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面乡

关面乡 关面乡历史沿革 关面乡自然资源 关面乡农业生产 关面乡交通状况 关面乡村镇建设 关面乡文教卫生 关面乡机构建设 关面乡经济建设


关面乡位于 重庆市 开州区的东北部。以关庙山谐音而得名,其地清嘉庆建有一个关帝庙,人称关庙山。东连 白泉乡、 巫溪县的原中鹿乡,南接 谭家镇、 河堰镇,西交 满月乡、 大进镇,北邻 城口县的 咸宜乡。幅员面积143平方千米,政府驻地座落在关面村一组,海拔670米,距县城84公里。全乡辖7个村,3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015人(2017)。2016年,关面乡成为渝东北片区第一个乡通过了创建国家卫生乡的验收。2018年6月,关面乡顺利接受国家贫困区县退出专项检查验收,被检查组赞为“开州区脱贫攻坚的典范”。建国前属白泉乡,1953年白泉乡分为姚程、关面、泉秀、百里、白泉、钟华6乡。1956年将姚程、关面、泉秀乡合并为关面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61年将北安大队和朝元大队部分生产队划规红园公社,同时从...

详情

重庆市市辖区开州区关面乡所有城乡结合区

重庆市市辖区开州区关面乡介绍

关面乡位于 重庆市 开州区的东北部。以关庙山谐音而得名,其地清嘉庆建有一个关帝庙,人称关庙山。东连 白泉乡、 巫溪县的原中鹿乡,南接 谭家镇、 河堰镇,西交 满月乡、 大进镇,北邻 城口县的 咸宜乡。

幅员面积143平方千米,政府驻地座落在关面村一组,海拔670米,距县城84公里。全乡辖7个村,3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015人(2017)。

2016年,关面乡成为渝东北片区第一个乡通过了创建国家卫生乡的验收。

2018年6月,关面乡顺利接受国家贫困区县退出专项检查验收,被检查组赞为“开州区脱贫攻坚的典范”。

建国前属白泉乡,1953年白泉乡分为姚程、关面、泉秀、百里、白泉、钟华6乡。

1956年将姚程、关面、泉秀乡合并为关面乡。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61年将北安大队和朝元大队部分生产队划规红园公社,同时从满月公社划入和平、八面大队。全社辖中花、复坪、泉秀、青蒿、小园、中心、八面、和平、安坪、群龙、姚程、联盟、关面13个大队。

1981年地名普查时,经县府批准,将中心、和平、安坪分别更为名中咀、水溪、火焰大队。

1984由公社改为乡。

1984年11月份以前属岩水区管辖,1984年12月份划为大进区管辖,撤区并乡由县直管。

2004年10月村组规模调整时,将原来的13个行政村合为7个行政村。即泉秀(泉秀、中花合并而成)、青蒿(复坪、青蒿合并而成)、小园(小园、中咀合并而成)、水溪(水溪、八面合并而成)、关面、火焰(火焰、群龙合并而成)、姚程(姚程、联盟合并而成)村。将原来的114个村民小组合并为31个村民小组。 关面乡

关面乡地处县境北部边陲,东河上游两岸,属中山地区,地层由三迭系、二迭系、滞流系组成,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岩层多为石灰岩和页岩,土地瘦薄。境内群山连绵,溪河纵横。北有一字梁山脉,南有界梁山脉,两山东西横亘、平列对峙。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5个,其中2000米以上达10余个。

全乡的最高点位于小园村的轿顶包,海拔2441米,最低是位于姚程村的双河口,海拔430米。东河由东向西穿流其间,河谷低沉,间有小块平坝。

土壤以黄壤和黄棕壤为主。现有耕地面积7382亩,其中水田633亩。林地面积1000公顷,其中退耕还林20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气候特征夏有山洪,春有霜冻等自然灾害现象出现。温差变化较大,年平均气温6—18℃。一月平均气温-6.6—7℃,七月平均气温17—28℃。年降雨量为1400—1800毫米,无霜期169天—298天。

