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道沟镇

沙道沟镇 沙道沟镇概况 沙道沟镇沿革 沙道沟镇代码 沙道沟镇本镇概况 沙道沟镇重要景点 沙道沟镇彭家寨吊脚楼 沙道沟镇鸳鸯峡 沙道沟镇打粑粑


沙道沟镇政府驻沙道沟,面积656.8平方千米。辖49个村委会:马桑溪、白水河、棕溪、高荒坪、药铺、庙垭、坛子洞、大白溪、金盆、小白溪、芦茅塆、大垭、老岔、寮叶、官庄、黄泥塘、木笼寨、麻柳、县雪落寨林场、赵家坝、二台坪、茶园、补溪、水田坝、上洞坪、鱼泉、松坪、街上、布袋溪、龙潭、野溪、班大湖、桃子岔、咸池、响龙、当阳坪、苦溪河、栏杆坪、中坝坪、四道水、两河、玛瑙、红旗坪、洗白溪、核桃塆、红石、沙河溪、乐坪、二坪。宣恩县辖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面积657.7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4562人(2010年六普)。辖4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沙道沟。早年,土、苗人民在沟边坡地刀耕火种,俗名砍畲,取名畲刀沟。后来,酉水由一条小沟冲击成大河,沙砾满沟;随之这里也成为通往鹤峰、湖南龙山县的大道,畲刀沟亦更名为沙道沟。据县志记载:沙道沟置湖南镇边宣抚司,元末明玉珍改沿边溪洞宣抚司...

详情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沙道沟镇所有乡中心区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沙道沟镇介绍

沙道沟镇政府驻沙道沟,面积656.8平方千米。辖49个村委会:马桑溪、白水河、棕溪、高荒坪、药铺、庙垭、坛子洞、大白溪、金盆、小白溪、芦茅塆、大垭、老岔、寮叶、官庄、黄泥塘、木笼寨、麻柳、县雪落寨林场、赵家坝、二台坪、茶园、补溪、水田坝、上洞坪、鱼泉、松坪、街上、布袋溪、龙潭、野溪、班大湖、桃子岔、咸池、响龙、当阳坪、苦溪河、栏杆坪、中坝坪、四道水、两河、玛瑙、红旗坪、洗白溪、核桃塆、红石、沙河溪、乐坪、二坪。

宣恩县辖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面积657.7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4562人(2010年六普)。辖4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沙道沟。

早年,土、苗人民在沟边坡地刀耕火种,俗名砍畲,取名畲刀沟。后来,酉水由一条小沟冲击成大河,沙砾满沟;随之这里也成为通往鹤峰、湖南龙山县的大道,畲刀沟亦更名为沙道沟。据县志记载:沙道沟置湖南镇边宣抚司,元末明玉珍改沿边溪洞宣抚司,明改忠洞安抚司属施州卫大田军民千户所,清属宣恩县辖。1949年后属沙道沟区(四区)。1955年设县辖沙道沟镇。1958年分为红旗、红色、高照3个公社。1961年复置沙道沟区。1975年撤区,分为沙道、沙坪、龙潭3个公社。1984年,撤销沙道、龙潭2个公社,设立沙道沟区,下设两河、二坪、龙潭、黄泥塘、上洞、松坪、当阳、乐坪、茶园9个乡。1984年下半年,撤销上洞、松坪2乡,划归沙道沟镇;撤销沙坪公社,设立沙坪区,下设寮叶、药铺、官庄、金盆、槽铺、白水6个乡。1993年12月将雪落寨林场、药材厂、雪落寨村划出设立雪落寨乡(副区级)。

1995年5月,州政府批准将沙道区、沙坪区、雪落寨乡划归来凤县代管。沙道沟镇面积73.7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其中 土家族、 苗族、 侗族占35%,辖响龙、桃子岔、水田坝、松坪、苦溪河、街上、上洞、补溪、咸池9个行政村。雪落寨乡面积37.7平方千米,人口0.1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占56%,辖雪落寨1个行政村。(沙道区)乐坪乡面积22.8平方千米,人口0.5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占65%,辖乐坪、核桃湾、中坝坪、洗白溪、沙河溪5个行政村;当阳坪乡面积24.2平方千米,人口0.7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占46%,辖当阳坪、栏杆坪、班大湖3个行政村;黄泥塘乡面积29.12平方千米,人口0.2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占17%,辖黄泥塘、麻柳村、小白溪3个行政村;龙潭乡面积95.4平方千米,人口0.6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占65%,辖龙潭、布袋溪、鱼泉、野溪、茶园5个行政村;两河乡面积82.1平方千米,人口0.7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占62%,辖四道水、红旗、两河、玛瑙、红石、二坪6个行政村。(沙坪区)金盆乡面积30.6平方千米,人口0.3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占65%,辖金盆、庙垭2个行政村;白水河乡面积63.5平方千米,人口0.3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占91%,辖白水、棕溪、马桑溪、高荒坪4个行政村;药铺乡面积67.6平方千米,人口0.3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占56%,辖药铺、坛子洞2个行政村;官庄乡面积45.3平方千米,人口0.3,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占67%,辖大白溪、芦茅湾、官庄3个行政村;槽铺乡面积28.1平方千米,人口0.3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占39%,辖赵家坝、木笼寨、二台坪3个行政村;老岔乡面积56.6平方千米,人口0.4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占58%,辖老岔、寮叶、大垭3个行政村。

