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东村

洲东村 洲东村洲东村名由来 洲东村地理位置 洲东村村情村况 洲东村村副业特点 洲东村村容村貌建设 洲东村教育 洲东村洲东村烈士


洲东村位于江东镇东部,东临韩江东溪与磷溪镇顶厝洲村隔江相望;南与 洋光村接壤;西与大围村、衙头村相连;北与村头村、兜洲村毗邻,地域不够一平方公里。洲东村现有267户,人口1138人,其中男544人;女594人,可耕地面积310亩。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江东镇洲东村因地处韩江东溪西岸冲积沙滩之昔时仁里庙洲的东面,故名。村民姓蔡,是宋代名宦蔡襄(天圣年间进士,官至端明殿大学士)的后裔。最先创村是明末魏姓,后来杨姓也到此定居。明以后,东南沿海商贸活动繁盛,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福建莆田蔡姓先辈用船运布料,日杂百货到潮城及洲东等地出售。至清初,官府下令“迁海界”进行经济封锁,海上运输中断。运销商蔡源盛被逼弃商从农,也在此定居创业,成为蔡姓肇基祖。晚清时因韩江常年泛滥成灾,魏、杨二姓田园遭洪水冲击,崩陷江底,耕地流失,没法生活。魏姓于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迁往磷溪镇仙埔美村定...

详情

洲东村地名网_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江东镇洲东村资料简介
  洲东村是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江东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5103114207,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45103。洲东村与江东北街社区、上水头村、下水头村、柚杭村、柚园村、元巷村、亭头村、村头村、洋光村、仙坪田村、东光村、三吴村、独树村、上庄村、中庄村、下庄村、井美村、圆山村、龙口村、红砂村、仙洲村、渡头村、樟厝洲村、谢渡村、西前溪村、东前溪村、蓬洞村、佘厝洲村、下湖村相邻。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江东镇洲东村介绍

洲东村位于江东镇东部,东临韩江东溪与磷溪镇顶厝洲村隔江相望;南与 洋光村接壤;西与大围村、衙头村相连;北与村头村、兜洲村毗邻,地域不够一平方公里。洲东村现有267户,人口1138人,其中男544人;女594人,可耕地面积310亩。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江东镇洲东村因地处韩江东溪西岸冲积沙滩之昔时仁里庙洲的东面,故名。村民姓蔡,是宋代名宦蔡襄(天圣年间进士,官至端明殿大学士)的后裔。最先创村是明末魏姓,后来杨姓也到此定居。明以后,东南沿海商贸活动繁盛,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福建莆田蔡姓先辈用船运布料,日杂百货到潮城及洲东等地出售。至清初,官府下令“迁海界”进行经济封锁,海上运输中断。运销商蔡源盛被逼弃商从农,也在此定居创业,成为蔡姓肇基祖。晚清时因韩江常年泛滥成灾,魏、杨二姓田园遭洪水冲击,崩陷江底,耕地流失,没法生活。魏姓于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迁往磷溪镇仙埔美村定居,杨姓也迁徙毗邻村庄落户,两姓中有个别没迁徙的则改姓与蔡氏聚居。

属潮安县江东镇管辖,距政府三公里。 潮安县洲东村

属沙质土,土质疏松,宜种植甘蔗、黄麻、花生、水稻、水果。因地少人多,村民能精耕细作,田园一年三造。加上工副业收入,2005年人均收入4400元。

建国前,村民以农业为主,水利失修,单干耕作,旱涝歉收,人年均收入不够一百元,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解放生产力,农业产量提高,生活水平不断上升。特别是在农业合作化以后,土地归集体所有,成片规划,搬埔改土,平整扩大耕地,建立抽水机站,合理安排灌溉渠系,得到旱涝保收,使农业不断增产。同时村也建起农副业加工厂,把生产、加工系统化,腾出了大批劳动力。尤其是贯彻改革开放政策之后,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户。村领导积极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引进先进技术工具。及时更换优良品种。粮食产量比以前翻了几倍。对于富余劳力,也都“洗脚”上田。在本村或出外地从事经商,办加工业或打工,增加了家庭收入,村民逐步进入小康生活。

手工副业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抽纱刺绣是本村妇女的主要副业,但都是单干,分散的。1970年,大队筹建了一个可容纳300多人的抽纱场,把全村会做抽纱的妇女都集中到抽纱场工作,使之能够制作大型抽纱货件,产值成倍增长。潮州抽纱闻名世界,1972年抽纱场选调了80多名绣花能手日夜奋战,100天完成举世闻名的大型玻璃纱台布,完成国家使命,赠送伊朗皇后,促进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接着又制作二副大型玻璃纱台布“双凤朝牡丹”,一副在人民大会堂,一副在潮州博物馆。

