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镇

北市镇 北市镇建制沿革 北市镇行政区划 北市镇地理环境 北市镇自然资源 北市镇人口民族 北市镇交通 北市镇经济概况 北市镇社会事业 北市镇风景名胜


北市镇位于 广宁县境东北部,东与清远市 清新区接壤,北与 阳山县交界,处在“两市三县”的交结点上,南连 江屯镇、螺岗镇,西依赤坑镇,地势东高西低,距县城35千米(在建螺岗段),省道260线贯穿全境。古水河发源于北市,贯穿全境,流入 绥江。全镇总面积230.24平方千米(2017年)。北市镇古称“ 扶溪”。清道光年间,北市属拆石铺第三堡域地。民国26年(1937)属扬善乡。建国后,先后属二区、江屯区、红十月公社管辖,1961年独设北市公社。1983年秋改为北市区。1987年4月撤区建镇。2003年接并原葵洞镇和深坑乡。 北市村 江坪村 详情


北市镇地名网_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北市镇资料简介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北市镇介绍

北市镇位于 广宁县境东北部,东与清远市 清新区接壤,北与 阳山县交界,处在“两市三县”的交结点上,南连 江屯镇、螺岗镇,西依赤坑镇,地势东高西低,距县城35千米(在建螺岗段),省道260线贯穿全境。古水河发源于北市,贯穿全境,流入 绥江。全镇总面积230.24平方千米(2017年)。

北市镇古称“ 扶溪”。清道光年间,北市属拆石铺第三堡域地。民国26年(1937)属扬善乡。建国后,先后属二区、江屯区、红十月公社管辖,1961年独设北市公社。1983年秋改为北市区。1987年4月撤区建镇。2003年接并原葵洞镇和深坑乡。

北市村 江坪村 同文村 永福村 国光村 高桥村 石屋村 新楼村 新文村 乌坂村 共联村 浸米村 葵洞村 深坑村

北市镇位于县境东北部,东邻 清远市,北交深坑、葵垌乡,南靠 江屯镇、螺岗乡.西依 赤坑镇。地势东高西低,230.24平方千米(2017年)。镇政府驻地北市圩,距县城46公里。

主要河流有扶溪河,源于辖内的乌坂村委会,流经新文、新楼、石屋、高桥、国光、永福、北市等村,向西流8公里至赤坑镇花山扶落口注入古水河,全长28公里,年最大流量3立方米/秒,年平均流量1.50立方米/秒。

北市有丰富的资源。一是水利资源。主要是雨量充足,地貌植被好,集雨面积辽阔,落差大,对发展小水电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还有3500千瓦的水力资源有待开发。二是林业资源。主要有杉、松、各类杂木、青竹、厘竹等。总有林业用地19448公顷。森林覆盖率81%。且形成了基地化、规模化。三是矿产资源。主要有瓷土、黄金、花岗岩、乌矿、锍离矿、钾长石等,储量大小各异,瓷土和黄金分布在辖内石楼、深坑和北市片。

花岗岩和乌矿、锍离矿分布在葵洞一带。这些矿产,早在解放前后曾经进行过土法开采,其中黄金储量丰富,1986年曾出现一段大规模民间采掘黄金热潮,出现了很多黄金暴发户。但大多在深层未能开发。四是耕地资源。全镇总有耕地面积9118亩。属有机质土类,质地腐殖好,土壤肥沃。特别有利于经济作物的生长。种植反季节蔬菜,辣椒、紫色茄瓜、黄金瓜、韭菜花等一批。并形成了基地规模化。

2015年,全镇有山地面积31.84万亩,耕地面积1.02万亩,林业用地29万亩。

2015年,全镇总人口2.35万人,总户数7244户,其中农业户6264户2.2万人,非农业户980户1492人。

201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7.5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82元,增长27%。

18108人(2017年)。

有省道水坭沥青公路直贯该镇,通往 阳山、 怀集、 清新区等地。距 四会市中心76公里,距 广州市中心117公里,每天开往 广州、 佛山、 四会、 广宁、 肇庆等地班车共30班次。

农业方面,该镇为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把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工作作为发展农村经济重要措施来抓,重点以引导群众发展反季节蔬菜、水果及经济林为主,尖椒200亩,蕃茄400亩,龙须菜200亩,青瓜100亩,沙糖桔1000亩。速生丰产林基地租赁7700亩,大大地提高了群众收入增长点。

该镇的特色农产品是反季节蔬菜。由于该镇冬寒秋凉,夏热春湿,相对湿度95%。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不低于1800毫米,昼夜温差大,平均最高气温35.5℃,最低气温–5℃,且土质肥沃,极为适宜发展反季节蔬菜。

