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岭山镇

大岭山镇 大岭山 大岭山镇历史沿革 大岭山镇区划 大岭山镇地理环境 大岭山镇自然资源 大岭山镇经济 大岭山镇社会事业 大岭山镇交通 大岭山镇特产 大岭山镇旅游景点 大岭山镇历史人物 大岭山镇获得荣誉


大岭山镇,隶属于广东省东莞市,位于 东莞市中南部,南部分别与 深圳市的罗田村和东莞市的长安镇接址,西南与虎门镇相连,西至西北分别与 厚街镇、 南城区(篁村)、 东城区(附城)相接,北到东北与 寮步镇相连,东至东南与 大朗镇相邻。截至2013年,大岭山镇面积110平方公里(包含松山湖高新科技产业园征地部分),辖21个村和2个社区。户籍人口4.65万人,常住人口28.21万人。大岭山镇曾被评为 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 中国家具出口重镇, 也是 国家卫生镇、 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级生态乡镇。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100名”。2019年10月8日,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100名。原始社会的晚期— 新石器时期(1万年前-4000年前),已有人在大岭山地域内过着 狩猎的流动生活...

详情

大岭山镇地名网_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资料简介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介绍

大岭山镇,隶属于广东省东莞市,位于 东莞市中南部,南部分别与 深圳市的罗田村和东莞市的长安镇接址,西南与虎门镇相连,西至西北分别与 厚街镇、 南城区(篁村)、 东城区(附城)相接,北到东北与 寮步镇相连,东至东南与 大朗镇相邻。

截至2013年,大岭山镇面积110平方公里(包含松山湖高新科技产业园征地部分),辖21个村和2个社区。户籍人口4.65万人,常住人口28.21万人。

大岭山镇曾被评为 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 中国家具出口重镇, 也是 国家卫生镇、 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级生态乡镇。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100名”。

2019年10月8日,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100名。

原始社会的晚期— 新石器时期(1万年前-4000年前),已有人在大岭山地域内过着 狩猎的流动生活。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宝安改为 东莞,县治从南头移迁到涌(即今莞城),将原南头宝安县治改为东莞郡治。大岭山地属东莞。

南宋高宗绍兴22年(1148年),分东莞的 香山镇立为香山县(即今中山市)。此时,先后有梅林、太公岭、大塘、颜屋、杨屋、元岭、马蹄岗等村落。马山庙在北宋时已建立。

元代设广州路总管府,领县有七:南海、 番禺、东莞增城、香山、新会、清远。

明太祖洪武元年(1308年) 大岭山仍属广州府的东莞县。

明万历元年(1573年),东莞县属新安县(即今宝安县、县治在南头)。此时,大岭山镇仍属 东莞县。

清代道光20年(1840年), 大岭山地区的建制与清代同。

建国前(1912年-1949年), 东莞县属粤海道,后属中区绥靖委员会公署。

1934年, 大岭山镇地属第七区,(包括附城、篁村、寮步一部分及大岭山全部地域)。村落有:大松朗、矮岭冚、大塘、水浸朗、鸡翅岭、马蹄岗、新塘、太公岭、百花洞、梅林、连平段、大片尾、坑尾、三家村、元岭及金桔农场、底下埔兆丰农场、月山农场、沙井岭农场。

1946年, 大岭山镇地属第三区。包括金桔乡(由大沙、金桔、犀牛陂等小乡在当年8月并入)、濂平乡(由连平和厚街的环治、篁村的杨西等小乡并入)、怀德乡之大塘、水朗两村。

1948年至1949年,大岭山镇包括第一区的濂平乡、第三区的金桔乡,第五区的怀德乡一部分,其中濂平乡包括:第六保的新飞鹅,第七保(大石板、连平圩、髻岭、上高田、下高田),第八保(大湾、新屋场、畔山),第九保(大王岭、油古岭、瓮窑);金桔乡包括:金桔岭的第一保、第二保、第三保(含并朗村),第四保(含下虎山、梅林叶屋、月山)。第五保(大片尾),第六、七保(矮岭冚),第八、九保(马蹄岗),第十、十一保(新塘),第十二保(大塘朗、大坑),第十三保(上底、福田),第十四保、第十五保(浮竹山),第十六保(小坑),第十七保( 长坑),第十八保(黄公坑、甘屋村、连塘头、水车岭、坑尾、小洞),第十九保(元岭),第二十保(宝陂),第二十一、二十二保(犀牛陂),第二十三保(杨屋村),第二十四保(杨屋、水围、颜屋、坑尾),第二十五保(杨屋),第二十六保(鸡翅岭),第二十七保(大沙、景山),第二十八保(大沙圩、桥头、长镇岭、龙山、龙岗、黄沙坑),第二十九保(太公岭、梅林、邝屋),第三十保(百花洞)怀德乡的第十二、第三、第十四保(大塘),第十五保(水朗)。

