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屿村

碧屿村 碧屿村地理位置 碧屿村行政机构 碧屿村族人辈序 碧屿村历史文化 碧屿村农历二月游神


碧屿乡,是一个纯苏氏的较大自然村,约一万六千人口左右,和依山带水隔壁的青洋山乡、车厝围为兄弟乡,古时皆为“桂花蓝”乡,也是 广东省 普宁市 南径镇的一大姓氏( 苏姓总人口约三万七千)。大多数乡民外出务工经商,在深圳及珠三角地区为主。也涌现出很多事业有成的乡贤,他们创业在外,也不忘乡亲父老,是家乡的福利事业建设的主力军。碧屿村位于广东省普宁市 南径镇东部,距市区约14.5公里。面积2249亩,其中:耕地1500亩,山地749亩。村按自然角落分成4个片。广东省普宁市 碧屿村该村有中共党员86名,设置党总支部,下设4个分支部,村“两委”干部7名。伯仲衍昭穆廷良希道时景正孟崇闻天俊有光从以秉绍朝庆云礽茂祖宗文章华国运诗礼传家风...

详情

碧屿村地名网_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南径镇碧屿村资料简介
  碧屿村是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南径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5281108213,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45281。碧屿村与南径、圩脚村、田南村、南径村、东岗寮村、平洋山村、白石村、神山村、四睦村、大埔寮村、磨坑村、青洋村、陇华村、车厝围村、青洋山村、大陇村、林内村、龙门村、横山头村、横山尾村相邻。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南径镇碧屿村介绍

碧屿乡,是一个纯苏氏的较大自然村,约一万六千人口左右,和依山带水隔壁的青洋山乡、车厝围为兄弟乡,古时皆为“桂花蓝”乡,也是 广东省 普宁市 南径镇的一大姓氏( 苏姓总人口约三万七千)。

大多数乡民外出务工经商,在深圳及珠三角地区为主。也涌现出很多事业有成的乡贤,他们创业在外,也不忘乡亲父老,是家乡的福利事业建设的主力军。

碧屿村位于广东省普宁市 南径镇东部,距市区约14.5公里。面积2249亩,其中:耕地1500亩,山地749亩。村按自然角落分成4个片。

广东省普宁市 碧屿村

该村有中共党员86名,设置党总支部,下设4个分支部,村“两委”干部7名。

伯仲衍昭穆

廷良希道时

景正孟崇闻

天俊有光从

以秉绍朝庆

云礽茂祖宗

文章华国运

诗礼传家风

忠贞性睿聪

纲常能笃敬

亲长心诚顺

奕世永昌隆

千年古村-桂花篮(现分为普宁碧屿村、青洋山村两个行政村,因此两村也称兄弟村)

桂花篮古村创建于北宋景德年间,位于普宁市南径镇东南,潮阳、普宁交界处,古属潮阳县,隶属潮州府,明神宗元年划入普宁县治下,现在包括碧屿、青洋山两个行政村。明洪武之前属土包括大径山大部分山地,南径镇西北部多个村庄,远至峡山龟山都有山地,地域广,刘氏族谱有载“良田万顷”可证。自北宋刘氏建古寨,明洪武刘氏散寨后由眉山一系苏氏居住,已有千年历史,村中古迹文物众多,其中有三处为普宁市文物保护单位,多处刘氏贵族墓群区,几十座苏氏祠堂,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底蕴却不为世人所熟知。

巷道如八卦阵

桂花篮古寨在碧屿,其龙脉依青狮山,后有七峰相连,山峰伏而起,起而伏,堆堆垛垛,山势踊跃奔腾,从远处看恰似一条腾飞的龙,左边青龙为象山,右边白虎为牛山,前朝贵屿狮子山,一水环绕,既得水又藏风,是面向平原的天然地理大格局,景色极为壮观。古寨中间是一座小圆山,山上古木参天,古寨祠堂房屋都依山而建,山下筑起厚1.6尺,高约4米的围墙,寨围长约1公里,古寨内面积约7万多平方米,设东、西、南、北4寨门,2个水门,8个岗哨,行走在一条条石块铺成的长约200多米的古官道上,我们感受到它所承载着的历史信息,官道连接至古寨南门,也是平时进出古寨的唯一通道。寨中有人登科及第衣锦还乡或男女婚嫁,进从南门,出也南门。走进南门,进入巷道,触目所及无不是“邪道”,巷道出口有的3个,有的2个,每条巷都是不一样的形状,或大小、或长短、或巷头大巷尾小、或小巷接大巷、或巷中又有横巷、或巷中间窄两头宽,少部分巷窄小的地方人通不过,宽宽的巷头走进去只能返回,能否通过很难凭肉眼猜测,只有亲身走过才识得通与不通,巷道交错纵横,而每条横巷和纵巷都不能直接看到寨门,有时会把哨台当寨门误走出去,岗哨是外围墙凸出去的,给人出寨门的错觉,所以要在寨中尤其是夜晚找出口并非易事,此寨易进难出,陌生人身处寨中如入孔明的“八卦阵”,不是熟悉寨中巷道的人,真的不识哪里是“生门”。

