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坊乡

铺头村, 铺头村人口民族, 铺头村地理环境, 铺头村建制沿革, 铺头村历史文化, 铺头村历史古迹, 铺头村基础建设, 铺头村经济发展, 铺头村风俗习惯, 铺头村文化活动, 铺头村科教交流, 铺头村所获荣誉, 铺头村旅游信息


铺头村隶属于 湖南 省 邵阳 市 城步苗族自治县 蒋坊乡 ,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北边陲,地处 雪峰山 南端,距离城步县城 儒林镇 25公里,溪水清澈碧透自北向南穿村而过。人口民族全村共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86人,其中80%以上是 苗族 。 地理环境铺头村位于铺头村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县承探背境最西端、蒋坊乡东北方向,与绥宁 关峡 乡交雄希背界,自古以来是城步、武冈入绥宁过 怀化 霉芝往 贵州 的必兰驼充求霉经要道。 欠蒸村落位于湘西南边陲, 雪峰山脉 南端,三面环山,属于丘陵山区,典型的小盆地喀斯特地貌。海拔为503米,地形地貌为山地。 东经110°22′,北纬26°32′,东拳煮狱邻茅坪镇谭家冲村,西邻绥宁县关峡乡,南邻蒋坊乡杉坊村,北接西岩镇田心村,距离城步县城25公里,距离邵阳市180公里...

详情

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蒋坊乡所有镇中心区

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蒋坊乡介绍

铺头村隶属于 湖南 省 邵阳 市 城步苗族自治县 蒋坊乡 ,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北边陲,地处 雪峰山 南端,距离城步县城 儒林镇 25公里,溪水清澈碧透自北向南穿村而过。

人口民族

全村共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86人,其中80%以上是 苗族 。

地理环境

铺头村位于铺头村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县承探背境最西端、蒋坊乡东北方向,与绥宁 关峡 乡交雄希背界,自古以来是城步、武冈入绥宁过 怀化 霉芝往 贵州 的必兰驼充求霉经要道。 欠蒸村落位于湘西南边陲, 雪峰山脉 南端,三面环山,属于丘陵山区,典型的小盆地喀斯特地貌。海拔为503米,地形地貌为山地。 东经110°22′,北纬26°32′,东拳煮狱邻茅坪镇谭家冲村,西邻绥宁县关峡乡,南邻蒋坊乡杉坊村,北接西岩镇田心村,距离城步县城25公里,距离邵阳市180公里。 附近有 武靖高速 穿过,距离 邵阳市 163公里,距城步县城25公里,距离武靖高速蒋坊收费站5.5公里。 该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铺头村是蒋坊乡下辖行政村。周围有柳林村、莲荷照验精龙村、金凤村、蒋坊村、枧坪村、丁界村、易家湾村、竹林村等村庄。 “ 一根玉带绕门前,两条银河汇村中,三面青山镇风水,四方田垄环寨边。 ”这首诗形象的概括了铺头村地理环境。 铺头村周围环境