该镇新文村小部分农民于2001年引进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并取得成功后,经过2002年的发展,现已逐渐发展成为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在种植生产过程中,推广良种良法,连片种植,合理轮作,提高产值。去年秋天全村反季节蔬菜栽培面积已达700多亩,主要品种有:蕃茄、尖椒、青瓜等,并涌现出不少种植大户,经济效益也日益明显,预计今年栽培面积可达1000多亩。该村想方设法拓宽产品流通渠道,引进 清远菜商设立反季节蔬菜购销站,将产品外销到广州、东莞等地。

至2014年,全镇种植业以种植水稻、薯类、沙糖桔为主。年内粮食播种面积1.74万亩,粮食总产量5650吨,增长6%。水稻种植面积1.3万亩,稻谷总产量4561吨,增长5%。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8.6公顷,沙糖桔种植面积315亩。完成造林490亩,生产木材2.12万立方米。饲养山羊1050头,生猪存栏量7699头,凼仔养鱼216吨,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76亿元,增长7.32%。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资金45万元完成葵洞村水渠修建3.9千米,惠及三元、黄茅、格岗等村。

2014年,全镇有工业企业36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790万元,比上年增长106.42%。全镇拥有小水电站24座,总装机容量1.03万千瓦,年发电量3680万千瓦时,售电收入1472万元,增长1.2%。

【商业贸易】 2014年,圩镇有集贸市场1个,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大小商铺392间,从业人员1228人,每月逢公历1、4、7日为圩期,主要经营农产品、日常生活用品、家电产品和饭店等。全年社会消费商品销售总额1.73亿元,年成交额2850万元。

财税 金融】 2014年,国税完成入县库83.6万元,地税入县库141.5万元。镇内有广宁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北市分社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市营业所2家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840万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36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120万元,分别增长5.2%和5.6%。

2014年,镇委、镇政府投入资金4.5万元,群众自筹18万元,创建同文村委会滨岗一、二村和浸米村委会坑垾村3条卫生村。11月,通过省检查验收,受益人口900人。

2014年,投入资金79万元,完成高桥、同文等村道硬底化改造,总长3.3千米。完成省道260过境公路北市段工程的拆迁、设计、立项、招投标、表土清理、平整路面工作。投入资金60万元,完成圩镇街道扶溪西路和福安路硬底化、下水道铺设工程,总长2.6千米。

北市镇有文化广场和文化中心综合大楼,占地总面积1180平方米,中心大楼建筑总面积800平方米,内设舞台、图书阅览室、科技讲座室、展览厅、计算机室、文化娱乐室、舞蹈室和办公室等。文化广场举办各类活动5次,其中举办一场大型群众性七一文艺晚会。10个村(居)委会均建有体育健身场及配备健身器材,总面积1.08万平方米,各村委会配备乒乓球台1张,全镇有篮球场22个。各行政村建有图书室,总藏书3.8万册。

2014年,北市镇有初级中学1所,教职工54人,在校学生473人,完成普高送招人数69人;小学1所,教学点4个,教职工71人,在校学生118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初中入学率100%;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380人。

北市仁善里客家大屋

广宁县北市镇大屋( 广宁大屋村)始建于1788年,至今已有217年的历史。现有人口288人,56户。村中有10多座砖石结构的清代客家古宅。村里有百年的五连果、古榕树。客家大屋建筑群造工精细,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尤其以“仁善里”客家大屋最为壮观,集清朝南北民居建筑之精华。

2005年7月4日,广宁县政府公布“仁善里”客家大屋为广宁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仁善里大屋始建于清末道光十四年(1834年),由当时的江姓先祖仿照原居住在北方的四合院祖宅而建造。大屋座南向北,占地面积1645平方米,分别由多间建筑物组成的一个院落。整座建筑分别由殿、厢房、天井、套房、广场、池塘等组成,大屋内外的梁、柱、檐、楣有木雕、陶塑图案,造工精细,有典型的地方特色。

仁善里大屋正门门框由厚厚的麻石板砌成,门框外沿被雕刻成长条圆柱体,减去了纯石棱为边的单调。门槛上贴门框两边各建有一个石礅,石礅雕镂成形。两个石礅一边刻有麒麟、大鹏等吉祥之物,表明大屋主人向往富贵安定的心愿。另一边是荷叶、青蛙,刻画形态逼真、动感十足。屋内天井呈正方形,四边建有水槽。令人惊讶的是,天井建有两处供进出厅内外的小台阶,台阶两边还有阶栏,让天井可独立成景。天井四角相对,紧靠厢房檐下的墙上面分别书写着“青山、绿水、鸟飞、鱼跃”八个草书大字,可见屋主人生活之悠闲雅致,这更有正门背面顶墙上的诗作为证:

长爱西街风景闲,到君居处便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影塘头数点山。

硖种碧松过月朗,多栽红杏待春还。

莫言谁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清末社会动荡不安,在风起云涌、变幻不定的乱世之中,大屋主人能如此从容不迫、气定神闲地过着采菊东篱山,悠然在南山的田园生活,让人钦佩。