1950年上半年,区乡调整后, 大岭山境内划为二区。包括:犀杨乡(杨屋、颜屋、犀牛陂、宝陂、大磡)。塘朗乡(大塘、水朗)。金马乡(金桔、新塘、马蹄岗、叶山、下虎山)。大沙乡(景山、大塘朗、鸡翅岭、元岭、龙山、太公岭、矮岭冚、大片尾、龙江)。连平乡(大王岭、上油古岭、下油古岭、瓮窑、百花洞、大湾、梅林、大石板、连平圩、新屋场、畔山、髻岭、上高田、下高田、旧飞鹅、新飞鹅)。

1952年8月,土改期间,区乡变化调整后,大岭山镇境内仍为二区。包括:金桔、马蹄岗、塘朗、矮岭冚、杨屋、连 平等乡。1953年1-3月间,东莞县划分为15个区后,大岭山镇内撤销二区建立三区。包括马蹄岗、金桔、连平、矮岭冚。一小部分为九区。包括塘朗、杨屋。

1953年5月,土改复查后,区乡调整,大岭山镇内,大部分属三区辖,小部分属十区辖。三区包括矮岭冚乡(龙江、龙山、太公岭)。马蹄岗乡(马蹄岗、新塘、元岭、大塘朗、大坑)。金桔乡(金桔、景山、下虎山、鸡翅岭)。连平乡(连平、大石板、百花洞、上油古、下油古、大王岭、旧飞鹅、髻岭、梅林、下高田、上高田、大环、新飞鹅、大片尾、新屋场、畔山、瓮窑)。十区有杨屋乡(杨屋、 石岭仔、鱼岭、颜屋、水界岭、草塘、长山英、坑尾、官陂)。塘朗乡(大塘、水朗)。

1954年7月1日,区乡 变化,将原来十区的杨屋、塘朗两乡,再划入三区。

1957年12月26日,大岭山镇仍为第三区(寮步区)所辖。在 东莞县分为37个大乡时,大岭山区境内并为金桔大乡。包括杨屋、塘朗、矮岭冚、金桔、马蹄岗、连平、犀牛陂等小乡。

1958年3月28日, 金桔大乡改为大沙大乡。

1958年9月20日,大沙大乡并入寮步大乡,10月1日,成立寮步人民公社。此时大岭山境内有:连塘营(大塘、水朗、杨屋、颜屋),大岭营(大岭、矮岭冚、大片尾、百花洞),大沙营(大沙、金桔、鸡翅岭),岭 东营(连平、旧飞鹅、梅林、太公岭、大环、大地),骏马营(马蹄岗、大塘朗、新塘),上游营(大岭山农场、元岭)。

1961年6月21日,由寮步 人民公社析出大岭山人民公社。包括:大塘朗、马蹄岗、新塘、金桔、鸡翅岭、大沙、连平(含旧飞鹅)、梅林、大环、百花洞、太公岭、大片尾、矮岭冚、大岭、水朗、大塘、杨屋(含颜屋)、农场(含元岭)、下高田等19个大队。

1964年7月1日,在原来19个大队的基础上,分为21个大队,元岭从 农场分出来,颜屋从杨屋分出来。

1968年11月, 大岭山公社将原来21个大队调整为14个大队。包括:大塘朗、马蹄岗、新塘、金桔、大沙(含鸡翅岭)、、农场、元岭、向东(即矮岭冚、含大片尾、月山)、大岭、大地(含百花洞、大地、太公岭、梅林、大环)、连平(含旧飞鹅)、杨屋(含颜屋)、大塘、水朗。

