 三溪镇行政区划 三溪镇社会事业 三溪镇地域特色


三溪镇--阳新历史悠久的美丽古镇--凤凰山下,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民风淳朴!三溪镇地处鄂东南,是湖北省阳新县下辖镇。因 王英、 大冶、国和三条河流在此汇合而得名。因而别称三 溪口。三溪东接浮屠,南依 龙港,西连 咸宁,北濒大冶。镇政府所在地三 溪口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始建于明朝 弘治年间,距今有500多年历史。全镇辖19个村,1个居委会,38387人(2017年),国土面积144.71平方千米(2017年)。现有耕地面积3.2万亩,山场13万亩,水面2万亩。三溪镇境内交通快捷便利,区位优势显著。距黄金水道 长江不足90公里,距县城38公里,离 106国道13公里, 大广高速公路和“十二五”规划拟建的武阳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并设有高速出口,省道沿横公路自东向西贯穿全境;距创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 王英仙岛湖5公里,辖区内通村公路实现全覆盖。镇内建有 客运站有...

详情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三溪镇所有镇中心区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三溪镇介绍

三溪镇--阳新历史悠久的美丽古镇--凤凰山下,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民风淳朴!三溪镇地处鄂东南,是湖北省阳新县下辖镇。因 王英、 大冶、国和三条河流在此汇合而得名。因而别称三 溪口。三溪东接浮屠,南依 龙港,西连 咸宁,北濒大冶。

镇政府所在地三 溪口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始建于明朝 弘治年间,距今有500多年历史。全镇辖19个村,1个居委会,38387人(2017年),国土面积144.71平方千米(2017年)。现有耕地面积3.2万亩,山场13万亩,水面2万亩。

三溪镇境内交通快捷便利,区位优势显著。距黄金水道 长江不足90公里,距县城38公里,离 106国道13公里, 大广高速公路和“十二五”规划拟建的武阳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并设有高速出口,省道沿横公路自东向西贯穿全境;距创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 王英仙岛湖5公里,辖区内通村公路实现全覆盖。镇内建有 客运站有1个,陆路省道6公里,县道3公里,通村公路110公里,可通100%的自然村;村组公路硬化里程80公里,硬化率达60%。桥梁45座,其中新修新屋下、八湘、六眼桥等3座大桥。

三溪镇是一个依山傍水的著名历史古镇,自宋以来三溪镇便为商贸之地,始建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明称三 溪口镇,清属安车里,称三 溪口市。民国24年属第三区,并为区公所驻地。1952年建立三溪、军林、官塘、 龙泉、遐波、横山、八湘、车前、丫吉等九个乡,为第七区所辖;1958年改为三溪、八湘两个管理区,属三溪公社;1961年改为三溪、八湘两个公社,属三溪区;1975年撤区并社时,八湘并入三溪公社,直属县。后改为三溪镇。现是阳新、 大冶与 咸宁三县市交界处主要的文化和商贸中心。改革开放后,全镇调整合并为19个行政村,121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38387人(2017年)。

三溪镇风景 (9张) 全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12.0%,其中农业总产值1.7亿元,工业总产值0.9亿元, 建筑业总产值0.3亿元,交通运输业总产值0.3亿元,服务业总产值0.2亿元,打工经济总收入1.5亿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亿元。

三溪镇属亚热地带,地势大体上西高东低,地势比较复杂,地形以丘陵为主。北、西、南三面高起,山丘起伏,冲垄广布,耸立在西部的大窝山海拔479米,为全镇最高点。中部至东部,地势低洼,有大小湖泊10多个,其中位于东面的里湖海拔20米,为全镇最低点。境内共有河溪三条。 阳新县三溪镇政府

三溪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有“正德王 阳新县三溪镇 (5张) 戏凤”的美丽传说;有彭德怀旧居,彭德怀屯兵站;有县 苏维埃政府旧址。有鄂南名人 王伯超陵墓;有“双王”洞;有佛教胜地“三教山”寺庙。近1华里长的红军石板街仍保存着原貌。

