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县

谷城县 湖北襄阳谷城县 湖北省谷城县 谷城 谷城县建制沿革 谷城县行政区划 谷城县地理环境 谷城县人口民族 谷城县自然资源 谷城县经济 谷城县社会事业 谷城县风景名胜 谷城县地方特产 谷城县著名人物 谷城县城市荣誉


谷城县隶属 湖北 襄阳市,地处襄阳西部, 汉江中游西岸,武当山脉东南麓。南依 荆山,西偎 武当,东临 汉水,南北二河夹县城东流汇入汉江,西北、西南三面群山环抱,地势西高东低。东西长69千米,南北宽66千米。面积2553平方千米,2016年总人口(户籍人口)68万人,政府驻地城关镇县府街52号。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5.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1%。薤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国百大佛教名寺 承恩寺、中国著名天主教堂 沈垭天主教堂、南河“小三峡”等旅游胜地汇集,谷城被生态学家誉为“绿色生态之乡、避暑度假天堂”。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县城(乡镇)。 2019年4月2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谷城县退出贫困县。谷城地域古属 豫州,公元前11世纪,周时封嬴姓(名绥)为谷伯,建都城于谷山,名谷伯国,又称 谷国。春秋时...

详情

谷城县地名网_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资料简介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介绍

谷城县隶属 湖北 襄阳市,地处襄阳西部, 汉江中游西岸,武当山脉东南麓。南依 荆山,西偎 武当,东临 汉水,南北二河夹县城东流汇入汉江,西北、西南三面群山环抱,地势西高东低。东西长69千米,南北宽66千米。面积2553平方千米,2016年总人口(户籍人口)68万人,政府驻地城关镇县府街52号。

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5.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1%。

薤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国百大佛教名寺 承恩寺、中国著名天主教堂 沈垭天主教堂、南河“小三峡”等旅游胜地汇集,谷城被生态学家誉为“绿色生态之乡、避暑度假天堂”。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县城(乡镇)。 2019年4月2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谷城县退出贫困县。

谷城地域古属 豫州,公元前11世纪,周时封嬴姓(名绥)为谷伯,建都城于谷山,名谷伯国,又称 谷国。

春秋时谷国为楚附庸。秦时依筑水立 筑阳县,属南阳郡。

西汉时属荆州刺史部 南阳郡。惠帝二年(前193)封肖何子延为筑阳侯。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封南海守弃子嘉为涉都侯。太初二年(前103)嘉死国除。

新朝天凤元年(公元14),改南阳郡为前队郡,改筑阳县为宜禾县。

东汉时复为筑阳县,属南阳郡。建武二十八年(52),封吴汉之孙盱为筑阳侯。 建安十三年(208),筑阳属南乡郡,三国时属魏荆州南乡郡。

西晋太康五年(284)属顺阳郡。东晋时,先后在筑阳境内侨置有扶凤、义成二郡,筑阳、泛阳、郿、义成、万年等县。两郡五县均属雍州(侨置于襄阳)。

南北朝时,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封宗越为筑阳县子。刘宋时期,属雍州新野郡,南齐曾改属宁蛮府 义安郡。梁为山都县,属襄阳郡。北周省山都入安养县,属 河南郡。宋后废帝元徽四年(476),封张倪奴为 筑阳县侯。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封张瑰为义成侯。梁废扶凤郡及泛阳县,立兴国郡。西魏废兴国郡立义成郡,改雍州为 襄州。北周废义成郡及万年县,境内仍有筑阳、义成二县。隶属襄州 襄阳郡。

隋初,省安养,将原山都辖地划入筑阳。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封吐万绪为谷城郡公。开皇七年(587),省筑阳入义成。开皇十八年(598),改义成县为谷城县。炀帝大业初,省襄州,谷城属荆州襄阳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析襄州之阴城、谷城二县置酂州,次年废。太宗贞观元年(627),划全国为十道,谷城属山南道襄州襄阳郡。贞观八年,省阴城入谷城。玄宗开元十七年(729),谷城属荆州都督府。开元二十一年,唐朝改划为十五道,谷城属 山南东道 襄州。五代十国政局混乱,文字不全,不可考究。

