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芦村
大芦村 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 大芦村历史 大芦村古宅文化 大芦村民俗文化 大芦村所获荣誉 大芦村人口 大芦村古村特点 大芦村经济 大芦村基础设施
大芦村位于广西钦州灵山县东郊8公里处,号称“荔枝村”,这里最值得一游的是有着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文化住宅群,大芦村劳氏古宅共有九个群落,分别建于明清两代。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是广西三个著名古村(镇)之一,距离县城3.8公里,以古建筑、古文化、古树(俗称“三古”)名列广西三个古村镇之首,具有民宅建筑古老、文化内容丰富、古树参天、生态环境良好这四个特点。大芦村古宅建筑面积达22万多平方米。大芦村现保存有305副古 对联,对联内容以修身、持家、创业、报国之特点,1999年经过 广西民间协会评审,被广西楹联学会和广西民间艺术协会 授予“广西楹联第一村”称号。2005年大芦村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农业示范点”。2007年5月,再次被国家 旅游局评为“第三批 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始建于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至清朝康熙五十八年完成这一群落的整体建...
详情大芦村位于广西钦州灵山县东郊8公里处,号称“荔枝村”,这里最值得一游的是有着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文化住宅群,大芦村劳氏古宅共有九个群落,分别建于明清两代。
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是广西三个著名古村(镇)之一,距离县城3.8公里,以古建筑、古文化、古树(俗称“三古”)名列广西三个古村镇之首,具有民宅建筑古老、文化内容丰富、古树参天、生态环境良好这四个特点。大芦村古宅建筑面积达22万多平方米。
大芦村现保存有305副古 对联,对联内容以修身、持家、创业、报国之特点,1999年经过 广西民间协会评审,被广西楹联学会和广西民间艺术协会 授予“广西楹联第一村”称号。2005年大芦村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农业示范点”。2007年5月,再次被国家 旅游局评为“第三批 历史文化名村”。
古村落始建于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至清朝康熙五十八年完成这一群落的整体建设。是广西较大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之一,房屋结构功能齐全,明末清初岭南豪宅的建筑风格明显,显露出强烈的宗法制度观念意识。
这里最值得一游的是有着丰厚历史 文化底蕴的古文化住宅群,大芦村劳氏古宅共有九个群落,分别建于明清两代,古宅依山傍水,古静幽深,藏有文天祥手迹等大量的文物珍品,见证着历史的辉煌,最宝贵的是这里藏有三百多副明、清时期 创作的传世楹联,有着 珍贵的人文史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一系列人造湖分隔开的明、清建筑群镬耳楼、三达堂、东园别墅、双庆堂、蟠龙堂、东明堂、陈卓园、富春园和劳克公祠。鸡犬之声相闻,宅旁湖畔寓意“文章显世,红顶当头”的古陛木树、樟树和荔枝树,犹如巨型盘景,往来曲径通幽,恬澹祥和。古宅群规模庞大,结构功能齐全,规划水平较高,生态环境优良,民俗文化积淀 丰富。珍藏着许多文物,保留着一些“十里不同风”的 习俗,活跃着一批黯然 民间音乐舞蹈的艺人,被授予“广西楹联第一村”称号。吸引了国内大江南北、港澳台地区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新加坡、越南、日本等国家的学者专家、游客前来采风考察观光, 广西党政领导人 曹伯纯、李兆焯、丁廷模、陆兵、袁凤兰、袁正中等曾莅临视察。
大芦村劳氏古宅共有九个群落,从明朝 嘉靖二十五年到清朝道光六年(1546—1826年)才逐步完成。劳氏先人自建造第一个宅院伊始,就刻意营造与周围环境和谐协调的优生养息氛围。“艺苑先设”,“健融凌云”,优良的生态 环境和优秀的人才造就,相得益彰,到十九世纪木,人口累计总数不足八百的大芦村劳氏家族,拥有良田千顷,培育出县、府儒学和国子监文武生员102人,47人出仕做官,78人次获得明、清历代王朝封赠。富而思进,科宦之众,使得这个家族的基业得到不断的充实和扩展。那些宅院,都是在宅前低洼地就地取材挖坭烧砖瓦,而附形造势,蓄水为湖。每当 家族添丁,又必定依照灵山传统习倔:栽种几棵品种优良的荔枝树,因此 形成了所见的一系列由六个大小小的人工湖分隔开来,湛水蓝天,绿树古宅相映成趣,占地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具有岭南建筑风格,荔乡风韵的古宅群。
岁月留痕,每一处宅院都笮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和烙印。祖屋镬耳楼的结构功能最齐全,恪守规制,透露出浓烈的 封建家族宗法观念气息,当时什么身份的家庭成员住哪种房间,从哪个门口进出,走哪一条路线, 泾渭分明;清朝鼎盛时期 乾隆年间建设的东园别墅规模恢宏, 装饰堂皇,又营造得象个迷宫,非宅院中人,入内难得复寻回路出来;道光六年(1826)建造的双庆堂则高广宽敞,讲求 实用和居,住的舒适……
