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湖镇

塘湖镇 Hubei province Xianning County Tong Town 塘湖镇地名起源 塘湖镇行政区划 塘湖镇地理环境 塘湖镇自然资源 塘湖镇经济发展 塘湖镇村镇建设 塘湖镇社会事业 塘湖镇风景名胜 塘湖镇教育事业 塘湖镇著名人物 塘湖镇交通


塘湖镇位于位于113°58′~ 114°06′ E,29°12′~ 29°18′ N,地处 湖北省 通城县东南部,由原塘湖镇和原黄袍乡合并而成。塘湖镇地处鄂赣边陲,东与江西省 修水县全丰镇交界,北与 崇阳县高枧乡毗邻,西南与本县的 麦市镇、关刀镇接壤,距县城20公里。塘湖镇是一个革命老区镇, 罗荣桓元帅曾在这里战斗过, 有在册烈士588人,其中3人录入《中华英烈榜》。塘湖镇也是一个资源型工业镇,境内蕴藏着丰富的 石灰石、 石煤、 钒等矿产资源,以建材产业为主的民营经济发达。“塘湖”名字的由来塘湖镇位于 通城县东南部,为通城县塘湖镇镇政府所在地。梁大同五年(539),废上隽县,复下隽县,又从下隽县分立乐化县,塘湖为乐化县城,塘湖其时何名,因无史书记载,已不得而知。历史的车轮转至 明代,该地狮子山大屋(位于今塘湖镇狮子村)一刘姓人家产下一子。说也...

详情

塘湖镇地名网_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塘湖镇资料简介

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塘湖镇介绍

塘湖镇位于位于113°58′~ 114°06′ E,29°12′~ 29°18′ N,地处 湖北省 通城县东南部,由原塘湖镇和原黄袍乡合并而成。塘湖镇地处鄂赣边陲,东与江西省 修水县全丰镇交界,北与 崇阳县高枧乡毗邻,西南与本县的 麦市镇、关刀镇接壤,距县城20公里。

塘湖镇是一个革命老区镇, 罗荣桓元帅曾在这里战斗过, 有在册烈士588人,其中3人录入《中华英烈榜》。塘湖镇也是一个资源型工业镇,境内蕴藏着丰富的 石灰石、 石煤、 钒等矿产资源,以建材产业为主的民营经济发达。

“塘湖”名字的由来

塘湖镇位于 通城县东南部,为通城县塘湖镇镇政府所在地。梁大同五年(539),废上隽县,复下隽县,又从下隽县分立乐化县,塘湖为乐化县城,塘湖其时何名,因无史书记载,已不得而知。历史的车轮转至 明代,该地狮子山大屋(位于今塘湖镇狮子村)一刘姓人家产下一子。说也奇怪,这家自怀孕后,父母居住的房内热天无蚊虫,三冬地不寒。其父夜常梦有官服人员出入房内,因此,便常入庙进香,祈神佑之。一夜,太白金星托梦说:“天上文曲星出世之刻。”第二天午时,狮子山大屋霞光万丈,一声啼叫,文曲星已下凡界。父母知其有来历,即取名仕昌,号塘湖,有望其仕途昌发之意。仕昌自幼便有神祈保佑,每至三伏天,人们汗流夹背,而仕昌却有值日功曹为其打扇纳凉。上学时常用竹梢当马骑,将竹梢放在城隍庙,托菩萨看管,待放学回家时再用。久而久之城隍菩萨成了马倌。一夜,城隍托梦给其母,告之其事,嘱请仕昌将马寄土地庙。第二天,其母问仕昌,果有此事,这样土地菩萨便又成了仕昌的牧马人。仕昌读遍五经四书,诸子百家,已是学富五车,便上京赶考,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中甲辰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仕昌为官清正主廉明,皇帝御赐“绣衣”,故人称绣衣御史。自此,刘姓便将仕昌的故乡以其字“塘湖”而命名。

塘湖镇所辖范围国土面积107平方千米(2017年),辖1个居委会(塘湖社区居委会)和15个行政村(石坪、白沙、望湖、大埚、润田、获田、龙印、林湾、南虹、凉亭、图垅、阁壁、狮子、石港、雷吼),214个村民小组,40162人(2017年)。是一个集苏区、山区、边区于一体的革命老区乡镇和资源型工业重镇。