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割谷城之阴城地域置 光化军,又析谷城汉水以西之遵教、翔鸾、汉均三乡置乾德县,属光化军。太宗至道三年(997),分全国为十五路,谷城属京西路襄州。元丰元年(1078),改为二十三路,谷城属京西南路襄阳府。宋南渡(1127)后,谷城属京西安抚制置司。

明初,谷城为 卫国公 邓愈的食邑。太祖洪武九年(1376),谷城属湖广布政司襄阳府。洪武十年,省光化入谷城。洪武十三年,复置光化县。洪武二十四年,谷城改属河南,不久还归湖广。嘉靖三十八年(1559),谷城为昭宪王朱翊铉封地。万历八年,封其子常蓝。

清时,谷城属湖北布政使司襄阳府。光绪十二年(1886),属安襄郧荆道襄阳府。

辛亥革命时期(1911年),谷城属湖北军政府襄阳军政分府。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谷城属湖北军政府安襄郧荆道招讨使署。民国二年(1913年),改属鄂北道。民国三年(1914年)改属襄阳道。民国四年(1915年8月),设“县佐”于石花街。民国十八年(1929年),属湖北省第四绥靖区。民国二十年(1931年),属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10月,成立谷城县苏维埃政权,属鄂豫省苏维埃。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谷属湖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属湖北省鄂北行署第五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谷城汉水东北地区,在 黑龙集成立谷城县爱国民主政府,属桐柏行政公署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3日),谷城全境解放,县民主政府随军迁入汉水西南,属桐柏行署汉南办事处。

1949年10月,成立谷城县人民政府,属湖北省襄阳行政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称襄阳地区行政公署)。1956年县人民政府改称县人民委员会。

1968年,改称县革命委员会。

1981年,复称县人民政府。

1983年10月,撤襄阳地区建置,改为市管县,谷城隶属湖北省襄阳市人民政府至今。

1996年,谷城县面积2553平方千米,人口约54万人。辖14个镇、3个乡:石花镇、五山镇、城关镇、大峪桥镇、北河镇、盛镇、庙滩镇、茨河镇、冷集镇、紫金镇、南河镇、谢湾镇、沈湾镇、当铺镇、黄畈乡、官坊乡、赵湾乡。境内有1个林场。县政府驻城关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谷城县总人口551042人,其中:城关镇98106人,北河镇46485人,石花镇69345人,大峪桥镇30950人,盛镇42900人,庙滩镇38050人,茨河镇21473人,南河镇26215人,紫金镇16067人,谢湾镇18342人,冷集镇38498人,当铺镇22990人,五山镇18286人,沈湾镇16838人,黄畈乡16173人,官坊乡8981人,赵湾乡15300人,薤山林场6043人。

2004年末,谷城县总人口547325人。辖城关、石花、盛派庙滩、茨河、南河、紫金、冷集、五山9个镇和赵湾乡,31个居委会、245个村委会。

2005年末,谷城县辖9个镇、1个乡,30个居委会、258个村委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谷城县常住总人口其中:523607人,城关镇178990人,石花镇108753人,盛康镇56582人,庙滩镇42184人,五山镇26932人,茨河镇16550人,南河镇17447人,紫金镇17527人,冷集镇47288人,赵湾乡9567人,薤山林场1787人。

截至2016年,谷城县辖城关、冷集、石花、五山、紫金、南河、盛康、庙滩、茨河9个镇和赵湾乡,设谷城经济开发区和薤山旅游度假区,242个行政村、4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区域 人口 面积 管辖
城关镇 147636人 131.3平方千米 11个居委会、27个村委会
石花镇 10.42万人 275平方千米 8个居委会、37个村委会
茨河镇 2.1万余人 184.4平方千米 1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
庙滩镇 5.42万人 235.5平方千米 1个居委会、34个村委会
南河镇 21146人 242.1平方千米 19个村委会
盛康镇 6.59万人 270.9平方千米 1个居委会、27个村委会
紫金镇 2.43万人 374.3平方千米 1个居委会、27个村委会
五山镇 38727人 243.9平方千米 20个村委会
冷集镇 52610人 266.8平方千米 2个居委会、37个村委会
赵湾乡 1.5万人 231.6平方千米 10个村委会

