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斜
麻斜 麻斜基本信息 麻斜简介 麻斜地理位置 麻斜社会 麻斜文化 麻斜历史 麻斜名人
麻斜位于广东省 湛江市坡头区南部,北连南调,南傍 南三岛,西面为 麻斜海与霞山(西营)隔海相望。麻斜三面环海,海岸线长18公里,总面积25平方公里。湛江市坡头区 麻斜街道办麻斜村委会、麻新村委会、烟楼村及南调街西坡村等21条自然村。 长途区号:0759 邮政编码:524057 ...
详情麻斜位于广东省 湛江市坡头区南部,北连南调,南傍 南三岛,西面为 麻斜海与霞山(西营)隔海相望。麻斜三面环海,海岸线长18公里,总面积25平方公里。
湛江市坡头区 麻斜街道办麻斜村委会、麻新村委会、烟楼村及南调街西坡村等21条自然村。
长途区号:0759 | |
邮政编码:524057 | |
身份证前六位:440804 | 隶属政区: 坡头区 |
没有山,没有河,却拥有一片大海;不是岛,不是屿,却被长长的岸线包围。一块仅有25平方公里的半岛地型,像一个初生的婴儿横卧在母亲怀里。海风舐舔着它的肌体;海浪触摸着它的灵魂。这肌体这灵魂,咸涩的海水磨练着它,澎湃的涛声洗礼着它。七百多年间,历史在它身上留下了太多的沧桑痕迹,它,就是麻斜。
麻斜,人杰地灵,源远流长,拥有一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个市级保护名木古树。
麻斜街道办事处(简称街道办)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南部,东连坡头镇,西隔 麻斜海与霞山区(西营)相望,南隔 后海与南三岛隔海相望,北接南调街道办事处,面积25平方公里,海滩涂9317亩,海岸线长18公里。
街道办驻麻斜街,辖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6个自然村。城区面积1平方公里,只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麻斜街道。街道办内的“罗侯王庙”被列入坡头区旅游景点,交通便利,往南是麻斜码头,搭乘渡船约10分钟便可到达湛江市霞山区。街道办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番薯、木薯、花生、蔬菜和水果等。耕地6563亩,其中旱坡地3260亩,水田3303亩,林地1118亩。建区以后,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和禽苗孵化业。工业发展缓慢,规模以上的企业只有麻斜船厂。[1]
2004年,总人口11216人,其中农业人口9658人。社会总产值9890万元,比1985年增长68.1倍(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农业总产值4495万元,增长10.01倍;工业总产值850万元,增长100倍;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8300元,增15.17倍。
年例
湛江麻斜一带及邻近的湛江吴川的农村每年都会举办 年例,麻斜各地举办地年例的时间各不相同,集中在过春节的农历正月。
据清光绪《信宜县志·舆地志》记载:“迎春,装戏剧鼓乐,迎土牛于春牛亭,士女纵观为乐”。光绪信宜县志。卷一舆地志十风俗:“元宵,城市家悬彩灯,亲朋聚赏萧鼓,歌讴之声达旦。多于是月乡傩,名曰年例。”每当中国大地正在为过年而忙碌准备的时候,仍保留年例这一习俗的湛江麻斜人却会在过年后不久各自的年例期忙碌起来。不过在麻斜,为人乐道的还是年例,做“年例”,探“年例”,吃“年例”是农村人不变的节目,许许多多的小孩子也在盼年例。
