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洲镇

丹洲镇 广西丹洲镇 丹洲镇乡镇发展 丹洲镇城镇规划 丹洲镇城镇建设 丹洲镇特色产品 丹洲镇旅游开发 丹洲镇招商引资


丹洲镇位于 三江县南端,西邻 融水,南靠 融安县城,209国道贯穿全镇7个行政村,西有 枝柳铁路线和 融江航线。往南140公里达 柳州,北上55公里到三江县城。镇人民政府驻板江街。全镇总面积229.5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098公顷,林业用地15604.8公顷,有林面积13395.8公顷,森林蓄积量110000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67.3%。辖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12875人(2017年)。丹洲镇 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2004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2382万元,完成 农业总产值1627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63万元,完成第三产业总产值744万元;财政收入207万元,人均有粮249公斤,人均纯收入1605元。在全镇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丹洲镇加大了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镇村村通公路、电话,电视入户率达80%。全镇有 医院一所,9个行政村均设有卫生所;有镇中学、...

详情

广西壮族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镇所有城乡结合区

广西壮族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镇介绍

丹洲镇位于 三江县南端,西邻 融水,南靠 融安县城,209国道贯穿全镇7个行政村,西有 枝柳铁路线和 融江航线。往南140公里达 柳州,北上55公里到三江县城。镇人民政府驻板江街。全镇总面积229.5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098公顷,林业用地15604.8公顷,有林面积13395.8公顷,森林蓄积量110000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67.3%。辖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12875人(2017年)。

丹洲镇 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2004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2382万元,完成 农业总产值1627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63万元,完成第三产业总产值744万元;财政收入207万元,人均有粮249公斤,人均纯收入1605元。在全镇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丹洲镇加大了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镇村村通公路、电话,电视入户率达80%。全镇有 医院一所,9个行政村均设有卫生所;有镇中学、镇中心小学及9个行政村中心小学,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升学率均达98%以上。 丹洲镇以 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养殖---沼气---种植一体化的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的经济结构逐步形成。现已成功开发了丹洲村生态古迹旅游及石门冲生态自然景观旅游,2004年游客达6万人,带动当地消费300多万元。养殖以猪、牛、家禽为主,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农业以种植 水稻、竹木、 蔬菜、 水果为主,其中以种植沙田柚及竹子为主导产业,2004年止,全镇共种植沙田柚3500亩,竹子5000亩,全镇共建沼气池1839座,入户率46%。

2012年,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284万元,占年度总任务8600万元的177.7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45元,同比增长23.6%。产业经济长足发展。完成甘蔗、油茶新品种、毛竹(含杉竹混交)、杉木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4000亩。发展规模养鸭、养猪、网箱养鱼产业,实现农民增收200多万元。旅游业发展实现新突破,2012全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000万元,同比增长36.3% 。

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12875人。2008年,丹洲镇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0万元,比上年增长37.5%;完成财政收入225万元,比上年增长33.5%;引进外资项目2个,涉及资金400万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年入境旅游人数达13万人次,同比增长15%,旅游总收入1900万元,同比增长5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16元,同比增长30.6%。全镇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各项工作都走到了全县的前列。

丹洲镇城镇性质规划为:三江县南部经济中心和旅游强镇,丹洲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农林产品及其加工、乡村旅游度假服务和特色商贸业为主的生态名镇和休闲新城。全镇镇村空间地域结构规划为:“两轴三组团一片区”:

一主轴:沿209国道为镇村主要发展轴线,包括从丹洲经板江镇区、红路、板必、东风、合桐直至江荷的区域,形成一个相对集中的发展带。

一次轴:沿融江河的镇村次要空间发展轴,包括从丹洲至六孟、西坡的融江两岸带状区域,主要借助融江河道、航线进行产业布局和旅游开发。

三组团:板江—丹洲岛—红路组团:以板江镇区为核心,辐射全镇地域;板必—东风—合桐组团:以东风村为中心,辐射板必、合桐;合桐—江荷组团:以江荷为中心,辐射江荷、合桐周边区域。