三溪镇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百岁老人数量名列全县前茅,被誉为“ 长寿之乡”。

三溪有光荣的革命历史。1929年冬,成立了大凤区苏维埃政府,在全区普遍开展了 土改运动。1930年5月下旬,彭德怀率 红五军进抵阳新,在三 溪口一带击溃敌军郭汝栋部5个团。同年6月,阳新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三溪徐立中召开,成立了县苏维埃政,政府机关设在郭家冲,抗日战争时期,三溪人民在党的特别支部和三溪区委领导下,为配合革命武装,抗击日本侵略军,作出了很大贡献。如今革命遗址有彭德怀旧居、彭德怀屯兵站、县 苏维埃旧址及保存完好的红军石板街。三溪镇人杰地灵,明嘉靖年间“ 后七子”领袖 吴国伦、清康熙铁面御史吴甫生、清嘉庆翰林编修潘光藻、民国名人 王伯超等历史名人均诞生于此;在革命战争时期,有王平、李国华、彭方福、贺俊珍等革命先辈。

【名称来历】因王英镇的王英河、国和蔡贤河、大冶市殷祖镇的大冶河三条河流在此汇合而得名。

【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4°52`~114°56`,北纬29°47`~29°51`。地处阳新县西部,东与浮屠镇相邻,南与军垦国营农场接壤,西与王英镇相连,北与大冶市殷祖镇毗邻。人民政府驻三溪口村,电话区号0714,邮政编码435234,东距阳新县38千米。

【政区沿革】1949年属阳新县第四区,1956年设三溪区,1975年建公社,1984年恢复区建置,1987年并八湘乡设三溪镇到今。

【政区划分】2011年末辖龙泉、上余、柏树、冠塘、军林、姜福、高桥、藏河、丫吉、横山、立中、八湘、竹林、黄冲、三溪口15个村民委会,三溪口1个居民委员会。

【人口面积】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4.7万,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万,城镇化率23.4%,另有流动人口1.2万人。总人口中,男性24910人,占53%;女性22090,人占47%。14岁以下8840人,占18.8%;15~64岁32285,占68.7%;65岁以上5875人,占12.5%。总人口中全部是汉族,占100%。人口出生率11.6‰,人口死亡率4.4‰,人口自然增长率7.2‰。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1.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2.5千米,总面积144.71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陆地110平方千米,占74.8%;水域37平方千米,占25.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20人。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境内为幕阜山向长江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地势大体上西高东低,地形以丘陵为主。为境内最高点位于镇西大窝山海拔479米,最低点为镇东里湖海拔20米。

【自然灾害】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霜冻等。最严重的一次涝灾发生在1998年7月,连续降雨14小时,涉及全镇18个村,受灾面积2100多公顷;雪灾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8年1月,波及全镇10个村,倒塌民房千余间。

【农业】耕地面积3.1万亩,人均0.7亩,以种植水稻、玉米、蔬菜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4.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7%。农民人均纯收入4260元。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1万吨,人均532千克,其中水稻1.5万吨,玉米0.2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1.1万亩,产量1.7万吨,主要品种有萝卜、白菜等,其中萝卜1万吨,白菜0.7万吨。畜牧业以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3万头,年末存栏1.1万头;羊饲养量0.3万只,年末存栏0.3万只;家禽年饲养量64.5万。

【工业】全镇共有规模红砖厂4家,小型水泥砖厂8家,石灰石开采场4家,2011年全镇工业总产值4.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36.9%。拥有工业企业16家,职工52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0.2亿元,比上年增长4.3%。