湛江的“年例”是由元宵节衍化而来。自汉唐以来,中原文化习俗逐渐渗透粤西大地,过年和元宵节持灯嬉游的习惯也被接受,与本地习俗庆祝丰收、祈祷祭祀日子结合后,逐步演变成现今隆重热烈、极受村民重视的民俗节日。
游神
正月十五元宵夜海上庙会,船队载着灯笼、罗侯王塑像举行海上祀拜祈福活动,巡行于港内,待到吉时,一边的小船点燃了爆竹游神队伍会把抬着神走进海里,接受海水的沐浴。海港两岸围观、参拜者人山人海,场面非常壮观。抬着神轿快步急走,同时左右摆动神轿这时村民们要抓住时机上前烧香上香为新的一年祈求好运。
每年当罗侯王庙会活动的高潮环节,村民们都要抬罗侯王神像到海上巡游一番,体现了典型的 海洋文化传统。
罗侯王庙 湛江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粤西道教文化中心,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罗侯王庙庙会被列入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麻斜民众为恭祀历史英雄人物朝列大夫、化洲路总管宋朝名将罗郭佐一门五节和麻斜先烈张友明所建。位于湛江市城区东南部、湛江港湾东岸麻斜渡口(古称麻斜讯)。三面环海,与中心城区的海滨公园和观海长廊隔港相望。
元代至正九年(1349年),。时任化洲路总管宋朝石城(今广东省廉江市)人罗郭佐和儿子四人,保民平安,率兵八万讨平海北海寇,多次交战,于元至正二年(1342)在与海盗战斗中为国捐躯。元至正九年(1349)其幼子罗显士与先锋、麻斜人张友明在海上追剿海盗,至海南澄迈海域全歼盗寇,但不幸壮烈牺牲。后人感于罗郭佐父子和张友明惠福于民,保家卫国英勇壮烈牺牲的事迹,立庙恭祀,奉尊罗郭佐为罗侯王,至今已600多年。庙里装饰的雕刻壁画等工艺精美,占地面积696.7平方米,建筑面积459平方米,砖木结构,面向西南,塑有罗侯王像。现后来又有“ 番鬼托梁”构件,记录着当年工匠对广州湾时期法国入侵者的愤慨。
在1898年,法国入侵广州湾时,麻斜乡民在侯王庙设立抗法指挥部,青壮年一千多人于农历五月初四麻斜聚集 侯王庙誓师抗法,将罗侯王庙作为战斗的指挥中心,经过艰苦的战斗,终于取得胜利,迫使法军撤出麻斜村庄,成功地捍卫了民族的尊严。每年农历正月初十、二月廿二庙会的当天,香客、游人都超过十万人,正月十五元宵夜海上庙会,船队载着灯笼、罗侯王塑像举行海上祀拜祈福活动,巡行于港内,海港两岸围观、参拜者人山人海,场面非常壮观。近年香客、游客超过100万人次,是粤西地区罕见的 宗教文化祀拜祈福场所。
对罗侯王的敬仰,是麻斜人对英雄的崇拜,纪念英雄、尊崇英雄、维护英雄,也凝聚了对祖国的热爱,捍卫着民族尊严。直至今天麻斜人不做五月初五,而做五月初四也有一定关系。
2012年,“坡头麻斜罗侯王庙会”被列入 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罗侯王庙,如今是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七百多年来,麻斜的庙堂纪念着保国爱民、战功显赫的英贤,同时庙会作为传统民俗活动一直传承下来,在民众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亲和力与凝聚力,保守着坚强不屈的海洋民族精神底线,是一份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树见血封喉树麻斜西山村一棵树龄600多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古树“ 见血封喉树” 。树高30多来,树干胸围需四人拉手合抱,树冠犹如一片绿云浮在半空,据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专家鉴定,这棵树是湛江地区最大、最古老的见血封喉树,树龄600多年,属于罕见的国家珍稀重点保护树木,2004年被湛江市人民政府定为一级保护古树。村中还有一棵100多年的小叶榕,一棵200多年的四季青,还有百年树龄以上的山竹公和古榕几十棵,也同是国家保护的“珍物”。