塘湖镇位于位于113°58′~ 114°06′ E,29°12′~ 29°18′ N,地处湖北省 通城县东南部。

湖北省通城县塘湖镇

塘湖镇地处 幕阜山北麓,为 丘陵起伏的盆地,地势呈南北向长条形,三面环山,唯有荻田、龙印、塘湖、凉亭、图垅等地平坦开阔。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利于灌溉,是镇内主要的粮食作物产区,拥有耕地面积2620公顷。

塘湖镇有中小型水库5座,水电站6个,年发电量380万千瓦时,其中年蓄水量1300万立方米的阁璧水库灌溉全镇11个村及 关刀镇、 沙堆镇等20多个村。

塘湖镇境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 石灰石、石煤、 钒等蕴藏量大, 全镇共拥有资源型县、镇、村企业498家,其中国有企业1家,年产值2749万元;镇办骨干企业2个,水泥厂和石灰厂,年产值1700万元,在建材产业中起龙头作用,民营“五小”工业企业呈遍地开花之势。目前已发展到138家,其中大小石灰厂30家,小砖厂20家,小碎石厂40家,小零配件10家,小料(碳)石厂38家。

塘湖镇境内高山耸峙,山谷回环,素有“一山连两省、一水流三县”之称。塘湖镇拥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丰富旅游资源。塘湖镇拥有一个湖北省省级旅游名村--塘湖镇荻田村。 塘湖镇大埚村于2016年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 名录, 这里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

黄袍山旅游景区

黄袍山是中国第一个红色县级政权的建立地、元帅 罗荣桓革命初期起步地、南鄂唯一“一门三尚书”之故里、北宋抗金英雄方琼之老家、唐代末期揭竿而起开山立寨的草莽大王张十万之驻地、勇救毛主席的英雄母亲 黄菊妈家乡、更有 黄庭坚黄氏宗祠之所在、也是黄庭坚曾退隐休养之地、黄袍山还有汪润田、汪宗翰、金阁背、刘塘湖等等十数位进士,还有胡七公、方迪等等周边姓氏起源之宗祖。黄袍山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山,这是一座红色的山、绿色的山、英雄的山、人文的山、更是一座有着众多自然景观如“华中第一瀑”“插剑岩”等独步南鄂的景点的奇山。

目前有红色景点:罗荣桓元帅纪念馆、湘鄂赣黄袍山革命烈士陵园、英雄母亲黄菊妈陵园、湘鄂赣党校旧址、通崇修县政府旧址、红军洞、八百壮士墓群等。

自然景点有:白水崖瀑布(“楚地奇瀑”“华中第一瀑”)、水帘洞、怪石峰、插剑岩、巨乳石、仙人埂、玉泉宫(又名大泉洞)、神龙洞、燕子岩群洞、痴情谷、大泉仙谷、夹井峡谷、佛家圣地嫦娥山白玉寺、道家古石屋遗址等等。

人文景点有:一门三尚书遗址、北宋抗金英雄大元帅岳飞之师--方琼墓地、明朝进士汪润田故居、黄庭坚退隐黄袍山的鲁直第、夜珠窝“文定世第”、不知道建于何年的伐桂书院、幕阜书院遗址,唐代华罗山寨古兵寨遗址等。

黄袍山白水崖瀑布

白水崖瀑布被李白、黄庭坚等诗人,毛泽东、罗荣桓等现代伟人称之为“楚天第一瀑”“华中第一瀑”。白水崖瀑布落差为168米,最宽处约30多米,崖右上有天然石洞,形成水帘洞。崖顶右侧有怪石峰,天然怪石,奇形怪状,如牛、如龙、如猴、如仙女、如床榻......其中还有抗金英雄方琼的试剑石。崖顶为人工的怪石湖,湖水绿清漾,山峰成影,美不胜收。黄袍山泉水甘甜、玉溪清澈、滩绿崖秀。

黄袍山华罗寨

黄袍山华罗寨山峰, 相传唐朝末年战乱时期,黄袍山有张氏在此峰开山立寨、占山为王,号称兵马十万众,得名张十万,其势及周边十数州县。华罗寨有插剑岩、巨乳石、仙人埂、神龙洞、呤诗台、点将台、古练兵场遗址、古山寨遗址等景点。

