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村社区

迪村社区


迪村社区位于坑口街道区域中部偏北,地处鼎湖山进山路旁,东至桂城大旗山,南与万福社区相邻,西与蕉园社区接壤,北至鼎湖山麓。社区居委会办公地点设在鼎盛路旁,与坑口街道办事处相距仅100米。三茂铁路纵贯社区,鼎盛路和进山路在社区内纵横交接。社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辖迪村、迪一、迪二3个自然村。2011年有居民356户,户籍人口1435人。20世纪80年代,迪村社区为传统粮产区,以种植水稻为主。1988年鼎湖区建区后,大量农田被征用于城市建设,耕地逐渐减少。2011年,有鱼塘面积300亩,其他种植面积80亩。集体经济收入以鱼塘承包和土地、商铺出租为主。鱼塘多为“立体式”养殖,主要养鲩、鲮、鳙、鲢“四大家鱼”,塘基建场养猪养鸭;社区居委会集体经济总收入150万元;人均纯收入4600元;人均分配800元。迪村社区是坑口街道的商贸密集区域,沿着约500米的鼎湖山进山路...

详情

迪村社区地名网_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坑口街道迪村社区资料简介
  迪村社区是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坑口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44120300100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41203。迪村社区与万福社区、苏村社区、蕉园社区、罗隐社区、后沥社区相邻。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坑口街道迪村社区介绍

迪村社区位于坑口街道区域中部偏北,地处鼎湖山进山路旁,东至桂城大旗山,南与万福社区相邻,西与蕉园社区接壤,北至鼎湖山麓。社区居委会办公地点设在鼎盛路旁,与坑口街道办事处相距仅100米。三茂铁路纵贯社区,鼎盛路和进山路在社区内纵横交接。社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辖迪村、迪一、迪二3个自然村。2011年有居民356户,户籍人口1435人。

20世纪80年代,迪村社区为传统粮产区,以种植水稻为主。1988年鼎湖区建区后,大量农田被征用于城市建设,耕地逐渐减少。2011年,有鱼塘面积300亩,其他种植面积80亩。集体经济收入以鱼塘承包和土地、商铺出租为主。鱼塘多为“立体式”养殖,主要养鲩、鲮、鳙、鲢“四大家鱼”,塘基建场养猪养鸭;社区居委会集体经济总收入150万元;人均纯收入4600元;人均分配800元。迪村社区是坑口街道的商贸密集区域,沿着约500米的鼎湖山进山路两旁分布有鼎湖特产(肇实、裹蒸、剑花、紫背天葵等)商店20多家,以及旅店、酒楼、百货商店10多家。辖区有鼎一山泉、老龙潭山泉、源鼎山泉等多家山泉饮用水厂。迪村小学、坑口中学、鼎湖工商分局、公安局坑口派出所、区人民医院第二门诊部等行政、事业单位坐落社区。

迪村自然村有李、陈、吴、邓、周、罗、叶、成、余、温、马姓;迪一有罗、张、谢、林、邹、涂、甘、吴、邬、余、温姓;迪二有袁、马、叶、杨、杜、赖、陈、邬姓。

鼎湖山为佛教第十七福地,“迪”意为至,是取已到福地之意,故名“迪村”。明至清初先后有吴、成、李居民迁此。吴姓始迁祖吴远于明代从黄岗来居,建有宗祠“重光堂”。成姓始迁祖成绵远于明代由塘岭来居。邓姓始迁祖邓成枝于明嘉靖年间迁来。“西边李”李姓始迁祖李万吉于清初由永安迁来迪村西边居住,后人称“西边李”,建有宗祠。袁姓祖居惠州龙川县平越村,清雍正年间,袁绳坤迁来坑口白云坑居住。1958年,白云坑袁姓全部迁居迪二村。1921年,袁茂和等多人分迁蕉园坑红岭村。清代,社区内有万福寺、洪圣庙两寺庙,今全无遗迹。现存吴家祠、李家祠等祠堂以及古井1口、百年古树7棵。

清代建有吴光书屋,建国后设立迪村小学。建国后至2011年,社区有大学毕业生55人。2011年,社区有卫生站3所。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435人,参保率98%;有80岁以上的老人39人,其中80~89岁33人,90~99岁6人。

2004年,社区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投入140万元,改善自然村生活环境,并建有篮球场1个、文化室1间、农家书屋2间。2009年,投入60万元改善迪二村庄环境,建设卫生村。至2011年,社区建有硬底化道路总长3公里;建有公厕5个;建有绿化地面积1000平方米;设置精神文明宣传窗口(栏目)4个。

1978年居民开始用上自来水,1995年用上电话。2011年村民电话用户300户,电视用户356户,村民拥有汽车72辆。

2001年1月16日,广东省省长卢瑞华到迪村慰问困难户。

2010年7月,迪村社区被市委、市政府、军分区授予“肇庆市爱国拥军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10月,被市政府授予“肇庆市宜居社区”称号;2011年11月,被省民政厅授予“‘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称号;2011年12月,被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授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周边行政地标

迪村社区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坑口街道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坑口街道

周边村庄

梨田洞 地址:肇庆市鼎湖区
肇庆市鼎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