建制沿革

明代(1504年)属赤水图铺头村和平头寨。 清代(1741年)属下六都铺头村。 民国初期属延清乡。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为太平乡第三保。 民国三十五年为清平乡第八保。 1950年为永兴乡大同村。 1956年为大同、永丰初级社。 1957年又合并为大同高级社。 1958年冬为红旗公社属永兴大队(铺头、杉坊、联和称永兴大队)。 1959年改为土桥公社永兴大队。 1961年改建为蒋坊公社铺头大队。 1984年改建为蒋坊乡铺头村。 1995年撤区并乡后属茅坪镇。 2012年恢复为蒋坊乡铺头村。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铺头开籍比较早(城步县志记载,该村 开埠 于 唐朝 末年),其开籍先民均从北方为避战祸而来。 时间据传是秦末汉初,已有两千余年,当时先民刚来时现住地还未开埠而不住于此,而是住在现冲天蜡烛山脚(现天堂)和现苏家冲一带。 此地地势平稳、开阔、土地肥沃、林密、野果丰富,适宜开发生存。经过大约300余年后先民人丁兴旺,发展迅猛,先民为更好发展将所产农作物与外界交换,并逐渐发展成商品集散交换之地。 还留下地名叫“摆货场”,面积大约千余平方,据传是当时先民的赶集之处。现仍有当时四大姓氏历史(苏、向、王、肖)可考。 至于现铺头用名有两种说法可考: 第一种:在很早以前现住地人口众多,又是东西两面通商要道,流动人口较多,固在本村出口之处设有较多店铺以供往来商客旅居。约20多年前城步修《 地名志 》时有人到铺头村探源,碰到有位老人即问其“铺头”地名来源,然该老者说:“铺头,铺头因村头有店铺,因而取名‘铺头’也。” 第二种:在清朝以前“店铺”从不全称,清代末期及民国时期住宿店称“伙铺”而北方人称商品聚集铺为“店头”。因当时在现易家庙地修有房子并在大门上装有金属衔环的底盘。当时叫此物为“铺首”,而此屋门又开有店铺,因此有人问买东西时村民便告知说:“那家有“铺首”的屋当有“店头”,到那去买吧。因此而取名为“铺头”。而原“铺头”的铺是“舍”字傍,舍即可释为“茅舍”,不吉也。而今“铺头”的“铺”用“金”字傍则“金”贵也,牢固也。 古商道的来往路线 古代交通不便,人们货币交换均是通过肩挑背扛。铺头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物别是从武冈往上的商贾必须经铺头往 绥宁县 再往西而去。 其具休路线是: 武冈 — 西岩 —经吴家坪上—杨家山—山村—长冲坳—经杨和田—过护龙桥—经街口(属今铺头村境内)—梅溪—沙子界—至绥宁梅口— 靖州 —梧洲— 洪江 — 贵州 地区、 四川 地区。 清代-民国时店铺记述 铺头在古时因是商业要道,固往来客人较多,所以本地人为生计而纷纷开设店铺,各种店铺有近20余家。现能清楚记得的在此载述如下: 从村头往上注: 易盛祥 (易德聚 开) 易和祥 (易兴秀 开) 易祯祥 (易有宽 开熬酒) 易茂祥 (易有照 开) 易顺祥 (外地人 开) 易利祥 (易德江 开) 仁泰祥 (外地人 开) 邓盛祥 (邓苏生祖父 开) 豆腐店 (今铺头村易能固老屋处) 易豫丰 (易有成 开) 药 铺 (易宜轩 开) 药 铺 (易修圃 开) 药 铺 (易德钟 开) 店铺众多,经营项目各异,除药店外还有百货店,杂货店,住宿饮食店,豆腐店,肉店,酒店等。 地名故事传说 天堂山 秦时朝廷派大军到 广西 修 灵渠 ,因条件太苦, 监工 凶残,很多人受不了就没法逃离,后来不知过了多久有一小队人马辗转到铺头如今叫天堂的山上来了,此地山高林密又偏远,不易被人发现,但野果充盈,土地肥沃,适于生存,据说此地白天黑夜通彻透亮,好比有冲天蜡烛照耀一般,所以逃荒到此地的人说“真如天堂也”,因此而得名。 杨和田 杨和田即铺头易能学修屋至以下一带。 明朝 时白腊坡有一户杨姓财主在晚上看到一颗耀眼流星落到如今叫草溪冲的地方。 该财主在第二天就听说那里有一户杨姓人家出生了一个男孩,而该男孩家里异常贫困,杨财主联想起头天晚上看到流星一事,认为该男孩将来一定有出息,便到该户人家送钱送粮,想方设法接济,后一直培养到该男孩考取了功名,官至 知州 (相当于地级市市长)。 男孩做官后就想着要报答杨财主的恩德,便出资在铺头现叉路口边买下一遍田,并以自己叫杨和的名字命名叫“杨和田”,送给了杨财主。 石牛塘 现水库占地,古时未修水库,该地山脚下有几块粮田种有谷物,可奇怪的是看到粮食快熟时总被什么东西弄到伏地上死了。 人们一查又无野兽脚印,反复多年人们找不到答案,后来有一人反复观察了周围的地势后说,一定是田边这块长得非常像牛的石头作怪,他建议人们到别处捡个石头立在石牛边看住石牛,来年种下庄稼后即安然无恙了,因此而得名,现仍有石为证。 狮子崖 村对面大元冲山上有一座山长得像 狮子 ,形象逼真,站在公路上可望到。 地名诗句 铺头地域形状形容诗句 门前一条玉带河,背后一个椅子型, 左边一个金狮子,右边一个像鼻形。 地名对联 风吹毛动牛皮冷 (注:毛动:即形容大毛洞 ,小毛洞,牛皮冷,即牛皮岭,都是城步的山名) 雪落芋头白腊坡 (注芋头,即现城步芋头山) 情歌 一把扇子两面青, 扇子上面画妹身; 开扇如同见妹面, 收扇如同掉圆心; 一把扇子两面黄, 扇子上面有情郎; 开扇如见情郎面, 收扇好比断肝肠。 当地山歌 嘲笑懒散夫妻山歌 一个脚盆二个箍,今生嫁了个懒丈夫, 早晨起来冒米煮,晚上睡觉无被铺。 一个脚盆二个框,今生讨了个懒婆娘, 早晨吃饭冒菜炒,晚上吃饭喝光汤。 注释:“冒”字为当地方言,意思为“无、没有”。