黄袍山荻田村甘坑谷

黄袍山有众多美丽的山谷,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有大泉山谷、甘坑山谷、甘港谷、夹井谷、大盘山谷等。肝坑谷--大泉谷内,有古井、古屋、石径、石洞、果林及梯田等,江南山村风貌保存完好,犹如世外桃源。

黄袍山玉泉洞

黄袍山天然 溶洞较多,有玉泉洞(因洞有玉泉,又名大泉洞)、九重天洞(因洞有九层,又名燕子岩洞)、神龙洞、丁家洞、金银冲洞、龙王洞、仙人洞等。

元帅从这里起步牌坊

罗荣桓领导建立中共第一个县级政权通修县劳农政府。 1927年8月20日,罗荣桓率领通城、崇阳、修水三县等地的农军智取通城县城,率先点燃秋收起义的烽火。随后于1927年8月21日在黄袍山成立了“通修劳农政府 ”(通城、崇阳、修水)。 罗荣桓、钟期光、付秋涛、黄永胜等人革命生涯均从此始。

元帅纪念馆(黄氏宗祠)

元帅纪念馆--是为纪念 罗荣桓元帅及其同志在黄袍山的革命史。馆内以较多文字和图片介绍了那段在黄袍山发生的革命历史。(纪念馆内还有介绍到北宋抗金英雄、 兵部尚书、兵马大元帅黄袍人方琼)。黄氏宗祠是为了纪念北宋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黄庭坚曾退隐黄袍山。

黄袍山革命烈士陵园

黄袍山革命烈士陵园占地面积约2000平米,内有纪念碑、英雄亭、革命馆等。黄袍山苏区现有在册烈士584名,如革命母亲 黄菊妈、铁汉黄全德、英雄万顺富、刘石渠、王高升、方胜华、刘九会、刘永康等等。

尚书第

一门三尚书 祖孙三进士: 礼部尚书、左阁丞相--方迪,户部尚书--方琳,兵部尚书、兵马大元帅、抗金英雄、岳飞之师--方琼。祖孙三尚书、三进士的方家系南鄂之唯一。黄袍山也被称为“方琼故里”“尚书故里”。

进士故居(进士汪润田、进士汪宗翰故居)

黄袍山为“进士之乡”、已查明的进士有十数人。如方迪祖孙三人、刘塘湖、金阁背、汪润田、汪宗翰、王姓进士五人等等。

黄庭坚故居

黄袍山黄庭坚故居始建宋、重建于清(内另有纪念秦汉时期 张良的“圯直德临”古匾)。张文定故居“文定世第”,始于宋,重建于清咸丰年间。另有刘塘湖故居、金阁背故居、罗荣桓故居、黄菊妈故居等,至今仍存。

千年古寺黄袍山白玉寺

黄袍山佛道信仰历史久远。千年古寺白玉寺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塘湖镇黄袍山嫦娥峰,唐时为山神土地庙、寺始建于宋,兴于明,盛于清,今日更是香火旺盛、信士众多(每逢初一或是十五,信士上百人)。几经朝代更替,寺庙也几经损毁,又几度修复。寺庙占地面积约1000多平米,内有佛像一百多尊、铜钟一、老鼓二、古香炉多个、天井二、古石刻数十块等等.....

南虹古桥

位于塘湖镇鲤港河上,横跨着一座块石结构的石拱桥。因其坐落塘湖镇之南,形若天上的长虹,而得名 南虹桥。南虹桥建于清朝咸丰七年(1857年),为邑中著名石桥之一。南虹桥青石叠砌,四墩五拱,长40米,高5米,宽5米,设计大方,外型美观。桥面两侧设石护栏,桥身中间两侧各嵌"南虹桥""渡江春"石匾一方。古桥履经修缮,至今保存完好,1997年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菖蒲港上游的鲤港,汇集了分别由东北、东南方向而来的塘湖大白和龙印港,河面宽阔,春夏之时,河水尤深。河港两岸,树木丛生,松竹苍翠。南虹桥坐落在碧波荡漾,烟霞掩映的河段,历经百余年风雨,至今仍雄姿屹立。它不仅方便了南来北往的乡民,而且在塘湖镇留下了一座美丽的景观。

2012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86亿元,财政收入370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000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244元。

全域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兼营林业、牧业、渔业,2012年农业生产总值21551万元。主要农特产有大豆、花生、板栗、菊花等;2012年,全镇粮食播种面积50633亩,总产20193吨,每亩单产393公斤;油料播种面积502公顷,总产557吨;生猪出栏49007头;其它经济作物面积2113.5公顷,总产24828吨。农村经济总收入41060万元;