一片区:西坡—六孟片区,与其他镇村经济社会联系较弱,相对独立,规划为一个以生态环保、库区水产养殖等为发展特色的相对独特片区。

丹洲镇的旅游功能结构规划为“一主一次一廊一带三景区”:一个旅游接待主中心:板江以板江老街、南北码头改造和新的旅游接待中心建设为依托,逐步完善餐饮、住宿、购物、休闲、娱乐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和旅游环境得建设,建设以旅游接待功能(特别是团队游客、会议接待)为主,全镇的旅游接待主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一个旅游接待次中心:东风石门冲以石门冲景区为依托,逐步完善提升相关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建设成为服务于周边地区旅游开发的镇域中部的旅游接待次中心。一条山水果竹旅游长廊:209国道包括209国道上的红路、板必、东风、合桐、江荷,形成以自然山水风光和果竹农业体验为主的旅游长廊。一条生态文化旅游带:融江包括融江上的丹洲、六孟、西坡、麻石电站等,主要依托融江水运及其沿岸山水风光和丹洲古迹,打造一条水上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带。三个旅游核心景区:丹洲村、石门冲、麻石电站  以丹洲古城为核心景点,包括丹洲、板江、红路在内的生态文化旅游景区;以石门冲为核心景点,包括周边东风、合桐、板必、江荷的山林休闲旅游区;以麻石电站及其回水区的西坡、六孟村为主,建设库区生态旅游景区。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 精神,确保该镇甘蔗种植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农业的耕作 水平,将为人民群众多做好事、实事落到实处。丹洲镇政府于2007年7月28日开展了一次送农机和农业生产知识下乡活动,将两台电动喷雾器和一批甘蔗种植资料送到丹洲镇红露村寨塘屯蔗农手中。

2007年7月28日,丹洲镇党委副书记 梁德军和分管农业的韦启学副镇长,带领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农业技术员,为红露村寨塘屯的蔗农送上了两台价值4000元的电动喷雾器和一堂生动的农技课,向农民朋友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梁书记和镇农技人员就农业机械化的地位、作用、农民依靠农机致富之路和我镇甘蔗种植的发展前景,甘蔗栽培种植新技术等内容给农民朋友上了生动的一课。送农机送教下乡活动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为了发展丹洲镇的甘蔗种植业,调整优化该镇的农业 结构,丹洲镇政府积极引进凤糖集团到该镇开展“公司+农户”的甘蔗种植模式,由凤糖集团提供种子、 化肥、种苗和 技术,农户负责种植生产,凤糖集团收购产品。寨塘屯是该镇甘蔗种植面积最大的自然屯,达到400余亩,因管护到位,长势喜人。镇政府开展这次送农机和农业生产知识下乡活动,犹如给蔗农们打了一份“强心剂”。蔗农们纷纷说:“有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种植甘蔗的劲头更大了。我们坚信,2008年我们甘蔗种植这个 项目一定会成功”。

广西名柚--丹洲沙田柚

丹洲沙田柚于1903年从容县沙田引种,经过100多年的培育,现已成为丹洲 主导产业之一,种植面积3500亩,年产量10500公斤。据丹洲镇产业结构调整的统一 部署,2007年种植面积达6000亩,年产量36000公斤。

早在1963年,丹洲沙田柚就已获国家级金奖,随着丹洲旅游的成功

开发,丹洲沙田柚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已成为区内外知名 品牌。丹洲沙田柚形葫芦,果颈较葫芦短,果顶中心有微凹印圈,俗称“金钱印”,是优质沙田柚的典型特征。成熟外果皮呈金黄色,油腺细密带亮色,全果匀称美观,且芸香挥发,浓香四溢。据分析其果汁可溶性固形物为14%―16%,含全糖11.3%―13%,柠檬酸0.31%―0.37%,每100毫升果汁含维生素C97.01%-104.7%,还含有 蛋白质、 脂肪及维生素B、B2、E等,及人体组织不可缺少的磷、钙、硫等矿物元素,具有消食、润肺、化痰、止咳、宽中之 功效。丹洲 沙田柚果实于十月下旬(霜降后)采收,一般简易贮藏保存期为120天-150天,如采用科学方法进行贮藏保存期可达200天。果肉可直接食用外,还可加工制成果汁、果酱;果皮可烹调多种菜肴,别有风味;果皮和囊衣还可制高级果胶;表层油皮用冷榨法可提取高级香油;种子除用作 药材外,还可提取香精油;柚花具有观赏价值外,经提炼能提取头浸膏,是高级化妆品的原料。可谓全身都是宝。

丹洲村

丹洲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面融江江心,属一级行政村,总面积1.6平方公里。丹洲村是多 民族、多姓氏杂居的村落,全村有苗、瑶、侗、壮、汉五个民族61个姓氏,220户1100多人。经济收入以沙田柚为主,兼有农业、副业、林业、经商等,年总收入约为200万元左右,2004年人均收入2047元。有线电视入户率100%,电话入户率占60%以上,沼气池入户率75%。丹洲村是县级的双文明 示范村、小康示范村、卫生示范村、无毒模范村、治安模范村、市“五村、两规范”示范村、自治区科教示范村。丹洲村人称“水中之洲”,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岛上空气清新,安逸恬静,拥有