【商业外贸】商业网点1126个,营业面积5.8万平方米,商业零售额1.2亿元。旅馆、饮食、理发、修理、摄影等服务业83家,服务业年营业收入1600万元。

【财政金融】2011年财政总收入736.4万元,比上年增加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26.8元,比上半年增加4%,从各主要税种来看,完成营业税241.4万元,增值税158.6万元,企业所得税98.8万元,个人所得税2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4%,3.1%,1.8%,1.3%。2011年贷款额2420万元,增长率为1.5%;2011年存款额3728万元,增长率为2.4%。

【文化艺术】2011年末有镇文化站1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8处,各类文化专业户28户,各类图书室30个,藏书19余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31人,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

【教育】2011年末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610人,专任教师45人;小学16所,在校学生3400人,专任教师10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生1890人,专任教师14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4%。

【医疗卫生】2011年末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个,门诊部(所)20个;有床位140张,每万人拥有病床29.8张;固定资产总值51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88名,其中执业医师10人,执业助理医师23人,注册护士65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4万人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2170人,参保率97%。

【体育】2011年末有学校体育场18个,65%的村有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

【广播电视】1998年9月建成三溪镇有线电视台,后改称三溪镇广播电视站,现有有线电视接入11860户,电视入户率达70%。

【社会保障】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9户,人数208人,支出48.4万元,比上年增长2%,月人均190元,比上年增长3%;医疗救助5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40人次,共支出56.8万元,比上年增长3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03户,人数3146人,支出270.6万元,比上年增长2%,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长3%。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9.1万元,比上年增长2%。社会福利费62万元,比上年增长1.7%;敬老院1家,床位12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86人。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有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4.3万元,108人(次)困难群众受益。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8万人,参保率95.2%。

【交通运输】境内有大广南高速、317省道两条公路交汇,东距武九铁路36千米,北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248千米。

【邮政电信】2011年末有邮政局1处业务总量170万元,报纸、杂志累计发行1.6万份。电信企业1家,电话交换机容量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4823户;移动电话用户1.9万户,互联网用户0.3万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80万元。

镇区市政建设

【公共交通】1988年建成三溪镇客运站,日发送客运汽车32班次,日均容量1300余人次。。

【给排水】2002年建成三溪自来水厂,日供水1400吨,供水4500户;镇区铺有下水管道0.9千米。

【供电】1986年三溪镇变电站建成,1988年建成水力发电站。

【园林绿化】2011年末镇驻地有花坛45个,绿化面积6500平方米。

三溪镇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境内有锰、煤、石灰石、 方解石、水晶石、大理石、块石、河沙等矿藏资源。其中立中高峰锰矿石储量达120万吨,品种高达40个。竹、木、畜禽、水产品等资源也很丰富,优质农产品供不应求。全镇13万亩山场全部披上了绿装,近万亩养殖水面,蟹肥鱼壮。

新中国建立以来,三溪镇集镇建设和经济发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有一条老街道已发展到了总长达6公里的新、老主街道,小街巷道近70余条。全镇现有中心集镇两处,分布于三溪河两边;小型村级集镇3个,分布于横山、八湘、姜福等地。

三溪街中心集镇是三溪镇政府所在地,集镇面积2平方公里,总人口1.1人,其中非农人口2793人,常住人口4615人,流动人口5500人, 城镇化率10%;几年来,集镇面积在原有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形成了现有的三溪大道、三溪新街、老街、咸阳路、电站路、三王路、凤凰路、竹林堤路、河边路、镇德巷等26条主要街巷。街道两旁高楼林立,商店密集。县农行、国税、地税、信合、土地、医院等现代化新型建筑镶嵌在车水马龙的繁华大街上。

近几年来,三溪镇集镇建设更是日新月异。三溪镇先后融资5000多万元,开发高桥新区和丫吉新村两个居民小区。“十一五”期间,对集镇进行了总体规划,按照三溪镇总体规划,把丫吉 龟山(三溪一桥至二桥段)作为三溪新街建设开发区,使龟山新区与三溪老街联为一体,基本形成“一河两街”发展框架。规划内容为:沿三溪街和三溪新街自东而西,依河而建平行延伸,电站街横穿两街而过,站立凤凰山顶俯瞰呈“工”字形。目前集镇新街已全部实施绿化、美化、亮化、洁化“四化”工程。主要对集镇新街两边进行改造,即铺设6米宽大理石人行道、修建标准化下水道、建设绿化带和安装路灯。街道两边建设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模式、统一风格、统一管理。