关面乡辽阔,是农、林、牧、药综合发展的大山区乡,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洋芋、红苕以及杂粮。2004年种植粮种玉米7500亩,洋芋8821亩,红苕5165亩,杂粮2000亩。2004年粮食产量达3810吨,人均443公斤。畜牧业主要以毛猪、山羊、家禽为主,毛猪年未圈存7074头,出栏4633头,山羊年未圈存5757只,出栏8417只,家禽年未圈存5000余只,出栏7210只。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魔芋和中药材,全乡有茶叶面积4000亩、魔芋3000亩、有杜仲、厚朴、黄连、木香、党参等中药材万余亩。乡内矿产资源丰富,储量较大,主要有煤、铁、铜等多种矿产资源,这些资源有待开发利用。境内有主要商贸集散地一处,各种摊位100多个,是关面的集贸中心,各村有商贸点数处,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商贸需求。2004年农村经济收入1640万元,其中企业收入185万元,本级财政收入13万元,全乡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231人,可挣回收入230余万元,人均收入1308元。

该乡有耕地面积8507亩,但土质较薄,主产玉米、洋芋、红苕、。但该乡的农业具有较大潜力,开发价值极高。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形成了以中药材、林业、毛猪、山羊、干果、劳务输出为特郄的乡域经济格局,全乡现有木香8000亩,覆盖村村社社,年产1000多万公斤。黄连2000亩,杂药3000亩,山木药材杜仲、厚朴、黄柏300万株,茶叶4000亩,年产茶叶500担,魔芋3000亩。目前正实话的1,2,3,4,5,6,7,8,9工程,即1万亩木香,2000亩干果(板栗、核桃),3万只山羊,4000亩枪实弹叶,50000亩魔芋,6万只家禽(以土鸡为主),7000亩漆树,封山育林8万亩,发展山竹900亩。这个工程的实施将会给该乡带来会新的改变。

关面乡山大坡陡,岩险谷深,交通运输十分困难,1980年开城公路由西向东横贯其间,全长19公里,有4个村能够直接受益,1990年以前,村级公路还是一个空白,从1990年开始,在上级的扶持下、在全乡人民共同努力下,先后修建了小园、关面、姚程、火焰等7个村的村级公路,总长度达150余公里,有100%的村通公路,有50%的社通公路。到目前为止,建有跨度为40—80米不等的石拱桥五座,已建成三座,有两座正在建设中,它们分别是2000年建成的罐儿石大桥,2002年建成的寨砣大桥,双河口石拱桥和2005年正在建设中的小园大桥和关面村的关面中桥。

关面乡水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中小型水电站4座,有山平塘一口,堰一条,保灌面积500余亩,全乡有人畜饮水工程380余处,有70%的人能够吃上方便卫生的自来水。

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1985年前有一条长不足100米的老街,乡属单位坐落分散。从1987年开始将下河坝规划为场镇区,沿开城公路两侧修建房屋,2003年又在老粮管所新辟街道一条,将下河坝和老街连成一体,场镇面积达到0.8平方公里,现有主体街三条,长1500米。

场镇房屋建筑实行统一规划,均为两楼一底的砖混面砖楼房,场镇交通方便,家家户户通水通电通电话。据统计全乡100%的村通电,95%的户通电,境内有移动、联通机站3个,电信机房两处,全乡有程控电话400余部,有16%的户通电话,有移动电话750余部,有8%的人有手机,有电视机1100台,有41%户能够看上电视,有各种摩托车150余辆。全乡有7个行政村,小康村建设有3个,其中 小园村属全市的重点示范村之一。

文教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全乡现有完小一所,村校11所,私立村校1所,共计36个班,有教职工59人,在校学生1172人,幼儿园1所,1个班38人,90%的适龄完成了九年的义务教育。

境内有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7个,从业人员25人,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问题。