1996年撤区建乡(镇),为来凤县沙道沟镇、沙坪乡。1998年2月,州政府决定撤销代管,恢复为宣恩县管理。2001年3月,撤销沙坪乡,并入沙道沟镇。2004年,镇政府驻沙道沟,人口6.29万人,面积656.8平方千米,辖马桑溪、白水河、棕溪、高荒坪、药铺、庙垭、坛子洞、大白溪、金盆、小白溪、芦茅塆、大垭、老岔、寮叶、官庄、黄泥塘、木笼寨、麻柳、县雪落寨林场、赵家坝、二台坪、茶园、补溪、水田坝、上洞坪、鱼泉、松坪、街上、布袋溪、龙潭、野溪、班大湖、桃子岔、咸池、响龙、当阳坪、苦溪河、栏杆坪、中坝坪、四道水、两河、玛瑙、红旗坪、洗白溪、核桃塆、红石、沙河溪、乐坪、二坪49个行政村。

【2013年代码及城乡分类】422825102:~200 122松坪村 ~201 122咸池村 ~202 220苦溪村 ~203 220补溪村 ~204 122上洞村 ~205 220水田坝村 ~206 122响龙村 ~207 121街上村 ~208 122桃子岔村 ~209 220乐坪村 ~210 220洗白溪村 ~211 220核桃湾村 ~212 220沙河溪村 ~213 220中坝坪村 ~214 122当阳坪村 ~215 122栏杆坪村 ~216 122班大湖村 ~217 220黄泥塘村 ~218 220麻柳村 ~219 220小白溪村 ~220 220两河村 ~221 220二坪村 ~222 220红旗坪村 ~223 220四道村 ~224 220红石村 ~225 220玛瑙村 ~226 220龙潭村 ~227 220布袋溪村 ~228 220鱼泉村 ~229 220野溪村 ~230 220茶园村 ~231 220林业村 ~232 220金盆村 ~233 220庙垭村 ~234 220白水村 ~235 220高荒坪村 ~236 220马桑溪村 ~237 220棕溪村 ~238 220药铺村 ~239 220潭子洞村 ~240 220官庄村 ~241 220大白溪村 ~242 220芦茅湾村 ~243 220赵家坝村 ~244 220二台坪村 ~245 220木龙寨村 ~246 220老岔村 ~247 220辽叶村 ~248 220大垭村

①镇名:沙道沟镇。

②美称:吊脚仙居。

③区位:位于 酉水河源头,距宣恩县城65公里。

④交通:209国道,鸦当省道。

⑤人口:6.2万。

⑥特产:中药材、白柚。

⑦邮政编码:445512。

⑧电话区号:0718。

彭家寨吊脚楼;鸳鸯峡

吊脚楼旧称干栏、阁栏、廊栏等。坐落在武陵山余脉北麓的彭家寨,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沙道沟镇西南部。全寨45户人家共250多人,均系土家族。该地彭姓从湖南迁来,为彭姓土家族聚居地,是永顺、保靖土司的后裔。

彭家寨山川秀美,地形奇特,风光旖旎,绚丽多彩。寨内房屋共23栋。每栋自成体系,面积百余到几百平方米不等。一般以一明两暗三开间作正屋,以龛子屋作厢房。有的厢房用上下两层龛子相围,形成三层空间,底层或用于村落小道,或用于圈养牲畜。台阶、院坝、道路铺以青石板。往后层层高起,出现纵深。后山坡竹林间挖有一排苕窖。东面以一条叫“叉几沟”为界,沟上架有一座百年历史的凉亭桥,该地故称凉桥。寨前龙潭河穿村而过,河上架有40余米长的铁索桥将寨子与外界相连。站在龙潭河对岸,中国古建筑专家授张良皋实地考察后以歌咏赞叹:“未了武陵今世缘,贫年策杖觅桃源,人间幸有彭家寨,楼阁峥嵘住地仙”。有专家考察后,称彭家寨吊脚楼群不单是历史文化现象,是具有认识价值的“活化石”,而且是有生命力的生态建筑。

土家族的吊脚楼的形式多种多样,单吊式,双吊式,合水式,二屋吊式,平地起吊式。一处吊脚楼即为一部土家族民俗史,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鸳鸯峡位于 宣恩县沙道沟镇白水河村与药卜村交界处、酉水源头的深山峡谷之中,海拔980米。

