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沱镇

朱沱镇 朱沱 朱沱镇建制沿革 朱沱镇行政区划 朱沱镇气候和交通 朱沱镇经济概况 朱沱镇社会事业 朱沱镇历史文化 朱沱镇著名人物


朱沱镇,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历史悠久,享有 重庆长江上游第一镇的美誉。唐高祖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在此设县,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清朝,康熙年间 湖广填四川,迁来移民中朱姓众多,又因居住地(今朱沱镇老街至汉东村地段)有一深泓长江回水沱,此地开始被叫做朱家沱,后简称朱沱 。朱沱,位于重庆 永川区南部长江之滨,历为重庆市永川区、 江津区、四川省 泸县、 合江县四区(县)交汇的商贸重镇,长江黄金水道流经镇内15公里,水陆交通便捷,是渝西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至2016年,朱沱将建成区面积将达到2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5平方公里)的港桥新城,城市人口达到6万人,朱沱将打造成为 永川的 滨江重镇 ,成为 “秀美、富庶、幸福”的 江畔明珠。 详情


朱沱镇地名网_重庆市市辖区永川区朱沱镇资料简介

重庆市市辖区永川区朱沱镇介绍

朱沱镇,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历史悠久,享有 重庆长江上游第一镇的美誉。

唐高祖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在此设县,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清朝,康熙年间 湖广填四川,迁来移民中朱姓众多,又因居住地(今朱沱镇老街至汉东村地段)有一深泓长江回水沱,此地开始被叫做朱家沱,后简称朱沱 。

朱沱,位于重庆 永川区南部长江之滨,历为重庆市永川区、 江津区、四川省 泸县、 合江县四区(县)交汇的商贸重镇,长江黄金水道流经镇内15公里,水陆交通便捷,是渝西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

至2016年,朱沱将建成区面积将达到2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5平方公里)的港桥新城,城市人口达到6万人,朱沱将打造成为 永川的 滨江重镇 成为 “秀美、富庶、幸福”江畔明珠

2014年首届 重庆最美小城镇评选活动中,朱沱镇获得十大 最美小城镇 之一称号 。2015年1月,重庆市商业委员会授于朱沱镇 重庆商贸强镇 称号 。

唐朝,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分江津县,置 万春县(武德五年,更名万寿县)。

北宋, 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撤县,更名为汉东乡。

明代,汉东乡更名“思善乡”(清初,更名为思善里)。

清朝,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思善里撤消,更名为五福镇。宣统二年(1910年),五福镇辖朱沱、四明、转龙、望川、江永等七个乡,办事处设在朱沱。民国初年,沿用清制。

1949年11月27日,江津县解放,成立江津县人民政府,随即全县原五个区改设十个区,朱沱属四区。建国后朱沱区随江津县多次调整设乡、人民公社、区而变更建制。

1979 4 月,朱沱片区从原江津县(现 江津区)划归原永川县(现 永川区),朱沱原管辖区域不变。

1985年,镇乡合并, 朱沱镇成立,辖3个居、14个村,办事处设在朱沱。

1992年10月撤涨谷、四明、跃龙(原转龙)3个区(乡),并入朱沱镇。

2003年11月, 永川进行了全面的行政区划调整,涨谷乡、大河镇及原朱沱镇合并为一个新的朱沱镇,新朱沱镇共辖8个居、52个村,幅员面积127.6平方公里,总人口8.24万,场镇人口2.1万。至此, 朱沱镇成为了永川第一大镇,重庆长江上游第一镇

2006年后,朱沱镇调整居委会和村级建制,辖2个居和18个行政村。

朱沱镇辖2个居、18个行政村(截止至2013年统计数据)

居委会(2个):港口社区;福龙桥社区

行政村(18个):

长江上游方向——围子山村;新岸山村;石碓窝村;滩子口村;四明村;福良村;转龙村;水渡村;涨谷村;马道子村;九层岩村

长江下游方向——汉东村;四望山村;笋桥村;大河村;江永村;龙宝山村;龙汇垭村

朱沱地处东经105°51′、北纬29°01′,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7.7℃。

朱沱,东隔长江与重庆 江津区相望,南临四川省 合江县,西界四川省 泸县,北倚 永川辖区的 何埂镇、 松溉古镇。朱沱距 永川区约42公里,距重庆主城区109公里(水路140公里)。 行政办公:朱沱镇光明路62号

永朱路(沿长江上游路线,简称:上朱沱)、五朱路(沿长江下游路线,简称:下朱沱)两条国家二级公路。其中 五朱路 已于2011年全线改为沥青柏油路面,朱沱镇到永川城区由过去的2小时缩减至40分钟。