集镇道路长度8公里,其中 水泥硬化车行道8公里,人行道5000米,总面积8万平方米;下水道9000米;绿化带4500米;1980年,建立了 阳新县三溪镇自来水厂,铺设自来水管道110千米,日供水1400吨,供水4500户,供水率65%;液化气代管站1个;园林绿化2处,面积达1200平方米;安装街道照明路灯280盏;配置 垃圾桶300个,垃圾池10个,垃圾处理场2个。

新农村建设点面结合,亮点纷呈。自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三溪镇党委政府高起点谋划,选定 姜福村作为 新农村建设试点,以 村庄整治为重点,逐渐将其打造成了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几年来,该村创新管理模式,利用“一股三共”模式兴办公益事业,全面开展村庄整治,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实施了下姜福、下新屋、南山堍和荆林庄上下组5个自然湾的村庄整治工作,通过“四清四改”,使这几个组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一改原来的“脏、乱、差”现象,建成一个现代化的生态农庄;同时修建小型水库11座,建水泥路12.1公里,安装自来水2.6万米;建设一个村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和1个标准化校园。在整治点还置办了公共健身设施,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011年,全镇 社会生产总值达到5.3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260元。

全域农业以粮食作物为主,兼有水产养殖业等,部分村也种植有甜柿、柑桔、油茶、板栗等经济作物。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1家,成员120人。2011年,全域粮食播种面积117494亩,总产25502吨,每亩单产340公斤;油料播种面积29730亩,总产2794吨;棉、麻等其他经济作物面积各822亩、1000亩,产量84吨、110吨。生猪出栏47327头,家禽出笼298462羽。水产养殖面积14584亩,水产品产量3925吨。 有林地面积122567亩,采伐木材730立方米、楠(把)竹667万根,全年农业生产总值1.7亿元,农村经济总收人4.9亿元 。

镇内工业以采矿业、加工业为主。全镇共有规模红砖厂4家,小型水泥砖厂8家,石灰石开采场4家,大型开采大理石厂、服装厂各1家;个体工商户1126户,从业人员1830人;工业企业门类较多,规模小,主要工业门类有:大理石矿、锰矿、石灰岩等为主。主要产品有大理石、石灰石、页岩砖等。其中县级规模企业2个。2011年,全镇工业总产值2.71亿元。

域内已建成水库8座,总库容为90000立方米;开挖水库干、支渠8条,总长15千米,埋设管道350米;共建成电灌(排)站11处,装机容量600千瓦;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000公顷, 有效灌溉率达60%。农机总动力463千瓦,固定总值80万元,拥有拖拉机、 收割机、 水稻插秧机等各50台(套),实现机耕、机播、机收各5000公顷,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0%。

镇内金融网点3个;2011年末存款余额1.1亿元,贷款额3000万元;邮政储蓄余额5000万元。截止2011年底,开通程控电话4823部,宽带用户1800户,有移动、联通手机18600部,有线电视接入1186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