1979年大岭山公社将14个大队又调整为22个大队及一个圩镇 居民委员会。即大塘朗、马蹄岗、新塘、元岭、金桔、大沙(含龙山、下虎山)、鸡翅岭、连平、梅林、大环、百花洞、太公岭(含龙岗)、大片尾、矮岭冚(含月山)、大岭、水朗、大塘、杨屋、颜屋、农场、旧飞鹅、下高田(大地)和圩镇居民委员会(含 龙岗村)。

1983年11月撤社建区,大岭山公社改称为 大岭山区,设区公所。1984年5月,大队改为乡,成立乡人民政府。圩镇居民委员会(含龙岗村)改称为“大岭山镇人民政府”(乡级)。

1986年11月,撤区建镇,成立大岭山镇 人民政府,将原来23个乡镇级人民政府改称为22个管理区及大岭山圩镇居民委员会。

1999年6月,撤区(管理区)设村(民委员会),将22个 农村管理区改称为村民委员会,即大塘朗、马蹄岗、新塘、元岭、金桔、大沙、鸡翅岭、连平、梅林、大环、百花洞、太公岭、大片美、矮岭冚、大岭、水朗、大塘、杨屋、颜屋、农场、旧飞鹅、下高田(大地)村民委员会,大岭山圩镇居民管理区称为大岭山圩镇居民委员会,与村同级。

2004年7月开始,大岭山镇进行了农村体制 改革,实行农村股份制,撤村改社区,至2005年底,成立了农场社区、大岭山社区两个社区,其余21个村民委员会将逐步改制为社区。

截至2013年,大岭山镇下辖2个社区,21个村。分别为大岭山镇大岭山社区、农场社区、马蹄岗村、连平村、新塘村、杨屋村、大环村、大岭村、大片美村、金桔村、梅林村、大沙村、元岭村、大塘村、矮岭冚村、大塘朗村、鸡翅岭村、下高田村、百花洞村、旧飞鹅村、水朗村、颜屋村。

大岭山镇,总面积95.53平方千米(2017年), 位于北纬22°51′—22°57′,东经113°46′—113°52′之间,南部分别与深圳市的罗田村和该市的长安镇接址,距深圳市区75公里;西南与虎门镇相连,距虎门港25公里;西至西北分别与厚街镇、南城区(篁村)、东城区(附城)相接,距东莞市中心18公里,距广州市85公里。北到东北与寮步镇相连,距石龙镇27公里;东至东南与大朗镇相邻,距常平(东莞东站)28公里。靠近珠江口东岸,处于广州市和深圳市经济走廊中间,庇邻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大岭山镇南到西南以及西北的边缘地带,分布着海拔100米至530米的山岭数百个。以马鞍山、莲花山、大岭山(大鼓顶)、飞鹅岭、黄婆帐等为主要山峰,峰峦起伏,连绵不断,构成占全镇总面积25%的西南和西北山地。地势边缘,为海拔100米上下,形如馒头的小山丘,星罗棋布。山丘与山丘之间均为缓坡冲积而成的梯级旱地或水田。这种地形,构成大岭山镇的丘陵地貌。改为:构成占全镇总面积25%的西南和西北山地。地势边缘,为海拔100米上下。山丘与山丘之间均为缓坡冲积而成的梯级旱地或水田。这种地形,构成大岭山镇的丘陵地貌。在黄沙河沿岸,有海拔15米至30米之间的埔田:大片尾埔、秦山埔、浪尾埔、大沙汾埔、蕉简埔、禾坑埔、杨家陂埔。这些埔田称为大岭山镇的“小平原”。

全镇水田、旱地和山地的土壤,均属亚类,水田主要是由谷底冲积物和缓坡冲积物耕作而成。旱地土壤,在土属分类中,分为赤红壤、砂岩赤红壤、混合岩赤红壤、花岗岩赤红壤。成土母质主要属赤红壤砂岩赤红壤,而山地土壤多为赤红壤。

大岭山镇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气候。靠近南海沿岸,珠江口以东,受季候风影响,最高温度33℃,最低温度3-4℃,偶有霜冻和冰冻。平均温度22℃。月平均温度22℃以上的有7个月(4-10月),其中7-8月平均在28℃以上。无霜期350天以上。年日照时间200天以上。气温逐渐升高,夏天最高气温记录有37-38℃,甚至40℃。

