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埔村

后埔村 后埔村村庄简介 后埔村村庄建设 后埔村村庄分区


后埔村位于隆都镇西部,北邻上北村,东南与店市相邻,南面与潮安县江东隔镇江相望,西面与潮安县磷溪镇接壤,人口5100人,面积约3平方公里。后埔村位于隆都镇西部,北邻上北村,东南与店市相邻,南面与潮安县江东隔镇江相望,西面与潮安县磷溪镇接壤,人口5100人,面积约3平方公里。后埔村由后埔、白沙宫、堤兜、宁厝埔、洪渡头上社、下社、龙溪共7个经联社组成,居民祖先与明朝崇祯年间先后由福建迁入,7个自然村人口分布不一,其中后埔主村最多,约2400人,居民以陈姓为主,还有秦、王、潘、洪、张等姓氏。全村以纯农经济为主体,有羊毛、珠绣等手工业和小规模工业,其中羊毛绣、珠绣有20多年的历史,土地地值低廉,为提高土地创植率,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种植“妃子笑”荔枝、越南白枣等优质高值水果450亩,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果产地。后埔。相传聚落始于明末崇祯年间(1628...

详情

后埔村地名网_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后埔村资料简介
  后埔村是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051510121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40515。后埔村与店市、东山村、南溪村、上西村、后沟村、前沟村、樟籍村、前埔村、鹊巷村、福洋村、下北村、上北村、后溪村、前美村相邻。 还有14个地名与后埔村同名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后埔村介绍

后埔村位于隆都镇西部,北邻上北村,东南与店市相邻,南面与潮安县江东隔镇江相望,西面与潮安县磷溪镇接壤,人口5100人,面积约3平方公里。

后埔村位于隆都镇西部,北邻上北村,东南与店市相邻,南面与潮安县江东隔镇江相望,西面与潮安县磷溪镇接壤,人口5100人,面积约3平方公里。后埔村由后埔、白沙宫、堤兜、宁厝埔、洪渡头上社、下社、龙溪共7个经联社组成,居民祖先与明朝崇祯年间先后由福建迁入,7个自然村人口分布不一,其中后埔主村最多,约2400人,居民以陈姓为主,还有秦、王、潘、洪、张等姓氏。

全村以纯农经济为主体,有羊毛、珠绣等手工业和小规模工业,其中羊毛绣、珠绣有20多年的历史,土地地值低廉,为提高土地创植率,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种植“妃子笑”荔枝、越南白枣等优质高值水果450亩,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果产地。

后埔。相传聚落始于明末崇祯年间(1628—1644),因前铺村与后埔村中间一院埔(上寺院,据考属宋代寺院遗址),该村位于埔后,故名。曾于1941年前后任饶平县县长、国民党国大代表、汕头商会会长的陈焕章(字秉元),是后埔村人,在村里建有宅府“百里候第”,现是村委会办公址。

龙溪。南临韩江,西界潮州市磷溪,约1910年成村落。因四周竹林、树 木繁茂,状似小案桌,北面龙门关涵,取名龙门案。后因龙门关涵较为有名,改名龙门关新乡。1949年后,因龙门关涵起不了引水作用而拆毁,但该村前面旧溪尚存,政改现名。

上社。西临韩江。该村创于明朝末年(1628—1644),因地处韩江堤边渡头,祖宗姓洪 ,故取名洪渡头村。因洪渡头村有两个自然村落,该村位于上方,故名。

下社。西临韩江。村落创于组朝末年(1628—1644),因地处韩江堤边渡头,祖宗姓洪,故名洪渡头村,因洪波头村有两个自然村落,该村位于下方韩江下游,故名。

宁厝铺。俗称房西埔,在澄城镇西北16公里处。村落约创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后埔村二房白沙宫秦氏搬迁而来,因地处二房西面之荒埔旁,故称房西埔,后改今名。

堤兜。明崇祯年间(1628—一1644)创成村落,因地处韩江下游东溪北岸防洪堤围拐弯处,故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1927—一1937),该村是中国共产党主活动区之一。

白沙宫。村落创于南宋末年(1271—1279),祖先以捕鱼为生,建宫庙求神祷福,因宫前有海滩聚积白沙,取名白沙官,又以白沙宫命村名。该村是明末(1628—1644)御前总兵秦容之的故里,曾民族英雄史可法部属,清初在浙江钱塘县与清兵血战中以身殉国,战袍归葬故里。坟址在现在王厝后,碑文日;“钦授御前总兵容之秦公”。

湖土乾 。村落始于明代崇祯年间(1628—1644)。村前有一水渠,流至村正面扩展成大池,状似湖,故名。村民多从事竹器手工制作和经商。

路头张。村落创于明朝末年(1628—1644),该村靠近大路头,姓张,故名。村民多以灰泥工。

长其洋。西南是韩江防洪堤。与潮州市磷溪镇厚洋堤村隔潭相望。该村创于宋初(1005—一i015),因大塘村遭遇洪水,全村只剩几户人家,遂迁徙过来,建村初原名长岐社,是村落地基较长之意,后改为现名。村民从 事泥灰工。

周边村庄

水渠寨 地址:汕头市澄海区

后埔村 地址:汕头市潮阳区

海后村 地址:汕头市澄海区

后沟村 地址: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后浦村 地址:汕头市澄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