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宾村

古宾村 古宾村地理位置 古宾村气候类型 古宾村自然资源 古宾村人口民族 古宾村主要河流 古宾村旅游景点 古宾村民族风情


古宾村位于 川山镇东部,距镇政府9公里,交通比较便利。村子四面环山,风景优美,以种植水稻、养蚕为主要经济来源。古宾村位于 川山镇东部,距镇政府9公里。东界洛阳镇,西连 都川村,南临 五圩村,北邻 洛阳镇。有上闷、下闷、日新、下才、内屯、全校、下塘、下板等20个村民小组,全村共568户,2522人。民族以 壮族为主。20个村民小组全部通机耕路,全部通水,全部通电话。耕地面积5069.02亩,其中水田2328.8亩,旱地2740.44亩。2007年人均收入2209元。村支书韦承耀,村主任韦貌荣,副主任韦凌超、韦仕心。古宾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年均气温南邱陵一带为19.9°C,一月平均气温10.1°C,七月平均气温是28°C;历年最低气温为—5.2°C,无霜期290,年均日照时数...

详情

古宾村地名网_广西壮族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川山镇古宾村资料简介
  古宾村是广西壮族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川山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122610320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51226。古宾村与由动社区、木论社区、文江村委员会、琳琅村、同伴村、都川村、五圩村、何顿村、社村、白丹村、下丰村、下干村、下久村、塘万村、茶江村、乐依村、顶吉村、洞敢村、东山村、下荣村相邻。


广西壮族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川山镇古宾村介绍

古宾村位于 川山镇东部,距镇政府9公里,交通比较便利。村子四面环山,风景优美,以种植水稻、养蚕为主要经济来源。

古宾村位于 川山镇东部,距镇政府9公里。东界洛阳镇,西连 都川村,南临 五圩村,北邻 洛阳镇。有上闷、下闷、日新、下才、内屯、全校、下塘、下板等20个村民小组,全村共568户,2522人。民族以 壮族为主。20个村民小组全部通机耕路,全部通水,全部通电话。耕地面积5069.02亩,其中水田2328.8亩,旱地2740.44亩。2007年人均收入2209元。村支书韦承耀,村主任韦貌荣,副主任韦凌超、韦仕心。

古宾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年均气温南邱陵一带为19.9°C,一月平均气温10.1°C,七月平均气温是28°C;历年最低气温为—5.2°C,无霜期290,年均日照时数145.1小时;全年太阳辐射量为98.89千卡/平方厘米。

年平均降雨量为1750毫米,集中于4—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70%,历年最小降雨量922.8毫米,蒸发量1571.1毫米,空气平均相对湿度79%。

古宾位于广西北部,云贵高原东南麓。总地势呈北高南低,四周山岭连绵,中部为丘陵,略成盆地。县境位于北回归线之北沿,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雨热同季。由于地形复杂及地理位置原因,灾害性天气较频繁,旱、涝、风、雹灾及霜冻等,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古宾村自然条件较好,野生动物种类亦较多。但由于放火烧山、毁林,破坏了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加上滥捕滥猎,野生动物比以前大大减少。如属一、二类保护动物的华南虎、熊类,三类保护动物的云豹,原来都有分布,自70年代后已经绝迹。据环江县农业区划资源调查,1982年3月整理的野生珍贵动物资源调查结果记载和后来的调查发现,被猎获,看到或调查搜集到兽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的不完全统计,野生动物有107种,分属于19个目,45科。其中哺乳纲有6个目,16科,41种;鸟纲有11个目,25个科,59种;爬行纲1个目,3科,6种;两栖纲1目,1科,2种。这些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珍贵动物26种,其中一类保护动物3种,二类保护动物23种。

古宾村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树区,森林植被丰富,物种繁多,全县林区有维管束植物915种,乔木树种有536种。常见乔木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椎木、樟木、香椿、菜豆树、荷木、水青岗、青岗栎、栲树、大叶栎、楠木、枫香、槭树。灌木及草本植被常见的有桃金娘、黄荆条、白背桐、盐扶木、岗松、野茅草、纤毛鸭嘴草、蕨类等。

古宾村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分布广、种类多、储量大和品位高等特点。已发现可供开发矿种达20多种,矿产地30多处,已探明矿藏达1161万吨,矿产潜在价值80.95亿元。主要有煤、褐铁矿、黄铁矿、铜、铅、锌、磷、石膏、石棉、滑石、白云石、水晶、锰、雄黄矿、锡、银、硫、铀、瓷土、方解石、大理石、冰洲石和汞等28种矿产。

全村568户都是农业人口,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壮族人口,剩下百分之一是毛南族,几乎全都是韦姓,也有少部分谭姓和覃姓,分有有上闷屯、下闷屯、日新屯、下才屯、内屯屯、全校屯、下塘屯、下板屯、六道屯等20个屯。

古宾河 属环江县大环江河上游支流,发源于贵州省,流经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河两岸风光秀丽,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美不胜收的奇山丽水。古宾河以"滩长、弯多、水急、峡窄"而出名,峡谷两旁原始森林茂密,奇石林立,汹涌奔腾的河水被阻隔形成59道急流险滩。而最具有代表性的青龙峡谷以"山清、水秀、幽静、原始"联名,浪花冲溅,如青龙入海,令人心旷神怡。

古宾河,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东南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是大环江右岸支流,上游在贵州省境内称茂兰河,发源于贵州省荔波县茂兰镇龙洞坪村东北的罗家寨坡,南流至更排折向西,过甲介水库后转西南流,经茂兰镇驻地至韦寨转向东南,伏流6千米,在巴克出洞左纳立化河,南流至蒙寨下游4千米处进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东南流至环江县洛阳镇江口村以东汇入大环江。河长98千米,流域面积1353平方千米,其中贵州588平方千米,广西765千米。流域内岩溶暗河发育。

