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村
小梅村 小梅村文明村庄 小梅村简介 小梅村生态保护 小梅村旅游资源 小梅村基础建设
小梅村则位于 石角镇西面,距石角镇政府约6公里。该村现有23个村民小组 566户2581人。是一个以种植水稻和冰糖桔为主的行政村,全村种植砂塘桔超过6000亩。在生产发展,村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小梅村的文教事业也得到了发展。中小学 适龄儿童入学率基本上达到100%。村委会除负担学生书籍费外,还补助高中以上学生的生活费。先后为社会培养了大专科技人员2名,中等专业技术人员8名,以及企业各类 技术人员17名。村积极组织定期培训和向外学习渔业和企业的各类专业技术,推广、应用新技术,注重 技术革新。同时,村里还规定凡年满60岁的渔民都享受养老补助金;对退休村干部、独生子女、现役军人家庭均给予经济补助;对重病住院,以及遭受自然灾害造成家庭困难的在经济上给予照顾。小梅村先后被评为湖州市区渔业生产先进单位、文明村。1949年前,这里是一片荒滩,小梅村渔民上...
详情小梅村则位于 石角镇西面,距石角镇政府约6公里。该村现有23个村民小组 566户2581人。是一个以种植水稻和冰糖桔为主的行政村,全村种植砂塘桔超过6000亩。
在生产发展,村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小梅村的文教事业也得到了发展。中小学 适龄儿童入学率基本上达到100%。村委会除负担学生书籍费外,还补助高中以上学生的生活费。先后为社会培养了大专科技人员2名,中等专业技术人员8名,以及企业各类 技术人员17名。村积极组织定期培训和向外学习渔业和企业的各类专业技术,推广、应用新技术,注重 技术革新。
同时,村里还规定凡年满60岁的渔民都享受养老补助金;对退休村干部、独生子女、现役军人家庭均给予经济补助;对重病住院,以及遭受自然灾害造成家庭困难的在经济上给予照顾。小梅村先后被评为湖州市区渔业生产先进单位、文明村。
1949年前,这里是一片荒滩,小梅村渔民上无片瓦,下无寸土,靠一艘破渔船单家独户四处漂泊,在风雨中艰难度日。1949年后, 渔民生活虽然稳定了,但生活水平仍然不高。50年代,人均年收入不足100元,60~70年代也只有200元左右。
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后,小梅村人走上了“科技兴渔,养捕结合”的道路。根据当地鱼汛时间长短的特点,发挥自己专长,又购置102艘运输挂机船从事水上运输业。同时,先后办起了5家企业:中外合资、拥有成套先进设备的绳网厂,能建造百吨级各类 渔业、交通运输设备的造船厂,加工投冻淡水鱼的冷冻厂,花果食品厂以及渔需物资供应站等,从单一的捕捞业走上了渔、工、副、商等综合型 生产结构的道路。小梅村拥有资产1495.56万元,其中集体 固定资产931.78万元。1992年,渔业产值182.5万元, 交通运输业产值181.9万元,林业企业产值达1036万元,创利58万元,上缴国家 税金52万元。渔民人均年收入1900元。 小梅村
层峦叠障的山峰,碧波荡漾的河水,徜徉在这样的山水中,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小梅村的人们全力呵护青山绿水,不断推进 生态建设,逐步实现库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可喜局面。 小梅村地处东电库区,有山林面积298亩、水域面积3.8百亩、 耕地面积3千亩,是一个集山区、林区、库区为一体的村镇。实施国家移民扶贫政策后,该村有4000余人实现了整体移民搬迁,该村只有450余人,是全县人口密度最小的村镇。
作为国家生态公益林区和修江源头 自然保护区,守护一方青山绿水无疑是小梅村委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该村依据林改政策将山林产权明晰到户,移民户依然拥有自主山林。为破解移民户管护缺失难题,该村实施林区全面封山 育林,全面取消林木砍伐指标,严厉打击各种乱砍滥伐行为。同时加大林政管理力度,从源头上保护公益林。
该村4000余人整体移民搬迁后,村干部个个都是林管员,每周组织森林公安、 派出所、林业工作站、公益林管理站等人员巡库五天。成立“三防”(防火、防虫、防盗)协会,加大防火力度,杜绝山林火灾;并出资16万元,建立全省基层最大的民警室———幕阜山(汨罗江、修河源头) 自然保护区警务室,共同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先后取缔“三无”船舶48艘,断绝木材水上运输渠道,有效保护了 森林资源。
杜绝了破坏森林资源的不法行为, 林区秩序井然。该村还投资40万元建成首座农村公墓区,积极引导群众移风易俗。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库区移民和当地群众祭祖,而且还有效地保障了林区的山林防火 安全。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全村29.8万亩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 小梅村有3.8百亩水域面积,为让水更绿,村委不定期组织人员打捞水面上的悬浮物,积极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与此同时,取消网箱养鱼,提倡天然养殖,使水质得到净化。
