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镇

石龙镇 巴南区石龙镇 石龙镇乡镇概述 石龙镇历史沿革 石龙镇自然资源 石龙镇交通区位 石龙镇经济建设 石龙镇乡镇发展 石龙镇旅游资源 石龙镇石龙技工


石龙镇位于巴南区东南部,驻地石龙场,距区所在地政府龙洲湾40公里。辖区东邻南川区的大观和兴隆镇,南与石滩镇和南川区的神童镇接壤,西连接龙镇,北与东泉、姜家镇毗邻。清 康熙年间。在“赶场坝”的几家野店发展成集市,后迁至距“赶场坝”一公里的石梁上建场,因地形似龙,故名石龙场。石龙镇幅员面积110.8平方千米,下设金星、白马、合路、柏树、大桥、大园、中伦、大连、 大兴9个行政村和石龙、花石2个居委会及107个 村民小组。石龙镇总人口19400人(2017年),人 耕地面积30614亩,林地面积45600余亩, 森林覆盖率达48%,是巴南区最大的林业镇,全镇实现农业总 产值6554万元(其中多经产值2325万元)粮食总产量21106吨,乡镇企业总产值6685万元,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6元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知县孔毓忠改编,石龙场属节里九甲。 详情


石龙镇地名网_重庆市市辖区巴南区石龙镇资料简介

重庆市市辖区巴南区石龙镇介绍

石龙镇位于巴南区东南部,驻地石龙场,距区所在地政府龙洲湾40公里。辖区东邻南川区的大观和兴隆镇,南与石滩镇和南川区的神童镇接壤,西连接龙镇,北与东泉、姜家镇毗邻。清 康熙年间。在“赶场坝”的几家野店发展成集市,后迁至距“赶场坝”一公里的石梁上建场,因地形似龙,故名石龙场。

石龙镇幅员面积110.8平方千米,下设金星、白马、合路、柏树、大桥、大园、中伦、大连、 大兴9个行政村和石龙、花石2个居委会及107个 村民小组。石龙镇总人口19400人(2017年),人 耕地面积30614亩,林地面积45600余亩, 森林覆盖率达48%,是巴南区最大的林业镇,全镇实现农业总 产值6554万元(其中多经产值2325万元)粮食总产量21106吨,乡镇企业总产值6685万元,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6元 。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知县孔毓忠改编,石龙场属节里九甲。

民国初以石龙场设 乡级行政区,1929年称石龙里,1930年6月建 石龙乡。1935年改称石龙联保,1940年复称石龙乡。

解放后,1952年12月划其部分辖区建 长岭乡。1953年6月、7月先后划石龙、小观乡部分辖区建鸭渤、 中山乡,同年11月及次年3月先后裁撤鸭渤、中山乡其辖区各归原属。1956年1月长岭乡并入,11月复置长岭乡。1958年石龙、长岭乡并建石龙 公社,次年2月改称石龙管理区,8月分出增设长岭管理区。1960年4月月岭管理区并入,12月复称公社,1961年7月分出增设长岭公社。1966年“文革”初石龙公社改称 幸福公社,1968年复名石龙公社。1982年改公社为乡,1982年长岭乡为 长岭岗乡。

1993年12月撤石龙、长岭岗乡并建石龙镇。

2001年7月,巴南区乡镇建制调整,原 花石镇(盐井、 天台村外)及 清河乡和洞子坝、 大园村划归石龙镇管辖。2003年1月, 后沟村划归石滩镇。

石龙镇属典型的丘陵倒置低山谷地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多雾,盛 产优质的绿色 农副产品。镇内矿产、水和 森林资源丰富,蕴藏有大量的石英砂、煤、石油、天然气、重金石、白云石、甲土等。

自然资源丰富,小高原独特气候主城独有。森林资源十分丰富。镇内有近10万亩森林,森林覆盖率达68%,处于50万亩林海中心,天然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拥有金龙湖(下涧口),丰岩湖两个市级中型水库,为人工淡水湖泊,海拔高蓄量大、水质好,可开发利用土地2.5万亩,是重庆主城真正的第一大湖、第一高湖。同时,合路村一带地藏温泉和龙洞,石龙河、合路河常年有地下水外流。海拔高度适中。石龙镇海拔600—900米,负氧离子含量高,平均气温在16—18度,是主城唯一呈现小高原独特气候的地方。可利用旅游资源丰富。

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渝湘高速在石龙腹地横贯全境。短短20公里高速公路有3个立交,石龙立交居中,在进境和出境9公里处分别有接龙立交和大观立交,石龙融入了重庆主城半小时交通圈,到南川20分钟,鱼洞30分钟,渝中45分钟。东西两侧二级公路比翼双飞巴南—南川。东侧鱼洞—南彭—接龙—石滩—南川神童—南川程区,西侧东泉、白沙—大观—南川城区。镇内交通网络发达。石龙镇境内村社道路达395公里,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路。

经济发展加快呈现新势头。

2012年,我镇经济社会呈现较快发展速度,固定资产投入倍增,社会消费进一步扩大。据统计,到10月底,主要经济指标与上年同期相比,全镇地区生产总值34327万元,同比增长9.1%;工业总产值达到15217万元,同比增长3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221万元,同比增长361%;商业商品销售总额10237万元,同比增长35.6%;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6万元,同比增长14.6%;劳务输出14844人,同比增长10.1%。