2014年12月,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永川到江津段 简称西三环 正式通车,朱沱可通过 永川长江大桥迅速到达隔江相望的重庆江津区,进入重庆主城区的交通线路有了更多的选择,地区物流运输得到进一步提速。

图册——朱沱镇新貌 (17张)

朱沱镇连续9年被评为重庆市试点小城镇,GDP总量常年居重庆 永川区城镇之首。

2011年,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0万平米,其中1万平米的廉租房一期已投入使用,10万平米的廉租房二期工程年前已竣工4栋,13万平米的廉租房三期项目、16万平米公租房项目已开工建设。

2013年,朱沱镇全年实现企业总产值52.03亿元,工业总产值35.9亿元,招商引资1.4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4333万元。

朱沱规划蓝图 (2张) 至2014年底,朱沱镇已建成永川首个乡镇休闲公园—— 水体公园;高品质高规格迁建 南华宫小学和永十二中学校;新建一座 朱沱 中心卫生院新门诊大楼。联检大楼、供电客服中心等工程完工,江洲枫景、沙沱江景苑、依水新城等住宅小区陆续建成,大河街道巴渝民居风貌改造全面完成,二郎山登山步道、长江路“白改黑”相继完工 ……未来预计筹建 汉东城遗址历史文化公园 ,进一步丰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规划建设1-2个大型商圈,筹建 四星级酒店 滨江花园大酒店 ,以带动港桥新城商贸、餐饮、休闲等服务业的发展。

2014年12月首届 重庆最美小城镇评选活动中,朱沱镇获得十大 最美小城镇 之一称号 。2015年1月, 重庆市商业委员会授于朱沱镇 重庆商贸强镇 称号 。朱沱镇已成为名符其实的重庆长江上游第一镇。

行政金融服务机构

图册——行政金融机构 (3张)

行政服务:朱沱公共服务中心;永川区人民法院第三法庭;永川区港桥消防中队;长江水利委朱沱水文站;中国海事永川救寻基地;朱沱文化服务中心;港桥社区服务中心;福龙桥社区服务中心;朱沱港桥自来水厂;国家电网朱沱营业厅;西南油气田华油集团朱沱配气站等。

金融服务:中国农业银行朱沱支行;中国邮政储蓄朱沱支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朱沱支行等均开展存、贷款业务。中国人寿保险、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等在朱沱有办事处。

工业——永川(朱沱)港桥工业园

图册——港桥工业园区 (5张)

朱沱镇拥有15公里的长江黄金主干道江岸线,占据了重庆上游建深水港的绝佳地利。2006年4月经国家环保部等有关部委批准建设成立——重庆永川港桥工业园。

昔日的水码头变成重庆市的九大物流港口之一,成为吸纳辐射渝、川、黔三区的商贸物流中心,是长江上游川、渝、黔交界河段唯一可停靠千吨级船舶的港口,年吞吐能力250万吨。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48km²。全国轻工业造纸行业十强企业理文造纸集团,年产600万吨的东方希望粉磨等10个项目已经投产。中小型企业,已经拥有近十个,在建近十个。热镀锌带钢、再生资源科技创新孵化园等13个项目将在2015年建成投产。

港桥工业园已经成为朱沱镇经济的引擎,同时为当地及周边百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到2016年,片区面积拓展到15平方公里,按照中等城市规模,形成重庆“三环”经济带上支撑明显、资源集约、环境友好、人文和谐的“生态工业城、物流中心、交通枢纽”。

农业——龙眼、朱沱米、酿酒厂

图册——朱沱农业 (6张) 重庆最大的五万亩晚熟龙眼基地稳步推进,现已达到2.6万亩规模;汉东无公害蔬菜基地、新窝特色海椒基地、涨谷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引人注目,朱沱酿酒厂、宏林龙眼、福六酿造、菜花香、大桥大米等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效益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格局。培育林养殖大户20户,发展生态农家乐6户。

农村道路交通建设在永川区首屈一指,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全镇94.7公里公路实现沥青柏油化或水泥硬化。

教育、文化艺术——南华宫小学、永十二中、金港文化艺术团

南华宫小学

图册——南华宫小学 (4张) 南华宫小学始建于1896年,曾先后以“朱沱镇小学”、“朱沱镇第一中心小学”、“南华宫小学”、“奥妮小学”为校名,2012年2月再次更名南华宫小学。2012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南华宫小学新校区占地面积68亩,学校设施设备齐全,硬件设施永川一流。学校现有28个教学班,学生1600余人,教职工69人,有区级骨干教师7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永川区优秀班主任3人。

