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带村
白水带村 白水带村辖下自然村 白水带村面积 白水带村经济作物 白水带村历史沿革 白水带村基础设施 白水带村历史文化 白水带村风景名胜
白水带,在 宅梧镇区东北10.4公里处,北与 高明市接壤。建于皂幕山西麓山(土名)脚,以本地悬崖溪水奔流万丈如白带状,因此貌定村名。现辖红环、竹坑、石门等16条 自然村和一个圩。各自然村聚落分布各山丘坡上或山坑间,呈点状。总人口3957人。 耕地3026亩,其中 水田2561.72亩,旱地179亩,鱼塘285亩。主种水稻与茶,兼种花生、 木薯。特产“白水带茶”,以茶条细,茶叶芳香,质优而素负盛名。多植松、杉,部分已成材。办有水力发电厂、木厂等。清宣统二年(1910)建圩,1904年圩迁现址。一条“丁”字状街道,为砖瓦结构平房。商店30余间,设有粮站、供销社、医疗诊所。有华侨中学(初中)、小学、幼儿园各1所。宅(梧)杨(梅)公路从圩中通过。抗日战争时期,此间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粤中纵队活动根据地之一,属革命老区。另外...
详情白水带,在 宅梧镇区东北10.4公里处,北与 高明市接壤。建于皂幕山西麓山(土名)脚,以本地悬崖溪水奔流万丈如白带状,因此貌定村名。
现辖红环、竹坑、石门等16条 自然村和一个圩。各自然村聚落分布各山丘坡上或山坑间,呈点状。
总人口3957人。 耕地3026亩,其中 水田2561.72亩,旱地179亩,鱼塘285亩。
主种水稻与茶,兼种花生、 木薯。特产“白水带茶”,以茶条细,茶叶芳香,质优而素负盛名。多植松、杉,部分已成材。办有水力发电厂、木厂等。
清宣统二年(1910)建圩,1904年圩迁现址。一条“丁”字状街道,为砖瓦结构平房。
商店30余间,设有粮站、供销社、医疗诊所。有华侨中学(初中)、小学、幼儿园各1所。宅(梧)杨(梅)公路从圩中通过。抗日战争时期,此间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粤中纵队活动根据地之一,属革命老区。另外,由于地理环境所限(山多田少),出现一批侨工在外漂泊的历史现象。多旅居美国、智利、秘鲁等国,堪算我镇最多华侨的一乡。交通方便,公路可通沙坪镇及高明等市县。
清宣统二年(1910)建圩,1904年圩迁现址。一条“丁”字状街道,为砖瓦结构平房。
云山独秀罗汉尖
罗汉尖又名“罗汉尖山峰”,属皂幕山脉中南段派生,西向延伸,山体面西南,独峰高国、四百一十二米,面积约三百多亩。侧有将军山并峙,稍矮,且植被浓密,为交椅山所掩映。唯罗汉尖独峰高出,植被较稀疏,其山体均由岩石组成,整座山岩石裸露。
远望,银光闪耀,酷似金属笔尖直插云端,是鹤山双都、开平、台山、恩平等地较为挺拔的山峰;近看,山腰间有观音坐莲、美女吊花灯、乌鸦落洋、一线天、石龙床、石印、墨砚、石蟾蜍、石公鸡等景点。
山顶有二级平台,面积均约十五平方米,曾有庙宇供人上香,可惜于“文革”时期被毁,一九八八年得获重修。罗汉尖上有亩余耕地,历来种植红烟,因每株烟中有斑痕似罗汉脚印,故名“罗汉烟”,历来为送礼上品。
罗汉尖是鹤山旧八景之一,有关的诗文、故事、传说颇多有“罗汉尖峰排笔阵”、“彩虹罗汉山川秀”、“尖峰罗汉秀云山”等名句流传,为古代文人墨客的雅作对象,是旧社会久旱求雨之所,逢年过节祭拜,尤以重阳登高时游人最盛。
皇帝石
鹤山最高村落黄帝石村又称彩虹岭村,隶属宅梧镇白水带管理区,距宅梧镇区10.5公里。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廖、陈两姓自惠州迁此植茶,聚居在皂幕山彩虹岭西山腰间,渐成村落,呈梯状,分廖屋和陈屋两村,面积0.6平方公里,是鹤山市地势最高的村落。村舍为泥舂瓦平房,村民操客家方言;村民以勤劳向义而著称。
此村初引“彩虹岭(山名)”为村名。因村北有一山石似人横卧于山洞中,鹤山首任县令黄大鹏题“横地”二字于石上,村名从之,称“横地石”。方言“横地”与‘黄帝’音近,故雅称“黄帝石”。