历史古迹

护龙桥

护龙桥 (3张) 是一座苗族风格的 风雨桥 ,该桥气势宏伟,飞棱走角,建造精妙,筑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据今已有120余年历史,现仍然是村民与游客来往的通道。护龙桥中央供奉的 关云长 雕像,寄托了村民千百年来的忠义情怀。

团中井

团中井 团中井修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是一个叫易元俊 员外 为主修建的,距今已有180余年历史,供应本村20%的人饮水,此井冬暖夏凉,清澈透明无异味,口感清凉,永不干枯。只是 磺 矿开采后将井水带来污染,人们才不敢饮,其它能用,特色旅游发展后才逐渐恢复了水质。

古建筑

老巷子-图来自美篇用户陌 首富古屋-图来自美篇用户杨姐 老巷子-图来自美篇用户杨姐 老巷子-图来自美篇用户陌 古民居-图来自美篇用户陌 精美的雕花窗-图来自美篇用户陌 民居拱门-图来自美篇用户陌 古防盗窗-图来自美篇用户杨姐 古裁缝铺-图来自美篇用户杨姐 古肉铺-图来自美篇用户陌 老巷子-图来自美篇用户陌 老巷子-图来自美篇用户陌 马头墙-图来自美篇用户陌 精美的雕花窗-图来自美篇用户陌 精美的雕花窗-图来自美篇用户陌 精美的雕花窗-图来自美篇用户陌 精美瓦当-图来自美篇用户陌 堂屋及古家具-图来自美篇用户陌 精美雕花的窗棂-图来自美篇用户杨姐 武秀才屋-图来自美篇用户杨姐 老巷子-图来自美篇用户杨姐 老巷子-图来自美篇用户杨姐 古酿酒行-图来自美篇用户杨姐 晚清豪宅-图来自美篇用户陌 福字-图来自美篇用户陌 寿字-图来自美篇用户陌 铺头分社老办公楼 古民居及老街巷 铺头开埠较早,历史悠久,文化蕰厚,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大方好客,由于在过去其地理位置及物产丰富之故,经济活跃较发达,因此买田置地兴家者多,土改时划分 地主 , 富农 者达四十余户,所以古民居也多。 在最鼎盛时期古民居有八十余座,其中最为著名恢宏,漂亮的要属易德庄家祠。其建地面积达500余平方米,四合院式,正厅高大敞亮。 台阶及屋沟全部用2米余长石条彻成,其垫柱石多用石头打成圆柱形状并全石刻有奇珍异兽,图象清晰,精美。 特别是大门全部用3米多长的条状石彻成,石上并刻有多种图案,其槽门上横深刻有双龙抢宝,耐看异常。由于当时政治因素而遭拆除,其很多有价值文物也不知去向,甚是可惜。 除此之外,即是由于地基局限,很大一部份老屋被拆除重建,如今保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仍有三十余座,其中最古老的是建于 万历 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的明代老屋,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其他 康熙 、 乾隆 、 光绪 年间的老屋更是比比皆是。 站在村后的山坡俯看这片古老民居,只见黑色的屋脊鳞次栉比,高耸的 马头墙 起伏有致。走进每一座独特的窨子屋,触摸那些朴素淡雅的 窗花 ,每一个建筑物都好像在诉说着一个传奇,诉说着一个朝代的文化氛围,诉说着铺头当年的繁荣。 邵阳学院 民俗专家唐文林教授说:“铺头村有着保留的如此规模的千米大街和四条纵向小街以及近百幢 古民居 ,在整个邵阳市也是难得一见的,可以与 洪江古商城 相媲美。‘’
部分古建筑介绍
名称 介绍
易氏宗祠 产权归属为集体,占地面积280平米,建筑面积120平米。 易氏宗祠 (6张) 易氏宗祠修建于清朝乾隆二年,即公元1737年,距今有283年历史,位于村落东南面,正殿供奉三位天王,其原始风貌属四合院式。由于年代久远,两边厢房及客厅因破败成危房而不得已拆除,正厅保持原有风貌不变。宗祠是族人商讨大事及祭扫先祖集会之场所,平时也作私塾之用。宗祠见证了铺头易氏家族数百年来的历史演变,是铺头易氏家族的精神领地。当地每逢巳日便会进行天王游寨。山门外有一石碑刻有“下马石”三字,文官见此下轿,武官见此下马。
易能贵宅 产权归属为个人,占地面积328平米,建筑面积512平米。 易能贵宅 (5张) 该建筑坐北朝南,为2层砖木结构建筑。建筑为青瓦铺盖,屋檐翘脚。建筑立面特征清晰,各种木构件雕刻精美,集中体现朴素、简洁、实用的民居色彩,充分表现了建筑与自然气候相协调的地域特色,主体结构保存一般,是清朝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信奉佛教,继承教化。
古苗药铺 产权归属为个人,占地面积80平米,建筑面积80平米。 古苗药铺 (5张) 此药铺系兴华公于清同治十一年(即公元1872年 )所建,距今有140余年历史。兴华公从小聪颖好学,跟随祖辈行医数十载,医木高超,医德高尚,扶危济贫,见识并治愈过天数疑难病症,因此声名远播。其药铺药材均产自铺头深山老林,因此路质优良而远近闻名。
安之居 产权归属为个人,占地面积300平米,建筑面积300平米。 安之居 (5张) 此屋系德业公修建于民国13年,距今90余年历史。先祖颇有家业,最尊师重教,其后人都重学业。定谋公,其自幼聪颖好学,才智过人,书法造诣尤为深厚。曾于二十岁时考入黄埔军校第十五期学习,三年后以一等生的优异成绩毕业。毕业后即任命为西南五县治安大队长之职。
马昌吉宅 产权归属为个人,占地面积245平米,建筑面积130平米。 马昌吉宅 (5张) 该建筑坐北朝南,为2层砖木结构建筑。建筑为青瓦铺盖,重檐屋顶。建筑立面特征清晰,各种木构件雕刻精美,主体结构保存一般,是清朝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信奉佛教,继承教化。
节孝之家 产权归属为个人,占地面积270平米,建筑面积200平米。 节孝之家 (5张) 此屋系新芝公于清代道光12年(即公元1832年)所建, 距今180余年历史。

