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山村
药山村 药山村行政区划 药山村经济概况
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均川镇药山村,位于均川镇西北约九公里处,因境内有药山而得名。药山村,地处均川、安居、环潭三镇交界处,地势显要、风光旖旎,中药材甚多。药山历史久远,亦曾是连接大洪山的一条文化古道、佛教胜地和商贸通道。解放前后,药山所在地的行政区划曾为药山区,为洪山县管辖,1955年划归随县。1956年撤销药山区,药山划归均川(《随州志》)。可见,药山曾作为单独的区,其行政区划与乡镇平级,在历史上应该有一定的影响。后来先后取名药山管理区、药山公社、药山片、均川镇药山办事处等。现为药山村,为原药山、红安和匡家冲三村合并而来。药山,因药而名,因神农采药而灵。相传,炎帝神农当年在此山采药,看见药材甚多,喜不自胜,乐而忘返,谁知因采药过多,一不小心摔倒,所采之药全部泼出,顺山而下,故名药山。也因此有药山水流之处,田间均无蚂蟥之说(亦说采药者为李时珍),这个故事在当地民...
详情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均川镇药山村,位于均川镇西北约九公里处,因境内有药山而得名。药山村,地处均川、安居、环潭三镇交界处,地势显要、风光旖旎,中药材甚多。药山历史久远,亦曾是连接大洪山的一条文化古道、佛教胜地和商贸通道。解放前后,药山所在地的行政区划曾为药山区,为洪山县管辖,1955年划归随县。1956年撤销药山区,药山划归均川(《随州志》)。可见,药山曾作为单独的区,其行政区划与乡镇平级,在历史上应该有一定的影响。后来先后取名药山管理区、药山公社、药山片、均川镇药山办事处等。现为药山村,为原药山、红安和匡家冲三村合并而来。
药山,因药而名,因神农采药而灵。相传,炎帝神农当年在此山采药,看见药材甚多,喜不自胜,乐而忘返,谁知因采药过多,一不小心摔倒,所采之药全部泼出,顺山而下,故名药山。也因此有药山水流之处,田间均无蚂蟥之说(亦说采药者为李时珍),这个故事在当地民众中被普遍讲述。又传,炎帝从神农架等地采回的药,因路途遥远,回部落后不宜保存,于是就将其种植在附近的一座高山上,取名药山。烈山至随南安居、药山一带,河流纵横,土地肥沃,山川秀美,适宜人类生存,具备始祖部落生存居住和文明诞生的条件。药山山脉位于大洪山脉的东部,既与大洪山相呼应,又自成一体。有独立水系,称“药水”,是水上游最长的一段支流之一,经安居镇西南入水,进府河,汇长江。 药山 (6张)
药山与神农洞方位不谋而合,与神农西行采药路线一脉相承,足以印证药山曾为炎帝神农的足迹所至,为炎帝神农采药之所或植药之地。神农首创医药,起于烈山,神农西行采药,药山为采药第一站。
药山及炎帝神农对医学贡献
炎帝神农在随州“药山”首创医药,创中国医药之先河。唐·孔颖达《礼记正义》:“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正如两位大帝创造史前文明一样,黄帝针灸、神农本草,分别创造了造福于人类的两大医药奇迹,在当时疾病和死亡困扰着人类先祖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讲,神农医药比黄帝针灸影响更为深远。因此“药山”与炎帝神农文化的研究、与炎帝神农氏的关系乃至于与整个中华医药的关系,可以上升到将中国医药之起源重新改写的地步。
中药起源于神农时代。进入到农耕时期,神农“始作耒耜,教民踨五谷”(《通志》),“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易经·系辞》),其开采、培植有了劳动工具和田地,才有可能把这些有疗效的药物通过引种留在氏族内,以备试验研究及发生疾病时所用。现有地名如厉山的“百草园”,也印证了炎帝所处农耕时代的培育成果。神农尝百草,“口尝而身试”,是依靠思维和实践寻找医药的过程;疗民疾、“神农和药济人”(《世本》),被后人收集整理成《神农本草经》,则是积累和传播、为整个部落及人类造福的过程。这正是炎帝神农在药山所创造的不朽功绩所在。
重塑“药山”品牌意义和建议
神农生于随州,神农首创医药,早有史料和民间传说印证,但神农故里的“药山”却鲜为人知。“药山”作为炎帝神农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红安水库,承雨面积9.0平方公里,坝高21.7米,总库容344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83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0.3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0.3万亩,实际灌溉面积0.22万亩,建成年月1960年2月。
周边行政单位
随县均川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地址:随州市随县均川镇水晶街12号
周边
新塘畜禽饲料技术服务中心
地址:随州市随县胜利路(金船湖小区西侧约100米)
周边政府机关
随县均川镇委
地址:随州市随县均川镇幸福路3号
随县均川镇龙泉村村民委员会
地址:湖北省随州市随县
随县均川镇墙院村民委员会
地址: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均川镇墙院村
周边政府机构
均川镇药山村蝰退介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湖北省随州市随县
周边景区,
药山
地址:湖北省随州市随县
周边村庄
药山村
地址:随州市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