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村

天青村 天青村基本信息 天青村历史沿革 天青村天青村航拍图


天青村,曾名天青湖,亦名天井湖,位于广东省 普宁市南阳山区船埔镇,离市区27.8公里。现有住户460多户,人口2800多人。明末有余姓居民在此定居。因地处丘陵,四面环山,中间低平,且有一池,远观似井,近看似湖,故称天井湖。聚落呈块状分布。村西北有里坪公路经过,路口建设有天青湖碑石和天青湖大门。有耕地面积543亩,山地面积4082亩。主产青梅、橄榄、香蕉等,曾以盛产柿饼著称,兼种粮食作物。有小学1所,卫生站1个。属革命老区。广东省普宁市船埔镇【天青村】 天青行政村,曾名天青湖,亦名天井湖,位于广东省普宁市南阳山区船埔镇,离市区27.8公里。现有住户460多户,人口2800多人。明末有余姓居民在此定居。因地处丘陵,四面环山,中间低平,且有一池,远观似井,近看似湖,故称天井湖。聚落呈块状分布。村西北有里坪公路经过,路口建设有天青湖碑石和天青湖大门。有耕地面积5...

详情

天青村地名网_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船埔镇天青村资料简介
  天青村是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船埔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5281116215,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45281。天青村与船埔圩、青潭村、席草湖村、鸭母寮村、坑尾村、西溪村、梅田村、埔仔村、船埔村、深水村、永光村、大洋村、半溪村、新联村、告陂村、两坑村、坑圆村、古坑村、宝樟村、毕石村、大福村、红足村、樟树村、利坑村、庵内村、黄沙村、河坑村、吉告村相邻。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船埔镇天青村介绍

天青村,曾名天青湖,亦名天井湖,位于广东省 普宁市南阳山区船埔镇,离市区27.8公里。现有住户460多户,人口2800多人。明末有余姓居民在此定居。因地处丘陵,四面环山,中间低平,且有一池,远观似井,近看似湖,故称天井湖。聚落呈块状分布。村西北有里坪公路经过,路口建设有天青湖碑石和天青湖大门。有耕地面积543亩,山地面积4082亩。主产青梅、橄榄、香蕉等,曾以盛产柿饼著称,兼种粮食作物。有小学1所,卫生站1个。属革命老区。

广东省普宁市船埔镇【天青村】 天青行政村,曾名天青湖,亦名天井湖,位于广东省

普宁市南阳山区船埔镇,离市区27.8公里。现有住户460多户,人口2800多人。明末有余姓居民在此定居。因地处丘陵,四面环山,中间低平,且有一池,远观似井,近看似湖,故称天井湖。聚落呈块状分布。村西北有里坪公路经过,路口建设有天青湖碑石和天青湖大门。有耕地面积543亩,山地面积4082亩。主产青梅、橄榄、香蕉等,曾以盛产柿饼著称,兼种粮食作物。有小学1所,卫生站1个。属革命老区。

祖先迁徒地点 路线 上祖由江西赣州府会昌县迁福建
  由余53世渊海 戭公,居福建 泉州府同安县54世源从公迁广东 始兴曲江 叔英公迁广东 潮州 ----
  迁江西 奉新---- 迁福建 建安 福州--- 迁江西 洪州 南昌 ---迁福建 兴化 莆田----迁江西九江-
  --迁福建古田三阳----迁江西会昌-----迁广东惠州 归善----迁广东 长乐 五华----迁广东普宁梅林尖石
  村(原惠来县梅林尖石)----迁广东惠来县葵潭镇 圩边菜园村 ----迁广东普宁船埔镇古坑村---迁广东普
  宁船埔镇 告田 艮龙寨---迁广东普宁船埔镇天青湖村 又名天星湖,现名天青村.