何为鸳鸯峡?相传古时,因一石山挡道,水河一带常遭水患。人们欲破山开道,却遇一巨石坚硬出奇,正在举步艰难之时,恰来一对长得一表人才、英俊不凡的青年夫妇,奋勇当先,竭力猛砸。那巨石火星迸发,青年夫妇遍体烧伤,连续苦战了数百个日夜,最终把坚石打破。河水穿山而过,从此这一带的农民安居乐业,过上了好日子,夫妇俩却不见踪影,化作一对一公一母的狮子站立两岸。为了感谢那对夫妇,人们常到河边去看望,只见一对狮子隔河站立,半夜子时合拢,寅时分开,“鸳鸯峡”由此而得名,由古传今。

也有另一传说,在很久以前,这里两岸的山是合在一起的,一遇山洪暴发,白水河一带的人民必遭灾难,民不聊生。有一年,当地人民组织起来挖山,劈崖不止。正要将山凿开时,有一块巨石挡在中间,坚硬出奇,一对青年夫妇奋勇当先猛砸,巨石火星喷发,夫妇遍体烧伤,破石苦战不止,终于石破,水穿山而过,但夫妇俩都不见了,化作一对山神立于两岸,人们常见两峰晚上子时合拢,寅时又分开,鸳鸯峡也由此得名。

神秘的传说演绎着鸳鸯峡的美丽。这里四周青山环抱,云雾缭绕,仙气朦胧。公狮和母狮分别为两座高耸入云的大山峰,两峰对立。此处悬崖绝壁,有两峰隔河对峙,高矮相等。峡谷幽深,只见一线天,峡长1.5公里,宽约30米,高约200米,酉水在峡谷中穿流。

土家族有句俗话叫:“二十八,打粑粑。”也就是说,腊月是土家人打粑粑的时节,而所谓的粑粑主要是糍粑。

糍粑是土家人过年时必备的食品,以糯米为原料,圆形,大小不定,为男女老幼所喜爱,是土家食品中的精品。土家族打糍粑一般都会选择在新年前夕,而且是左邻右舍的邻居一起打,这样不仅能和睦邻里关系,而且能够营造节日的氛围。同时,通过打糍粑来预祝来年的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

糍粑的制作较为复杂,首先取干净冷水(最好是山泉)浸泡糯米,历时一天。再滤干水,放到木甑里蒸。蒸熟后倒入石臼中捶捣,一般由二至四个强壮的男人,手执“T”字形的大木槌用力捶捣,一上一下地“打”。这是个体力活,因为糯米粘性很强,大冬天的,捶捣者光着膀子还要流汗。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农村劳动力的外出,部分地方开始出现用机器加工的情况,用现代的食品加工机械替代了捶捣过程。

捶捣要直到石臼中的糯米似胶一般粘成一团,看不到饭粒。这时众人立即围上来,趁势将米浆搓成圆条状,再用刀切成一砣一砣的坯子,然后手粘蜂蜡或茶油,先搓坨,后用手或木板压扁成饼,再用门板加重物压住,等糯米凉了即成型。

糍粑有大中小之分,大的直径有30厘米左右,小的五六厘米不等,多用来给小孩烧烤而食。有的在糍粑上点4个红点,表示四季发财的意思;有的在糍粑上印着“寿”字,那是表示希望自己的长辈长寿;也有印上双喜字或喜鹊、龙、凤等吉祥图案,还有花鸟走兽之类的各种纹样。

糍粑既可用塑料袋密封,放入冰箱储藏。也可找一容器,将糍粑全部浸入水中保存,每隔一周左右换一次水,可保糍粑半年不会变质。食用时把糍粑捞出擦干水即可。

糍粑的吃法很多,烙着吃、糍粑炒肉、煮甜酒水、烤着吃等等都是美味佳肴。烤好的糍粑可粘糖吃,或将白砂糖、蜂蜜等灌入糍粑中,等热度将糖溶成糖水后食用,这样的糍粑入口甜香无比。也可将糍粑中裹入豆腐乳,这样吃起来别有风味。具有土家特色的糍粑炒猪肉是土家人团年时桌面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

土家族还有句俗话:“拜年拜年,粑粑上前。”在过去,糍粑更是土家人拜年不可或缺的礼物。春节走亲访友时,土家人都要用背篓带上24个或者12个糍粑,因为糍粑是团圆、圆满、元宝等的象征,表示对客人的祝福,也是对土家文化和文明的传承。

周边派出所

沙道沟派出所 地址: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响龙大道39号
营业时间:办公时间08:30-12:00,14:30-17:30

周边行政单位

宣恩县沙道沟镇财经所 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财经所1幢

周边政府机关

宣恩县沙道沟镇人民政府 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街上建设路沙道沟镇政府沙道沟镇委

沙道沟镇咸池村民委员会 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S325

宣恩县沙道沟镇药铺村村民委员会 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

周边乡镇

沙道沟镇 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