飞山庙

飞山庙 (5张) 杨家庙又称“飞山二庙”造于明朝嘉靖二年,距今498年,是村内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庙内供奉杨姓始祖再思及元世祖盛勘难先人。属于一级2类保护建筑。 占地面积三百平方米,之所以称飞山二庙,是因为当时城步杨姓始祖 杨再思 为飞山蛮千峒首领,管理今怀化、邵阳西南一带,后杨再思逝世于靖州,后人为纪念先祖,在靖州飞山修建飞山一庙,其他各处的杨姓后裔修建的飞山庙都称作“飞山二庙”杨氏飞山庙。
飞山庙其他情况
产权归属: 集体
占地面积(平米): 240
建筑面积(平米): 130
保护级别: 其它

城隍庙

城隍庙 (8张) 城隍庙又叫“易家庙”,宗庙修建于清朝康熙二年,已有350余年的历史。当时本地只住有易和杨两姓,杨姓下籍较早,先建有私庙,按古人规矩非本族人逝后不得入私庙,后易姓即修建此庙。随着社会的变迁及外人不断迁入,上世纪90年代族人将宗庙重建,重建后经族人商讨,将“易家庙”改为“城隍庙”,寓意“境土和平,风调雨顺”之意。由于年代久远破烂不堪,也是古村年代久远的建筑之一,属2类1级保护建筑。
城隍庙其他情况
产权归属: 集体
占地面积(平米): 210
建筑面积(平米): 180
保护级别: 其它