船埔天青湖村最早属博罗县管辖再属海丰县管辖,后由惠来县管辖,现由普宁市管辖

由惠来县管辖时地址:

广东潮州府惠来县龙溪都梅田楼长坑甲天青湖村 又名天星湖村

现地址:广东省普宁市船埔镇天青村

海丰县为岭南所称望邑。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先民们已在东南沿海聚居生息。历夏、商、周至春秋战国为“南蛮”之地,也是“百越族”的一部分。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214年),秦平百越设郡县,次年设南海郡,置龙川、博罗等县,海丰地域隶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成帝元年,析南海郡之东为东官郡,海丰隶属东官郡博罗县。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从东官郡的博罗县划出部分地区设置海丰县。据传因海丰地临南海,海产丰富,取意于“南海物丰”,称海丰县。海丰置县后,至南北朝均隶属东官郡。唐代属循州,唐代天宝元年(公元724年),海丰县擢升海丰郡。海丰郡管辖归善(今惠阳、惠东)、博罗、海丰、河源、雷乡(今龙川)、兴宁六县。唐代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废置海丰郡,仍为海丰县。五代属越州,宋代属惠州,元代属惠州路,沿至明、清均属惠州府。

海丰置县后,区域界限曾有变更。唐代武德五年(公元625年),从海丰县划出部分地区设置安陆县(即原陆丰县的前身)。至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安陆县又并回海丰县。宋代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推行王安石“募兵制”新法,海丰县设八个都,有兴贤都、金锡都、杨安都、石塘都、石帆都、吉康都、坊廊都、龙溪都。当时的海丰县区域包括现在的汕尾市全境和惠来、普宁、揭西等部分地区。明代嘉靖年间,全县又分设8都30里。

明嘉靖三年(1524),始析潮阳县隆井都一半和大坭、惠来、酉头3都及海丰县的龙溪都合置惠来县,因县治在惠来都,故名。嘉靖四年(1525)建城,得名惠城,因其地处葵岭东南,故又称葵阳。嘉靖三十二年(1553),又割入靖海千户所。置县后隶属潮州府管辖至清末。民国时期,先后属广东都督府、巡按使潮循道、东江行政委员公署、东区绥靖委员公署、广东省第五、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5月20日惠来全境解放,8月,成立惠来县人民政府。惠来县先后隶属潮梅人民行政公署、潮汕临时专员公署、潮汕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潮汕专员公署、粤东行政公署、汕头专员公署。1958年12月10日,撤销惠来县建制,与普宁县合并。1961年3月恢复惠来县建制,隶属汕头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普宁

汉时隶属南海郡揭阳县。东晋成帝咸和六年(331年)隶属潮阳县,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析潮阳县西境洋乌、戎水、黄坑3都,取“普遍安宁”之意首建置普安县,初始县治设于戎水都(今汕头市潮南区贵屿镇境内)。至万历十年(1582年),将普安县改称普宁县,又将普宁县洋乌、戎水2都划归潮阳县管辖,万历十四年(1586年)县治迁于厚屿(今洪阳镇)。清雍正十年(1732年)广东巡抚杨文乾奉旨批文将潮阳县戎水都170个村、贵山都西半部93个村以及洋乌都尾段45个村划归普宁县管辖,在明、清两代普宁县隶属潮州府,民国时期隶属潮循道、东江行政委员公署、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7月1日普宁县人民政府在流沙镇成立,新中国成立后,普宁县先后隶属广东省潮汕专署、粤东行署、汕头专区专员公署、汕头地区行政公署、汕头市,1950年3月1日将惠来县的南阳山区505个村、陆丰县的大坪乡以及揭阳的九斗、乌石村划归普宁县,1952年普宁县驻地由洪阳迁至流沙镇,1958年12月惠来县并入,1961年3月惠来县析出。1993年4月6日,民政部(民行批[1993]71号文)批准普宁撤销县建市(县级)。

周边政府机关

天青村村委会 地址: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船埔镇

周边便利店

天青村毅茔症赞佘商行 地址: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

周边村庄

天青村 地址:揭阳市普宁市

青洋村 地址:揭阳市普宁市一一零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