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镇

通城镇 通城镇沿革 通城镇行政区划 通城镇镇名由来 通城镇历史


通城镇位于 巫溪县东部,距县城18千米。面积102.18平方千米。辖通城社区,玉泉、长红、长安、龙池、清泉、通城、中兴、凉风、青梅、长桂、楼门、云台1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高坎子。县道城厢至白果林区的公路过境。清属通城里十五甲,民国置通城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7年,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1.1万,辖双泉、七丘、团结、天池、青池、茶店、新阳、平兴、中华、农场、陶家、椿树、玉泉、团包、丰收、江路、狮龙17个行政村。2005年区划调整后,通城乡管辖原通城乡、丛树乡所属行政区域,面积101平方千米,辖12个行政村、1个社区,乡政府驻高坎子。2009年撤乡设镇,辖原通城乡行政区域,镇政府驻高坎子(原通城乡政府驻地)。通城镇下辖以下地区:通城社区、玉泉村、长红村、长安村、龙池村、清泉村、通城村、中兴村、凉...

详情

重庆市县巫溪县通城镇所有镇乡结合区

重庆市县巫溪县通城镇介绍

通城镇位于 巫溪县东部,距县城18千米。面积102.18平方千米。辖通城社区,玉泉、长红、长安、龙池、清泉、通城、中兴、凉风、青梅、长桂、楼门、云台1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高坎子。县道城厢至白果林区的公路过境。

清属通城里十五甲,民国置通城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7年,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1.1万,辖双泉、七丘、团结、天池、青池、茶店、新阳、平兴、中华、农场、陶家、椿树、玉泉、团包、丰收、江路、狮龙17个行政村。

2005年区划调整后,通城乡管辖原通城乡、丛树乡所属行政区域,面积101平方千米,辖12个行政村、1个社区,乡政府驻高坎子。

2009年撤乡设镇,辖原通城乡行政区域,镇政府驻高坎子(原通城乡政府驻地)。

通城镇下辖以下地区:

通城社区、玉泉村、长红村、长安村、龙池村、清泉村、通城村、中兴村、凉风村、青梅村、长桂村、楼门村、云台村。

通城得名,古籍史书无有记载,亦无从考证,故不能牵强附会。据传“通城”一词,意即四通八达之城。就本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来看,通城早在 春秋战国时期就处于麋(今岳阳)、罗(今平江)、艾(今修水)三国之间,成为古代文化发展的通道。县境东可通江西 修水、 南昌,南可通湖南 平江、 长沙,西直达湖南 临湘、 岳阳,北可经 崇阳、 咸宁上 武汉,南来北往,四通八达。文化交往和贸易的频繁,促使通城经济的日益昌盛。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分蒲圻南境置唐年县(今通城、崇阳境),隶属鄂州;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改锡山市为镇;元和五年又更名通城镇,至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升通城镇为县,由此更可从古代经济发展史的角度来追溯县名的历史研究含义。

通城山奇水陡,关隘险要,为古今兵家争夺的战略要地。相传东汉时 马援南征曾驻九岭一带,马港因马将军率兵开挖而得名;唐僖宗乾符四年, 黄巢起义军曾进驻通城;宋高宗绍兴四年, 岳飞率兵经九岭南下;元末 徐寿辉起义军在通城境内与官军展开激战,其“统军元帅府”官印于1979年在清水公社上坪大队出土,现藏通城县博物馆;明末 张献忠、 李自成起义军曾几经转战通城,据史料记载李自成殉难于通城九宫山;咸丰年间,太平军先后十次占领通城,咸丰五年十月,翼王 石达开经通城占领江西五十余州县,咸丰十一年五月,英王李秀成率50余万众由江西义宁州入通城。

北伐战争,叶挻在通城成功的指挥了 著名的 汀泗桥战役。1927年, 罗荣桓元帅在通城组织农军,举行“8.20”秋收暴动,打响了"八七"会议后武装暴动第一枪,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通城县农工政府。中国工农红军在 通城县黄袍山、药姑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苏区面积一度占县境面积的五分之四。通城成为湘鄂赣边区红色根据地之一,是土地革命时期湘鄂赣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淞沪抗战爆发,通城两个保安中队150多位爱国将士,参加了震惊中外的淞沪抗战“四行保卫战”,被誉为“八百壮士”(对外称八百壮士,实为四百人)。抗战时期,通城成为抗战前线,通城人民配合 爱国军队,阻击进犯长沙之日寇,日寇伤亡数万,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抗战胜利后, 蒋介石在通城天岳关为抗日阵亡烈士修建了第一个烈士陵园并题了“气壮山河”一词。通城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革命先烈在这块土地上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建立了不朽的业绩。 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光辉历史和业绩鲜为人知!

周边中学

巫溪县通城初级中学 地址:重庆市巫溪县通城镇通红街通城初级中学

周边行政地标

重庆巫溪县县城 地址:重庆市巫溪县先锋路

周边乡镇

通城镇 地址:重庆市巫溪县

周边村庄

通城村 地址:重庆市巫溪县一零二省道