古宅群丰厚的文化积淀和 反弹,给人们留下的印记,不仅仅是一段时光远逝的辉煌。古宅中的文物珍藏,被视为镇宅之宝的每字幅宽1.30>:1.80米,出自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手
迹的“忠孝廉节”巨幅拓片,重大节庆必展让族人瞻仰,:进行伦理道德教育;至今三达堂 仍高悬以那个禁鸦片烟著名的两广总督邓廷祯领衔,为道光十七年(1837)劳念宗考取国子监第一名题赠的鎏金“拔元匾”,其意义不只在装点门楣,恰恰道出了古宅中人凭教育兴家,历久不衰的奥秘;各处宅院“官厅”(客厅)格扇门中通年确保完整的公朱子家训》抄件,已经闲置了的各种款式的轿子和古石磨·、石杵,都折射出他们历来重视耕读文化的影子。 古宅中人还保留着许多“十里不同风”的习俗。自从明朝崇祯十六年(1659)他们那个在北京兵部职方司 主政任上激流勇退的第四代祖劳弦,在渡洞庭湖遭遇狂风暴雨大难不死后,每年农历 七月十四日闺族吃茄瓜粥“以示不忘祖德”,至今不易。而农历八月十八日“八月庙”的晚上,祖屋镬耳楼后背山参天盖地的樘木古树下,他们世代传授的“老师班”,在天幕月光下,拍击长鼓,表演传统民俗舞蹈“跳岭头”,亲朋乡邻云集,怡然自乐。
但是,大芦村古宅群积淀的 民俗文化,最惹人注目的是那些传世楹联。据考证,古宅中有三 百多副明、清时期创作,世代承传,沿用至今的楹联。古宅中人逢年过节或喜事庆典,总是用鲜墨红纸将传世楹联重书一番,郑重其事地贴在约定俗成的位置上,几百年里从不更改。在我们看来,这是一道古朴清新琳琅满目的民俗文化风景线,可在古宅中人心里的份量,那是先辈的遗泽,情感的寄托。
古宅依山傍水,古静幽深,藏有文天祥手迹等大量的文物珍品,有着珍贵的人文历史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
楹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其源流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是直到明朝,由于官方的重视和提倡,才脱离文人的斗室,走向社会,深入寻常百姓家,反映现实题材,形式从“桃符”演变成了“对子”,格式从单一的春联发展到庆贺、纪事、格言等十八种。
机缘巧合,大芦村古宅中人在这块热土倾注心血的同时,运用最言简意赅的楹联文化,反映他们当时对生活的认识、理想和祝福。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生产经济的发展,生活活动的增多,中国楹联的种种表现和格式,在古宅中都几乎可以见得到,内容丰富多样了,对后人教育意义也就更具明显性和式样性。
如创作于明朝嘉靖年间的两副楹联:“惜衣惜食,不但惜财兼惜福;求名求利,须知求已胜求人’、“读书好,耕田好,识好便好;创业难,守承难,知难不难”,深入浅出,耐人寻味,反映了那个时候的古宅中人已经跳出依赖祖荫、重仕轻农的陈腐观念,有了居安思危自强自励的意识。清朝雍正年间创作的“克尽兴邦责,忠全爱国心”、嘉庆年间创作的“有典有则,是训是行”和道光年间创作的“文章报国,孝弟传家”虽然带有封建时代和宗亲理念的烙印,但写作是严肃认真和精磨细琢的,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朴素的人生哲理和道德价值观。
清朝乾隆年间著名壮族文学家、翰林冯敏昌的题赠联“积善之家必有馀庆,资富能训惟以永年”,是对古宅中人的思想和基业几百年不断充实的释诠。这些传世楹联,教诲人们修心养性,严于律己;劝导人们立身处世,德才为先;晓喻人们笃学励志,利己利国。
古宅中人用楹联把门面、厅堂“包装”起来,不仅仅是“孤芳自赏”和家人受益,也是为了与人们联络感情,交流思想。他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陶冶情操,奉为行为规范,形成传统风尚。那些传世楹联在过去几百年里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曾经使乡亲邻里向感共染,产生共鸣,同获教益,是他们自我勉励、自我教育有力工具,在今天客观上仍然起到激励人、联络人、团结人的社会教育作用,具有促进树风村貌,推动人们与时俱进,发展生产经济的社会感应功能,具有普遍的教育性和实用性,因此,经考察论证,1999年6月,大芦村被授予“广西楹联第一村”荣誉称号。
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以“古宅、古树、古楹联”而享誉国内外,建筑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保护面积45万平方米。古宅群规模庞大,结构功能齐全,规划水平较高,生态环境优良,民俗文化积淀丰富。古宅内甬道幽深,逼仄。人在古宅甬道中穿行,沉默与倾听,可以恬淡地享受古文化的浸染,远离都市的喧嚣。
1999年6月,大芦村被授予“广西楹联第一村”的荣誉称号。古宅内
保存三百多幅明清时期创作、沿用至今的传世楹联。这是一道古朴清新、琳琅满目的民俗文化风景,折射出古宅内的人历来重视耕读文化。
“宅绕青溪耸秀峰,松林鹤友晚烟笼。小楼掩路斜阳外,半亩方塘荔映红。”
截止2008年,该村有农户1345户,乡村人口5164人,其中男性2562人,女性2602人,其中农业人口5164人,劳动力3576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343人。