井头古井麻斜井头村保存完好、现还在饮用有700年以上历史的著名方形 古井,建于明永乐年间的古井,其水甘甜醇和。井旁有一造型独特被神化膜拜的,清乾隆年间的 古石狗,俗称“石狗公”,保佑路人出入平安。
麻斜小学麻斜小学是湛江市第一所完全的农村小学,成立80多年来,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张明西提议利用宗族财产在麻斜开办小学并得到族人支持,从而于1933年在张氏大宗祠堂办学。由于张明西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财力,而且麻斜张氏宗族有祖偿田地、渡口、侯王庙和围海垦殖等收入,因此麻斜小学能以较高标准办学,聘请中学毕业生彭焕民担任校长,是广州湾第一间乡村地区的完全小学。本世纪10年代遭遇台风天,建筑倒塌,已拆除。
张氏陵园 位于麻斜井头村,葬有“皇天浩命”夫人碑记在内、葬有宋朝进士中宪大夫号陶源公麻斜张氏太始祖张日星,始祖、南宋雷州刺史张苍显等9人,始建于南宋德佑二年(1240年)的张氏宗族陵园,占地面积1814.67平方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春,广州湾法当局要在麻斜一带建花园及商埠,强令张氏子孙限时迁移此墓园,当地村民1000多人誓死抗争,与法国当局发生流血冲突,法当局被迫取消强迁行动。同年6月,张氏族人特刻石碑两块,纪念此事,一块立园地上,一块埋陵园下。陵园民国27年修葺,1968年石碑及外围建筑被毁,1996年重修。张氏陵园被列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对象。
麻斜,这个地名到公元2017年有739年历史了。南宋末期,福建莆田县人 张苍显,公元1265年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当文官,公元1269年,临危受命,任广东雷州府刺史。他领导雷州人民,经过艰苦的斗争,终于把危害雷州人民多年的倭寇嚣张气焰镇压下去,当他静得下心,到雷州府各地巡视的时候,已经是公元1276年初,春暖花开的时候了。
寒冬刚过,但南国大地已是一派盎然生机。那天行船到达湛江港(今天霞山地段海湾大桥一带)的东侧,张苍显抬头东望,只见百里平坡缓岭,荒草萋萋、树丛簇簇。海风潮润,野花吐艳,万顷绿草在海风中犹似波浪翻卷。自由自在翱翔的海鸥不时飞到草地上空,以为那里也是鱼翔的浅海。张苍显偕众人在草地上穿行,硕大的山鼠在脚下钻来蹿去,山坡传来阵阵山鸡的啼鸣。鹞鹰在天空飞来荡去,不时冲到草地上叼走猎物。徜徉了一个时辰,闻不到人声,见不到人影。张苍显认为,草木茂盛,证明水土旺,试着种几棵蓖麻,倘若蓬勃如许,也是生灵居住的地方啊。仕途匆匆如过客,田园能养百代人。既然两位胞弟不远千里投奔而来,粤西气候水土与老家福建莆田十分相似。日后天公有意,造访登临也未可知也。张苍显这一并不刻意的行动,让张姓兄弟从此与粤西结下不解的因缘,并且让张姓从此肇基粤西,发展到今天,成为泱泱大族。 当公元1279年3月19日南宋皇朝在广东新会崖门港全军覆没,张苍显自动逊位,同雷州人民依依惜别时,他第一时间想起了3年前,曾经造访过湛江港东岸那百里荒原。这一年,张苍显39岁,已有3个儿子:张洞微、张洞渊、张洞玄;他的两个胞弟张苍富、张苍诚,也都分别有了妻室儿女。那年3月底,张氏3家十几口人在此泊船登岸时,孩子们问道,这里叫什么地方啊?人影都不见一个。张苍显对孩子们说,浑沌初开,乾坤始奠,千万年以来恐怕从来没有人类生灵到此居住过,所以一直是山鸡、狐狸、田鼠、活动的天堂。3年前,曾向渔民打探过这亘古荒原地名叫什么,他们也说不出来。
