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珠村

观珠村 Guanzhu Village 观珠村基本概况 观珠村名字起源 观珠村文化与教育


观珠村为一行政村,亦称观珠管区,地理位置位于 广东省 茂名市 电白县 水东镇东北27公里,是 观珠镇人民政府驻地。该镇为全镇的中心,圩日为每逢 农历“二、五、八”,有完善的农贸交易市场。村内集合了全镇最好的资源,有 观珠文化广场、 观珠汪氏宗祠等景点;学校也有不少,有 电白县第六中学、 观珠中学、 观珠镇中心小学、平标学校(小学)。观珠村地理位置 该村地理位置位于 广东省 茂名市 电白县 水东镇东北27公里,是 观珠镇人民政府驻地。行政规划上,隶属于观珠镇。截止到1999年,该村人口4550人。该村拥有竹器生产厂,爆竹厂,编织厂。乡村风俗上,每月农历二,五,八为该村的圩日。交通上,有 七迳-那霍公路经过此地。历史上,该村原为猪栏的生产经销之地,所以称关猪岭,后因为粤方言中“观珠”与“关猪”谐音,所以改为观珠。现在,观珠村作为全镇的中心,有小耳花猪交易市场...

详情

观珠村地名网_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观珠镇观珠村资料简介
  观珠村是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观珠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4090411620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40904。观珠村与观珠、严坑村、樟木垌村、大榕村、大水坡村、石湾村、沙垌村、红光村、江下村、背岭村、河垌村、新华村、五一村、大陂村、葛山村、北田村、木师村、旱坪村、佛子楼村、棠芾村、和平村、磻坑村、合利村、晨光村相邻。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观珠镇观珠村介绍

观珠村为一行政村,亦称观珠管区,地理位置位于 广东省 茂名市 电白县 水东镇东北27公里,是 观珠镇人民政府驻地。该镇为全镇的中心,圩日为每逢 农历“二、五、八”,有完善的农贸交易市场。村内集合了全镇最好的资源,有 观珠文化广场、 观珠汪氏宗祠等景点;学校也有不少,有 电白县第六中学、 观珠中学、 观珠镇中心小学、平标学校(小学)。

观珠村地理位置 该村地理位置位于 广东省 茂名市 电白县 水东镇东北27公里,是 观珠镇人民政府驻地。行政规划上,隶属于观珠镇。截止到1999年,该村人口4550人。该村拥有竹器生产厂,爆竹厂,编织厂。乡村风俗上,每月农历二,五,八为该村的圩日。交通上,有 七迳-那霍公路经过此地。

历史上,该村原为猪栏的生产经销之地,所以称关猪岭,后因为粤方言中“观珠”与“关猪”谐音,所以改为观珠。现在,观珠村作为全镇的中心,有小耳花猪交易市场,这似乎也有一点历史渊源。但部分人认为这个说法不可靠,因为粤方言关猪与观珠并不谐音,而且现在观珠通行的不是粤方言。

关于观珠一名的来历,还有一个说法。根据《广东省地名志》:观就是观看,看到之意,珠即珍珠。观珠地处电白东北部,属沙琅江冲积平原与山地丘陵结合区,素有电白粮仓之称,盛产水稻,每到收获季节,一望无际的稻谷,放眼望去,如无数颗珍珠金光闪闪,故得名“观珠”。

作为全镇中心,该村有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汪氏宗祠位于中习小学内,是重要历史建筑,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教育也日益完善,目前有两所小学、两所中学在此。

2005年春节期间,电白县 观珠文化广场文体活动好戏连台,成为当地群众休闲健身的好去处。这个气派的文化广场是观珠镇投资400万元兴建并于春节前竣工启用的。 这个粤西地区镇级一流的文化广场占地60多亩,功能齐全,设有文化站、图书馆、曲艺社、电子阅览室、老人活动室、棋牌室、乒乓球室等。广场设计新颖,视野开阔,整体呈灯笼状,入口正中央为标志性建筑物,中间部分为下沉区,有喷泉、灯光球场。圆形的舞台大约有2000平方米,阶梯式的座位可容纳2万观众观看演出。东面是文化功能室,功能室两边则是极具欧洲风格的罗马柱廊。如茵的草地上种植着各种错落有致的植物,还安装了高杆灯、椰树灯、礼花灯等灯饰。每当夜幕降临,霓虹闪烁,五光十色,煞是迷人。

40岁的廖叔自豪地告诉记者,想不到我们山区镇也能建起可以媲美城市的文化广场。以前晚上村民们看完电视便睡觉,现在我们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晚晚到广场散步健身,不愁没节目了。

为何一个山区镇会如此大手笔兴建文化广场?据观珠镇郑会书记介绍,1999年国庆节,该镇在野外搭台举行文艺汇演,原本只能容纳几千观众的地方一下子涌来了两万群众,连站的地方也没有。镇领导深感到观珠的文化设施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他们便商议建个大型的文化广场,以满足山区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这个提案经镇人大讨论后获得通过。同年10月份,广场便动工兴建。经过四年多的时间,该镇克服资金不足等重重困难,终于建成了这个极具现代气息的广场,改变了观珠镇文化设施落后的局面,使得观珠的形象、品位大为提升。这也是该镇用具体行动响应省委提出的“建设文化大省”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郑会书记表示,今后要更好地发挥文化广场的作用,多举办些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让先进文化占领乡镇的思想文化阵地,使“六合彩”、吸毒等违法现象远离群众的生活。