妇女能工善绣,人人都争当绣花能手,蔡赛花就是其中一员到北京作抽纱表演,同时也到过东南亚各国、澳大利亚作抽纱表演,被评为生产能手,当选为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7年,潮绣洲东村增设珠绣场,使产值更上一层楼,直到现在,潮绣工值仍是村中妇女的主要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村中又发展了服装加工为主的企业,较大的厂有蔡丰彪的菲尔利工艺服装厂,生产圣诞品为主,蔡罗昌的服装厂,生产服装。

洲东村向来注重村容村貌的建设,除落力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外,1967年在全村修建了3米宽的环村灰路,美化村容,1987年以后,由于原有村道不适应现代化的发展,村干部决定,每年筹集3万元资金,对全村所有灰埕、灰路进行改造,使全村各个角落都能通汽车。建无公害化公厕,消灭过去一户一厕的脏乱现象,清除垃圾,洗扫卫生,使村内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村容整齐划一。

洲东村也是一个侨乡,海外乡亲主要在香港、新加坡、泰国的曼谷北榄坡,还有一部分居住在越南的胡志明市。怀乡、爱乡、关心家乡建设一直是海外乡亲的义举。

1982年由本村村民集资,香港同胞蔡钦顺先生发动海外乡亲共捐款10余万元建设水改工程,成为江东镇村民第一个饮用自来水的村落。

1987年旅居泰国侨亲蔡宗福先生捐款三十九万元新建洲东学校一座。结束了学校过去用旧祠堂做教室的局面,使学生过着明亮宽敞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学习质量很大提高。

1996年,村复建感天大帝庙时,海外乡亲也纷纷捐资赠建。

蔡钦顺先生在1985年再次捐款五万余元,建文伟亭及修筑附近道路,使乡容村貌增加秀色之后,在2000年又捐资六万元,成立“启明助学基金会”资助历年考取大学,重点中学的学生和小学各年级参加全镇考试前六名的学生均得奖励。

教育方面,村历来很重视。1924年以前就办有三个私塾:北厝书斋、旧厝内书斋、南厝书斋。同年蔡氏宗祠重修后,村设立为学校,规模较小,教师只有一人,每年只有20多个学生,课程单一,一直延续到1950。1951年扩建宗祠后,洲东与邻村洋光合并行政乡,建立洲东小学,办学较具规模,学生来自洲东、洋光、大围、衙头、洲东黄村、下埔共六个自然村,设六个年级,学校成为全日制完全小学。1960年后,国家推行普及教育,洲东、洋光每年开设一个民办班,使适龄儿童都能就近上学读书,教师由本村知识青年担任,称为民办教师。至1965年洲东、洋光两村各自独立办小学。七十年代又曾办至初中(叫附设初中)。以后又单纯办完全小学,常年的学龄儿童都能100%入学。现在,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学校成为教育先进单位。农村中的九年义务教育,正在逐步普及。全村历届大学生三十余人(蔡显伟还担任潮州市副市长之职)。

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以后,时洲东打桩队活跃在韩江加固堤围工地上,打桩又快又有质量,每次都受到主管官员的称赞和嘉奖,称不愧为蔡襄后代。1963年,全县抗旱,东溪截流工程,因没有安排洲东打桩队的工作,县长到工地检查,因进度慢,亲点洲东打桩队参加,结果慢凤塘打桩队一天的工作,不仅赶上,还多打了几十根桩。

洲东村是潮安县革命老区中的抗日根据地。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全国掀起抗日高潮。旅居海外爱国青年黄名昌、黄名贤回到家乡投入抗日工作,唤醒民众一致抗日,组织抗日救护队。1939年建立地下党小组,黄名昌为党组织负责人,选派了抗日先进分子参加抗日游击队。洲东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参军,群众也积极参加支前工作,洲东村也成为游击队的休息场所。烈士有:蔡瑞兴、蔡戊仔、蔡锦祥、蔡金水、蔡茂兴、黄名昌、黄名贤夫妇等。

周边工厂

益民薄铁厂 地址:潮州市潮安区东直路与洋光村南路交叉路口往北约190米
潮州市潮安区东直路与洋光村南路交叉路口往北约190米

周边乡镇

江东镇 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

周边村庄

洲东村 地址:潮州市潮安区

洲东黄村 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