张苍显转身一望,3年前种下的那几棵蓖麻,老枝枯萎了,又长出嫩绿的新枝,蓬勃茂盛,也快有一人高了,在东南海风的长期作用下,摇曳的枝杆毫不例外的向着西北方向倾斜。张苍显找到了灵感,对孩子们说:“这个地方名称就叫‘
麻斜’吧。”他的后人把开基祖给这块地取名‘麻斜’的趣事,记在了粤西张氏的族谱上。
张苍显、张苍富、张苍诚,3兄弟3家人肇基湛江坡头麻斜,他们既是进入粤西最早的张姓人士,也是最早开发了麻斜方园几十里处女地的粤西前人。有资料显示,现在生活在这个地域,人数又较多的百姓家居民,如陈、黄、林等姓,是迟了100多年到300年不等,才聚居而来的。 麻斜,这片濒临湛江港湾的古老土地,现代繁荣取代了735年前荒凉落寞的景像,是张、陈、黄、林等多个百家姓氏的居民,通过了几百年的开拓,才有今天繁盛的局面。而对于徐闻、海康、逐溪、湛江、吴川、化州、电白、茂名诸地的200多座张姓村子,15万多张姓居民来说,麻斜,在他们的心目中具有十分特殊厚重的意义,因为麻斜有他们粤西最早的十代前人的永久纪念古迹,是粤西张姓居民年年朝拜的圣地。
上世纪末法国侵占“广州湾”(今湛江旧称,曾为法国殖民地)后,最早在坡头区麻斜建“东营”和公使署。1912年法国把“总督府”(广州湾法国公使署)迁往“西营”(霞山区旧称)。
坡头区麻斜炮台村是法国侵略者侵占“广州湾”登陆的地方,当年法国侵略者在炮台村附近立的石刻界碑。
1900年至1911年,广州湾总公使署设在 麻斜( Ma-Tché),麻斜是广州湾租借地的首府。麻斜三面临海,法国侵略者命名西南部突出的海角为 Pointe-Nivet,曾以之代称建设中的麻斜市。
张氏宗族世居麻斜,有张氏大宗、张氏始祖墓等宗族公产建筑。张氏牢牢地控制着沟通吴川县与遂溪县的麻斜渡口和麻斜街上的罗侯王庙,可见张氏宗族之势力。法当局在麻斜的城市规划,与张氏宗族的利益直接冲突。从1900年的规划图可见,张氏宗族的生存空间全在建设范围内,双方在1902年发生了对峙冲突,法当局采取了退让态度。
法当局企图在麻斜发展商业,与中国商人所控制的赤坎商埠竞争,然而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投资不足和民众反抗等原因,计划以失败告终。印度支那殖民地官员Gaston Caillard写道:“在麻斜我们建有一条宽敞的林荫大道,在我们计划要建的新城,会建起四通八达的道路。可是,港口和停泊口没有被规划建设,遇上台风这种坏天气,船无法在麻斜停泊。结果,由于几乎不可能在麻斜装卸货物,船只像以往一样继续驶向赤坎去,赤坎还是保持租借地贸易中心和唯一港口的地位。”
虽然“东营”时期法国人留下的痕迹不多,但“法国师爷”张明西的故事许多人仍有记忆。
广州湾租借地的法国师爷
张明西(1890-1946),谱名耀庚,麻斜新屋仔村人。小时候读过乡间私塾,在“东营”读过法语,在“西营”就读“益智中学”。由于成绩优秀,被法当局聘为职员,后当为翻译官,在法当局高官身边做事,当地人称他为“法国师爷”。
张明西富有开拓精神,刚毅果断,而且满腔爱国热忱。法国殖民者为了培养法语翻译和为租界服务的公职人员而开办了一所“安碧沙罗”学校。张明西也许是名字的契合,他第一个考上而且成绩优异,因此也成为第一个法人翻译官。他居位明义,不阿谀主子,不奴颜婢膝,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他第一个开办纺织工厂,倡导实业救国;他第一个在农村创办完全小学,为家乡启智育人;抗日战争期间,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带头捐款募捐。他曾与麻斜小学师生一起募捐得一万五千毫银,还从裕大布厂捐出军用被服用布三百匹共4.5万尺。