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郑村
英郑村 英郑村简介 英郑村民俗文化 英郑村经济发展 英郑村教育状况 英郑村旅游景点 英郑村人文荟萃
英郑村,原名华殷村,俗称下殷,下殷郑,解放后称 英郑。华殷村,位於广东省汕尾市陆丰上英镇;东经115°32′59′′,北纬22°53′7′′,邻近村镇有潭西镇崎头村、东山村、深沟村、上英镇北洋村、海口村、浮头村、英施村、半埔村、海丰县大湖镇高螺村等。华殷村,郑姓;世居人口近五千人。祖地:荥阳郡,氏族在西晋永嘉之乱时期大举南迁;经历数代至汕尾陆丰华殷。太始祖:郑桓公。堂号:远德堂。对联:荥阳世泽,通德家声。华殷乡建基明朝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属惠州府海丰县,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析海丰县东部3都建置陆丰县归属陆丰。华殷村交通便捷,东接上英大道距陆城11公里,南连沿海公路距汕尾城区17公里,西上大湖公路距海城19公里。 汕尾粤运公共汽车直达本村。华殷村位于海陆丰中心地带,区位优势...
详情英郑村,原名华殷村,俗称下殷,下殷郑,解放后称 英郑。华殷村,位於广东省汕尾市陆丰上英镇;东经115°32′59′′,北纬22°53′7′′,邻近村镇有潭西镇崎头村、东山村、深沟村、上英镇北洋村、海口村、浮头村、英施村、半埔村、海丰县大湖镇高螺村等。
华殷村,郑姓;世居人口近五千人。
祖地:荥阳郡,氏族在西晋永嘉之乱时期大举南迁;经历数代至汕尾陆丰华殷。
太始祖:郑桓公。
堂号:远德堂。
对联:荥阳世泽,通德家声。
华殷乡建基明朝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属惠州府海丰县,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析海丰县东部3都建置陆丰县归属陆丰。华殷村交通便捷,东接上英大道距陆城11公里,南连沿海公路距汕尾城区17公里,西上大湖公路距海城19公里。 汕尾粤运公共汽车直达本村。华殷村位于海陆丰中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深汕高速;厦深高铁等沿村而过。 自然资源:华殷水文条件优越,全村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温暖,雨量充沛,日照充分,海洋性季风等特点。村内地势平坦,溪河纵错经八孔流入南海。华殷资源丰富。土地资源有石英沙;铁矿等。
正字戏、白字戏,各时各节的打醮、巡游、迎神等活动。
本村以农业和养殖业、手工业为主。
村内有英郑小学一所和上英中学一所,入学率100%。而幼儿有专车送往各著名幼稚园学校。
华殷风光秀丽,景点有郑氏宗祠、郑氏少宗祠、中埔莲花寺、 风景 (3张) 苏区农场、百里溪堤、田园风光等。
华殷村建基於明朝永乐元年,距今已有六百余年。明崇祯时期出过文武双进士。当时海丰县郑洪猷与叶高标、林铭球一科三进士而声震朝野,进士郑洪猷就生于我村,后官至刑部主事。而华殷郑氏子孙遍及港澳台、东南亚同美洲地区等。在高螺、田墘、后湖、新地、潭西东关、清远白芒花等地也遍布华殷郑氏宗亲。华殷郑氏一脉经由六百余年来发展已有数万多人,而近现代人才更加鼎盛 民国十六年村内数十名民主革命人士,响应澎湃在海陆丰地区领导武装起义,建立了海陆丰苏维埃政府,这是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解放后郑义东,郑振展等港籍同胞对村里的贡献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村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意义。改革开放后村民抓住机遇,纷纷到珠三角等城市寻找发展机会。他们大多具有生意头脑,经营有道,加上肯戮力打拼,一时之间涌现了不少民营企业和较有成就的商人如郑振豪等。留守的村民也不甘人后,他们积极发展农业、养殖业、手工业等,勤耕细作,奋力拼搏,追求美好生活。
周边
英郑村退伍军人服务站
地址: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上英镇英郑村村南40号
周边中学
上英中学
地址:汕尾市陆丰市上英镇英海路26号
周边政府机关
陆丰市上英镇人民政府
地址: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上英镇英海路1号
周边村民委员会
英郑村民委员会
地址: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上英镇英郑村村南40号
周边便利店
庆锋百货店
地址:汕尾市陆丰市上英镇英郑村北面路边
周边小学
上英镇上英小学
地址:汕尾市陆丰市
上英镇中心小学
地址:汕尾市陆丰市上英镇中心幼儿园东南侧约100米
周边乡镇
上英镇
地址: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
周边村庄
英郑村
地址:汕尾市陆丰市
上英村
地址:汕尾市陆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