商业网点1126个,营业面积5.8万平方米,商业零售额1.2亿元。

域内有旅馆、饮食、理发、修理、摄影等服务业83家。其中旅馆饮食业21家,服务业年营业收入1600万元。

全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优化投资环境,提供便利的交通和优质的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目前全镇新兴各种民办投入超过100万元以上企业15家,其中有投入600万元的丫吉村中美电子厂,投入800万元的柏树村家和电器厂,投入1000万元的丫吉村建材厂等。近年来吸引了多家外资企业和创业人士前来商谈接洽,达成意向性投资项目15个,已落户并正常生产的招商企业有4家,累计完成招商引资1.2个亿,其中武汉凯迪有限公司投入3000万元实施了荒山开发项目,建成了万亩生态林;姜福页岩砖厂先后投入500万元通过扩大再生产和技术改造,年产值突破了800万元,实现了我镇规模企业零的突破;全国500强企业 侨兴集团投资7000万元兴办锴峰石业有限公司已正常投入生产;在高桥村首期投资800万元兴办的佰鑫服饰有限公司已投入生产。其中湖北省锴峰石业有限公司地处三溪镇丫吉村,总投资7000万元,主要经营石材加工、销售、石制家具、器材销售并承接园林景观工程,项目建成后年产加工大理石达10万立方米。每年矿山开采可实现产值2亿元,加工实现产值1.6亿元,预计全年上交税收达2300万元,实现正常生产后,在当地安排就业人员达50余人,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综合社会效益明显。随着全镇与外界交通网络日趋现代化、便捷化,交通辐射能力将涵盖阳新、大冶、 咸宁等周边城市至少50万人口以上,区域性人流、物流集散中心地位日益突出。我镇将及时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积极引资筹建集货物贮备、中转、托运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物流中心,引导更多的人从事与物流相关的行业,力争到2015年,使从事物流业人数增加1000人以上。

湖北省阳新县三溪镇中小学校

阳新县三溪镇 上余村小学 阳新县三溪镇世才村小学 阳新县三溪镇丫吉村小学
阳新县三溪镇中学 阳新县三溪镇中心小学 阳新县三溪镇八斗村小学
阳新县三溪镇八湘村小学 阳新县三溪镇 军林村小学 阳新县三溪镇 冠塘村小学
阳新县三溪镇 双桥村小学 阳新县三溪镇 姜福村小学 阳新县三溪镇木林村小学
阳新县三溪镇 林业村小学 阳新县三溪镇 柏树村小学 阳新县三溪镇 横山村小学
阳新县三溪镇 田西村小学 阳新县三溪镇 白杨村小学 阳新县三溪镇 立中村小学
阳新县三溪镇街道小学 阳新县三溪镇车前村小学 阳新县三溪镇郭家冲村小学
阳新县三溪镇长河村小学 阳新县三溪镇陈竹林村小学 阳新县三溪镇 高桥村完全小学
阳新县三溪镇 黄冲村小学 阳新县三溪镇 龙泉村小学

三 溪口街道 姜福村 高桥村
丫吉村 横山村 八湘村
田西村 世林村 木林村
黄冲村 竹林村 上余村
柏树村 龙泉村 冠塘村
军林村 藏河村 立中村

全镇中小学16所,其中小学15所,教学点8处,幼儿园2所;中小学教师446人,其中公办教师298人,聘用教师148人;中小学学生8746人,其中中学生2482人,小学生6264人,在园幼儿8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升初比例9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初中升学率达80%,9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三溪教育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 三溪中学发展较快,2004年被县评为一级合格学校,2005年被授予“县常规教学法示范基地”,2007年被评为“黄石绿色学校”,2009年被阳新一中授予“优质生源基地”,今年又被教育局定为“标准化校园”建设示范学校和“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

域内民间文艺主要有黄梅戏、舞龙、舞狮、 打锣鼓、 腰鼓舞等,以三溪口村民间广场舞文艺演出队为代表,经常参加各种演出。全镇文化以集镇为中心,建有文广活动中心、图书室、廉政书屋、文化活动室等场所和18个村级文化娱乐中心。全镇传统体育项目有乒乓球、篮球。建有群众体育活动场地25个,每年不定期举行各种体育活动竞赛。