全镇工业以矿业和建材产业为主。2012年,全镇工业总产值3.7亿元。工业企业71个,其中县级规模企业4个,个体工商户1010户,从业人员1482人,主要工业产品有五氧化二钒、石灰、水泥、灰渣砖、碎石等。

全镇已建成水库9座,总库容为1290.2万立方米;开挖水库干、支渠17条,总长37千米,其中东干渠7.4千米;有电灌站3处,装机容量84千瓦;农田有效灌溉面积96公顷,有效灌溉率达7.3%。

全镇金融网点有2个,2012年末信合存款余额3360万元,贷款余额820万元;邮政储蓄余额1.15亿元,函件业务8300余件。截至年底,开通程控电话2561部,宽带用户832户,有移动、联通手机9670部;有线电视接入8151户,其中数字电视331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达86.25%。

全镇商业网点13个,营业面积12700平方米,商业零售额2198万元。

全镇服务业发展较快,2012年底,全镇初具规模的饮食业25家、旅馆业13家、汽车修配19家、理发业21家。

境内有塘湖、黄袍和凉亭3个中心集镇。塘湖集镇是镇政府所在地,集镇面积2平方公里,总人口6871人,其中非农人口3618人,常住人口5000余人,流动人口1800余人,城镇化率50%;集镇主要有街道4条,分别为:西政街、胥林街、元帅大道和步行街。集镇道路长度4公里,其中水泥硬化车行道3000米。人行道6000米,总面积15 000平方米;下水道1500米;绿化带1400平方米;建立了塘湖自来水厂,铺设自来水管道25000米,日供水能力1000吨,供水921户,供水普及率60%;液化气站1个;安装街道照明路灯93盏;配置垃圾桶118个,建垃圾池3个,设垃圾处理场1个。

2012年,塘湖镇启动老集镇下水道改造,完善一、二期开发配套工程建设,投资10万元,在鸦雀山蜘蛛埚建成塘湖镇中心垃圾填埋场,投资20万元,落实集镇垃圾车、清扫人员及保洁用具的配备。同时,借助全省“洁万家”活动东风,全镇购置垃圾桶1000只、垃圾拖运车18辆,聘请保洁员50名,构建了农村环卫建设基本体系。特别是积极争取环保部门支持,在荻田、凉亭两个集镇实施农村综合环境整治项目,建立长效机制,打造秀美家园。

2012年,全镇交通事业得到发展。设有临时简易客运点2个,分别为:荻田客运点和塘湖客运点;通县公路16公里,通村公路51公里,可通80%的自然村;村组公路硬化里程135公里,硬化率达95%;主要公路桥梁11座,分别为:荻田坳上桥、荻田桥、擂鼓坪桥、石港桥、龙印桥、铁山桥、狮子桥、倒桥、狼荷桥、凉亭桥、黄沙港桥,其中新修大桥5座。

2012年,全镇有初中2所,小学5所,幼儿园5所(其中公办4所),在职教师169人,在校学生3244人,其中初中510人,小学1630人,在园幼儿113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升初比例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7%,初中升学率达85%,9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全镇有中心卫生院2个、卫生院职工48人,下设公共卫生、门诊、住院等7个科室,辖16个村卫生室,从业乡村医生48人。全年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8978户,39800人,参保率95%。计划生育率达83.5%,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以内,出生性别比112:100。

全镇设中心文化站1个,下辖16个村级文化室,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作用发挥较好。

全镇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7000余户,21143人;落实农村低保925户,1615人,发放低保金12.11万元;五保老人172人,其中集中供养的47人,分散供养115人,年人均补助生活费1644元。

全镇9个村建有农村饮水工程16处,受益村民13500人;沼气池216口;太阳能2800户;农村公厕1座。

自然景点:白水崖瀑布(“楚地奇瀑”“华中第一瀑”)、水帘洞、怪石峰、插剑岩、巨乳石、仙人埂、玉泉宫(又名大泉洞)、神龙洞、燕子岩群洞、痴情谷、大泉仙谷、夹井峡谷、佛家圣地嫦娥山白玉寺、道家古石屋遗址,阁壁湖-石马洞峡谷景区等。