关面乡位于雪宝山自然保护区之内,境内有多种濒危植物和动物,春天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群猴嘻戏,獐、麂、兔、鹿、野猪等出没林间;冬天高山白雪皑皑,银装素裹、连绵千里、洁白无瑕。境内的“天生桥”、“马鞍山”、“螺丝沟”等自然景观,惟妙惟肖,使人看后流连忘返。通过西部开发和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建设,一个美好的关面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2006年,关面乡以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为目标,狠抓机关 效能建设,在全乡上下有力地营造出了“比、学、赶、超”良好的工作氛围。 关面乡从完善制度和强化监督入手,一方面针对机关效能建设运行特点,出台制定了《乡机关干部日常行为规范及细则》,从学习制度、 财务、接待、公务用车、办文办会等方面重新建章立制,制定考核奖惩细则,保证了制度建设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强化监督检查,镇人大、纪委、党政办经常性地开展督察活动,定时不定时对各项中心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落实工作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同时,强化服务软 环境建设,坚持把机关效能建设监督窗口推向社会,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为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关面乡干部作风明显转变,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明显加强,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小园村是市级贫困村,位于关面乡北部,海拔750-2500米,属典型的高寒山区,山大、坡陡、谷深,土地贫瘠,自然条件十分恶劣。2006年小园村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重庆市“整村推进”扶贫示范村之一,并由市委帮扶集团包村扶贫。 穷则思变!关面乡党委、政府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性 机遇,以实施新村扶贫工程为切入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 依托,着眼于改善村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乡党委、政府从建立长效扶贫机制出发,把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本素质三大建设作为项目建设的重点。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确立“基础成网"建设目标,构建进出快捷、信息畅通、生活方便的路、水、电、讯四大网络体系;基础产业建设方面,因地制宜,确立“产业成带”,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种植建设目标;基本 素质建设方面,确立“人力成材”建设目标,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人力素质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提升生活 质量。

在市委帮扶集团、县委、县政府和县级各帮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共投入资金633.65万元,经过两年来的艰苦努力,小园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2006年底,该村实现总产值3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元。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村主干道达到三重四级碎石路标准,通组公路达到65%,95%的农户饮水问题得到解决。基础产业发展壮大,产业构成比例更趋合理,形成魔芋、中药材、畜牧良繁、劳务四大 支柱产业,实现户均有一项骨干产业的目标。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教育条件进一步改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广播 电视入户率达80%,电话入户率达到30%.消除了岩洞户、窝棚户、无房户和危房户,贫困户住房得到改善,95%以上的贫困户实现了脱贫。

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中,关面乡党委、政府坚持“八步工作法”,通过“依靠群众,充分调查;政府搭台,群众唱戏;因地制宜、一户一策”等 措施,广泛听取民意,引导群众全程参与扶贫开发,激发群众内动力。并通过实施党建扶贫工程,实现了党员、干部与经济能人、种养业业主与贫困户结“对子”,解决贫困户最急需的问题。

特别是关面乡因地致宜,因户施策,有针对性地选择脱贫路子,力求做到宜养则养,宜育则育,宜林则林,宜搬则搬等举措,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 重点问题,做到组组有项目,户户有产业,人人有指标,为贫困村农民增收闯出了新路子。“以前扶贫,一年给一点,一户给一点,像撒‘胡椒面’,效果不好。”小园村村支书陈仁明说,“‘整村推进’扶贫政策好,钱多又集中,解决的都是住房、饮水、交通、看病等大问题。”据陈书记介绍,近两年政府累计在全村投资300多万元,改建了乡通村主干道7.5公里,建混凝土平桥1座,建居民新村1处,建居民集中供水工程1口,建池1口,完成农网改造,高压线路7.6公里79杆,低压线路28公里279杆,实现一户一表,实现了城市和农村同网同价的预期目标,改建组级公路8公里,彻底改变了村民出行难。完成了小园村校改造、新建村支部活动室、卫生室,改善了贫困户、边远户、吊脚户的居住条件。

在注重对贫困村进行“输血”的同时,关面乡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兴起“造血” 运动,2007年至今,全乡共开展各种技术培训54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900多份,转岗及种养殖技能培训551人,使小园村90%的农户掌握了一至二门实用技术,向外地稳定输出劳务近200人,基本上户户有人在外打工。2008,全村已形成种植、养畜和劳务输出三大产业。到2007年年底,人均粮食产量512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元。

此外,乡党委、政府结合该村实际,推行“公司+基地+农户” 模式,建立起生猪、药材等10多个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培育特色产业,走生态扶贫之路,使一批农户发起了牛财、猪财、鸡财,钱袋子也逐渐鼓了起来。

周边政府机关

中共开县关面乡委员会 地址:重庆市开州区

周边乡镇

关面乡 地址:重庆市开州区

周边村庄

关面村 地址:重庆市开州区关面乡关面村民委员会(440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