1978年前全村人口共70人,以种茶为主,兼牧牛、种果及采药。1994年前,村民部分迁至白水带、宅梧镇区等地定居,从事打工或经商。留村的村民仍以种茶、种豆、种果和养兔、养蜂、捕猎为生。
村旁有鹤山旧八景之一的“ 彩虹古道”经过。登山进村,爬羊肠古道,攀山间陡路,足两个小时。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我部队的堡垒村,有陈大娘等堡垒户。1959年11月12日被广东省政府定为革命老区——抗日游击根据地。近年,不少革命前辈从各地来慰问和叙旧。
此间青山常绿,溪水长流,层林叠翠,怪石奇布,鸟鸣不息,彩虹常现,云雾缭绕,景色宜人。重阳佳节,人们登山怡情,络绎不绝。即将动工的“彩虹隧道“从那儿经过,更增加其神奇景观。此地是旅游、游猎、怀旧和避暑的好去处。
十二龟
十二龟占地6.5平方公里,以丘陵地貌为主,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内有小溪、瀑布,美不胜收,是珠三角少有的天然大氧吧。据介绍,这些都属于皂幕山系,且交通方便,距离广东省最长公路隧道——彩虹岭隧道口3000米,距离广州、中山、佛山相距约30分钟车程,距离325国道、中江高速、佛开高速不到15分钟车程。 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不断增长,对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大,加上现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追求高尚、健康、舒适、回归大自然已成为当代人们生活的主流和发展方向,多层次内涵的休闲旅游度假正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生活方式。
樾荫亭
樾荫亭,建造在彩虹岭东麓、由鹤城攀登彩虹岭到白水带的必经之路上。
清朝同治年间建有茶亭,民国初年由白水带的华侨捐资再建新亭。
亭柱有一副对联:“临风落丈青松晚,越岭登山移步难”,描写彩虹山道的险峻。
联文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客家史专家赖际熙。他是增城客家人,晚清翰林,民国香港大学教授,香港崇正总会创始人和首任会长。他怎么会给彩虹岭的一个茶亭题联呢?
相传在民国初年,雁咀村有曾氏兄弟在香港开茶庄,结识了赖际熙,邀请他来雁咀村作客,并去石门村探访赖氏宗亲。他登上茶亭时,已是下午四五点钟了,太阳开始下山,他也走累了,于是即兴吟了上述的那副对联,并给该亭取名樾荫亭。
曾氏兄弟马上发动华侨、香港同胞捐资建造了樾荫亭,把这副对联刻在亭柱上。行人往来必然在此歇脚。那时正是茶贵米平的年代,种茶收入好。有人就在亭柱上再题一联:“年过月过日子易过,出山入山不如耕山”。
到了民国三十二年广东大灾荒,茶平米贵,人民生活陷入困境,于是又有人改作了一副对联:“年过月过日子难过,出门入门赊借无门”。
可惜樾荫亭早已倾颓,联文也不知下落;但亭址今已成为一个地名,叫茶亭顶,仍是登山人的歇脚处。
周边
白水带村党群服务中心
地址:江门市鹤山市X492
周边政府机关
鹤山市宅梧镇白水带村民委员会
地址:江门市鹤山市X492
中共宅梧镇白水带村支部委员会
地址:江门市鹤山市X492
鹤山市宅梧镇荷村村民委员会
地址:江门市鹤山市
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双桥都村委会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Y094
周边景区,
白水带烈士纪念碑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X492(原白水带小学旁)
周边住宅区 房地产
白水带上新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宅梧镇
周边村庄
白水带村
地址:江门市鹤山市石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