谷城县地跨北纬30°53 谷城县 '至32°29'40''、东经111°07'30''至111°52'之间。东南距襄阳市区77千米,东北接壤 丹江口、 老河口,国土面积2553平方千米。地处 武当山东麓,汉水之滨,西偎车城十堰。

谷城县西部属武当山余脉,南部属 荆山余脉,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有30多座,其中西南部的 青龙山,海拔1584米,为全县境内最高峰,北部和中部多为海拔200至400米的丘陵,仅东部汉江沿岸及 南河、北河下游为平原。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高、东北低,坡度倾斜1∶2。西南部海拔900米以上高山72座,千米以上高山42座,呈折扇形,耸峙于县境西南边缘。最高峰为赵湾乡的青龙山,海拔1584米,最低点为茨河镇九道湾,海拔71米。

西南部为海拔1 000—1 500米的构造侵蚀溶蚀中山区,包括赵湾乡、紫金镇及五山乡北西部,山势陡峻,切割深度为500—1000米,河流、冲沟多呈“V”型谷。主要分布有震旦系~志留系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区内山地切割强烈,峰峦栉比,谷涧纵横,人类活动相对较少,地表多为植被覆盖。中部为海拔500—1 000米的构造侵蚀溶蚀中低山区,大致包括茨河镇南西部、薤山林场—赵湾乡一带及五山镇南西部,最高峰为位于薤山林场的女儿峰1 099米。山势浑圆,切割250—500米。以青峰断裂为界,其南分布震旦系~志留系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其北分布中元古界武当岩群变质岩系及震旦系~志留系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区内地表多为植被及农田,人类活动相对较多。

谷城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常绿阔叶混交林自然带,具有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特点。年均降水800至1200毫米,年均气温15.4°C,极端最高温41.4°C,极端最低温-19°C,年日照时数1894.2小时,日照率43%,无霜期234天。

境内有汉水、 南河、北河等大小河流107条,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12条。境内流长74千米的大小支流42条,流域面积1051平方千米。境内流长59.6千米,大小支流41条,流域面积1121.2平方千米。

汉水于冷集镇王家康村入境,于茨河镇白龙庙村出境,境内流程61千米,大小支流24条。南河发源于神农架东南麓,由紫金镇(原官坊乡)玛瑙观村入境,至城关镇格垒嘴村注入汉水。北河发源于房县,由紫金镇彦家洲村入境,至北河镇安家岗村注入汉水。

人口

谷城县风光 (22张) 2014年末,全县总户数21.84万户,总人口(户籍人口)59.67万人,其中:男性30.74万人,女性28.9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7374人,人口出生率为12.26‰,符合政策生育率89.94%。

2010年,谷城县总人口556066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132142户。其中:农业人口442978人,非农业人口113088人。2012年全年出生人口8252人。

民族

民族以 汉族为主,且有 回族、 土家族、满族、蒙古族、藏族、苗族、瑶族、壮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杂居。

截至2012年,谷城已探明非金属矿藏有 重晶石、石灰石、硫铁、石棉、石膏、 硅石、 白云石、石英石、磷、型砂、大理石、花岗石、水晶石、蛇纹石、铝土、 膨润土、高岭土、砂土、砂石和煤等20多种;金属矿藏有铜、铁、金、锰、铅、锌、钼、锗等10多种;储量大、分布广、开采价值高的有重晶石、石灰石、石棉矿、石膏矿、硅石、白云石、石英石、大理石、花岗石、水晶石、铝土、铁矿、铜矿、铅锌矿等。重晶石矿硫酸钡含量91.08%至96.54%,总储量5000万吨以上。石英石矿含二氧化硅95%左右,总储量4000万吨。花岗石矿产于冷集沈湾,储量在亿立方米以上。铜矿储量37-44万吨,原矿品位0.5-0.6%。铅锌矿储量约2000万吨。

截至2012年,谷城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30万千瓦,是中国114个水资源富集县之一。地表水总流量399.67亿立方米,地下水0.742亿立方米。谷城县水资源容量为28.31亿立方米(不含汉水)。境内河流水能蕴藏量14.5万千瓦(不含汉水),可利用12.57万千瓦。