“三农”竞相迸发新活力。我镇在发挥农业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依托石龙立交开口的区位优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突出招商引资,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成功引进重庆利百路农业公司和重庆九甲里农业有限公司入驻石龙镇大兴村,规模流转土地2500亩,林地3000亩。 二是水稻机耕、机播、机插、机收等工作突出,获得了市、区有关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同时也得到了市、区电视台、重庆日报、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等媒体的报道。 三是完成优质订单水稻20813亩,搞好优质稻36个品种、特种稻9个品种、荷香优等三个试验示范工作。 四是在9个村8646户农户实施水稻整乡推进高产创建工作,面积19406亩,平均产量638.4公斤,总产量1238万公斤。 五是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8000亩,完成合路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1000亩楠竹补植和配套工程人行便道、蓄水池的修建任务。 六是实施金星村整村脱贫,2012年新修生产便道10.25公里,抗旱蓄水池14口,蓄水140立方米,家禽养殖圈舍、围栏20户,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

镇党委政府确立了“拉通主动脉、完善乡村网”的思路,狠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区级相关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一是完成石龙连接道建设以及人行便道和绿化、路灯等市政设施的建设工程,投资8000余万元建设的石龙立交,正式通车营运后,石龙彻底融入主城一小时交通圈。二是硬化大桥大园公路6公里,新硬化人行便道12公里,新增人行道路通户829户,方便了群众的出行。三是积极争取380万元后扶项目资金,完善库区基础设施建设,硬化公路5.2公里,硬化人行便道17公里,修建人饮工程一处。四是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4个村,整治村社级公路2.5公里,新修生产便道28公里。五是投资88万元,启动大园饮水安全项目工程,新建管道4.1万米,解决大园村3个社404户,17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新农村和城镇建设展现新面貌。

一是占地11500㎡的龙腾广场已全面竣工并对外开放。二是占地300亩的石龙楠竹公园,已完成健身步道建设。三是完成了3500㎡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长石路、火炮厂至石龙小学、大桥新区和老街雨污二、三级管网布建。四是河道整治200米首战告捷,大大改善了场镇流域综合环境。五是全年共审批农房建设155户,其中新建77户,改建78户,完成巴渝新居140户、农村危旧房改造240户(其中C级危房改造148户、D级危房改造88户、残疾人危旧房改造4户)。六是全力推进村连片整治工作,投资550.271万元,修建人工湿地3座,四格式化粪池287个,垃圾收集点121个。

创新土地经营模式 推进城乡一体发展

自2011年6月,石龙镇被确定为市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集中示范点和区级示范镇以来,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示范镇、湖滨田园养生镇”建设,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发展的各项改革试点工作,着力完成土地股份合作社、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组建、以及符合村级两规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房使用权流转等改革任务。石龙镇探索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与传统的专业合作社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在坚持土地性质不变、土地所有权不变、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按照民主、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业主为主力的方式,实现土地变股权、农户当股东,收益保底、盈利分红的土地经营新模式。

石龙镇实行农村土地承包权股权化改革到底具有哪些改革创新性和取得哪些主要成效?

一是将农村行政管理模式转化为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来经营土地,发展农业,致富农民;二是有利于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引导分散经营向集中经营转变,而土地股份合作社改革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三是通过股权化实现“土地定量不定位”,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四是能够大幅度的增加农民的收入。

石龙镇旅游资源丰富,有良好的开发前景。镇内拥有下涧口、丰岩两个 水库。其中下涧口水 库为巴南区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泊,其海拔达711.30米,年平均气温17.80℃, 库容量1130万立方米,收水面积18.10平方公里。下涧口水库环境优 美,群山环抱的湖面仿佛翡翠一般,故又被人们称作“ 翠湖”。此外,镇内还有鲜为人知的 仙女洞、东汉崖墓群等。居住在这里的“巴渝人家”热情好客,乡风纯朴,有很多传统工艺的 农家菜肴和民间民俗风情,还有那雅俗共赏的“ 龙门阵”待你欣赏,兴许会留连忘返。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石龙镇部分农民就加入了打工潮。但是,由于缺乏组织和管理,部分民工背井离乡盲目寻找打工机会,花光了多年积蓄却无功而返,使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困窘。石龙镇党委、政府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组建劳务输出公司,把本镇剩余劳动力组织起来,集体外出务工,降低务工成本,实现增收致富。1999年2月,石龙镇率先在全市组建巴南区群龙劳务输出有限公司,为山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了“一条龙”的服务。按照“政策引导、政府促进、市场运作、培训输出、农民受益”的原则,政府每年拨出专款,免费培训3000-5000人,由公司定向输送到新疆、黑龙江、山西、内蒙、广州等地企业就业,并先后在各地成立了分公司,成为了全国有名的“铸造技术民工之乡”。石龙镇成功注册了“石龙技工”劳务品牌商标并成为了重庆劳务经济的一张名片。2006年5月,巴南区在原重庆市巴南区群龙劳务输出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打造石龙技工“航母”,组建了 重庆市石龙技工集团有限公司。该集团公司下涉3个子公司、10个分公司,拥有10万之多的劳务技工,已经形成了高中低层管理人员、技工、熟练工、学工等多层次的石龙技工技术培训体系。民工输出前技能培训和受教育率在91%以上,培训后外出就业率达97%。

周边乡镇

石龙镇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