注:观珠各大姓氏都有自己的宗祠,但是很多解放后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被毁了, 观珠汪氏宗祠 得以保存下来,实为一大幸事。现在,谢氏宗祠(位于雅仕陂村附近)与刘氏宗祠正在重建中,但是,昔日的气息,我们永远无法感受到。或许,这也是汪氏宗祠应该庆幸之处。)

2010年1月17日,位于电白县观珠镇中心小学内的汪氏宗祠举行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立碑揭幕仪式,数以千计的群众与汪氏宗亲从四面八方赶来这里见证了这一百年古祠的新开始。

汪氏宗祠,是电白县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祠堂建筑,是一座典型的民间宗祠式艺术建筑古香古色的传统建筑。汪氏宗祠始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截至2010年已有182年,几经修缮,风采仍存。

犹如走进艺术殿堂

走近汪氏宗祠,驻足大门前,“汪氏宗祠”几个字苍劲有力,令人肃然起敬。门联曰:鲁公世泽,越国家风。  汪氏宗祠坐东朝西,为砖木结构,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主轴九开间,采用古代三进格局,建筑布局层次分明,给人一种匀称的美感。里面的空间宽敞,厅堂高大雄伟,雍容大方。在厅堂的两侧,匀称地分布着大小厢房,各有回廊通道,里面行走自如。各个天井使光线充足,空气流畅。该祠的门楣、门框、门墩、门槛以及支撑屋梁的柱子均是选用上等的石材精雕而成。推开汪氏宗祠的大门,一股古朴清香的气味扑面而来,令人倍觉精神。呈现在眼前的一幕实在是令人惊呆了,犹如走进了一个艺术的殿堂:建筑风格独特,古朴典雅,祠内壁上图写禽兽,画彩仙灵。

汪氏宗祠建筑中的梁架、斗拱、雀替等木构件都饰以精美绝伦的雕刻装饰,其刀法精细,技艺高超,生动传神,惟妙惟肖,令人惊叹不已。许多舞台上的历史故事,被民间艺人搬上汪氏宗祠的栋梁上,这些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巧妙结合,处处寄寓着汪氏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与憧憬。雕刻中既有以传说故事为题材的,也有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又有以祥禽瑞兽为题材的,又有以吉祥文字类为题材的。如:日月神、李世民东征、三羊开泰、龙凤、麒麟、花鸟、福禄寿等吉祥物为图案背景的雕刻品,均是采用优质的樟木为原料,樟木木质坚硬,带有独特的防虫气味,不轻易被虫蛀,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同时其纹理清晰,也是雕刻的上乘木材。栩栩如生的雕刻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走在汪氏宗祠,就如同步进一个艺术的殿堂一样,步步是景,处处是传说,令人目不暇接。令人拍案叫绝的不仅是祠内的雕刻精品,那优良的地下排水系统,一百余年间,从不堵塞,令人不得不折服于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巧妙保护宗祠幸免于难

其实这些雕刻之所以保存得这么完好,后面还有一小段故事的。  那就是在文革期间的破“四旧”运动中,汪氏族人为了保护好这些雕刻品,试图避开红卫兵的恶意破环,他们费尽心思,最后决定把一些黄泥浆抹上去,意图将这些雕刻层层掩盖,使它与普通墙体的外表一样,连宗祠内外的石柱也用石灰粉刷得通白,就这样巧妙地幸免于难,真是令人倍感欣慰。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汪氏族人才把屋梁上的雕刻品,小心翼翼地逐一清洗干净,之所以今天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木雕刻品依然是原始的雕刻品,其美轮美奂,光彩依然,历182年而不朽,更是弥足珍贵。由此可见,汪氏对宗祠、对文物的保护意识是超乎常人的!

曾是孕育人才的学堂

汪氏宗祠不但是艺术的殿堂,还是一个培养文人学子的教育学堂。1913年,电白县第七区(今观珠)第一小学在此成立(今观珠中心小学),首任校长为汪穆棠。该学堂为国家、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著名学者、土壤学家谢申先生(已故),是从这里毕业出最早的一批学生,上世纪八十年代 谢申先生回乡省亲期间,第一时间到母校(即汪氏宗祠)参拜、缅怀当年的启蒙恩师,追忆当年求学时的难忘情景,并呼吁社会各界要好好保护先人遗留下的心血,因为这是历史长河、沧桑岁月的见证,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著名书法家、原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汪铭珊和原深圳市龙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深圳电白乡亲联谊会会长廖寿伦以及中共电白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梁小江等领导,均在这里留下童年求知时期难忘的时光。上世纪末汪铭珊主任回乡省亲期间亲笔为祠堂题字于中进思贤堂;己丑年春,梁小江回到阔别多年的母校叙旧,期间题七言绝句,诗曰“风尘岁月锁深堂,归燕新栖玳瑁梁。最是春回伤景处,檐红依旧掩书窗。”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新的中心小学教学大楼落成后,汪氏宗祠才光荣地退出了办学的历史舞台。可贵是,汪氏宗祠内至今仍然可以见到许多当时办学的设施,由此可见汪氏世代对文化教育的追求与向往,使汪氏宗祠更具魅力。