2005年,国土分局统计,大岭山镇土地面积16.5万亩。土地利用构成是:耕地面积5251.86亩;果园地面积11308.49亩;工业、商住占地51197.6亩;林地57l78亩;绿化草地2467.23亩;交通用地3356.9亩;水域占地1997.29亩;其他农业用地5991.79亩;未利土地4491.42亩;松山湖征用21759.42亩。

大岭山镇水资源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赋水性较好,加上大岭山靠近珠江口,地下水位偏高。地下水类型属清水浅层地下水。

硫铁矿,矿源分布在小莲花山西北面土名铜坑的半山腰间;乌矿,矿源分布于大岭山镇西北方旧飞鹅村后色鹅山后段西北山半腰处;陶土(又称钾长石,当地人称白坭),分布在矮岭冚村东南约一公里的“白坭山”及大环村西侧的老虎岩水库(管养室驻地),矮岭冚村所出j陶土为青白色粉状。质量较好.老虎岩山的陶士呈黄褐色的粉砂状。

2013年,大岭山镇实现生产总值148.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3.4亿元,各项税收总额24.4亿元,镇本级可支配财力11.8亿元,各项银行存款余额148.7亿元。

2014年大岭山镇实现生产总值(GDP)167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4亿元,增长8.8%;各项税收总额27.8亿元,增长13.7%;镇可支配财力11.8亿元,增长1.7%;外贸进出口总额46.9亿美元,增长9.9%,其中出口总额27.2亿美元,增长15.6%。

大岭山镇商品农业发达,已建成荔枝、蔬菜、生猪、三鸟、水产五大商品农业基地,为发展外向型和城郊型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2年荔枝总产量2493吨,蔬菜总产量15165吨,上市生猪8万头,上市三鸟9万只,农业总产值1.3亿元。 2013年,大岭山镇农业业生产总值为2663万元。

大岭山镇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家具制造基地,截至2013年,全镇320多家家具企业,其中,拥有上市公司3家,投资超亿元企业19家,超5千万元28家。

2014年,大岭山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4亿元,增长8.8%。全年所有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完成率、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新开工项目开工率均100%完成。

2010年,大岭山镇完成2010-2020年商业网点规划,大力发展房地产业、汽车服务业、商贸零售业、餐饮娱乐业等,第三产业对全镇经济的拉动力不断增强。房地产业良性发展,推动一批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商品房销售金额增长16.3%。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亿元,增长23.7%。 2012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7亿元,比上年增长9.3%。 2013年,大岭山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25亿元,增长9.79%

2014年,大岭山镇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市首批创新型企业2家,推动10家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新增授权专利682件,新增省著名商标2个,全镇现有各类名牌名标共33个,位列全市第5名。成功引进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孵化器项目,着力打造高端家具制造专业孵化器,为大岭山镇家具及其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截至2014年,全镇有幼儿园10所(公办1所,集体2所,民办7所),在园幼儿2717人;公办小学6所,在校学生 8172人;公办中学3所(完全中学、初级中学、职业技术学校各1所),在校学生5160人(普通高中733人,职业高中893人,初中3534人)。全镇公办中小学学生总数为13332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民办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在校学生2200人。全镇中小学生总数15532人(户籍学生8873人,非户籍学生6659人)。近年来全镇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市以上等级学校有6所,其中1所为省一级学校,5所为市一级学校,等级学校的占有率为66%。还有2所市一级幼儿园,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是市级示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职业技术学校是市的重点职中。

截至2014年,新建文化广场14个,公共文化设施占地面积47.8万多平方米;启动马山庙道教文化风景区的开发;举办首届红色文化节;推动莞香生产与制作技艺等成功申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鸡翅岭村成功创建“广东省女儿香文化之乡”。打造合唱名镇,创作大型交响合唱《大岭山之歌》及歌曲《梦·乡情》等优秀作品,并获国家、省级重奖。

2008年,镇财政投入1600万元,建立由镇财政全额拨款公益性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下设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卫生服务站,开展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

2014年共发放救助金628.5万元,投入110.8万元推进22户困难家庭保障住房建设。扎实推进就业服务,全镇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100%。创新改革医疗卫生服务,将社卫中心委托大岭山医院代管;在水朗、元岭两村试点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2270人签约服务、签约率96%。

新107国道、石大路、厚大路、连马路横贯全镇。常平火车站、虎门港口就在近旁,跟深圳宝安机场、广州白云机场也只是40分钟以内的路程,是东莞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

