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田村

粘田村 粘田村基本信息 粘田村历史文化 粘田村地理环境 粘田村风景名胜 粘田村著名人物 粘田村水口铺的历史


粘田村地属广东省普宁市大坪镇辖下行政村,离市区约50公里。由粘田、水口铺、蕉窝、高岭、松柏排、羊栖肚、下粘田、投金石、上车等自然村组成,为房氏单姓聚居村落,人口约3000,聚落呈块状分布。有耕地715亩,山地8473亩。农业主产稻谷、甘薯。山林产杉、红椎、橄榄、油甘、李等。有水电站一所,完全小学1所,合作医疗站1所。属革命老区。有348乡道贯通本村中心区域连接镇区。粘田村位于广东省 普宁市南阳山区大坪镇,离市区50公里,由粘田、水口铺、蕉窝、高岭、松柏排、羊栖肚、下粘田、投金石、上车等自然村组成,人口0.3万,属单姓氏村落,全村居民都姓房相传此地原是詹姓一支在此居住,明朝弘治年间(约西元1500年)房氏移 广东省普宁市大坪镇 民从惠来华房迁入,先是散居于粘田、埔心、新竹等地,后房氏六世祖翠峰公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西元1610年)从梅县回迁并开始正式...

详情

粘田村地名网_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大坪镇粘田村资料简介
  粘田村是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大坪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5281115203,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45281。粘田村与梅坪、善德村、甲湖村、埔心村、稔尾村、新竹村、埔岭村、大坪村、三溪坝村、新福村、塘唇村、龙坑村相邻。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大坪镇粘田村介绍

粘田村地属广东省普宁市大坪镇辖下行政村,离市区约50公里。由粘田、水口铺、蕉窝、高岭、松柏排、羊栖肚、下粘田、投金石、上车等自然村组成,为房氏单姓聚居村落,人口约3000,聚落呈块状分布。有耕地715亩,山地8473亩。农业主产稻谷、甘薯。山林产杉、红椎、橄榄、油甘、李等。有水电站一所,完全小学1所,合作医疗站1所。属革命老区。有348乡道贯通本村中心区域连接镇区。

粘田村位于广东省 普宁市南阳山区大坪镇,离市区50公里,由粘田、水口铺、蕉窝、高岭、松柏排、羊栖肚、下粘田、投金石、上车等自然村组成,人口0.3万,属单姓氏村落,全村居民都姓房

相传此地原是詹姓一支在此居住,明朝弘治年间(约西元1500年)房氏移 广东省普宁市大坪镇 民从惠来华房迁入,先是散居于粘田、埔心、新竹等地,后房氏六世祖翠峰公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西元1610年)从梅县回迁并开始正式承买粘田大部分田地作为子孙居业,并在村中起建其祖父全溪公的香火堂“念益公祠”。

最后詹姓他迁,原詹氏开垦之田地由房氏经营,原名詹氏田。詹与粘客家话同音,故用今名。

聚落呈块状分布。有耕地715亩,山地8473亩。农业主产稻谷、甘薯。山林产杉、红椎、橄榄、油甘、李等。有小水电站一个,小学1所,合作医疗站1所。属革命老区。有简易公路通镇区。有宫庙一座,名曰“福云庙”,供奉“慈悲娘娘、三山国王、天皇老师、天师大帝、指挥大使、五谷圣帝、福德老爷”等诸神

考其“粘田”之名,相传本地原住民为詹氏,住在今粘田莲塘半山处,平洋之地皆为詹氏之粮田,称为詹氏田。明朝嘉靖年间房氏迁入居住发展,后詹氏让地外迁。因“詹”“粘”同音,便记为“粘田”。据族谱传抄之契券,明万历三十八年,六世祖翠峰公购买田地时,契约上所用即为“粘田”二字,而按契券所载,公当时又是从本族中人手里承买来的“祖田”,可见本村创寨之历史悠久,与一脉传承之史实,非为坊间所传“清朝雍正年间所创”。