得天独厚、秀丽多姿的自然 风光:洲上大草坪、竹林、古榕树、鹅卵石河滩;西岸及上游有半边脸、姑娘房、白老鼠、狮子岩、清水泠等 景点;环村而过的融江河因没有工业污染更显清澈、秀美。丹洲村1591年至1952年曾是三江县的县衙所在地,从明朝万历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至今仍有东门、北门、粤闽会馆、书院、古城墙、县衙、明清民居等明末清初建筑,有很深的文化底韵。丹洲村民风淳朴。岛上“路不遗拾,夜不闭户”,村头的猪肉摊上没人卖,放一案板、一杆称、一把刀、一个篮,自己称、自己交钱;村民们爱好树桩盆景、石玩花艺,家家户户庭院都种有花草。打油茶、对山歌、抢花炮等民俗仍被保留着。“丹洲柚子”已闻名区内外,全村每年产柚子约14万斤。以“生态古迹”为主打品牌,打造广西区域旅游 热点。古迹方面主要开发丹洲书院、粤闽会馆、东门和北门、古城墙;生态方面以沼气建设为根本点,以沙田柚品种改良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丹洲无公害柚子园及庭院建设,2004年丹洲沼气入户率已达75%,无公害柚子园、小庭院建设项目正在实施中。接待则以农家旅馆接待为主,用餐为酸鱼、酸肉、野菜、土鸡、河鱼、 打油茶等侗族风味,住宿条件中高档次均有;在购物方面,奇石馆、盆景园、农副产品一条街正在计划建设中。同时开发有游泳、钓鱼、农田劳动、摘柚子、游船观光、寻找奇石、烧烤等 娱乐项目。

丹洲村农家旅馆已发展到40多户,2004年,到丹洲旅游的游客已达6万多人,带动当地消费300多万元。2004年,丹洲村人均收入2047元,人均增收197元。2005年4月26日,成立丹洲生态古迹农家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已申报全国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

石门冲生态自然景区

石门冲生态自然景区于2004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迎接游客。该景区计划总投资400多万元,投资100多万的首期开发工程已全部完工,除具民俗风味的侗族建筑小木楼及200多平方米的天然游泳池等 景点外,景区里的自然生态保存完好,有楠木、桫椤、红豆树、兰花等国家级保护名贵植物10多种;野猪、山羊、山鸡等10多种野生动物也常出没在山林中;同时山冲内有多处瀑布,水流不受任何污染,整个石门冲景区实属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该景区确为广大游客避暑的好去处。

古镇遗迹

丹洲古城墙

据记载,丹洲古城墙是明朝怀远县知事苏朝阳任职时的一项大工程,历时一年,耗银万两。城墙全长879米,高5.3米,厚3.6米,共有450个城垛,设东西南北四个门,并配设门楼。丹洲古城墙除了能防御战乱之外,对水患也起了极好的防护作用。清朝1902年,古城墙挡住了特大洪水,使怀远县城官民免却一场灭顶之灾。至今,北门古城墙保存较为完好。城门内的碑刻分别记录了古城变迁的部分历史。

丹洲天后宫

天后宫又名“闽粤会馆”,现遗址大门门额仍清晰可见“天后宫”和“闽粤一家”的刻字。闽粤会馆是明末清初一位薛姓富商出银千两建成,并按福建漳州天后宫妈祖庙格局建造。遗址可看出天后宫无疑是当时最漂亮的建筑。可惜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天后宫,曾有的气势恢宏和繁荣昌盛已成为历史,只剩下残破的历史碎片和无尽的孤寂凄凉。2006年冬现场所见,天后宫北面的墙体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之后,终于无力继续挺立而倾倒。若有哪位经济实力较强的有识之士,愿为天后宫重建出心出力,丹洲古城将重现历史的最亮点。

丹洲书院

该书院坐落在丹洲东面,坐东朝西,占地1340平方米,在清朝已是一所较为完善的教育场所。民国期间更名为三江第一小学。现为丹洲小学所在地。书院保存较为完整,院内绿树成荫,桂花飘香,最有名的树是苏朝阳知事种植的桂花树。书院是丹洲古城最大的一处建筑,古香古色,古风犹存。一阵阵清风拂过,仿佛飘来一阵阵远去的读书声。

丹洲镇位于三江县南端,西邻融水,南靠融安,209 国道贯穿全镇。往南140公里达柳州,北上55公里到三江县城,区位 优势十分明显。另外丹洲镇由于电力线路直接麻石电厂,因而电力充足。

为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丹洲镇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 机制,为项目引进创造了良好的投资 环境。2004年我镇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现立项并已开始实施的项目有5个,其中外资项目2个(石门冲自然景区开发、板必村重晶矿开采)。2004年丹洲镇民营企业数20多个,从业人员1000多人全年生产总值1550万元。

为把民营企业逐步与农业产业经营相结合,形成一部分具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和农产品加工能力的企业。现丹洲镇正筹划在209国道旁建立“老虎冲”100亩丹洲新区和160亩的工业开发园区,引进各类企业安家落户。计划大力发展的项目有:竹木制品、茶油压榨、沙田柚等农产品加工; 规模养殖业;矿石开采、砖石制造等工业企业;丹洲村生态古城旅游景区的 招商引资。

周边行政单位

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镇军蚶役畎退人服务站站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

周边村民委员会

梭嚷丹洲村民委员会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G209(平安大道)

周边乡镇

丹洲镇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

周边村庄

丹洲村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景区

西坡 地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