大岭山,是东莞的交通中枢,一零七国道,石大路,厚大路三条一级公路横贯全镇,广深珠,莞深,常虎,龙大四条高速均在镇里设有出入口,距广州国际机场,深圳宝安机场,虎门港,东莞火车站等口岸均在一小时车程之内。

莞香(树)是东莞特有的珍贵 特产,品位高、经济价值大,自元明两代以来在东莞已是内庭贡品。故而当时莞邑地区广泛种植,但以大岭山最为出名。大岭山镇明代以前已广泛种植,以鸡翅岭、龙岗,马蹄岗、金桔、大沙、梅林、百花洞一带较为知名。

大岭山镇是传统的荔枝种植 基地,特优品种“糯米糍”曾荣获92年首届全国农产品博览会金质奖,桂味荔枝也获97年农博会名牌产品,2013年,大岭山镇有荔枝种植面积5526亩,广东省荔枝生产无公害示范基地1000亩,省无公害荔枝生产基地400亩。

东江纵队纪念馆

广东东莞东江纵队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王岭村,是展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历史的专题纪念馆,第四批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广深高速、 107国道转厚大公路可达,距东莞市区约15公里,是第六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纵纪念馆 (4张)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是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一处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第三大队机关所在地的建筑群体,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该旧址包括9处文物点。其中第三大队大队部、会议室、大家团结报社、交通站、粮食加工场、操场6处抗日旧址位于大王岭村,医务所、中山书院、连平联乡办事处3处旧址分别位于瓮窑村、油古岭村和连平髻岭村。

大岭山镇 (4张) 大岭山森林公园

大岭山森林公园位于东莞市南部,珠江口的东北部,是市政府打造生态绿城的市属重点工程,总占地74平方公里,横跨虎门、厚街、长安、大岭山四镇和大岭山林场。

大岭山镇入口广场的建设工程占地面积111.8亩,周边控制面积316.85亩,涉及我镇山林面积3万多亩,包括大岭、水朗、大片美、百花洞、大环等多个村委会以及大水沥、长湖、大王岭、金鸡咀和老虎岩等5个水库。

黎深华:水朗村人,男,生于1916年,1940年参加 革命,在水朗村常备队当民兵。1941年8月在大塘鞋岭配合部队作战时牺牲,时年25岁。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9月追

认他为烈士并颁发烈士证(007号)。

黎加齐:水朗村人,男,生于1916年,1940年参加水朗村常备队任队长,1941年8月在鞋岭战斗中 牺牲,时年24岁,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追认他为烈士,并颁发烈士证(009号)。

殷天赐:大沙村人,男,生于1917年,1938年参加地下工作,1941年6月26日在大沙村战斗中负伤被敌人逮捕并 杀害,时年21岁。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9月追认他为烈士,并颁发烈士证(015号)。

何满洪:杨屋村人,男,生于1925年,1941年参加东江纵队任副班长,1945年在篁村蛤地 战斗中牺牲,时年20岁。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9月追认他为烈士并颁发烈士证(010号)。

邝松:梅林村人,男,生于1919年,1945年参加粤赣湘边纵队一支三团战士,1949年上半年在樟木头作战牺牲,时年30岁。中央人民政府1957年9月颁发烈(006号),追认他为 烈士。

黄运深:大环村人,男,生于1910年,1945年参加民兵,1947年下半年在石马被敌人 杀害,时年37岁。中央人民政府1957年9月颁发烈士证(001号),追认他为烈士。

黄福 百花洞村人,男,生于1919年,1939年参加 梅塘交通站任站长,1947年7月在黄江梅塘战斗中牺牲,时年28岁。中央人民政府1957年9月颁发烈士证(004号),追认他为烈士。

黎和平:大塘村人,男,生于1958年,1978年4月参加解放军53014部队77分队战士,1979年3月在 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牺牲,时年21岁。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1979年4月30日颁发烈士证(4349号),追认他为烈士。

邝九皮:梅林村人,男,生于1958年,1979年2月对越自卫还击战中 牺牲,时年21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1979年4月30日颁发烈士证,追认他为烈士。

黄惠平:百花洞村人,男,生于1948年4月,1969年应征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8740部队 战士,1971年2月27日中国防施工中牺牲,时年23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于1971年7月颁发烈士证,追认他为烈士。