截至2012年,谷城野生动物,鸟类有野鸡、 喜鹊、 灰喜鹊、 画眉、 八哥、 麻雀、 大山雀、 斑啄木鸟、 鹌鹑、 山斑鸠、雕、 夜鹰、 大杜鹃、 家燕、 大雁等;兽类有 貉、狐、獾、獐、松鼠、狸子、野猪、飞狐、香菇狼、 黄鼠狼等;珍稀动物15种,其中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虎、 豹、黑麂、梅花麂、 白鹤(西北利亚鹤)、白头鹤、 红腹角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穿山甲、 水獭、 麝、鸳鸯、 红腹锦鸡、 娃娃鱼,国家三类保护动物有 黑熊、岩羊等。

截至2012年,已查明的 被子植物有374种, 裸子植物18种,针叶树16种,阔叶树376种,绝大部分为野生植物。其中,珍稀树种有 水杉、 珙桐、楠木、银杏、杜仲、黄杨木、青檀等18种。银杏被定为谷城县树。主要植物类特产有桐油、黑木耳、猕猴桃、桑蚕、生漆、香菌、板栗、核桃、柿子、磨芋、天麻、茶叶、花生、山药、麦冬等数十种。

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65.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3%,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3.9个、1.6个、1.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32.97亿元,比上年增长5.0%;第二产业16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工业15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1.5%;第三产业69.06亿元,比上年增长13.3%。三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13.2:60.2:26.6演变成2014年的12.4:61.6:26.0,工业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56.0%提高到57.3%,提升了1.3个百分点。

2016年,全县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0亿元,比2011年增加152亿元,按可比价(下同)年均增长11.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2亿元,比2011年增加15.2亿元,年均增长29.4%;固定资产投资280.4亿元,比2011年增加193.2亿元,年均增长3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亿元,比2011年增加56亿元,年均增长14.5%;外贸出口21500万美元,比2011年增加15830万美元,年均增长30.6%;直接利用外资3734万美元,比2011年增加1929万美元,年均增长15.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28元,比2011年增加13532元,年均增长11.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69元,比2011年增加5903元,年均增长13.6%。

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330亿元,同比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60亿元,增长9.6%,工业增加值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5亿元,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亿元,增长11.6%;外贸出口14297万美元,增长5.6%;实际利用外资4004万美元,可比增长12.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8亿元,可比增长5.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91元,增长9.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5元,增长9%。

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5.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1%,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1.5个、0.3个、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6.43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8.94亿元,同比增长8.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9.71亿元,同比增长10.4%。

2018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46亿元,同比增长3.8%;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8530公顷,与上年持平;农作物播种总面积65200公顷,同比增长0.4%。全县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7860公顷,同比增长0.2%,产量27.66万吨,同比下降1.2%;油料面积7620公顷,同比下降0.5%,产量1.95万吨,同比下降2.1%;蔬菜 (含菜用瓜)种植面积8520公顷,同比增长5.1%,产量30.68万吨,同比增长7.0%;茶叶面积6212公顷,同比增长1.6%,产量0.35万吨,同比增长0.5%。

2018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1.3%,森林蓄积增加15.3万立方米,达到528.3万立方米。以义务植树活动和创建省级森林城镇、省级绿色示范村为依托,上下联动、全域植绿,完成人工造林3万亩,四旁植树100万株;造林面积9072亩,占全市下达任务的115.4%;封山育林0.9万亩、中幼林抚育10万亩、森林抚育3万亩;苗木花卉育苗面积达3000亩,高标准嫁接油茶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苗220万株,高标准建设“精准灭荒”保障性苗圃100亩。

2018年,全县猪出栏49.0万头,同比下降1.4%;牛出栏2.53万头,同比增长1.2%;羊出栏12.09万只,同比增长3.5%;禽出笼507.68万只,同比增长2.6%;禽蛋产量6.07万吨,同比增长2.0%。

201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

2018年,全县规模以上非公有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27.37亿元,同比增长6.5%,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3.1%。