汪氏世代崇文尚武

观珠汪氏世代崇文尚武。据考,仅在清朝中末期,汪氏就出了不少武举人,其中有:清道光甲辰科举人汪元彬;清咸丰壬子科举人汪玉兰;清咸丰辛酉科举人汪玉麟等。其为国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不少人还受过圣上赐封的褒奖。翻开浩若烟海的典籍,并结合《汪氏族谱》,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载有不少关于汪氏历朝受册封(赠)的史料记载。其中有:汪元椿封武功将军;汪润孙赠武功将军;汪玉麟受封为宣武都尉等等。更可贵的是,汪氏至今还保存着两块分别是咸丰、同治年间受圣上册封的牌匾。

百年古宗祠,喜迎新篇章。古朴典雅的汪氏宗祠,终于迎来了它新的启程,在汪氏史志上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如今该祠已被列入电白县文物保护单位,正在重新修缮,致力恢复最原始的样茂。相信不久,它与闻名省内外的沉香山、观珠五一温泉等景点形成了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观珠镇中心小学于1913年成立(或更早),当时叫电白县第七区第一小学(第七区即现在的观珠),解放后一度称电白县第五小学(即电白五小),后改现名。该校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8500平方米,拥有教学楼3幢,教室39间,电脑室、语音室、图书阅览室等功能室齐全。该校严谨治校,健全规章制度40多项,建立教代会、家长会,实行民主管理,对教师工作实施目标量化考评,从而大大提升了该校的科学管理水平。该校注重教学改革,转变教学理念,以“愉快教学”、“创新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和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歌咏、作文比赛等各项文体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该校先后被评为县“文明单位”,县“卫生先进单位”,连续十年被评为县“先进学校”和“安全事故为零”学校。在镇内每次主科竞赛中,该校各级各科均名居榜首。特别是在茂名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联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百事可乐杯”征文比赛中,该校获小学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4名,成为参赛学校的佼佼者。

平标学校是一座民办小学,成立于世纪之交,地处新政府对面。办学之初管理严格,教学秩序比较好,取得不少好成绩,因此吸引不少周边学生前来就读。现在设施较以前更为完善。但是,近几年公办学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在收费上,平标学校陷入比较被动的境地。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经济等原因,把子女转到附近的观珠镇中心小学就读。在竞争上,平标当年的优势已经大减了。但是,平标继续突出民办学校严抓严管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不错的影响力。

电白县第六中学,简称电白六中或者电六中,原名观珠中学,位于西街,是一所茂名市一级学校。曾经是完全中学,因政策调整,从2002年秋开始,停止高中招生,故2005年本校正式成为初级中学,复办高中遥遥无期。自进入21世纪以来,教学硬件设施不断完善。2002年冬开始动工的科学楼,在200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从而大大提升了本校的实力。师资队伍,也在同时壮大。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在2005年底,成功通过茂名市教育局的评估,成为茂名市一级学校。但因2006年后初中招生政策的调整,以及县教育投入的减少,从此电白六中失去原来的优势,成为完全意义上的镇办初级中学。

观珠中学,主体是原观东中学,并整合了原观西中学的师资力量(注意这里观珠中学不指电白六中的旧称)。观东中学,主体又是位于佛子楼的佛子楼中学,1995年该校整体迁至墟边,定址于军营坡村边的坡地上,并正式更名为观东中学。刚刚办学,除了进行初中教学,这里还招收五、六年级的“全镇班”,吸收全镇尖子学生(全镇班后迁到观珠镇中心小学,并于2001年夏正式结束)。后来专注初中教学,但是由于电白六中的底子厚资历老,在硬件、师资上观东中学一直无法与之比较。2006年,在未获县教育局批准的情况下,观东中学就与观西中学合并,称观珠中学。而此后,由于小学升初中政策的调整,小学升初中时,每个村的小学毕业生轮流分配到两所中学,在生源上与电白六中完全等同。加上其他种种原因,现在观珠中学与电白六中处于完全同等的地位,同样得不到教育局的重视,教学质量没有得到提升。

周边政府机关

观珠村委会 地址:茂名市电白区西新正街与640县道交叉口东南100米
茂名市电白区西新正街与640县道交叉口东南100米

观珠镇人民政府 地址:电白区观珠镇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办公时间08:30-12:00,14:30-17:30
电白区观珠镇

中共观珠镇观珠村支部委员会 地址:茂名市电白区西新正街与640县道交叉口东南100米

周边行政地标

观珠村糖寮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观珠镇

周边培训机构

茂名市电白区观珠镇观珠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X640

周边乡镇

观珠镇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

周边道路

观珠村马路头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观珠镇

周边村庄

观珠村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观珠村民委员会(商业路东)

观珠村大元村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观珠镇

观珠村书房屋村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观珠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