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地村
黄地村 黄地村区域概况 黄地村黄地村信息通道
黄地村,位于广东省平远县东石镇,离东石镇驻地(东石圩)14公里,在东石镇东部,铁山嶂西麓山脚下。黄地村委会含上黄地村、西坑村和竹塘村。辖向阳、上新、东山、石下、坎下、沙罗、东中、茶园、竹塘、西坑共10个村民小组。有黄、王、张、何、刘、赖、李、曾、谢、叶等姓人共居,汉族,讲客家话,全村274户,1128人。 黄地村北部是锅叾村,南部是中村村,西部与太阳村、茅坪村毗邻。有6公里山区公路出太阳村境与S332线连接。西坑村、竹塘村也有拖拉机路和S332线相接。黄地村历史上属东石管辖,1978年成立茅坪公社时从东石分出,后又随茅坪镇合并,重归东石镇。人民公社时称黄地大队,1989年改设黄地管理区,1999年改设黄地村委会。上黄地小学设在上、下村中间,村委会也设在小学旁。 黄地村黄地村名历来有两种说法,一曰始迁入黄地村的姓氏是黄姓,村民黄姓居多,称“黄地”;二曰该...
详情黄地村,位于广东省平远县东石镇,离东石镇驻地(东石圩)14公里,在东石镇东部,铁山嶂西麓山脚下。黄地村委会含上黄地村、西坑村和竹塘村。辖向阳、上新、东山、石下、坎下、沙罗、东中、茶园、竹塘、西坑共10个村民小组。有黄、王、张、何、刘、赖、李、曾、谢、叶等姓人共居,汉族,讲客家话,全村274户,1128人。 黄地村北部是锅叾村,南部是中村村,西部与太阳村、茅坪村毗邻。有6公里山区公路出太阳村境与S332线连接。西坑村、竹塘村也有拖拉机路和S332线相接。
黄地村历史上属东石管辖,1978年成立茅坪公社时从东石分出,后又随茅坪镇合并,重归东石镇。人民公社时称黄地大队,1989年改设黄地管理区,1999年改设黄地村委会。上黄地小学设在上、下村中间,村委会也设在小学旁。 黄地村
黄地村名历来有两种说法,一曰始迁入黄地村的姓氏是黄姓,村民黄姓居多,称“黄地”;二曰该村山岗黄土多而称“黄地”,为和中村河下游有一“下黄地村”(热柘镇属)而示区别,故称“上黄地”。黄地村地势为东西部高山、中间较低。
黄地村有耕地900亩,农民除种水稻外,还大量种植食茶、生姜、椪柑。年种植生姜150亩以上,质好价高。竹塘村椪柑400亩以上,是县内品牌,商家看好。以西坑村为主的毛竹400为地,大量毛竹外销潮汕等地。黄地村农民人均收入3600元。
黄地村沙罗湾人黄纯仁,是民国时期的平远县长,后去台湾当大学教授。
【上新】(shang xin)原称上新屋。距上黄地村委会0.6公里,在村委会址的北部。住黄姓人家,共16户60多人。据查清朝初年开居祖迁入至今,已传至第16代。该地农产水稻、茶叶等。村民房屋依山脚而建。
解放初期,该处祖屋比较新而称上新屋,简称“上新”。
【 向阳】(xiang yang)别名禾仓下,距村委会址0.6公里,在村委会址的北部。住黄姓人家,清朝迁来,今传至第16代。现有16户68人。村民种植水稻、茶叶等。
禾仓下地名是指该地祖屋后山像禾仓而得名。至于“向阳”意指向太阳,是解放后形成的新地名。有村道通往东石镇。
【 东山】(dong shan)是称东山下。距黄地村委会址0.6公里,在村委会址的北面。住黄姓人家,清朝迁来至今,已传至第16代。现有22户103人。农产水稻、茶叶、水果等。
因该处黄氏老祖屋坐东向西而建,故称东山下,简称东山,是一个东山村民小组。有村公路通往东石。
【 石下】(kan xia)位于上黄地村委会北部,距村委会0.5公里。住黄姓人家,共29户138人。从清初迁入,今传至第16代。农产水稻、食茶、生姜等。原老祖屋建在一石山脚下,称老蟹形,为石下蟹,故称石下。有村公路通东石圩。
【 坎下】(kan xia)位于上黄地村委会北部,距村委会0.5公里。住黄姓人家,共29户138人。从清初迁入,今传至第16代。农产水稻、食茶、生姜等。原老祖屋建在通往东山的一条小路脚下,小路石坎有2丈多高,而称坎下。现有村级水泥路通过东石圩。原房屋为土木堂屋结构、新屋为水泥砖混结构。
【 沙罗】(sha lo)又称沙罗湾、沙罗背。地处上黄地村中部,距村委会址0.2公里。住黄姓人家,有30户104人。村民种水稻、茶叶、生姜等,房屋依东部山脚而建。老屋砖瓦堂屋结构,新房水泥砖混结构,过去,该处有一块3箩谷面积(今算半亩)大的圆形水田,田底下是沙层,故称沙罗。有公路通往东石。据查考,黄氏从清朝初年迁入,今传至第16代。
【 茶园】(cha yan)通称共园下,距村委会址0.7公里,在村委会址的南部。住王姓人,清初迁来,今传至第14代。现有39户195人。村民种水稻、茶叶、生姜等。过去茶园王氏祖屋背种有食茶、其中一株茶叶树很大,故称茶园下。有村公路和通往东石圩。
【 西坑】(xi keng)通称谢西坑。在上黄地村东南部,距村委会址3公里。赖姓,15户60多人。有机耕路和村委会相通。农产水稻、茶叶、生姜、林产毛竹较多,连片400亩。地名来历无从查考,历史沿用。
【 竹塘】(zhu tang)通称若竹塘,在上黄地村东南部,距村委会址7公里。50户200人。村民有张、何、刘、林、曾姓人共居,耕地250亩,种植水稻、生姜、食茶,还有成片?柑和脐橙基地400亩。可据查考该地同上原来生长有很多箬竹(植物),其叶片大,可用来裹粽子和做笠蔴用,故称若竹塘,通称竹塘村,历史沿用。
【 上村】(shang cun)是指上黄地村村头,包括向阳、东山、上新、石下、坎下原5个生产队的总称,住黄氏人家。农产水稻、茶叶、生姜等。黄姓人清初迁入,已传至第16代。房屋多数依东部山脚而建,有村公路通往东石圩。因地处上黄地河上游而得名上村。
【 下村】(xia cun)是指上黄地村南部的一大部分,包括茶园、东中。有黄、王姓人共居,村民种水稻、茶叶、生姜、水果等。房屋依东部山脚而建,老屋夸瓦堂屋结构,新房水泥砖混结构。70户300人。有村公路通往东石圩。因地处上黄地村河水的下游而称下村 。
周边政府机构
东石镇黄地村廛侍退偎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
周边村民委员会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热柘镇下黄地村村民委员会
地址: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
黄谜地跣蒌村委会
地址: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
周边村庄
黄地村
地址: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
上黄地村
地址:梅州市平远县
下黄地
地址:梅州市平远县
黄地
地址:梅州市平远县三三一省道
黄地
地址:梅州市平远县一零八乡道
上杉木坪
地址:梅州市平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