2018年,股份制企业份额大、增长快,对全县工业生产的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规模以上股份制企业实现产值556.28亿元,同比增长16.5%,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95.2%。截止12月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3家。从企业看,过亿元的企业110家,过5亿元的企业17家,过10亿元的企业4家,过50亿元的企业1家,骆驼蓄电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达到90.85亿元。

2018年,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6家,实现总产值59.86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增加值13.98亿元,同比增长10.7%;房屋施工面积327.0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162.7万平方米;建筑业竣工面积23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5%。

2018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7.11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61亿元,同比下降41.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83.92亿元,同比增长42.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9.58亿元,同比下降30.2%。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225.81亿元,同比增长11.7%;5000万元以下项目投资8.62亿元,同比增长45.5%;房地产开发完成12.68亿元,同比下降0.6%。

2018年,全县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83.92亿元,同比增长42.3%,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4.4%。支柱行业投资增长较快,其中采矿业完成10.51亿元,同比增长73.6%;食品制造业完成3.05亿元,同比增长341.2%;纺织业完成26.45亿元,同比增长164.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完成6.2亿元,同比增长180.0%;汽车制造业完成57.69亿元,同比增长80.2%;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3.05亿元,同比增长150.6%。

2018年,全县民间投资完成229.78亿元,同比增20.2%。其中,一产业完成3.61亿元,同比下降41.9%;二产业完成176.01亿元,同比增长47.2%;三产业完成50.16亿元,同比下降23.2%。我县民间投资近两年呈回升增长态势,主要是几个民营企业投资十亿元以上的大项目拉动作用形成的,如总投资50亿元的湖北谷城泰隆水泥有限公司日产4800吨新型干法孰料水泥生产线项目、计划投资20亿元以上的湖北供销金洋再生资源有限公司鄂西北再生资源回收交易中心项目、投资8亿元的谷城森泽纺织有限公司十万锭特种天然纤维精梳纱项目和湖北霆顺车轮有限公司年产500万套钢制车轮项目等,仅这四个大项目在2017年以来就在我县投资近40亿元,有力地推动了我县民间投资增长。

2018年,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1亿元,同比增长12.0%。其中,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1.34亿元,同比增长11.9%;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76亿元,同比增长13.1%。

2018年,全县外贸出口总额19114万美元,同比增长33.1%。利用外资保持平稳。2018年,全县招商引资239.01亿元,同比增长19.0%;实际外商直接投资4426万美元,同比增长8.5%。

2012年,谷城县企业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8个,总投入19238万元,经济效益585897万元。完成18项技术成果登记。具体为:金洋5个、车桥1个、锻造1个、瑞致和6个、金鹏1个、金耐特4个。被省科技厅授予湖北省(谷城)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2014年,全县共有学校77所,在校学生53659人,专任教师4341人;幼儿园、托儿所52个,在园幼儿1653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全县三所普通高中2416人参加高考,2310人上省线,上线率为95.6%,895人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线,上线率为37%。其中,一批本科108人(理工类91人,文史类17人)、艺术本科81人、体育本科41人;二批本科274人;三批本科391人;高职高专1415人。

2012年,谷城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8.7%,年辍学率控制在1.3%。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2012年谷城县2678人参加高考,文、理科考生上一本线109人,艺术、体育类考生上本科线93人,上省线2417人,占考生总数的90.25%。

学校现有54个教学班,3891名在校学生。66年的岁月沧桑,见证了谷城教育的变革与图强。主要学校有谷城县城还有 谷城县第一中学、 谷城县第二中学(中心)、 谷城县第三中学、谷城县第四中学、谷城县谷伯中学。

2012年9月10日零时起,谷城县人民医院正式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1078种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中药饮片除外),共降低药价100余万元。谷城县272个村卫生室已达到标准化建设水平,其中47个村卫生室被省卫生厅授予“湖北省示范村卫生室”,2012年又有5个村卫生室通过市级评审达到湖北省示范村卫生室标准。共督促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769人,审核办理卫生许可证134家。对17家集中式供水单位开展了水质监测,抽检项目水样165份。

2014年,全县公路里程3578.7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通车里程3023.26公里。完成公路旅客运输量4585.38万人次,完成公路旅客周转量183215万人公里,分别比同期增长9.02%和9.0%;完成公路货运量3890.39万吨,完成货运周转量409486万吨公里,分别比同期增长10.0%和10.7%。

