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淮镇

窑淮镇 窑淮乡 窑淮镇地名由来 窑淮镇地理位置 窑淮镇经济发展 窑淮镇交通运输


窑淮镇位于县城以西36公里,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60公里,305省道贯穿其中,东接化龙,西与竹山文峰毗邻,南与门古交界,北连姚坪、大木,版图面积247.28平方千米(2017年)。窑淮镇地名的由来有一段颇有趣味的传说故事,相传古时候窑淮镇有一座三教堂,在三教堂的右边曾经有一个方圆十几里的窑场,左边是一条名为横水的河。据说唐朝时庐陵王在化龙建了个古城,建宫殿需要砖瓦,就在窑场设了个砖瓦场,烧砖烧石灰建宫殿,后来窑场就是现在的窑场村;横水是上下冷浸田多,一年一季收庄稼,最后改成了淮水村。土木修建宫殿,在这里建窑烧砖瓦,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窑场。如今的窑淮就是窑场和淮水的集中点。据1983年出版的《房县地名志》记载,“窑淮公社”这个地名从此登上历史的舞台。解放初期叫“三教堂”,行政区划改为“窑淮小公社”,到了1974年以后撤区建大公社成了“窑淮公社”,窑淮片三个管理区,到...

详情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窑淮镇所有特殊区域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窑淮镇介绍

窑淮镇位于县城以西36公里,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60公里,305省道贯穿其中,东接化龙,西与竹山文峰毗邻,南与门古交界,北连姚坪、大木,版图面积247.28平方千米(2017年)。

窑淮镇地名的由来有一段颇有趣味的传说故事,相传古时候窑淮镇有一座三教堂,在三教堂的右边曾经有一个方圆十几里的窑场,左边是一条名为横水的河。据说唐朝时庐陵王在化龙建了个古城,建宫殿需要砖瓦,就在窑场设了个砖瓦场,烧砖烧石灰建宫殿,后来窑场就是现在的窑场村;横水是上下冷浸田多,一年一季收庄稼,最后改成了淮水村。土木修建宫殿,在这里建窑烧砖瓦,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窑场。如今的窑淮就是窑场和淮水的集中点。据1983年出版的《房县地名志》记载,“窑淮公社”这个地名从此登上历史的舞台。解放初期叫“三教堂”,行政区划改为“窑淮小公社”,到了1974年以后撤区建大公社成了“窑淮公社”,窑淮片三个管理区,到了1984年以后又撤社并区,窑淮跟马尾管理区并成“化龙区”,化鱼河化为姚坪区;到了1987年后撤区建大乡,窑淮乡管理马尾管理区、化渔河管理区。

以前一直叫窑淮乡,直到2011年提升为窑淮镇。

下辖14个村,70个村民小组,14449人(2017年);是典型的二高山农业乡镇,素有千里房县“西大门”之称。

2009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首次过亿,达到1.37亿元,同比增长32%;农业总产值完成8200万元,同比增长20%;财政收入完成733900元,比上年增长145%,超额完成全年57万任务;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比上年增长400元;农村固定资产投入2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3%;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了快速、良性、可持续的良好势头。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加快发展、富民强乡、创先争优”和“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主线,团结带领全乡人民,同心同德、励精图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务实求为,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结合优势、因地制宜,确立了“茶叶名镇、农业强镇、工业兴镇、边贸活镇”的发展思路,依托资源、突出特色,大力发展“一主四辅”(“一主”是指茶叶,“四辅”是指食用菌、烟叶、山羊、小龙虾)产业。

全乡14个村, 17564人中,人均占有山林面积17亩,山场资源丰富。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良好的亚热带季风湿润季候影响下,已初步建成以佛洞茶场为主的省道沿线和马尾河流域两大茶叶生产基地3000亩,基本形成305省道沿线和化鱼河流域两大养羊带,饲养量突破3万只,以培植出以木瓜、香椿为主的省道沿线淮渔河流域、马尾河流域三大经果林长廊2万亩。2009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突破3000元。

窑淮镇确立了茶叶富乡,山羊壮乡,林果强乡,边贸活乡的发展思路,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窑淮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现在的窑淮镇境内长达19公里的305省道,为全镇提供了便捷的交通环境。

周边政府机关

房县窑淮镇淮水村村民委员会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窑淮镇窑竹路黄鹤楼窑淮中学北300米

周边文化宫

窑淮镇文化站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房县S305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S305

周边乡镇

窑淮镇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