古寨若浮水莲花

古村的房屋祠堂高低错落有致、布局严谨、气势恢宏,大多数房屋以“三进式”、“四点金”、“ 下山虎” 为格局,约有100多座,少数格局潮汕罕见。可以说古寨是潮汕古民居博物馆。

走到一条较大的横巷,我们见到大屋前残存的一座旗杆夹及一块重约350斤的方形练武石,大屋石门巨大,石雕精美,石门楣字用的宋朝“官印”体,昭示着主人的身份非同一般,村干部说,这是桂花篮刘氏先祖的祖屋,背靠小圆山,这座刚好位于寨东的正中心,外墙下方厚60厘米,上面仅30厘米,墙下大上小,贝灰结构,历经千年风雨地震,外墙依然保存较好,坚不可摧。走进大门,显然是一座“四点金”,两边建有厝包,形成“四天井十五间”的建筑格局,虽年代久远,从斑驳的线条可以看出当年屋内木雕石雕雕工之精细,形象之逼真。古寨中还有一座“三进式”加两边厝包结构的大屋,内有大小房间33间。另有三座“九厅六天井”的大屋,走进这些大屋,可以看出当年的高规格设计,在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下,没有相当级别的官职,是绝不允许建成此豪宅的。

古寨外围一水环绕如玉带缠身,围墙内以前有内4池,墙外有外4池,内外池水相通,池水与环水也相通,围墙及哨台都留有瞭望口,整个古寨防御性很强,显然是一座神秘而又易守难攻的城池。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桂花篮是淡咸水的交汇处,这是大自然的赋予,此地距离练江出海口海门约50公里,但涨潮时海水会倒流进入桂花篮内环溪,是海水倒流的最终点,后因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峡山、海门大闸,从此以后潮水不再进入古寨,“初一十五,日中返回;初九二三,早干晚干;初三有流,十八有水”,那涨退潮的壮观景象,已成为村中老者的回忆。古寨的总体规划运用了传统的风水理论,随着海潮每天的涨退潮动态,古寨犹如水中的莲花,故有“浮水莲花”的誉称,而直通南门的古官道石路正是这莲花枝,枝的两边各有一水,一条是古寨的来水,另一条是古寨的出水。

山上石刻精美

登上寨后的小圆山,山上大石遍布,山北面有一处巨石,石被人工打磨出一个竖平面,约两丈见方,原为刘氏先祖“记事碑”,字已模糊,难以辨认,巨石上有两片可活动的小石,把石推动,右边一块响似锣声,左边一块响似鼓声,是谓“锣鼓石”,是刘氏创古寨遗存的文物古迹。

潮阳嘉靖庚戌科进士林大春于明万历六年(1578)石刻于桂花篮牛山顶诗曰:“江上维舟拟造庐,竹间遥望引轻裙。谁传信息千山外,应为神交十载余,云影渐移归涧谷,峰阴乍转见樵渔,别来却忆双庭桂,不信朝阳迹已虚。”生动地描写了桂花篮旖旎的水乡风光及其深厚的人文景观。林大春的书法神韵犹存,有“人得其缣犹如拱璧”之誉,这处大篇幅的石刻,框边图案及字雕刻精美, 为千年古村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牛山上的另一处石刻是“朝阳”石,两字刚好朝向峡山龟山上的祥符塔,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朝阳”两字为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丙戌科进士、官至内阁太学士的刘南海手书,至今保存完好,为普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古寨出过宰相“刘龙图”