红色景点:罗荣桓元帅纪念馆、湘鄂赣黄袍山革命烈士陵园、英雄母亲黄菊妈陵园、湘鄂赣党校旧址、通崇修县政府旧址、红军洞、八百壮士墓群等。

塘湖中学

塘湖中学建于1984年,是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的一所初中,坐落于通城县塘湖镇塘湖街 ,现有在校生868人,教职工65人。

黄袍中学

通城县塘湖镇黄袍中学位于湖北咸宁市通城县塘湖镇,是一所公办的中学。

通城县塘湖镇塘湖中心完小 通城县塘湖镇荻田中心完小 通城县塘湖镇凉亭高小
通城县塘湖镇五岭小学 通城县塘湖镇凉亭初小 通城县塘湖镇龙湾小学
通城县塘湖镇南虹小学 通城县塘湖镇咀背小学 通城县塘湖镇图垅初小
通城县塘湖镇坪头小学 通城县塘湖镇夏家完小 通城县塘湖镇大埚完小
通城县塘湖镇大白小学 通城县塘湖镇大陂小学 通城县塘湖镇夹井完小
通城县塘湖镇新庄初小 通城县塘湖镇望湖初小 通城县塘湖镇洋元小学
通城县塘湖镇润田初小 通城县塘湖镇狼荷小学 通城县塘湖镇白沙初小
通城县塘湖镇石坪初小 通城县塘湖镇石港初小 通城县塘湖镇石门初小
通城县塘湖镇祝垅小学 通城县塘湖镇罗家初小 通城县塘湖镇龙背初小
通城县塘湖镇雷吼初小

方琼,原名端五,号益庵。生于宋朝宗熙宁年(公元1068年), 通城县人,累官兵部尚书,兵部大元帅、抗金英雄、岳飞之师。居住于义井(黄袍山荻田),后居住于梓木里新庄(现湖北省通城塘湖镇黄袍新庄村和荻田村的交界处:擂鼓坪桥旁不远处)。出生于仕宦之家,其祖父方白允,进士宋朝左阁丞相,父亲方琳,进士及第,宋朝户部尚书。

刘塘湖, 刘绣衣,名仕昌,字时亨,号塘湖。生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刘绣衣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庚子科举人,甲辰(公元1424年)科进士,登刑部宽榜,授陕西道监察史,升任浙江副使。于明永卒于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

汪润田, 字茂实,官名佥事,明邑进士,梓木里人(今黄袍山润田湾),生于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入学,苦读数载,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中进士,初任吴江教谕两任,后任南京应天府上元县知县三任,由于剖事立明,升四川省按察使司,官至驿盐道,卒于明永乐年十三年(公元1415年)。

金阁背, 字秉诚,明永乐庚子(1420年)科进,梓木里人(今黄袍山阁背屋),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生,任福建布政司副理问,后升山东巡按。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在东昌府临清县闸下身故。

汪宗翰 ,武昌府通城县梓木里人(黄袍润田老屋)。光绪庚寅年间,恩科会试中第92位进士,钦点在吏部主政。汪宗翰,翰”一作“瀚”,字栗庵。通城县黄袍润田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进士,先在吏部任职,1896年调任甘肃镇原县知县,从此在甘肃省做官。1901年,汪宗翰调回兰州,任主管乡试的内帘考官。1902年,受到排挤的汪宗翰被任命为敦煌县知县,携老母幼子出关任职。

葛大章(1890-1944),女,字友兰,通城塘湖镇黄袍人。通经史,能古文,执敦于县小学,为通城女子教学之先例。著有《冷香阁吟草》2卷,《茶甘吟》4卷。


  

塘湖镇镇内有连接县城的塘里公路(塘湖--关刀--隽水)和连接麦市镇的塘麦公路,还有湖北省边沿山区重点扶贫公路项目之一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 ,可到达崇阳县。

周边政府机关

中共通城县塘湖镇委员会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西政街61号

通城县塘湖镇人大主席团 地址:咸宁市通城县西政街61号

周边行政单位

通城县塘湖镇财政所 地址:咸宁市通城县塘湖镇西政街1号

周边派出所

通城县塘湖派出所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塘湖镇狮子西政街家乐福超市东50米
营业时间:00:00-24:00

周边村民委员会

通城县塘湖镇倘橱狼荷蹇村委会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

周边小学

塘湖镇中心完小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南湖路塘湖镇中心完小

周边乡镇

塘湖镇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