2012年,谷城县完成客运量3630万人,客运周转量13.14亿人千米,分别占年计划的110%、105%,与2011同比增长16.13%、27.77%;完成货运量2749万吨,货运周转量28.32亿吨千米,分别占年计划的103.79%、107.36%,与2011年同比增长31.95%、31.85%。

2012年,谷城县送公益电影下乡3000多场次,编排了喜闻乐见的歌舞、曲艺、戏曲小品等综艺剧(节)目20多个,送戏下乡188场次,送图书下乡8次30000余册,组织专业文艺人员下乡培训农村文艺人才3场71人次。

2014年,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484元,比上年增长10.2%,人均消费支出14758元,比上年增长8.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20元,比上年增长12.2%,人均消费支出9371元,比上年增长15.4%。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750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86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32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691人;支出就业专项资金3326万元;城镇登记 失业率3.51%。

2012年,谷城县城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46136人,其中企业职工参保27838人;新增参保4569人。医疗保险参保159072人;新增扩面3315人。失业保险参保25738人;新增扩面2042人。工伤保险参保29452人;新增扩面人数1831人。生育保险参保23604人;扩面新增1609人。

2012年,民政直接工作对象35470人。主要包括:城乡低保对象15955户25323人、孤儿99人、五保3887人、优抚对象5216人、军休人员18名、每年约600余户义务兵家属和300名左右的退伍军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3791户6522人,占城市居民总人口的2.34%(企业下岗职工2878人,无业人员1014人,城市“三无”人员806人,其他人员1657人)。农村低保对象12164户18801人,占农村人口的5.97%(一类对象903户968人,二类对象2987户4471人,三类对象8236户13296人)。农村五保3887人(集中供养2325人,占全部供养人员的60.1%)。完成福利彩票销售2070万元,募集福利资金166万元。

●南避暑山庄

谷城大 薤山,是国家森林公园,素有“中国南避暑山庄”之称,是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度假天堂。早在1857年,因意大利旅游家在薤山避暑著文介绍薤山,从1903年至1910年,有英、美、意大利、挪威、加拿大、丹麦、荷兰、葡萄牙八国在华传教士,在大薤山建起了西洋别墅52栋737间,是外国人在湖北建设的唯一别墅群。

●贺龙司令部

贺龙司令部原是一座别墅,建于1904年春,为英国路德会传教士罗赛琳一家居住。1931年5月, 贺龙、 柳直荀在洪湖失利,为保存实力,便率领红三军七师、八师主力,从保康马良坪突围后,经歇马进入谷城地区。在薤山,建立红军游击队,司令部就设在这座别墅内。薤山游击队配合红八师、二十五师,开辟了以薤山为中心的方圆百余里的红色游击区。

●承恩寺

承恩寺位于谷城县东南茨河镇五朵山北狮子峰下,距县城35千米处,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该寺始建于隋朝的佛教寺院承恩寺,寺内有湖北仅存的第一大铜钟——万斤铜钟,钟身镌满古印度 梵文,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价值。承恩寺是颇具民族特色的古代寺院建筑,有殿阁、寺堂200多间,现存70多间。寺内外有玉石碑、卧牛池、龙泉池、玉带水、锁风桥、金子山等自然景观。

●南河风景区

南河风景区位于武当山脉东南麓、谷城县南河镇境内。景区由“小三峡”景区、五龙山景区、香炉石景区、温泉娱乐区、白水峪景区等五大景区组成,总面积242平方千米,与大薤山国家森林公园毗邻相连。南河之水发源于神农架,相传为汉丞相萧何夫人脂粉之水,故又名“粉水”。“粉水澄清”为谷城八景之首。清乾隆五十七年便有“小三峡”(马沸峡、神女峡、五龙峡)之称。

●茨河贡米

明永乐年间,明成祖 朱棣游茨河承恩寺时,当地百姓以此地盛产的稻米蒸饭,供皇上食用。皇上食用后将茨河大米谕封为“朝贡御米”,为馈赠亲友、具有代表谷城特色的形象产品。