学校还成功创建了永川区体育特色学校,现正积极创建重庆市体育特色学校。

永川区第十二中学(永十二中)

图册——永十二中 (2张)

重庆市永川区第十二中学校(简称:永十二中),直属永川区教委,坐落于朱沱镇,2014年底新校区建设基本完工,预计2015年寒假后的新学期将完成搬迁。

金港文化艺术团

艺术力的演员是业余的,由朱沱镇文体中心的文化专干组织,经费一部分来自当地财政拨款,一部分来自企业赞助。吹拉弹唱、舞蹈小品样样齐全,在基层为群众演出。

卫生——朱沱镇中心卫生院

图册——朱沱中心卫生院 (2张) 朱沱镇中心卫生院建立于1952年,是朱沱镇仅有的一所政府主办的非营利性医院,为国家一级甲等卫生院、重庆市示范卫生院。

朱沱镇中心卫生院新门诊大楼于2012年3月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可开放床位200张。

该院设有内科、外科、口腔科、五官科、儿科、妇产科、痔瘘科、骨科、中医馆等医疗、保健科室。

朱沱镇(中心)卫生院现有全院职工175名,专业技术人员102名。辖有4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有村医82名,服务2个居委会、18个行政村,服务人口87649名,辐射人口10万余人。

有正史记载,朱沱的历史已有近1400年。

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唐朝,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分江津县,置 万春县,县衙所在地即今 汉东城遗址。武德五年,更名 万寿县。

随唐而兴的万寿县,于北宋 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撤万寿县,并回江津县,原县衙及周边地区成为江津县的一个乡——汉东乡。

明代,汉东乡更名“思善乡”(清初,更名为思善里)。

清朝,康熙年间 湖广填四川,外迁移民入籍思善。因迁来移民中朱姓众多,仅场镇附近就有五个朱氏祠堂,又因居住地(今朱沱镇老街至汉东村地段)江流回漩,有一深泓长江回水沱,此地开始被叫做 朱家沱,后简称 朱沱。

汉东城遗址,位于重庆市永川区朱沱镇汉东村,地处 长江西岸二级阶地。遗址分布面积约40万平方米,遗存保存较好区域面积为6.45万平方米,核心区面积约2万平方米。

在1981年开始的第二次 中国文物普查时,在镇上的汉东村发现了汉东城遗址。原重庆市永川县人民政府将"朱沱汉东古邑遗址"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10月——2015年1月,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汉东城遗址进行了(第一阶段)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城墙、房址、墓葬、灰坑、水沟、道路、陶窑等各类遗迹101处,仅试发掘了不足1000平方米的遗址面积,就已出土器物小件800余件,器物标本4500余件,包含生活用器的方方面面。

遗址内出士的文物涵盖了 新石器时代、商周、汉代、唐宋元及明清等各个时期,专家认定其为 通史式古城遗址

汉东城遗址类型丰富、保存较好、时代延续性较好,进一步凸显了其历史区域核心地位。汉东城遗址是重庆考古的重大发现,对研究渝西地区和 长江上游人类生产生活和城市建设史具有重大价值。

未来规划——调整现有的朱沱港桥新城规划,将建全国首例区县级 遗址公园。按照规划设想,在汉东城遗址2万平方米的核心区,将建成遗址公园,公园内将恢复部分唐宋时期的建筑、城市格局,并展示出土的器物。

朱沱烈士陵园(烈士墓)位于朱沱汉东村(原汉东村天河5社)的王坪(地名),建筑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是重庆永川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50年土匪暴乱,从上午9时到夜里12时,土匪到处作恶,人民军队为了保卫朱沱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经过奋战最后将土匪铲除。这次土匪暴乱战斗,共牺牲8名同志。

烈士陵园内矗立着六边形高碑,正面镌刻着“革命烈士 永垂不朽”。碑后长眠着解放初期历次剿匪战斗中牺牲的19位烈士。

文涵遂远,人杰地灵,翰墨丹青,群星璀璨,琴棋书画,辈出新人,朱沱先后走出不少的王侯将相、名人志士。著名的有唐代勇南王(李公将军) 存孝,清代教育家 赖文海和武术家 罗希樵,近代地理学家 徐近之,经济学家 樊弘,书法家 李德益,舞蹈家 郭明达

勇南王 李存孝

据传,初唐时,农舍少女生下一子,取名安敬思。安敬思从小机敏好动,小小年纪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平时放羊走遍了60里黄瓜山。大唐武将 李克用见安静思威仪堂堂,臂力过人,顿生爱才之心,将其收为养子,更名为 李存孝。