他创办的麻斜小学,由于平时灌输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师生同仇敌忾,学校成为邻近地区抗日救亡活动的中心,中共南路特委陈信材、彭中英多次到学校进行革命活动。他与抗日爱国将领张炎关系密切,张炎每次到赤坎都到裕大布厂下榻。他多次陪同张炎到麻斜小学视察并作抗战动员,张炎还亲笔题词“救国新基”赠校留念。1945年9月,广州湾日军投降,张明西腾出自己开办的建设酒店作为国民政府接受日军投降及筹建湛江市的临时军邸,并把建设酒店改名为“胜利大酒店”。这些大大小小的时时事事,无不体现着张明西强烈的爱国精神。
张明西和当时本地知名人士许爱周和陈学谈有至交,使他在商界不断发展,他的企业在广州湾赤坎(赤坎区)有“胜利大酒店”(后称建设旅店)和“裕大织造厂”,还有在“东营”(坡头区)、“西营”(今霞山区)的店铺等。故居“师爷楼”至今还保存在坡头麻斜。
张明西提议利用宗族财产在麻斜开办小学并得到族人支持,从而于1933年在张氏大宗祠堂办学。由于张明西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财力,而且麻斜张氏宗族有祖偿田地、渡口、侯王庙和围海垦殖等收入,因此麻斜小学能以较高标准办学,聘请中学毕业生彭焕民担任校长,是广州湾第一间乡村地区的完全小学。
8月18日,中法双方在重庆签订《交收广州湾租借地专约》,宣告法国在广州湾的统治终结。1946年1月,湛江市政府成立。春节前夕,暂避香港的张明西决定返回家乡,途中因乘搭的台山轮在香港海域触水雷爆炸沉没,张明西和妻子不幸罹难。
时至今日,“耀庚”之名仍得到麻斜乡民的称赞。张明西曾两次帮助宗族维护麻斜渡口的经营权,抗战时期亦有赈济民众的义举。而令麻斜乡民长久铭记之事,则是张明西倡议兴办麻斜小学。
回顾张明西的一生,发迹自“法国师爷”而起,张明西因此身份曾被个别人士斥之为“食番鬼屎”。广州湾租借地处于法国的殖民统治下,我们应放眼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事实,不应将曾为法当局做事之人一概视为“对立人物”。
张明西出身传统宗族社会,少年时受益于法国殖民者初设行政中心于麻斜,其父把握机会让他接受法文教育,毕业后担任公职,成为法国统治下租借地的师爷。由于职位之便,有能力接触和调动资源。张明西在二十世纪30年代起积极从商,创办裕大织造厂是引领广州湾 轻工业发展的重要一笔。
张明西首倡开办麻斜小学,抗战时期支持抗日救亡运动和赈济贫苦民众和 难民,尤其输送大量资金和物资予张炎将军,财富可谓“用之有道”,为社会做出贡献。 张明西是广州湾上层人物,对他的一生值得进一步挖掘和研究。
周边派出所
麻斜派出所
地址:湛江市坡头区麻斜街道12号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09:00-17:00
周边中学
湛江市麻斜中学
地址:湛江市坡头区麻斜路1-3号
周边政府机关
麻斜街道办事处
地址:湛江市坡头区麻坡路108号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 09:00-17:00
周边路口
麻安路/麻斜街(路口)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
周边厂矿
麻斜船厂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麻斜街
周边港口
麻斜渡口
地址:湛江市坡头区麻斜街14号
周边小学
麻斜中心小学
地址:湛江市坡头区
周边乡镇
麻斜街道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
周边村庄
麻斜村
地址:湛江市坡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