往东至牛头,我们见到一块天然巨石,这里原是进入桂花篮的唯一一处天然石门,俗称“牛嘴石”,其旁还有牛鼻石,水中还有牛舌石,桥下不远处有龟蛇石锁水口,古时有一条长长的石桥通石门,石桥称“牛索桥”,利用仿生学进行规划设计,称这牛山为“活牛”,是人们所说的活地。桥头立有下马坊,凡进桂花篮村的人“文官需下轿,武官需落马”。

据刘氏族谱载,从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刘淑瑕及其子刘琰山创桂花篮以来,历近400年,有“朝中十八笏”的记述。桂花篮刘氏族谱载:刘滋,官至太常寺奉礼郎。刘滋四兄弟与其堂兄弟9人皆以科举显名,赐进士出身;其孙刘少集,官至太子中舍,其后子孙登科入仕者,代有其人;刘滋父亲刘方明,因官至宋龙图阁学士,人称刘龙图。他有岭南传世最早墨迹《唐范隋氏懿宗诰命卷跋》,字体楷中带行,用笔沉着老道,结构严谨稳重,乃典型的南宋书风,现藏于南京故宫博物院。刘龙图还精通医学,编著有《幼幼新书》40卷,汇集了宋代之前的儿科方药,是当时最著名的儿科专著,中医古籍出版社和人民卫生出版社根据明人影印本点校出版过。

由于桂花篮刘氏于明洪武六年(1373)因朝廷抄寨,纷纷逃散,相传散寨时各人抄“认族诗”一首,至今已600多年,后裔遍及多个省份及东南亚等地,因年代久远,历经朝代更替,社会动荡及自然灾害,族谱部分缺失。刘氏贵族墓葬群,之前有子孙祭拜扫墓。从墓碑中录得的资料得知,墓分布在今碧屿、青洋山、洋美山、龟地、洪厝寨、桥柱、峡山桃溪等地,一些墓为地宫结构,部分为御赐石亭,部分墓主人在《宋史艺文志》、《广东通志》、《潮州府志》、《潮阳县志》等典籍有载。

苏氏月波与其叔于元末明初从南径镇白石村迁至桂花篮桂竹山下,建和靖乡(俗称寨仔),苏氏重置桂花篮以来,人丁兴旺,人口有3万多人,成为潮汕乃至省内苏氏人口最多的古村落,从苏氏祖祠、淡泊祖祠(普宁市文物保护单位)、苏氏严祖祠等祠堂所悬挂的牌匾来看,有“进士”、“ 兴宁守府”、 “武德骑尉”、“ 玉署清班” 等明,其后代也不乏士人。近年来,桂花篮古村的海内外裔孙自筹600多万元,建设跨练江的青洋板大桥并配套路灯,已成村中一处新景点。碧屿村每年自筹上百万元,用于“文化踩街”活动,犹如闽南民俗“走古事”,队伍近千人,大锣鼓、弦乐队、旌旗队、英歌舞、腰鼓队等都是村民自导自演,促进了文化建设,展现了桂花篮人新的精神风貌。

蓝城区桂岭镇、霖磐镇桂林村、潮阳桂江都及贵屿八景之一的“桂江春晓” 都与桂花篮刘氏有关系,桂花篮,它是一些故事;桂花篮,它是一段历史;桂花篮,它也是潮汕许多古村落变迁,姓氏迁徙的一个缩影。

神恩普降昭碧屿、慈云聚瑞润桂花。

每年农历二月,是碧屿乡(包括车厝围村)妈祖莲驾出神的传统节日。游神赛会,潮汕之独特风情,一年一度妈祖出游传统活动,传承乡土文化,历史悠久,为祈求合境平安,风调雨顺,乐度升平。不管身在何处的碧屿乡贤都会回归故里参加这次盛典,并均为沐恩乡民筹捐款集资,敬酬神恩。有大部分年轻男女还提前一两月暂放下自己的工作回乡参加文娱表演团队的排练,表演团队也都是碧屿本乡的义务热心乡贤,人数以数千之众,有潮汕英歌表演男、女队,潮州大锣鼓队,潮乐演奏队、铺蓝队、彩旗队,少年仪仗队等等队列,还聘请二、三台潮剧团演出。每届盛会花费少则七八十万元,可想盛况规模之大!

周边村庄

碧屿村 地址: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

浮屿村 地址:揭阳市普宁市
揭阳市普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