粘田村中心聚落按契所载,名为“粘田中心围”,应该是指祖屋“福兴楼”一片。本村高山来龙结穴,寨场形如半月状,先祖又在村中各处开辟水塘七口,使之成为“七星伴月”的格局,现在除福兴楼前半月塘外,其余水塘尽皆填埋另用。

翠峰公二子昆玉、荆玉后裔分创粘田、甲湖、高塘凹、牛皮坑、黄竹坑一带诸多村落,就今粘田村而言,中心区域为翠峰祖派下各房裔孙聚居,七世昆玉公创投金石等;九世俊武公创下粘田;十世云星公创蕉窝,其再传奕宽公又分创羊栖肚(金鹅孵卵)、奕贵公分创高岭-松柏排;解放后,各房部分裔孙陆续迁居至上车村聚居,原温氏居民逐渐迁让。

粘田村辖境内共有祖祠多座,中心聚落福兴楼,中座为房氏家祠,奉祀再兴公序四世祖全溪公;蕉窝登阳楼,中座登云祖祠,奉祀十世祖云星公;羊栖肚汶上祠,奉祀十一世祖奕宽公;投金石房家祠,奉祀十世祖元睿公。

粘田村境内有宫庙多所,水口处屹立的福云庙,奉祀慈悲娘娘、三山国王、天王老师等神明;蕉窝中和轩,为三山国王老香火坛,后分灵迎至福云宫坐镇;境内各寨还有普庵、龙神、王爷、伯公等社坛多处。

房翠峰:因父祖等举家迁徙程乡(梅县)避山贼之乱,后于万历三十八年回迁粘田,并陆续购买山田土地开基立业,围山阖斗,起屋建祠。且运用所习茅山道术与堪舆之术,造福族内外,享誉远近乡,成为阖族皆尊的“法祖公”。

房璇枢:继承祖父房翠峰的修为,成为辅佐其的“法侍郎”,号为“法祖房龙侍郎”。

房国卿:生于清康熙五年(1667)八月廿九日,卒于乾隆八年(1744),享年七十七岁,他为人忠厚诚实,被选举为本乡约正,凡有官员到乡清约,当与其握手敬礼。最后葬于投金石陈河坡右片路面

房云星:为康乾年间本村乃至本族较有名望者,为人忠厚、乐善好施,远近闻名,荣获皇恩宠赐“大学生修职郎”称号。创立蕉窝寨场遗裕子孙。

房奕宽:为羊栖肚开基世祖,是房云星次子,心胸广大,周游列省诸州,精通堪舆之道,乾隆四十年,荣获“国子监恩进士”“翰林院编修”称号,也成为船埔总祠、新墟长房祠等的抱炉炉主。

本村“水口铺”,按本地名之“铺”,同“铺”,大体有此地名皆古之驿站(驿铺),为官设传送文书、公文之所,且《惠来县志》载康熙乙酉(1705),梅田人吴应奎,思为山贼扰乱,而号集诸生,呈请分设惠来黄沙庵、揭阳河婆及海丰高塘凹等营汛,由官府派兵驻扎,防止山贼草寇扰民。或许这也是后来居住高塘凹、石山下、寨仔窝等处居民的先祖选择迁居此处的原因之一吧。若高塘凹有官兵驻扎,那粘田有驿铺也是顺理成章之事,只是究查海丰、陆丰、惠来三县诸志,其各县建置中都没有“高塘凹汛”,岂非前言梅田吴公有误耶?较合理的解释就是:高塘凹汛投入使用的时间太短,以至于前后两次修志时都没有其建置,所以没有记载,而康熙之后最近一次修志是乾隆十年(1745)修的《陆丰县志》,此版县志没有高塘凹汛和水口铺,由此推断,高塘凹汛的使用时间绝不超过四十年,或许更短,而作为驿铺,其使用时间则较之又更短。而按常规,若本处实有驿铺,也应该称为“粘田铺”。

周边生活服务

大坪镇粘田村役决詈退军人服务站 地址: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

周边村庄

粘田村 地址:揭阳市普宁市

下粘田 地址:揭阳市普宁市

梅田村 地址:揭阳市普宁市

福田村 地址:揭阳市普宁市

杨家大房子 地址:揭阳市揭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