大芦村是“中国荔枝之乡的荔枝村”、“水果之乡的水果村”。村里村外,从山坡、田垌到农家的庭院,满目果树葱笼,一年四季花果飘香,初来乍到的外地人,即使进入村中,也绝对不会想象得出那是一个有4200多人口的大村场据传,那里原本是芦荻丛生和荒芜之地,十五世纪中期始有人烟,经过先民们的辛勤开发,几度兴衰,到十七世纪初已建设成为有十五个姓氏人家和睦相夕:的富庶之乡,为了使后辈不忘当日的创业艰辛,故而给村子取名大芦村。由此,也就不难理解,那里的民居无不根据地形傍山构建,山环路转,一个个鸡犬之声相闻,守望相助的,还都各有裴人深省的名称,诸如樟木屋、杉木园、丹竹园、沙梨园、荔枝园、茶园、陈卓园、等等。
沿着上一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村民们为方便客商前去采运水果修筑的水坭村道渐进荔林深处,在一个水面2000多平方米,碧波潋滟的人造湖前,青砖绿瓦屋脊层叠,鳞次栉毗跌宕起伏的建筑,就是1998年以来各种媒体揭开其神秘面纱后而闻名遐尔的劳氏古宅群之一。宅院前后、水岸边,那些吸纳了几百年日月精华和山水淑气的荔枝树、樟树、橙木树,蜡杆虬枝,苍翠盘郁,恰似一座座巨型盘景。清朝嘉庆八年(1804年),叫吴必启的横州诗人到那里访友,正好是荔熟时节傍晚时分,他触景生情所描述的景象:“宅绕青溪耸秀峰,松林鹤友晚烟笼。小楼掩路斜阳外,半亩方塘荔映红。”而今风光依然。村民在湖堤绿荫间迂回往来,犹如画中人,煞是令人倾慕。
农民收入以种殖业和养殖业为主。2008年,经济总收入3594.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30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46.14万元,占总收入的8.56%;畜牧业收入731.38万元,占总收入的9.93%(出栏肉猪3939头,肉牛238头,肉羊473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收入1632万元,占总收入的80.61%;全村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77人(占劳动力的13.19%),在省内务工647人,到省外务工30人,外出务工收入62.99万元。
截止2007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有路灯,有1154户通自来水,有190户饮用井水,有1344户通电,有119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19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89.74%和89.9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6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711户(分别占总数的57.84%和46.83%);该村委会到乡道路为柏油、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拥有汽车88辆,拖拉机112辆,摩托车85辆。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10户;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3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8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82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周边行政单位
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办公室
地址:钦州市灵山县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
周边政府机关
灵山县佛子镇大芦村民委员会
地址:507乡道西100米
周边村民委员会
佛子村民委员会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佛子镇
周边售票处
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售票处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Y007
周边景区,
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
地址:钦州市灵山县507乡道北50米
营业时间:开放时间08:30-17:30
周边小学
大芦小学
地址:佛子镇507乡道大芦村
周边金融
桂林银行佛子镇大芦村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
地址:钦州市灵山县
周边商铺
劳氏兄弟店(LAO BROTHERS店)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大芦村
周边村庄
大芦村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佛子镇
佛子村
地址:钦州市灵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