基础建设

成立公共服务中心 铺头村公共服务中心 (3张) 铺头村服务站于2017年5月14日建成并开业运营,业务涵盖 电子商务 、 电子政务 、公共 便民服务 和 农村金融 等多个领域。百姓不出村,在这里就可以实现 购物 、 缴费 、交纳社保、存取款、 法律援助 等需求。 成立种植合作社 城步杨梅炉猕猴桃种植专业 合作社 建设城步县杨梅炉猕猴桃种植基地扩建项目于2017年3月21日通过“湖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备案,城步杨梅炉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6年12月19日成立,位于铺头村12组,该合作社为苗族群众提供猕猴桃种植技术培训、信息咨询、销售服务;组织群众采购猕猴桃种植所需的生产资料。 村村通工程 2012年 村村通 工程属为民办实事工程,自村村通工程开始至2012年11月10日,城步包括铺头村在内共130多个村得到了有线和 无线 的覆盖,受益户共11942户。 修建垃圾处理站、机耕道 2019年10月21日,城步县发布2019年第一批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计划,其中铺头村 垃圾处理 站项目获得资金13万元,铺头村肖家山 机耕道 项目获得资金4万元。

经济发展

铺头村的特色种植 (4张) 铺头村是一个传统的苗族村寨。2014年,该村408户农户中核定贫困户316户,截止至2017年尚未脱贫和返贫户有73户322人。铺头村在发展 特色旅游 前,一直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的农产品: 水稻 、 南瓜 、 芫荽 叶、 青椒 、黄绿 苹果 、 大蒜 、 红苕 、 沙果 等。 城步创建了 长安营镇 大寨村、上排村, 丹口镇 桃林村 、边溪村, 儒林镇 清溪村 、白云湖村,蒋坊乡铺头村等众多乡村旅游景点。2019年4月前的两个月,城步苗族自治县县旅游人数约40.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5%、15.6% 。 城步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于2019年9月至10月举办了2019年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专题系列培训,来自该县金童山村、桃林村、蓬瀛村、铺头村、资江村5个深度贫困村和旅游资源丰富的重点村所在乡镇干部、村支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队长、旅游扶贫带头人、乡村旅游经营户共500余人参训。 2010年,杨小树成立了城步蒋坊乡延季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周边村民加入。蒋坊乡铺头村贫困户杨金云说:“我们自己种的蔬菜自己吃,不去卖,因为种的太小,没有技术,不好卖。 这里就是种出来后拿出去卖,杨老板他的技术高一些,比我们种出来的好得多。”杨小树创立的蒋坊乡延季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建成3000多亩延季蔬菜种植基地、1500亩高山猕猴桃种植基地,蒋坊乡所有的623户贫困户,共计2417人全部加入了合作社,每年为当地各村村民分红、结算工资近300万元,成为城步最大的农业合作社之一。 2018年7月,杨小树筹措资金新建的四个冷库投入使用,解决了蔬菜成熟后只能当天采摘当天发货的问题。

风俗习惯

失传的古老手工艺也因铺头村发展特色旅游而重现铺头,打草鞋,古法酿酒,古代造纸,手工豆腐,金童玉女压糍粑等等。 打糍粑 打糍粑 (2张) 打糍粑别有一番韵味。糍粑打好后,金童玉女会被抱上桌,欢乐蹦跳将糍粑压扁成型,然后进行点红,寓意欢乐气象、岁岁平安。 挤油尖 挤油尖 苗语谐音为“挤月哟”,“挤油尖”是当地人的一种比力气、比智慧的娱乐方式,旧时为用来撮合城步苗寨内苗族年轻男女爱情,在欢愉活动中增加感情,成就美好姻缘的活动。 合喜饭 合喜饭 (2张) 合喜饭为铺头苗族流传千年的饮食习俗,凡有贵客到来,沾亲的村民就会每家出一道菜品,集中摆放在设宴地点,让客人吃得开心愉快。相传,铺头村古时常有土匪和猛兽出没,青壮年们就常常聚集在村子外头进行抗击。 初时,由于人们各自端着饭碗聚会,回家夹菜添饭又很麻烦,后来干脆就将饭菜一起端出来进行集中分享,不仅能品尝到各家不同的味道,也能加深村邻之间的沟通交流。 久而久之,这种和睦合喜的吃饭方式就这样流传下来,被称为“合喜饭”。如今,铺头村每逢耍龙灯或大型议事活动都会举行合喜饭,家家户户自发端出菜肴欢聚在一起,大人们也会将小孩带来沾沾喜气。随着时光演变,菜肴种类也不断翻新精美,不变的是铺头村民和睦合喜的情怀。 打草鞋 打草鞋 铺头苗家草鞋的天然透气凉爽,是其他材质的鞋无可取代的,而今铺头村的手工艺人仍保留着打草鞋的手艺,夏天穿着凉爽透气,但是铺头的草鞋在寒冷的冬天照样也能够穿着,雪天不吸寒气,可以保温,穿着不会感冒,上山行走也方便,不会打滑。 其他 除了这些,还有吊龙、造萱纸、拦门酒、敬茶歌、敬酒歌、留客歌、摇摇舞、唱山歌、猜谜语、抛绣球等民俗和传统手工艺把铺头苗族人民的质朴和热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传统磨豆腐 (2张) 还有像铺头米酒制作独特,味纯爽口,香飘千里;铺头豆腐,光滑细嫩,色美味香。特色美食都需要游客的亲身体验才能感受到铺头的魅力。 敬酒歌和敬酒舞 (2张) 吊龙 (2张)