●茨河腐乳

经湖北省地质研究所化验, 茨河水富含多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如碘、硒、钾和钙。用茨河水做出来的豆腐,白如纯玉、细如凝脂。茨河腐乳是运用香麻油、辣椒、生姜、花椒等10多种天然原料精制而成,因其色泽鲜艳、味道鲜美、质地细腻受到广大客户的青睐。

●赵湾香菇

食用菌是无污染、纯天然的保健和功能性食品,富含人体所必须的多种氨基酸,鲜嫩爽口、容易消化吸收,还具有独特的药疗作用。香菇富含的“香菇多糖”对肝病有独特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还具有降血压作用。赵湾、紫金气候十分适宜食用菌生长,生产历史悠久,已形成“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一体化模式。

●南河葛粉

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药物学专著《 神农本草经》(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指出葛有如下功效: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经科学检测,富含丰富的微量元素、氨基酸、葛根素、黄酮素、淀粉等多种营养成分及钙、铁、铜等1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清凉解热、生津止渴、升阳发表、抗菌解毒、降低血压、治疗冠心病之功能。对咽喉痛疾、口舌生疮、小孩清火、泻痢有特效。

●南河银鱼

银鱼,俗称 面条鱼、 面鱼,隶属于 鲑形目、 银鱼科。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附属湖泊中。据测定:鲜银鱼的蛋白质含量为10.75%、脂肪为1.37%;干银鱼的蛋白质为76.76%,脂肪为9.75%。由于银鱼繁殖力强,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生活周期短,其繁殖、生长、产卵均在同一水域中进行,因此是一种优良的放流增殖鱼类。

●石花酒

石花古镇有2500多年的酿酒历史,现代意义上的白酒酿造工艺也有400多年。 石花酒清纯甘洌、芳香四溢、柔顺爽口。

●空心奎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花空心奎面。其特点:精益求精,每根空心,细如发丝,养颜健身。其为纪念奎星点化,从此把空心面叫奎面,蕴含奎星点斗、福星高照之意,因产地在石花,就称“石花空心奎面”。在石花制作空心奎面的人只有2人,制作人都以达70岁以上,至今还未传人经营此项工艺。

●玉带糕

玉带糕,系谷城县地方传统名点,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代为朝廷皇室贡品。因糕体形似皇袍玉带,故名“玉带糕”。

●玉皇剑茶

五山 玉皇剑茶主要包括站立式芽茶、五山玉皇剑茶、毛尖炒青茶等多个品种。“站立式芽茶”造型独特,圆直似针,汤色淡绿,嫩青醇厚,冲泡风姿卓立;初泡漂浮如云,继而徐徐不沉,须臾齐立杯底,婉如春笋出土;“五山玉皇剑”茶以标准单芽为原料,嫩度长短、大小、色泽一致,经恒温杀青,机械碾压造型,多次烘焙而成,其形扁直似剑。1995年获得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6个金奖,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十大名优茶精品”。

●盛康酱煲肉

相传, 周文王的幼女不顾父王的反对,下嫁给布衣盛生。文王很恼火,王后却认同了女婿。一天,盛生上门,王后亲自为女婿煲出一锅肉来。盛生吃后,还学会了制作技法,把它传给了众乡邻。后来,酱煲肉便成了当地丈母娘款待女婿的特色菜。

华夏的始祖 神农氏,即炎帝。春秋名士 伍子胥。汉朝反王莽的义军首领“武安王” 延岑。唐末名将、官至 山南东道节度使、左金吾大将军 刘巨容。南宋资政殿大学士(宰相) 王之望。明朝东阁大学士(宰相)方岳贡。清朝抗德名将 刘元弼。清河北镇总兵 余际昌,进士 刘德全、 丰稷。辛亥首义烈士 杨洪胜。中共地下党早期领导人高如松,革命烈士 李亚声、张茂修、马立南。农民起义领袖吕思杨、丁江兴,少数民族俊杰海风山、 马玉贵,女英雄陶之秀(陶二姐),书法大师著名画家何兆祥,著名学者 杨昭哲,著名教育家 杨昭恕等。

2019年03月,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湘鄂西片区分县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