时年 唐昭宗执政,大同军乱,群臣推李克用为留守。于是李克用率养子李存孝,以沙沱(有人考证即今朱沱)兵一万七千及雁门兵四万平乱。全军皆着黑衣,叛军见之,惮曰:“亚鸟军至也。”两军交战,李存孝常身披重铠,独舞铁挝入阵,所向披靡,无往不胜。克用父子一日三战告捷,复长安,功第一,唐主封赏,李克用爵为 晋王。

晋王按功行赏,李存孝功不可没,欲厚赏。晋王养子李存性,妒存孝之功,设诡计,使李存孝成为阶下囚,行五牛分尸之刑。

朱沱人含泪把李存孝将军尸骨收敛入棺,在江边桌子角(地名)建一座白塔,并在山上修庙塑像,把李存孝将军生日——农历正月十二定为 勇南会 ,纪念这位勇士。

乡人追念十三太保李公存孝将军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又是汉东本土生人,于是便在朱沱四望山建李公庙(即今朱沱镇四望山寺)供奉李氏父子。每年正月十二逢李公生日,庙祀举办 勇南大会 更是热闹非凡,整个场镇乃至上四望山的大路和庙内外人流络绎不绝。

李存孝之子,旧封汉东(今朱沱境内)侯,在前唐灭亡后屯田于四望山中。因恐后朝的皇帝要斩草除根,追杀前朝遗孤,所以李存孝的后人不敢大张旗鼓地出现,过着隐居生活。

武术家 罗希樵

罗希樵,生于明末,长于清初,家住朱沱深耕子。生时乡里有反清复明之士,相率习武,保家抗满。

罗希樵有七子,皆武艺高强,精通技击,尤以罗七的拳脚为胜,飞腾纵跳,一切技能,无不出于六兄之上。罗七打败四川峨眉派能手方教师后,深耕子罗氏武术盛名传遍川河。

教育家 赖文海

赖文海,清末(具体生卒年不详)年朱沱人。清末废考兴学,先生创办新学,时人称为洋学堂,即中心校(现朱沱镇南华宫小学前身),其校址就在原朱沱镇高石坎居四组。先生有志倾覆帝制,剪短发,为一乡先导。先生洁身自持,曾两次出任高小校长。及衰老,始辍教席,卒因饥寒交迫。

经济学家 樊弘

樊弘(1900~1988),号止平,永川市(现永川区)朱沱镇人,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先后任湖南大学经济学系教授,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在开国大典上,与毛泽东、周恩来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显赫人物中,就有著名的经济学家樊弘。

著作有《劳动立法原理》《工资理论之发展》《现代货币学说》《凯恩斯的整个就业理论的崩溃》等。

地理学家 徐近之

徐近之(1908~1982),原名念庄,字希朗,朱沱镇渡牛村人,中国近代地质学家,研究风格注重历史中的气候变迁,并找寻遗址,是中国历史气候研究的开创者之一。

著作有《关于青、藏、康主要西文文献介绍》、《南极洲地理概要》、《长江流域河湖结冰年表》、《我国历史气候学概述》等。

书法家 李德益

李德益(1914~1978),名泽沛,生于重庆市江津(现为永川)朱沱乡,重庆博物馆美工,是重庆书法界的馆阁体书法大家。

1960-70年代,重庆主城街头语录标语牌,市博物馆所有展板上的每一个字,老重庆地标如嘉陵江大桥、重庆火车站、重庆市动物园、鹅岭公园、沙坪公园、北温泉、冠生园、红星亭的题字,都是他一笔一划写出来的。1978年出版他书写的《简繁体对照字帖》。

舞蹈教育家 郭明达

郭明达(1916~2014),舞蹈教育家,重庆江津人(现永川朱沱)。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舞协常务理事,儿童歌舞学会会长,九三学社社员。

曾留学美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舞蹈研究生,系统学习了欧美的现代舞、民间舞和社交舞。曾在全国舞蹈界率先开办了“动作艺术班”,他编写有《新儿童舞蹈理论与实践》,整理翻译资料200万字,形成10本著述、140万字,已出版6部。

周边行政单位

宁江区毛都站镇政务服务中心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港桥新城东南侧约180米
重庆市永川区港桥新城东南侧约180米

周边政府机关

中共乐安街道党工委齐庄村支部委员会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Y033(永川港桥新城保障房3期西南侧约50米)

周边公司

理文造纸有限公司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朱沱镇
营业时间:09:00-18:30
重庆市永川区朱沱镇

周边汽车站

永川朱沱汽车站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
重庆市永川区

周边综合医院

西医内科诊所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港桥

周边乡镇

朱沱镇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
重庆市永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