古宾河。是珠江水系西江支流柳江支流龙江的支流环江两大支流之一。发源于贵州省荔波县茂兰区立化乡,南流经平寨、肯甫,绕经黎明关西山下,入环江县川山乡境。过大沙坡林场、铁路工区,向西南流,穿过崇山峡谷,到下寨,经旧屯、尧蒙、板旺、才甲、峒江、下平,接纳下丰溪。绕向东北,经才豆、网屯、社村街(社村村委会)宝塔山下、峒法、下鸟,转向东南流,过坡庙、到船头屯、渡口(古代桂北通往黔南的要津),过后寨接纳何顿溪。穿过铁路、公路大桥,到五圩村委会,经才腊、下仁、下岜仁、下岜、都川水泥厂、都川火车站,到狮子桥接纳龙盘江(才凡溪)。到下板外接纳妙石溪。过下板内、古宾村委会北面古代码头、瀑布山下,向东南流,过古宾电站,入洛阳镇境。经平原三华李场园、平原畜牧场、园艺场,过上粉,绕过太阳山西麓,到上袄,穿过公路大桥,接纳朝北水。到中袄,穿过铁路大桥,经下布、下袄、至江口大屯(旧称合龙屯)合龙渡口,汇入环江。古宾河在黎明关以下至社村河段,有较丰富的水能资源。

古宾河发源于贵州,流经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宾河峡谷漂流河段起于大沙坡,终于川山镇下寨屯,河段全长10公里,落差100米,漂流需要2.5小时左右。漂流河两岸群山耸立、峰奇壁巨、林密竹茂;河道内奇石林立,千姿百态,阻挡着奔腾而下的河水,造就了59道急流险滩,形成“滩长、弯多、水急”的特点。橡皮艇漂流时,时如入云端,时如跌入水底,犹如坐奔腾的过山车,有惊无险。亲临古宾河漂流的人,无不感到心跳、过瘾,将古宾河峡谷漂流誉为“天下第一漂”。

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穿宽大裤,短及膝下。有的缠绑腿,扎头巾。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节日或走亲戚穿云头布底鞋或双钩头鸭嘴鞋。劳动时穿草鞋。

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别。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置数对布结纽扣。在边远山区,壮族妇女还穿着破胸对襟衣,无领,绣五色花纹,镶上阑干。下穿宽肥黑裤(也有的于裤脚沿口镶二道异色彩条),腰扎围裙,裤脚膝盖处镶上蓝、红、绿色的丝织和棉织阑干。劳动时穿草鞋,并戴垫肩。在赶圩、歌场或节日穿绣花鞋。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手镯和项圈。服装花色和佩戴的小饰物,各地略有不同。上衣的长短有两个流派,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的,少数地区上衣长及膝。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 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壮族歌圩习俗源远流长。传说很早以前,一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得很漂亮,又很会唱山歌,远近的小伙子都想向她求婚,于是老歌手提出赛歌择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以期望被老歌手和姑娘挑中。从此,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歌圩。据说以宁明花山为代表的左江崖壁画,展现的便是秦以前壮族先民骆越举行盛大歌圩的场面。关于壮族歌圩习俗的汉文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其中,不少资料来源于南宁一带的壮族乡野。南朝梁代有记载,在晏城县(今宾阳一带):“乡落唱和成风。”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记载:壮族“男子盛装……聚会作歌。”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四《送老》中写道: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惋,……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书中强调了“自撰”二字,这正是对歌的特征。卷十《飞驼》载:“上巳日 ( 农历三月三 ) ,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驼。男女目成,则女受驼而男婚定。”直到今天,“三月三”仍是壮族最大的节日。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勺起一羹,双手敬给对方。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翅必须敬给老人。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阿婆”或“婆婆”;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并送到分手处。

五色糯米饭是壮族传统的有名美食。每年“三月三”歌节、清明节、四月八等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做五色糯米饭,以作赶歌圩食用,或祭祖祭神之用。他们选好优质糯米,采来紫蕃藤、黄花、枫叶、红蓝草,浸泡出液,分别拌着糯米,然后合而蒸之,不仅色彩斑斓,而且味道香纯,象征生活美好。四月初八,早稻已插完返青,人们用五色糯米饭揉成小团团,粘附在竹枝上,插于祖宗神龛,又从田中取回一蔸生长旺盛的禾苗,以南瓜叶包根,放在碗里,一并祭祀祖宗,祈求祖宗保佑五谷丰登。这种风味食品与祭祖娱神活动融在一起,充满着民族、地方情趣。家人、戚友、情人往往共尝五色糯米饭,自然特别鲜香。粽粑和糍粑过春节,桂南壮族喜做粽粑,桂北壮族喜做糍粑,五月午,所有壮族都做粽粑。这是他们节日喜用的传统美味食品。桂南壮族的春节大粽,大者十多斤,粽中包夹猪肉、板栗、绿豆、芝麻、冬菇等,用锅头炖煮得十分软熟。一般先敬祖宗而后食用,也拿来送给亲友。桂北的糍粑,也是用上好糯米浸泡后先蒸熟,再捣烂,做成或大或小的圆饼,有无馅的素糍,有加上芝麻、黄糖作馅的甜糍,送亲友的再于中央点染红色印记,表示美好的祝愿。糍粑要趁热食用,吃来柔软芬香;如已冷硬,则用火再烤,会变得皮脆心软,口感极佳,确是风味独特的传统食品。

周边村民委员会

餍诤古宾村民委员会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周边交通设施

古宾隧道 地址: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周边景区,

古宾山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

周边村庄

古宾村 地址: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