域内有镇级卫生院1个,职工76人,能开展中、西医、妇产、口腔科、B超、放射等业务。下设15个卫生室,24个医疗点、医务人员46人,从业乡村医生25人。拥有床位130张。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45320人,参合率95.2%。全镇人口出生率11.1%,计生率达99.08%,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114:100,比去年下降0.7个百分点,死亡136人,死亡率3.14‰。镇内常见传染性疾病有肝炎、结核、 红眼病、 腮腺炎等,镇中心卫生院专设防疫机构,村镇结合形成防疫网络,对0-7岁儿童实行定期预防,常年开展食品卫生检查和爱卫活动,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三溪镇地处鄂东南, 凤凰山脚下,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民风纯朴,主要为汉族居住地。生产、生活习俗有舞龙、舞狮、 划龙船等行为习俗;正月新年亲戚间走动“拜年”;婚育习俗有 “ 合八字”(生辰年月日时八个字),结婚 “陪嫁”,新郎为“小登科”等;丧事有打 丧鼓,闹夜,请道士“开路,做道场”等;居住习俗,喜依山临水而居,独家独院,多为一层土瓦屋,后改土为砖,多为二、三层小楼房,临公路而建,向村庄式集居发展。境内地方发音特点为语气平淡,普通话与地方话混杂,地方特色语汇十分丰富,域内主要信奉佛教、基督教,解放初期较盛,随后信众越来越少,逐渐淡化。

域内名特产品主要以甜柿、柑橘、油茶、银鱼为主。

辖区内风景靓丽,环境舒适宜人,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其中有:

——看翠竹古木,听暮鼓晨钟,苍凉情怀,油然而生。“三教古刹”——三溪佛教圣地,始建于宋朝中叶,寺庙方圆数十里,秀峰翠竹,林木参天,历数百年香火不衰,每逢初一十五,进香还愿者络绎不绝,相传有愿必求,有求必应。

——“龙游四海甲天下,泉出五湖济乾坤”。三教山那神秘谷中,一泓清泉溅珠喷玉,飞泻而下,形成数十米高的“龙泉飞瀑”。这是三溪河的三源头之一。“为有龙泉圣水在,不尽溪河滚滚来”更有“龙泉圣水生饮可去百病”的美谈。

——洞从云中出,水自天上来。旷然洞口,古藤漫垂,玉泉飞逝;进得洞中,钟乳廊回,仪态万千,开阔处可容纳百十来人听涛、纳凉、歌舞。三溪河南岸之藏河洞天,此水出自海拔六百米的藏河村地下暗河,而洞深目前仍无人可测。

——廊柱台榭,具龙狮麒麟之威仪,檐坊碑匾,尽异草名花之秀逸。八湘黄冲老宅建于乾隆年间,一进三重,大小厢房三十余间,石基130多个,内饰堂设全部由金属打磨。其贵秀之气,堪称明清豪宅之经典。

农苑风光——田广山黛河池绿,农苑处处是风光。走进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姜福农家小区,那翠檐琉瓦,那朱门馨院,或承传统之贵秀,或具欧式之典雅,一幢幢,一排排,宛如宫堂别墅。更有那绿塘清溪、田园山色,农苑风光如梦如画。

——昭昭日月,丰碑高耸。龙王冲红军纪念碑,为纪念1930年9名红军战士英勇就义而建。还有那烈士墓冢,苏维埃老屋,共同讲述着悲壮的往事,已成为湘鄂赣边区一处经典的红色旅游胜地。

——“臭名不死山色生,傲骨长埋土亦香”。王佰超先生为“鄂东南名人”,更是闻名遐迩的文化人,这是他生前自选墓地时的自撰幕联。佰超墓冢,北倚 凤凰山,南眺三溪河。为缅怀这位忧国忧民而又生不逢时的仁人志士,后人在其坟前修筑牌楼,其楼画栋飞檐,巍峨壮观,更有文人墨客留韵其上,已成为阳新境内一处十分珍贵的文化景观。

周边福利机构

三溪镇福利院 地址:黄石市阳新县三溪街道359号

周边收费站

三溪收费站 地址: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

周边乡镇

三溪镇 地址: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

周边村庄

龙泉村 地址:黄石市阳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