黎自成:字沛华,大塘村人。明朝天启辛酉年考中 文举,无官职。

李兆元:新塘村人。以儿子李作柱、孙儿李芝煌为清代任官而视为 名人。

李作柱:李兆元之子,字峙中,新塘村人,他广交朋友忠直厚道,博览群书。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被选拨为贡生,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被朝廷提拔为 连山县训导,任职六年后,离职回乡。第二年在家乡病逝。在任期间,对当地教育事业颇有贡献,深受连山县人民爱戴。

李芝煌:李作柱之子,字昌孔,新塘村人。乾隆三十年(1765年)选拔为贡生,历任山西省 怀仁县知县、浙江省 汤溪县知县。在新塘村李氏祠堂有其手书的“乐事家庭”的匾额。

叶遇科:字清选,金桔村人, 乾隆十七年(1752年),恩科中武举。

叶遇春:字畅选,金桔村人。叶遇科弟,清代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丙子科考入 解元。同治庚午年为礼蕃,中为武举。

叶遇贵:字钦选,叶遇科弟,金桔人。乾隆己卯(1759年)科,中 武举。

叶大勋:字芳道,叶遇科子,金桔村人,乾隆 丙午年(1786年)科考中武举。

李荣春 原籍马蹄岗村人。后乔居他乡,清代道光乙酉年(1825年)科考为武举,丙戌年(1826年)科考为 进士,并在马蹄岗李氏祠堂前,树碑立杆。

叶国昌:字殿屏,金桔村人。清代同治庚午年(1820年)科考为 武举。光绪丁丑年(1877年)恩科考试第十五名武进士,封为营用守儒。

黎大康:字锡蕃,号寿明,大塘村人,同治元年(1861年)恩科中 文举。

叶朝栋:字殿臣,金桔村人。清光绪乙亥年(1875年)恩科乡试考为第四十五名武举,光绪三年(1877年),恩科会试考为武进士。被封为 蓝翎侍卫任 山东省济南守备,署高唐州都司。

李梅史:字肇魁,又字 文琳,计岭村人。生于清代道光甲午年(1834年)5月23日辰时,科举功名为秀才,附贡生(即乡试在省考举人的备取生)每届乡试考举他均应试,直超过60岁,仍中不了举人。按清朝廷制度,劝他不要再考。由朝廷送一幅“明经进士”红底金字的大楠木匾,以资鼓励他终身读书不倦的精神,著有《四书别解选》乡会墨抄的《梧桐山集》内有他的诗稿,为连平圩书写《联平新圩》的门楼匾额。

叶杰英:金桔村人。历任金桔乡 乡长,寮步圩商会主席(任职五年)东莞县第一届参议员,东莞县地方财政委员会委员。1939年在金桔村创办东莞县立第七小学,1938年冬国民党广东省党部驻东莞地区第20军团在筹建寮(步)霄(边)公路时,他建议将公路线改从金桔村边而过。还为工程施工人员提供生活方便。

叶少鼎:金桔村人,生于1894年5月18日,1931年10月加入中国国民党。1916年8月至1919年7月就读于广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历任东莞县第四区公安局 局长,电白县政府承审员,1949年为东莞县政府承审员。

2019年9月11日,大岭山镇入选“2018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100强”。

周边居民委员会

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岭山社区居民委员会 地址:东莞市建卫路与西园街交叉路口西北侧(富华楼北侧)
营业时间:09:00-18:30
东莞市建卫路与西园街交叉路口西北侧(富华楼北侧)

周边中学

大岭山中学(教育路) 地址:东莞市大岭山镇教育路115号
东莞市大岭山镇教育路115号

周边政府机关

大岭山镇政府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德政街1号
营业时间:08:30-12:00;14:00-17:30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德政街1号

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岭村村民委员会 地址:东莞市纵队路208号
营业时间:08:30-11:00,14:00-17:30
东莞市纵队路208号

周边公司

东莞市大岭山镇公共汽车有限公司 地址:东莞市大塘路大唐酒店西侧约100米
营业时间:09:00-18:30
东莞市大塘路大唐酒店西侧约100米

周边景区,

东莞市大岭山 地址:东莞市

大岭山公园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教育路41号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教育路41号

周边乡镇

大岭山镇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周边村庄

大岭山镇元岭村 地址:东莞市
东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