在全力呵护青山绿水的同时,小梅村委充分依托丰富的山林和水资源,积极引导库区群众及外地客商发展特色种养业、林果业和 生态旅游业。已成功引进新余客商周新根来库区发展 水产养殖,周新根已投入100万元发展水产养殖。全村发展山羊、蜜蜂等产业大户20余户,水库养鱼年产值可达100万元。
水风景区位于东津水电站库区,在修水上游,幕阜山东南面,湘鄂赣三省交界处,东毗武宁、靖安,南交铜鼓、奉新,东南连宜丰,西邻湖北通城县、 湖南省平江县,北接 湖北省崇阳、通山,东津水为修河的主要支流,发源于铜鼓县大沩山,从境内中部南北流过,将本乡分为东西两部分,总面积244平方公里,是修水县版土面积最大的乡镇。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3 ℃,一月均温3.6℃,七月均温26.1℃,年均气温比县城低3℃,森林资源丰富,有山林30亩,也是全县森林面积最大的乡镇。 东津 水电站自1995年关闸 蓄水以后,形成了山水相映,水天相接,以水为主的独特的自然风景,有适应旅游业发展的小气候,以及各种珍稀的动物植物资源和一些奇异的自然风景,都有一定的开发 价值。
小梅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冬暖夏凉,气候宜人,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到处峰峦叠嶂,林木繁茂,古木参天,鸟鸣山幽,碧波荡漾,有“小桂林山水”之称。
特别是水库的形成,且水澄碧晶莹,水质甚佳,透明度达7米以上,无污染 物质,净化能力强,属 国家一级水体。水域开阔处达5000米,观赏仰角4-5度,视野宽广,狭处只有几米,曲折幽邃。不论从哪个角度,都难以辨别出水的流向和尽端。在这些岛上可以新建蛇岛、猴岛、鹿岛、梨花岛、桃花岛、盆景岛等具有江南特色的自然风景;因为山与山之间,有水的间断形成了深宽的库叉,可以建索道。石角镇是一个6万人口的大镇,在小梅村库区建 避暑山庄,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小梅村是旅游观光、盛夏避暑和节假日度假以及垂钓和狩猎的绝好去处,在这里岸边垂钓,水中泛舟,大自然的美景令游客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别有一番情趣。特别是当今社会许多人想通过“行程万里”领略壮烈的 山川佳色,了解丰富多彩的民情风俗,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据调查农民旅游者己不满足于“动物园里看老虎,城隍庙里逛一遭”的就近观光旅游,而是向远程、中档、舒适水平发展。
东津水电站库区,是一个集山区、林区、库区于一体的乡镇。东津电站建成后,该乡部分村民搬出库区。2003年,为进一步改善深山库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小梅村大力实施整体移民搬迁。全乡累计有4000余人搬出深山库区,仅剩下400余人落户程坊村。原来6个村遗留下来的128万元债务全部由小梅村接管。债务主要来源于村干部工资、退休退职干部补助及原来村级建设中一些村级应付款等。为尽快偿还债务,乡党委政府成立村级财务管理中心,由审计部门 审计,搞清 债务来源,核定村级债务总额,有效制止发生新债;采用“一支笔”审批制度,合理使用村级转移支付,优先解决村干部应得的工资补贴30万元和退职干部补助款8万元,并制订逐年分步偿还计划。 小梅村有山林面积290亩,是个林业大乡。实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该乡依据林改政策将山林产权明晰到户,移民户依然拥有自主山林。由于一直以来林农山林面积都没有准确的数据,林农们因山林权属问题经常发生纠纷。骆驼坪村五组有一块地,林地所有权属东港乡,但林地又处于骆驼坪村的行政管辖范围内,勾图时对于是否按行政线路和实地来确定山林归谁所有,双方各执一词,拒不让步。小梅村干部查找历史 资料,并登上 海拔1000米的吕阳斗实地查勘,去察看,最后将林地归属权问题圆满解决。此外,小梅村政府对移民户所提的问题,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会接待。该乡为移民户处理各类问题共80余起。 此外,小梅村加强库区环境整治,取缔“三无”船舶47艘,确保 库区水上交通安全。
周边居民委员会
小梅村委会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石角镇
周边景区,
明善寺
地址:清远市佛冈县石角镇小梅村米田队葵塘
周边园艺公司
祥绿沉香种植场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石角镇小梅村委下二村民长冚尾
周边村庄
查柒
地址:清远市佛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