文化活动

《苗家儿女情》严钦龙 摄 2020年9月15日晚,城步苗族自治县蒋坊乡铺头村文化广场,苗乡美艺术团演员在表演文艺节目《苗家儿女情》。2020年9月以来,城步苗族自治县文化馆和各文艺社团带着精心排练的一批宣传扶贫工作的优秀节目,到各脱贫村进行慰问演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激励群众奋发奔小康。 苗汉一家亲·苗汉文化大融合《竹竿舞》 2020年10月1日晚,城步苗族自治县蒋坊乡铺头村文化广场,群众在表演《竹竿舞》。当晚,该村举办以“苗汉一家亲·苗汉文化大融合”为主题的文艺晚会,城步苗族自治县旗袍协会、若水三千汉服馆、筝心筝意古筝馆等民间文艺社团与村文艺爱好者联袂演出旗袍秀、民俗舞蹈、古筝弹奏等节目,载歌载舞欢庆新中国71周年华诞。 苗族古村落发现之履 (4张) 2016年5月7日,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蒋坊乡铺头村,吊龙飞舞,锣鼓喧天,唢呐悠扬,歌声飘荡,赤水欢腾,人头攒动,一场规模盛大空前的“苗族古村落发现之履”观摩体验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

科教交流

2019年4月15日, 国家民族画院 画家团队一行5人( 史建红 、 刘艳华 、 赵航 、 景岚 、张蕾)在史建红、刘艳华同志带领下,赴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开展写生创作活动,至4月24日活动圆满结束。 国家民族画院在城步部分作品 (3张) 在8天的有效时间里,画院画家团队克服晕车、泥石流断路等困难,先后走进城步 长安营镇 大寨村、岩寨村, 丹口镇 桃林村、铺路水村、下团村、羊石村、太平村、龙寨村和蒋坊乡铺头村等9个村寨,参访考察,写生采风,收集创作素材和写生作品60余幅。 其间,画院画家团队还应邀参加了于 通道侗族自治县 举办的“2019年湖南怀化通道·侗族 大戊梁歌会 暨第八届湘桂原生态民族风情节”开幕式及相关民俗活动,与自治县美协的画家们一同写生、交流民族美术创作心得。 画院画家们坚持以民族工作者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尊重组织安排和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热情友好、不畏辛劳,沉心于艺术创作,平均每天创作8个小时以上,受到当地政府和各族群众的广泛称赞。

所获荣誉

2016年,入选第三届湖南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镇。 2018年4月,被评为2018年度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 2018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拟将铺头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9年6月6日,被列入第五批 中国传统村落 名录。

旅游信息

入村路线

入村路线 (2张) 乘车路线:邵阳市--铺头村在邵阳汽车东站坐大巴先到城步县,然后在城步汽车北站乘客车(终点在彬昌、茅坪、水东、五贵的等均可乘,客满发车)中途在蒋坊乡下车,然后坐当地摩的即可到达铺头村。 自驾路线:邵阳市--铺头村从邵阳市出发,上G60沪昆高速后行驶82.1公里进入匝道行驶到S91洞城高速,在洞城高速上继续行驶75.4公里后在蒋坊收费站下高速进入356国道,在国道上继续行驶2.2公里后进入城步直线,2.2公里后到达铺头村。

村内游览路线

入村道路为三米宽的水泥道,十分的便捷;村内的游览道路主要是以宽度一到两米的石板道为主; 游览路线: 护龙桥——杨家庙——城隍庙——文商阁——兄弟老屋——和睦屋——爱吾庐——烟馆路——首富屋——易氏宗祠——千总老屋——文、武秀才屋——节孝之家——中身桥——中身古井——安之居 铺头村

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

详情

周边行政单位

太和村键退役钴军人服务站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S219

周边诊所

城步苗族自治县蒋坊乡卫生院 地址: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

周边乡镇

蒋坊乡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

周边村庄

蒋家坊 地址: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