仁善里大宅书房天井墙壁上有一幅十八学士图特有意味。佛家有十八罗汉坐镇佛坛以昭佛法无边,而这大屋主人则用十八学士表明学无止境。图画背景是一处庭院,房屋、花园之间,十八位学士或三五成群围聚石桌畅谈,挥斥书生意气;或对弈厮杀,在棋盘上一主沉浮。也有的单个品茗,怡然自乐;有的则在书房抚卷苦读,企盼寒窗十年,一朝跃龙门。

房内有一棵百龄茶花,虽饱历百年风雨,仍枝遒根固。 在仁善里不到百米范围内,江氏陆续建成永安里、福安里几间大屋,组成了一个客家建筑群。 北市仁善里客家大屋介绍 (5张)


  


  

螺壳山

螺壳山位于广宁县东北部,海拔1338米,属南岭余脉,被誉为“粤西第一山”。 螺壳山风光 (9张) 民谣唱:“ 螺壳山高,离天三尺,人过低头,马过贴脊”。景区交通便利,省道S260贯穿全境;

1857年(咸丰七年),农民起义军首领 冯天恩、李汝端以螺壳山为据点,自称“应天承命左、右都大之帅”,组织瑶、苗、汉各族农民义军数万人,多次击败官军,数次率兵攻打广州、英德,令朝廷震惊。1859年朝廷先后派出兵部侍郎、两广总督统领官军七万人,对义军进行血腥镇压,义军回防大罗山(螺壳山)。在镇压农民军起义后,两广总督认为“螺壳山一带山多地广、政令不通”,听取了端州知府的建议“驱逐瑶居,增立县治”方为久安,于1859年设置 广宁县,后有“广泛安宁”之说。

螺壳山省级森林公园里,3000多株 樱花在春风中争相怒放,吸引不少游客赏花拍照留念,更有樱花雪景可观。

樱花谷:位于螺壳山省级森林公园北部的“瑶仔坑”,此处四面环山,气候宜人,地理条件优越,十分适宜樱花的生长繁殖。樱花品种主要为野生樱花,均为数十年树龄的老树,花期约两个星期左右。每年三月中下旬,满山遍野的花海蔚为壮观,白的像雪,粉的似霞,清风吹过,花瓣随风飘舞,犹如春雨如絮飘舞,一片岭南樱花奇景呈现在游人的面前。
   六层飞瀑:在六层电站上游,与省道260交界处。瀑布是由两条溪流汇集而成,颇为壮观。瀑高90m,宽8~10m,下面潭池约50m2。丰水期瀑布声势浩大,进入景区,未见其景,先闻其声,水流拍打岩石溅起层层水花发出阵阵震耳欲聋的响声,整个山谷水雾弥漫,清新怡人。
   奇石:螺壳山中溪涧岩石遍布,巨石千姿百态,或俯或卧,惟妙惟肖。尤其以奇石峪最为著名,人间瑶池、三龟探旅、龙抬头、神龟盼侣、天马脚印等景观更增添了神话色彩。

螺壳山气势磅礴,恢宏壮丽。远观,层峦叠嶂,云遮雾饶,-苍茫,风光秀丽;近看,飞瀑流泉,古木参天,奇石天工,溶洞窈然……山光水色,如诗如画,美不胜收。四季景色风情万种:阳春山花烂漫,争奇斗艳;盛夏浓荫避日,凉风习习;深秋霜林如醉,漫山尽染;隆冬银妆素裹,千树琼瑶,“南国哈尔滨”之誉诚不为过。

螺壳山还是一个天然动植物宝库,有蟒蛇,娃娃鱼,穿山甲等国家保护动物;有樱花,莎椤,三尖杉,穗花杉,紫花含笑等国家珍稀植物。在这里奇花异草,随处可见;珍禽走兽,时或可睹。

螺壳山森林面积六万余亩,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五。负离子浓度极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

螺壳山著名景点分布在肇庆市国有林业总场葵洞林场境内,有:奇石浴,翡翠湖,层潭映碧,六层飞瀑,阴元瀑布,人间瑶池等,绝色美景令你流连往返。山中的清溪鱼、苦笋、蕨菜、野菇等地道天然美食,更使你食指大动,大快朵颐。

螺壳山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品氧洗肺、休闲养生的好去处,是自驾车族和旅游爱好者的理想之选。

花山水库

花山水库于1990年10月动工兴建,1994年3月蓄水运行。水库集雨面积224.5平方公里,总库容量6300万立方米,正常蓄水高程247米,相应库容量5500万立方米,死水位高程212米,有效库容量4620万立方米,是一座集发电、防洪、灌溉于一体的中型水库。水库水质清新,无任何工业污染,适合鱼类养殖,目前建有寻鲟龙鱼养殖基地。 花山水库 (3张)

周边气象局

广东省广宁县气象局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百盈北路(肇庆市广宁卫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东北侧约140米)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百盈北路(肇庆市广宁卫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东北侧约140米)

周边乡镇

北市镇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